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

“什麼?”當聽到了王稽的這句話之後,白起的瞳孔就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縮,忍不住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秦王稷居然在這個時候就要下手奪兵權了嗎?

白起對於兵權被奪是有着心理準備的,畢竟這種遭遇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是在白起看來,就算是秦王稷要收回兵權,那也應該是在長平之戰結束之後。

眼下在長平之戰還沒有打完的情況下就要收回兵權,這的確是出乎白起意料之外的事情。

白起看着王稽,臉上的神情並沒有顯得慌亂,說話的時候也相當的平靜:“汝可有何憑證?”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白起的臉上已經悄然浮起了幾絲殺機。

如果說王稽不能夠拿出證明他話語真實性的信物的話,那麼白起完全不介意讓這位河東郡太守血濺當場。

王稽似乎對於白起的冷淡態度並在意,聽到了白起這句話之後立刻就從懷中拿出一物,得意洋洋的在白起面前晃了一下:“武安君汝且看看,此到底爲何物?”

在王稽手中的乃是一封信。

一封來自秦王起的諭令。

王稽朝着身邊的鄭安平看了一眼,鄭安平立刻上前從王稽的手中接過了這封諭令,然後快步來到了白起的面前,將這封諭令放在了白起面前的桌案上。

白起拿起了諭令展開一看,果然發現上面明確的寫着要白起即刻交出兵權迴歸咸陽,並且在諭令的末尾處還加蓋着秦王稷的寶璽。

這封諭令和之前白起所接過的諸多諭令完全毫無二致,所不同的地方僅僅在於上面書寫着的文字罷了。

這是一封真的諭令。

白起緩緩的放下了這封諭令,目光再度擡起,落在了面前王稽的身上。

很顯然,王稽看上去相當的得意。

白起能夠理解王稽的這份得意。

白起的目光又掃了一眼站在王稽身邊的王齕和鄭安平。

這三個人雖然地位不同,官職不同,但是他們都具有一個完全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範睢的人。

正因爲王齕是範睢的人,所以在方纔的那一次軍事會議之中白起並沒有招來王齕。

到了這個時候,白起不用問也知道,這件事情一定和範睢脫不開關係。

白起輕輕的出了一口氣,繼續開口說道:“王稽,汝當知欲要接手兵權,須有兵符在手。汝之兵符何在?”

是的,想要接掌兵權,光有諭令還不行,還得有兵符。

有人就要問了,這完整的兵符不是一直都在白起的手裡嗎?

其實並不是。

通常來說,右半邊的兵符是保存在國君手裡,和左半邊的兵符纔是常駐在白起這樣的前線領兵大將手中。

在之前的換將過程中,白起帶來了秦王棋手中的右半邊兵符作爲信物替換下了王齕,也因此保有了一段時間的完整兵符。

但僅僅過了幾天之後,來自咸陽的使者就將白起手中的右半邊兵符給帶回咸陽,重新交還到秦王稷手中。

所以現在白起的手裡只有左半邊兵符。

想要從白起手中接過兵權的話,那麼右半邊兵符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只有兵符的出現才能真正的代表着秦王稷的意志。

即便站在白起面前的不是王稽而是其他任何人,那白起也同樣是要要求對方出示兵符的。

王稽聞言忍不住哈哈一笑,說道:“武安君,吾早便知汝必有此一問,汝且看好了。”

說着王稽從手中拿出來一樣事物,此物乃是一青銅老虎,做工精巧無比,但卻僅有右半邊。

這便是白起所要求的那枚右半邊兵符。

王稽拿着這右半邊兵符走到了白起的面前,對着白起示意了一下。

白起默不作聲的從懷中拿出了自己的左半邊兵符。

啪的一聲脆響,兩半兵符在空中,合二爲一,渾圓一體,天衣無縫。

王稽哈哈一笑,收回了手,兵符再度一分爲二。

“武安君,汝現在還有何話說?”

白起沉默了。

現在白起的心中已經百分之百的肯定,那位正在清河大營之中和趙王丹議和的秦王稷,是真的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奪走自己的兵權了。

足足過了好幾秒鐘之後,白起才突然開口說道:“莫非清河之會中議和已成?”

王稽笑了笑,帶着幾分自得的神情對着白起說道:“不錯,數日前大王已與那趙王丹議和成功,此番便是……”

就在王稽還想要繼續說下去的時候,站在王稽身邊的王齕突然一聲咳嗽,打斷了王稽的話。

王稽愣了一下,隨後才發覺自己似乎因爲得意而有些失言了,趕忙尷尬的咳嗽了一聲,朝着白起道:“武安君,還不將汝之兵符交出?”

白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臉上第一次露出了挫敗的神情。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白起還佈下了一個充滿了雄心壯志,旨在導演一場驚天大翻盤的計劃。

然而隨着王稽拿着兵符和諭令的到來,白起的計劃恐怕是要落空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白起顯然是非常不甘心的。

事實上,如果不是知道自己的意見秦王稷根本聽不進去的話,白起早就已經上書秦王稷要求暫緩議和了。

在白起看來,既然能夠打贏的話,那又爲什麼要議和呢?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秦王稷並不會聽從白起的意見。

雖然說秦王稷此時此刻並不在這座光狼城大營之中,但是白起卻仍然十分清楚的明白了秦王稷的想法。

既然議和已經成功,那麼長平方向的戰事就已經完全結束了。

戰事結束了的話,那白起這個主將自然也就不需要繼續當下去了。

一想到這裡,白起的嘴角忍不住微微扯動了一下,露出了一絲苦澀的笑容。

大王呀大王,吾爲大秦征戰沙場如此多年,卻連以主將身份領兵回國都不行嗎?大王汝如此着急的和趙國人議和,又可曾知道此刻的長平,其實還遠未到失敗之時呢?

白起緩緩的擡起頭來,看了一眼趾高氣昂的王稽,然後又將目光緩緩的移到了王齕的身上。

王齕就站在王稽的身邊,此刻這位秦軍的副將也同樣是一臉平靜的看着白起,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白起搖了搖頭,十分淡然的開口了。

“來人,王稽、王齕假傳王令,通通拿下!”

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七十章 危機
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七十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