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

...............

農曆十二月十七。

這天一早,廣州城門大開,城樓上太平聖國的紅底黃五星的盤龍大旗隨風飄動,呼呼作響。

明天便是廣州城大喜的日子。南洋公司開業定在明日,時間便定在最爲吉利的上午巳時。

除了征戰在外的陳玉成、樑培友、陸順德等人,在廣州城內的太平聖軍高層均要出席。

馮雲山一早起來,卻發現左宗棠、許祥光倆人陪同伍崇曜、劉勝邦,比他更早,已在堂前等候自己。

卻原來是伍崇曜和劉勝邦兩人凌晨剛剛趕回廣州,怕打擾馮雲山休息,便在堂前等候,卻碰到一早過來的左許兩人。

當下,伍崇曜將他此番前往港島和襖門的情況細說了一遍。

伍崇曜代表聖國,去港島調停陳開義軍和英軍之間的戰事。沒想到英方的廣州領事包令很是爽快,當即便同意與義軍停戰,但要求義軍將先前俘獲的一艘木帆炮船歸還英方。

伍崇曜和劉勝邦又連夜趕往海岸對面的義軍,陳開等人似乎願意停戰,但林洸隆強烈發對和洋人和談,說是要爲近萬死傷的義軍報仇。

不過,陳顯良陸順德等人亦是要求停戰,最終陳開決定可以與洋人停戰。但要求洋人賠償白銀五十萬兩,另外交出柏貴。

於是,伍崇曜再回港島,說起陳開的條件,英國港島副總督乍畏少將勃然變色,當即甩手而去,廣州領事包令倒沒有甩手而去,但也堅決反對賠償一事。

伍崇曜記着要完成聖王交代的人物,勸停雙方。便告訴陳開,英方只答應賠償十萬兩白銀,並要求歸還那艘炮船,這個都委託他伍崇曜來完成。至於柏貴,等義軍退走散去,便會交給陳開。

陳開一聽,他原本就想着打不過英國人,要停戰,如今有這條件,也算可以交代了,便答應下來。

伍崇曜第三次回到港島,通知包令,說義軍願意停戰撤兵,也不要賠償,但那艘炮船對方認爲是他們的戰利品,將拆卸後變賣出去作爲犧牲義軍的撫卹。包令一聽也沒不好多說什麼。

講到這,伍崇曜說道:“聖王,崇曜和勝邦兄弟僱傭了一批船民,已將那艘木帆炮船掛着白旗,開到了虎門炮臺,交給了那裡的守軍陳玉成軍帥。”

“什麼?那艘木帆炮船已經到手了?”馮雲山喜出望外!稍微一想,他便明白,定是伍崇曜自己墊付了十萬兩白銀。

馮雲山知道,伍崇曜這樣做,是爲了圓滿完成自己交代給他的第一個任務。

馮雲山要的是陳開義軍給洋人一個壓力,然給他們相互牽制一下,這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他並不想義軍與洋人拼個同歸於盡。打洋人太狠,會讓對方調集諸多兵力來遠東,對太平聖軍也是一種壓制,而且義軍自己傷亡也多。如今這樣的死傷,已經讓馮雲山心中不安,就算義軍不肯歸順他,也還是漢人同袍,他也不忍心看着被洋人殺戮。

伍崇曜接着剛纔的話,繼續說道:“崇曜到了港島,想好好查探一番。不過因爲義軍攻上了島,英人在島上進行了全島戒嚴,管束森嚴,無法打探到多少消息。”

“只知道,港島副總督乍畏對我聖軍很是敵視,而廣州領事包令則緩和很多。另外島上的英軍數量並不多。哦對了,好像是上嗨廈門那邊近期會有軍艦返回港島。”

“噢,這樣英人在港島一帶的力量就會加強。義軍還駐紮在九龍一帶未走?”馮雲山問道。

“稟聖王,義軍損傷較大,還在九龍半島休整。”伍崇曜回答道。

“派人提醒他們一下,英人會有援軍的事情。”馮雲山朝左宗棠說道,又問伍崇曜:“崇曜,聽說義軍和英人都答應來廣州參加南洋公司開業,順便談判義軍退兵和交出柏貴的事情?”

