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

又一個好消息傳回了邯鄲。

或許是因爲秦國的敗北實在太快,雖然早就已經屯兵賀蘭山脈,但是月氏人始終沒有東進,並在秋季到來之後選擇了撤軍。

對於這個消息,趙丹也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趙國爲了應對月氏人的入侵可是從北方五郡之中調集了大批兵馬,現在總算是都可以解散了。

接下來工作的重點,就是一年一度的上計了。

上計結束之後就是元旦,隨之而來的便是冬天。

當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戰爭的腳步也就慢慢臨近了。

當春天的第一次會議之中,趙丹開始提出了一個問題。

接下來的目標,應該是誰?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戰爭,說實話有時候也會讓趙丹覺得有些厭煩和疲憊。

但是在這個憑藉着外交根本無法讓其他國家被趙國和平吞併的情況下,戰爭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但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的擴張領土和削弱其他諸國的國力,才能夠更好更快的達成趙丹那一統天下的目標。

圍繞着趙丹提出來的問題,趙國的重臣們展開了非常激烈的討論。

廉頗率先開口對着趙丹說道:“大王,以臣看來,應當繼續攻伐齊國。齊國去年從燕國手中奪回了之前割讓的土地,又曾經一度佔領了楚國淮北大批地區,和燕、楚兩國之間仇怨難解。故此大王只需要聯合燕、楚兩國攻齊,必定能夠事半功倍。”

對於廉頗的觀點,趙勝顯然並不同意,只見這位趙國相邦開口道:“武信君此言差矣,燕國去年拒絕了大王的要求攻擊了齊國,在伐楚一戰中拖了趙國的後腿,故此燕國人不足信也。楚國去年方纔割讓大片領土與我趙國,想必楚王元亦不願一同出兵。如此一來,伐齊之事並沒有這麼簡單。”

廉頗哼了一聲,道:“即便沒有燕楚兩國,單憑趙國之力,亦足以破齊!”

趙勝點了點頭,笑道:“武信君所言極是。但是還請武信君莫要忘了,如今趙國爲天下最強,凡其他六國者雖表面臣服,實際上皆爲我趙國之仇敵也。若是輕率出擊的話,恐怕會引來六國的聯合反彈,反而會壞事。”

聽到這裡,趙丹突然開口道:“平原君此言有理。”

在趙丹看來,現在的趙國無疑已經是史上最強的趙國,但同時趙國的處境其實也是史上最微妙的。

到了趙國這個地步,什麼盟約其實都已經是靠不上的東西了,只需要一個契機,那麼六國伐趙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怎麼樣才能夠剋制這種六國伐趙的局面呢?趙丹心中的答案就是不要同時和其他六個國家站在對立面上。

所以趙丹一直很注重外交,幾乎每一次戰爭都會聯合兩到三個國家一同出擊。

以趙國現在的國力來看,只需要有兩個國家和趙國並肩作戰,那麼趙國基本上就是非常安全的了。

趙丹對着面前的幾名趙國重臣說道:“每一次戰爭都必須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盟友,這是寡人的底線。假如沒有這麼多盟友的話,那麼除非其他幾個國家陷入相互攻伐之中,不然的話寡人是不會輕易發動戰爭的。好了,諸卿還有其他意見嗎?”

衆臣們沉思不語。

過了片刻之後,趙勝纔打破了沉默,開口道:“大王,不如派兵攻伐秦國。秦國去年在和趙國的戰爭之中損失慘重,如今國力大衰,正是趁勢攻伐秦國之良機也。”

趙勝的話一說出來,趙豹和龐煖立刻就表示了認同。

但虞信顯然並不同意趙勝的意見,只見虞信說道:“平原君此言差矣。若是想要攻伐秦國,那麼河東郡就必須要爲大軍供糧。但是河東郡在去年的戰爭中遭到了重創,去歲收成嚴重不足,全靠國庫運糧方纔度過了危機,如此一來如何爲大軍供糧?”

相邦趙勝想了想,道:“可以從晉陽調撥糧食。”

虞信搖頭道:“晉陽這兩年來一直都要供給糧食給河套、朔方兩郡,壓力其實不小。雖然如今晉陽的庫房之中仍舊有十萬石左右的糧食存儲,但是這十萬石糧食對於大軍的攻伐是遠遠不夠的。若是從邯鄲運糧的話,必須要經過上黨、河東然後才能運到關中前線,路途遙遠耗費嚴重,實在並非良策。”

趙丹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微微頷首,虞信說的話的確是挺有道理的,看來只能夠等到河東郡恢復糧食產量之後再準備對秦國發動攻勢了。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雖然暫緩兩三年會讓秦國同樣也緩過氣來,但趙國也因此有了恢復河東郡以及趁機攻略東方的機會,並不虧。

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白起這個傢伙。

白起不死,趙丹實在是不能夠放心大膽的進攻秦國。

畢竟這可是一個真正意義上能夠創造奇蹟的男人,趙丹可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趙國成爲白起又一個戰爭奇蹟的墊腳石。

趙丹道:“好吧,既然這樣的話,那麼攻伐秦國這件事情也暫時先放在一旁。虞卿,汝可有什麼意見?”

說實話,趙丹是很不喜歡那種只知道否定別人的意見,但是從來不知道提出任何解決辦法的人。

當臣子就是要你來出主意的,不是讓你來和別的臣子放嘴炮的,說一千句話也不如出一個主意更加靠譜。

好在作爲趙丹的心腹臣子,虞信顯然早就已經知曉了趙丹的這種性格,當下便不急不忙的開口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如討伐燕國。”

“燕國?”趙丹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過了好一會才道:“這又是爲何?”

