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

馮雲山雖然對英國的工業革命有些瞭解,但他還是耐心的傾聽沈桂芬的見解。

他越來越發現,自己要不是仗着後對世的瞭解,單憑他自己的智慧,還真沒辦法跟這些古代精英們相比。想想也是,他自己在後世不過是百萬大學生中的一員而已,說是十里挑一已經算是好聽的了,而李鴻章沈桂芬這些古代精英們,都是起碼萬里挑一的一甲二甲進士,心智和毅力無一不是登峰造極之輩,比自己強本身也不是太奇怪的事情。

所幸的是,自己是皇帝,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愛卿詳細說說,但言無妨!”馮雲山鼓勵沈桂芬道。

沈桂芬謝過,侃侃而談起來:“工業革命的這個過程之中,其實有幾個要素,才讓英國迅速推動了工業革命,並取得了工業大發展的勝利。

首先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爲他們提供了政治基礎。這讓英國國內的一半資本家們掌握了對他們有利的權利,制定了對他們有利的法令促進工商業發展。

其次,英國前期完成了原始積累,讓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發展工業。他們具備了能發展工業的兩個不要條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無生產資料的僱傭勞力;二是少數人擁有大量的財富並願意將之轉化爲發展工業的資本。而這些,英國通過圈地運動、殖民掠奪、在國內乃至世界進行發行國債、創建銀行和股份公司、嚴密的稅收等方式完成了。

而這兩個條件達成之後,便是發展工業最爲重要的關鍵兩點了,就是貿易展開和技術的應用。而最關鍵的,其實還是貿易的利益,賺取財富。

就英國來說,他們是一個建立在殖民和貿易之上的國家,甚至殖民也是爲了貿易,目的不過是爲了廉價搶奪生產資料、強行打開市場售賣貨品,獲得財富,甚至他們的所有工業發展,先進的技術應用,都是爲了貿易。比如那英國很早便奉行重商主義政策,爲了發展貿易,英國政府大力扶植造船業,支持在海外成立特權貿易公司,比如在印度成立的東印度公司和在北美成立的哈德遜公司,他們在印度逼迫當地人種植鴉片,賣給滿清王朝,這就是他們賺取財富的方式,而有了財富,就更加促進技術的發展,進而大規模工業發展推薦貿易賺取更多的財富。

當然,英國的工業發展,最主要還是以紡織工業爲主,以蒸汽機的大量應用爲途徑。

英國的工業革命在短短的幾十年內使英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而爲世界上最先進的頭號工業強國,建立了強大的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機器工業和交通運輸業。並且,他們的這個工業革命的技術和經驗,不斷被其他國家模仿。而這其中,微臣以美國爲例,來說說,我們中華帝國完全可以借鑑美國的經驗,借用並完善英國的工業革命,創立出中華帝國自己的工業發展前景來!”

“陛下,美國從建國,到發展工業基本上形成規模,只用了短短五十年的時間。要不是因爲陛下決定對美國用兵,美國很可能在他們的南北內戰之後繼續高速發展,並且在三四年內超過英國。因此,微臣覺得,我們一定要好好分析美國的經驗,更快更穩地發展工業。

美國擁有的某些明顯的有利條件,對於工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一是巨大的原料寶庫,遼闊的北美領土;二是他們與歐洲的資本家有充分的聯繫,有充分的資本供應;三是洗劫並征服印第安土著,還有歐洲的戰亂以及饑荒,造成廉價的移民勞動力的不斷流入;四是地緣非常合適,北美人口不斷增加,國土面積遼闊並且距離歐洲十分遙遠,國內市場和海洋貿易不斷增加,歐洲又不便干涉,開明的政府,這些都是有利因素。

當然,最後美國便利且廉價的水運條件和西部乳畜業產品等糧食供應充足方便也很好地爲工業發展提供了保證。”

聽完沈桂芬的分析,馮雲山有些驚異了。對於沈桂芬的這些思考,很多馮雲山也曾經在後世的論壇上看到過,只不過時間太久有些模糊了。但有些觀點,馮雲山原來沒聽過,還是第一次從沈桂芬嘴裡聽說。馮雲山驚異於沈桂芬看問題的透徹,更吃驚於沈桂芬的獨到眼光,他甚至突然覺得,這沈桂芬做工業部長是不是委屈了一些,同時又爲手下如此有才幹而高興。

“沈愛卿說的很好!”馮雲山鼓勵着,同時很期待地問道:“那麼,回到朕最關心的問題,愛卿對於我們發展工業的建議是什麼呢?”

沈桂芬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回答道:“陛下,您和朝廷已經做得很好,微臣只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剛纔說過,美國的發展工業之路,很適合我們中華帝國。而事實上,我們很多方面也是如此在做的。

對照美國,我們的國土面積如今更爲遼闊,資源比美國更加的豐富;而資本方面,我們比美國更加的豐厚得多,並且,都是我們自己的資本,何況還有民間無窮無盡的資本還沒利用出來;勞力方面,我們比美國的條件更好,5億人口的規模,讓我們成爲世界勞力最爲充裕的國家;政策方面,有陛下在,不會比,美國和歐洲差;而地理位置和貿易市場方面,可以說,當今世界沒有比我們中華帝國更適合發展工業的了。

按照陛下的方略,我們必定能在三四十年內取得工業革命的勝利。但除此之外,陛下,微臣認爲還有幾點對我們中華帝國的工業發展有所幫助。

一是結合貿易大力發展交通運輸行業。陛下,從英國和美國的工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水運,特別是國內的運河水運和國外的海運,對他們的貿易都是極大的助力。而後,英國的馬路建設,讓他們的四輪馬車運輸極爲便捷,如今的鐵路建設更是讓人員和貨物的流動進入一個嶄新的局面。

我們帝國國土太過遼闊,要想加速貿易的進程,馬路官道的建設和鐵路的建設必不可少。雖然朝廷已經大力發展,但微臣認爲這還不夠,要投入更多地發展,尤其是東部和中部南部人口稠密之地。

二是便是新的技術,特別是新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這從英國的工業發展過程可以明顯看出來,有了蒸汽機並且在各行各業投入應用之後,整個國家的工業都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726 章 劉永福參軍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748章 英軍大敗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1205章 ****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278章 破長沙城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765章 出兵朝鮮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694 章 思策(五)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943章 轟動英國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287章 訂單到貨(上)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
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726 章 劉永福參軍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748章 英軍大敗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1205章 ****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278章 破長沙城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765章 出兵朝鮮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694 章 思策(五)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943章 轟動英國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287章 訂單到貨(上)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