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

趙勝的去世,對於整個趙國來說都產生了一次極大的震動。

畢竟這麼多年以來,這位平原君穩坐相邦寶座,他的聲望在趙國之中是相當高的,更有許多的門下故舊在趙國的各地當官爲將,可以說是根基極爲深厚。

趙丹對於趙勝也十分的慷慨,照理來說在趙勝死後這個君候的爵位就要開始代降,趙勝的長子繼承的將是一個卿的爵位,然而趙丹卻破例仍舊將趙勝的長子封爲昌國君,以示對趙勝歷來對趙國貢獻的褒揚。

葬禮當天,以趙丹爲首的諸多趙國重要人物齊聚,所有趙國政壇之中有頭有臉的人都沒有任何一個缺席。

送走了趙勝,另外一個問題就擺在了趙國的檯面之上,也就成爲了所有人關注的話題。

趙勝的繼任者會是誰?

這無疑成爲了所有人都關注的話題。

這一天,龍臺下着小雪,趙國武襄君李牧坐着自己的馬車來到了宮城之中,然後下了馬車,朝着面前的龍臺走去。

纔剛走了幾步,李牧就被人叫住了。

“武襄君留步!”

李牧回頭一看,發現鄭朱和李斯正好攜手而來。

李牧微微一笑,停下了步伐,三人並肩而行,一步步的登上了面前的臺階。

一邊走,一邊開始了閒聊。

“武襄君,汝說說,究竟會是誰來接任平原君的相邦之位呢?”

拋出這個問題的人是鄭朱。

李牧看了鄭朱一眼,發現這位趙國上卿雖然故作鎮靜,但是眼底深處的那一絲渴望卻是怎麼也掩飾不住的。

很顯然,鄭朱的心中多少也是有着幾分渴望的。

李牧還沒有開口,一旁的李斯就搶先說道:“武襄君,或許汝可以去試着競爭一下。”

李牧失笑,搖了搖頭,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汝等應該也能夠看得出來,大王如今已經是打算將整個文人和武人體系分離,從此文人治國武人領兵。吾既然是武人,那麼這個相邦之位就絕對和吾沒有什麼關係了。”

說起來,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變革了。

在這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文官和武將其實是不分家的。

在整個春秋和大半個戰國時代,基本上在各國朝中的大臣都屬於那種上馬能領兵,馬下能治國,文武兼修的官員,在史載的多次大戰之中都可以見到各國相邦、令尹統兵出戰的戰例。

直到戰國的末期,文官和武將的分離才慢慢的開始進行,到了趙丹穿越之後又用了十年的時間基本上確定了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完成了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分家。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在趙勝死去之後其實是廉頗短暫的擔任過一段守相(代理相邦),但是現在這種情況現在已經不可能再發生於趙國之中了。

李牧的這番話一說出來,鄭朱頓時就鬆了一口氣,不動聲色的和李斯交換了一個眼色。

相較於公族派或者布衣派來說,李牧、李斯和鄭朱整個聯盟其實屬於比較鬆散的那種,三人之間並沒有太一致的利益,只是單純的抱團取暖,以避免成爲布衣派和公族派爭鬥之時的誤傷之人罷了。

畢竟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很神奇的事情叫做“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了。”

李牧將兩人的神情盡收眼底,心下頓時瞭然,頓了一頓之後道:“吾雖然也不知道大王意屬何人,但若是大王要吾推舉的話,吾應當是會推舉鄭卿的。”

李牧的話語一落下來,鄭朱臉上頓時就綻放出了熱情的笑容,連道:“若是如此,那就多謝武襄君了。”

三人有說有笑,朝着大殿之上走了過去。

他們並不知道的是,此刻在龍臺的偏殿之中,其實正在進行着一番對話。

“臣見過大王。”呂不韋恭恭敬敬的朝着趙丹行禮。

趙丹溫和的笑了一笑,道:“文信君,請起吧。汝剛剛從太子那邊過來,是吧?”

呂不韋點了點頭,道:“回大王,因爲太子夫人思念內子,所以特地帶內子去給太子夫人請安。”

趙丹笑道:“對了,現在還有好多人不知道汝和太子夫人的關係,對吧?等到太子從齊國回來,寡人找個時間,讓他把這件事情給公佈一下。”

說起來由於呂不韋的間諜身份,所以一直以來雖然趙恆的大夫人(太子正妃)就是呂不韋的長女,但是這件事情知道的人非常的少。

至於如今爆出這件事情之後會引發怎麼樣的猜測和轟動,那趙丹就懶得去理會了。

紙是包不住火的,呂不韋當間諜這件事情,那是遲早都要爆出來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人們看事情的角度都是成王敗寇,所以趙丹也不擔心會承擔什麼罵名。

就比如說歷史上的長平之戰,明明是秦國間諜散播謠言誘使趙孝成王用趙括換下廉頗從而讓趙國成爲了受害者,但人們說起來哪個不是說秦國聰明趙國愚蠢的?

歷史這個大美女,就是註定要被勝利者擺成十八般姿勢肆意妄爲的。

而且退一步來說,就算消息爆出來之後有人會產生什麼不滿,那也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

反正在這個通訊手段幾乎隔絕的年代,想要控制輿論簡直是太容易了,更別提還有龐大的監察衛隊伍擺在那裡呢。

呂不韋聽到這件事情之後自然是大喜過望,道:“多謝大王!”

要知道呂不韋雖然已經進入龍臺幾個月了,但是一方面他並沒有被分配到什麼太具體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作爲降臣多少也有些和原先的龍臺重臣們格格不入,都這麼久了也沒有完全融入進來。

如果呂不韋的女兒就是趙國太子妃這個消息一爆出來,那麼很顯然呂不韋的處境就會立刻大爲好轉。

趙丹再想了想,又道:“汝對於商業頗爲熟悉,寡人準備成立一個商部,專門負責監督全國商販、調解國內的經濟形勢,若是寡人以汝來當這個商部的第一任部長,汝以爲如何?”

呂不韋聞言一愣,不由得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趙丹,發現趙丹面容沉靜的等待着呂不韋的回答。

呂不韋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呂不韋乃是大王之臣,大王有命,臣自當盡心竭力,絕對不讓大王失望!”

趙丹看着呂不韋,臉上露出了笑容:“很好。外面的人想來也已經到齊了,汝且和寡人一起出去參會吧。”

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六章 微操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
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六章 微操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