說實話,雖然趙丹對於燕國在上一次伐楚之戰中拖後腿的行徑非常的不滿,但是趙丹還真就沒有考慮過要去攻擊燕國。

燕國這個國家地處邊陲,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戰略意義都算不上重要,所以趙丹心中對燕國的攻伐需求並不是非常迫切。

除此之外,燕國只有齊國和趙國兩個鄰國,在其他國家肯定不會參與到伐燕之戰的前提下,就算是趙國和齊國組成聯軍伐燕,那也不符合趙丹“每場戰爭必須有兩個盟友”的思路。

虞信清了清嗓子,道:“大王,臣以爲如今攻伐燕國,正是趙國之絕佳良機也。” шшш ⊙Tтka n ⊙Сo

“齊國去歲因爲燕國而錯失了楚國大片淮北地,齊王建對此畢竟引以爲恨,若是大王遣使前往齊國,那麼齊王建是一定會同意和大王一同攻伐燕國的。只消趙齊兩國共同攻伐燕國,那麼燕國必敗無疑。”

趙勝顯然對於虞信剛剛的拆臺非常的不滿,所以這個時候立刻就開口道:“虞卿,若是攻伐燕國之時其餘四國趁機伐趙,又該如何?”

趙勝此言一出,其他幾名趙國重臣就紛紛點頭,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虞信顯然對此早有準備,聞言立刻笑道:“平原君此言有理,邯鄲位於中原而燕國位於東北,若是大軍出發攻伐燕國,那麼中原腹地的邯鄲的確有被偷襲的危險。所以以吾之見,在攻伐燕國之前,應當要給中原諸國找一些事情做。”

“找一些事情?”殿中羣臣面面相覷,臉上都帶着不解的神色。

虞信將臉轉向了趙丹,對着趙丹說道:“大王,臣記得在去年的時候,大王曾經允諾過韓王和魏王,允許他們自由進攻楚國,不知可有此事?”

趙丹點頭道:“確有此事,難道虞卿想要說服韓魏兩國攻楚?”

虞信笑道:“大王果然慧眼,臣正有此意。楚國去年都城被攻克,大片領土被奪,正是最虛弱之際。若是韓魏兩國聯手出兵攻伐楚國,勝算必定是相當大的,所以韓王和魏王應當會同意聯手伐楚。只要韓魏楚三國之間開戰,那麼大王便可以放心聯合齊國北上攻伐燕國了。”

一旁的龐煖插嘴道:“虞卿難道忘了楚國還有秦國這麼一個盟友,若是楚國被韓魏兩國攻伐,秦國想必也不會袖手旁觀吧?”

虞信道:“龐卿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龐卿不要忘了秦國去年同樣遭受了重創,對於救援楚國這件事情,秦國人很有可能是有心無力的。更何況若是秦國也加入了戰團,那其實對於我趙國而言反而更加是一件好事。”

趙丹聽了虞信的這番話之後一想,覺得似乎還真是那麼一回事。

只要韓魏秦楚捲入四國大混戰之中,趙國自然也就可以放心北上而無後患之憂了。

於是趙丹也不再猶豫,很快就拍板作出了決定。

“虞卿此言,深得寡人之心。鄭卿,汝速速安排使者前往燕國、齊國、韓國和魏國一行,將虞卿方纔所說的都給落實下去!”

趙國大行人鄭朱躬身道:“喏!”

趙丹頓了一頓,隨後道:“至於這攻伐燕國的主將人選……”

趙丹一邊說着,一邊視線在廉頗和龐煖的身上先後掠過,顯然有些猶豫。

但很快趙丹就作出了決定:“此次伐燕便以龐煖爲主將,李牧爲副將,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率十五萬軍隊北上攻伐燕國!”

廉頗的臉上立刻就露出了不滿的神情,正打算開口說話,一旁的虞信及時的丟了一個眼色過來,老將軍咬了咬牙,閉上了嘴巴。

片刻之中,幾名重臣紛紛離開了龍臺正殿,廉頗刻意放緩了腳步,等到虞信走上來並肩而行之後才道:“虞卿方纔爲何要阻止於吾?”

現在的布衣派雖然說名義上是以廉頗爲首,但是虞信作爲一個智囊型人物,很多時候說話的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虞信摸了摸頜下的鬍鬚,對着廉頗笑道:“大將軍去年已經攻伐過楚國,今年休息休息也未嘗不可。”

“休息?”廉頗搖了搖頭,道:“若是可以的話,吾還真希望能夠年年出征!”

這位老將軍顯然和白起一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戰爭狂人。

虞信嘆了一口氣,道:“大將軍還沒有看出來嗎?若是大將軍一直領兵的話,那麼別說是龐煖了,恐怕就連劇辛、李牧乃至於樂乘等人都會對大將軍產生怨言。所以這一次大王不讓大將軍領兵,既是從平衡的角度考慮,同時也是爲了安撫其他軍中大將之心啊。”

廉頗聽了虞信的話之後沉思了一會,這才點頭道:“聽汝這麼一說,大王這次不讓吾出征,倒還是爲了吾好了?”

虞信笑道:“這是自然。大將軍稍安勿躁,想那龐煖縱使擊敗一個燕國,以燕國之弱其實也算不上多麼大的功勞。更何況這次龐煖去征伐了燕國,那麼下一次真正大戰來臨之時他就更沒有理由和大將軍爭奪主將之位了!”

虞信這一番分析讓廉頗不爽的神情徹底的消失,臉上露出了笑容:“既然如此,那麼吾就在邯鄲靜候他龐煖的捷報好了!”

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八十章 馮亭第十章 邯鄲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
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八十章 馮亭第十章 邯鄲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