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

燕王看着慄腹和榮蚠這樣樣子,心裡也是有些無語。

怎麼就這麼不中用呢!

伐趙之事,雖然說是在秦國使節到來之後燕國高層纔開始對這件事情進行討論,但是在那之前,燕王心中對於趙國的不滿就非常嚴重了。

這位燕王,其實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

正是因爲他有着野心,所以才暗中聯合公孫操,殺死了前任燕國君主燕惠王,從而爲自己博得了上位的機會。

在上位之後,燕王覺得自己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

於是在幾年裡他不但屢屢發兵攻擊北邊的東胡,甚至還和更東邊的、原本附庸於燕國但卻在燕王即位之後背叛了燕國的箕子朝鮮打了好幾仗,從箕子朝鮮那裡奪了不少地盤,讓燕國的疆域開始向朝鮮半島擴張。

依照燕王之前的計劃,他是打算先用幾年的時間逐步攻滅箕子朝鮮,然後再以燕長城作爲前進基地繼續朝着北邊攻擊東胡等遊牧民族,替燕國增加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從而爲燕國南下爭霸奠定基礎。

但這一切都隨着趙國的插手而遭到了挫敗。

五年前田單奉趙威後之命,率領齊趙兩國聯軍攻擊燕國,此時的燕國由於連年用兵國力吃緊,幾乎被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給拖垮。

幸虧得到了西方霸主秦國的及時出手相助,否則的話燕王和公孫操這對君臣恐怕是要落得一個身死國滅的下場了。

但即便如此,這場戰爭仍然讓燕國元氣大傷,以至於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燕國都一直在休養生息無力對外征伐,直到現在才慢慢的恢復了一點元氣。

但隨着這幾年時間的過去,恢復元氣的並不只有燕國,還有原本以及被燕國打得半殘的箕子朝鮮和東胡。

根據最新的情報,箕子朝鮮和東胡爲了應對燕國的威脅,似乎已經開始有了要結盟聯手的跡象···

更讓燕王心中不爽的是,迫於趙國大軍的威力,燕王還不得不廢掉了自己當時的王后,迎娶當時不過剛剛十六歲的趙國公主作爲燕後。

要知道燕王對於前任燕後可是頗有感情的,而且前任燕後爲燕王所生下來的公子安也是燕王心中繼承大統的最佳人選。

但偏偏有了這個來自趙國的新燕後的存在,所以一直以來燕王不但只能忍氣吞聲的廢后,甚至迫於趙國的壓力都不能把公子安直接立爲太子。

一國之君當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是相當窩囊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弱國無外交”。燕國現在明明也不算太弱,至少是戰國七雄之一,燕昭王時還曾經短暫成爲霸主級別的強國,可現在別說是外交了,就連內政都被趙國插手,立個太子都不能夠自己決定,這燕王心中的惱火和憤恨可想而知。

這就是爲何燕王一心想要趁此機會攻伐趙國的原因。

在這位燕王看來,只要和秦國東西呼應共破趙國,再奪得趙國的北方五郡以及中山故地,接下來吞掉箕子朝鮮和東胡等諸夷狄,那麼燕國就能夠快速崛起成爲戰國的北天霸,正式擁有了逐鹿天下的實力。

所以燕王認爲這攻趙之事,勢在必行!

但是在那之前,燕王覺得還是有必要先說服自己面前這個昌國君樂間的。

畢竟樂間的父親樂毅雖然已死,但是樂毅在燕國還留有不少軍中舊部,樂氏家族在燕國軍中因此而擁有着不小的影響力,屬於需要被團結的對象。

於是燕王咳嗽一聲,開口對着道:“昌國君,伐趙之事,真不可行?”

樂間臉色一肅,極爲鄭重的對着燕王道:“趙,四達之國,其民皆習以兵,以臣之見,切不可以戰。不若趁此時機或東出朝鮮,或北擊東胡,方爲良策。”

作爲燕國的重臣之一,樂間對於燕王心中的謀略和打算當然也是知道一些的。

鑑於現在樂間本身也屬於燕國臣子,樂間其實並不反對燕國南下。

但是在樂間看來,現在應該先把朝鮮和東胡這兩塊相對比較容易吞併一些的地方給打下來,然後再想辦法解決南下的問題,這纔是正道。

而且在南下這方面,樂間的立場也和燕王不同。

樂間頓了一頓,繼續說道:“以臣之見,我燕國欲南下,滅趙不如滅齊。若趙滅,則我燕國將直面強秦,此絕非上策也。若連趙滅齊,則一來我燕國可南下爭霸,二來亦有趙國爲我燕國阻擋強秦東進,此豈非兩全之策哉?望大王三思之。”