“是!陳開和包令兩人都答應親自來廣州商量退兵細節。雖然他們雙方均已答應停戰,但義軍一天沒離開九龍,英人便時刻警惕,全港島戒嚴,洋人都做不得生意。陳開則沒抓獲柏貴便不罷休。”伍崇曜解釋道。

馮雲山點點頭表示清楚了內情。

最後,伍崇曜大致說了下,他與劉勝邦邀請了港島和襖門一帶的各國洋人前來廣州參加南洋公司開業,但由於港島戒嚴,並未邀請到多少人,反倒是襖門有不少洋人表示會準時參加。

馮雲山聽說有不少洋人來,喜上眉梢。他搞南洋公司開業,本來的目的就是立個名頭,以同行生意人的身份邀請洋人們來廣州。最終的想法,便是跟各地洋人接洽,尋找既能幫助自己發財,又能給聖軍出售武器和工業設備的生意夥伴。

想到這,馮雲山讓許祥光去準備南洋公司開業的事情,只讓左宗棠、伍崇曜、劉勝邦三人陪同自己,去拜訪到了廣州城的洋人。

下午,馮雲山等人來到十三行洋行商區。

“聖王,前面不遠,便是洋人集中開設的洋行區。鴉片戰爭後,有數十家洋人的洋行在開設。但近幾年由於清妖頭兩廣總督徐廣縉和巡撫葉名琛兩人明裡暗地抵制洋人,抓住與洋人簽訂的條約中的漏洞,不許洋人進入廣州城內。”伍崇曜指着前面一個街區介紹道。

“嗯,想不到這兩個妖頭還有這份心思。不過洋人肯定不樂意了吧?”馮雲山笑道。

“聖王明鑑!洋人氣憤填膺。這港島總督文翰便代表英人幾次求見清妖頭徐廣縉和葉名琛,要求重新修改條約,但拖不過徐葉兩人,最終無奈地上接受洋人不能入城的規定。”

“但實際上,還是有洋人不少在城內。畢竟洋人私自進城,官府也不好過於追究。即便這樣,洋人在廣州開始的洋行也越來越少,諸多洋人開始將生意轉移至上嗨。這邊的十三行洋行生意,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伍崇曜憂心忡忡地說道。

這可不行!馮雲山一聽,廣州十三行可是兩廣稅源的主要來源地。眼下廣州屬於自己的地盤,被上嗨搶走生意,算哪門子事情?他便一路走,一路讓伍崇曜繼續說說這方面的情況。

原來,鴉片戰爭前,廣州十三行作爲滿清唯一的對外生意場所,生意興隆。但戰後,滿清被迫開通了上嗨、寧波、福州、廈門等另外四個通商口岸,其他三處還好,基本沒什麼生意量,但上嗨卻因爲身處江浙和長江口,交通漕運方便,對外貿易量逐步增加。

伍崇曜舉例說,清妖道光十五年,整個滿清生絲總產量七萬擔,賣給洋人共一萬擔,其中廣州便佔了九千擔。但到了戰後的道光二十五年,從廣州出貨給洋人的生絲只有五千擔,而上嗨也增長到五千擔了。

特別是去年,廣州出貨生絲還是隻有五千擔,而上嗨則增長到四萬五千擔。幾年功夫,上嗨增長了數倍。其他茶葉瓷器雖然沒有生絲如此嚴重,但也是如此趨勢。

馮雲山一想,便明白了爲何如此。

廣州的地方官,如兩廣總督徐廣縉和巡撫葉名琛等,千方百計刁難洋人,甚至明裡暗裡唆使城內百姓驅趕洋人出城。

而上嗨的地方官,官職小,底氣不足。

特別是發生“青浦教案”以後,更是害怕洋人到了極點,不敢惹事。洋人在那開設租界,肆意妄爲,甚至偷漏稅嚴重亦不敢多說什麼,於是上嗨便成了洋人的天堂。

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839章 歐洲局勢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1076章 突圍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1213章 由鋼鐵想到的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806章 蘭芳大總制是漢奸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759章 學堂的普及第1299章 兇猛的僱傭兵團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785章 移民安排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925章 激戰1234章 女王咳血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785章 移民安排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278章 破長沙城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854章 宣戰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
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839章 歐洲局勢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1076章 突圍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1213章 由鋼鐵想到的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806章 蘭芳大總制是漢奸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759章 學堂的普及第1299章 兇猛的僱傭兵團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785章 移民安排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925章 激戰1234章 女王咳血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785章 移民安排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278章 破長沙城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854章 宣戰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