樂間這兩番話,清楚無比的表明了這位年輕的昌國君的立場。簡單的來說就是讓秦趙互相消耗,然後燕國趁機在其他方向上擴張,最後再想辦法解決秦國和趙國。

事實上這一套戰略並不是樂間自己想出來的,而是燕國在燕昭王時期的國策。

而且這一戰略在二十五年前樂間老爹樂毅的策劃下幾乎就已經要成功了,只可惜燕昭王死得太不是時候,繼承人燕惠王又太過忌憚樂毅而中了田單的離間計,導致滅齊大計在最後時刻崩盤。

燕惠王犯下的這個愚蠢無比的錯誤,不但直接結束了燕國短暫的霸主時代,更讓燕國浪費了整整二十五年的時間!

這就是一個昏君對國家的危害性。

燕王聽了樂間的這一番話,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老實說,樂間的這些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確實也能夠算得上是一個可行之策。

但是燕王是打心底不喜歡這個策略,因爲樂間這個策略的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和趙國聯盟,而且還是非常緊密的那種聯盟。

在燕王看來,趙國這些年簡直都要騎在燕國頭上拉屎了,現在還讓燕國去和趙國搞聯盟,讓燕王去認那個整整小了燕王一輩的趙王丹當大哥?

扯淡!

燕國就齊國和趙國兩個鄰國,所以燕國想要南下爭霸中原,要麼滅趙要麼滅齊,不可能有第三條路。

樂間覺得滅齊更好,但是在燕王的心裡,卻覺得滅趙更佳!

燕王思考了一會,這才緩聲道:“昌國君,若寡人以兩倍之兵攻趙,可勝乎?”

樂間斷然搖頭:“不可。”

燕王皺了皺眉頭,再道:“若寡人以三倍之兵攻趙,可勝乎?”

樂間想了一下,道:“難爲。”

燕王的眉頭皺得更深了,足足過了半晌之後才一字一句的說道:“若寡人以四倍之兵攻趙,又當如何?”

四倍,也就是二十萬的兵力,這已經是燕國所有的常備軍數量了。

樂間聞言同樣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道:“以臣之見,勝負當在五五之分。”

燕王聽了樂間的這句話,只覺得一股怒氣直上心頭,終於忍不住伸手狠狠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發出了一聲砰然大響,跟着便是舌綻春雷一聲暴喝。

“樂間!爾何能如此輕視寡人之燕國也!”

燕王的突然暴怒讓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嚇了一跳,樂間同樣也不例外,等到回過神來之後樂間慌忙解釋道:“大王,臣並非此意,只不過以臣···”

“夠了!”燕王重重的哼了一聲,顯然已經再也沒有耐心聽樂間說下去了。

只見燕王目光如電般掃過全場,沉聲道:“寡人意下已決,以高陽君爲主,慄卿爲輔,七日之後起兵伐趙!”

說到這裡,燕王突然深深的看了樂間一眼,用滿帶殺氣的語氣說道:“若有人膽敢泄露情報於趙國,寡人必誅其三族!”

燕王的話擲地有聲,在大殿之中不停迴盪。

就在此時,一直默不作聲的燕國相邦公孫操突然朝着燕王行了一禮,顫顫巍巍的開口道:“諾。”

這已經清楚無比的表明了公孫操的立場。

當燕王和公孫操一同開口的時候,這道命令在燕國之中就是最終決議,再不可能有任何人能夠反對了。

樂間心中暗歎,但仍舊不得不和其他的趙國重臣們一起低頭行禮,齊聲道:“諾。”

連秦攻趙的決議出爐之後,在場的燕國君臣們又商量了一些細節,隨後這次會議就結束了。

當諸大臣散去之後,一名兩鬢斑白的宦官突然出現在了燕王的身邊,在燕王耳旁低聲道:“大王,方纔趙國使者在和王后見面時···”

燕王聽着聽着,眉頭漸漸的皺了起來,臉上的怒容也越來越盛,終於忍不住冷冷的哼了一聲,道:“這jian人,倒是好大的膽子!”

宦官道:“大王,此事該如何處理?”

燕王擺了擺手,冷笑道:“無需理會!只管監視好這jian人便是。”

在燕王看來,只要等到趙國一滅,這個從趙國嫁過來的燕後就是時候該廢掉了。

到了那個時候,就算她有再多的小心思,又有什麼用呢?

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歡了!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三十章 白起推書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
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歡了!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三十章 白起推書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