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

李鴻章從未想過,皇帝竟然直接開口讓他進內閣,輔助皇帝治理朝政!這可是一步到位,直接入閣啊!

即便以李鴻章自認爲極有才華,自信滿滿,也不敢有如此非分之想。畢竟纔剛剛進入不惑之年,能出任一省的巡撫,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又怎麼豈敢想做直接入閣,成爲朝廷的肱骨重臣?

原本他的竊望,也不過是調入聖京,執掌一部,成爲真正的部堂大員。再歷練數年甚至十來年,調換一個部堂,有了兩三個部堂的執掌經歷,再有機會變成內閣副總理之類的,輔助總理曾觀瀾,成爲朝廷樞機之臣,已經算是極爲難得了。

但他萬萬沒想到,皇帝竟然直接就親口高速度他,要將他調入內閣輔佐皇帝治理朝政!這麼說,應該不只是調入朝堂出任部長這麼簡單了,而是,很可能直接出任內閣副總理,協助曾觀瀾曾總理幫助處理朝廷事務。

因此,李鴻章兩眼瞪大,喉嚨發緊,嗓子都有些發甜。這太讓他意外和驚喜了。

Www ⊙tt kan ⊙¢Ο

但,謙虛的話必須得說,李鴻章連忙拜倒推辭道:“陛下,微臣才能不足,蒙陛下看重,代天子牧守一省,巡撫江蘇,已經是貪天之德,豈敢再有奢望。還請陛下另擇朝中其他才能高絕之同僚。微臣實在難以承擔如此重任。”

馮雲山哈哈笑道:“李愛卿不必自謙!這幾年愛卿出任江蘇巡撫,朕其實讓監察部和特務司一直密切關注着,愛卿在蘇州城內對江蘇一省的治理,興書院以教士,招流亡以墾荒,賑施窮黎,嚴懲衙囊,都極有力度,奠定三吳,功效在茲。

尤其是對江蘇的教育、農業、運河疏浚、官道修繕方面,可謂雷厲風行,立竿見影。而愛卿對江蘇的工商貿易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小型作坊、私人工廠和貨物公司的開辦鼓勵,做得很好,整個江蘇涌現出一大批工廠公司,讓江蘇的財稅收入持續增加。

根據財稅部的統計,去歲帝國總共財稅收入是5.2億聖元,其中江蘇一省的財稅收入便達1億1200萬聖元,佔整個帝國的21.54%,超過整個帝國的五分之一佔比了。當然,這其中主要的還是上海的關稅收入,有5050萬聖元,但即便除去這些關稅收入之外,還有將近6150萬聖元的財稅收入,這些都是愛卿你實實在在幹出來的。朕查過數據,愛卿剛剛到任江蘇巡撫的時候,江蘇前一年的純財稅收入不到1200萬聖元。8年時間,愛卿能讓江蘇一省之地的純財稅收入增長爲原來的5倍多,實在是功勞卓著。

並且,這其中還有愛卿投入頗大的平民學童的普世教育、六旬以上的老人濟世醫護,怕是也不下千萬聖元,這還不算,還有江蘇的官道馬路修建得四通八達,運河疏浚和開挖治理,最爲理想,成效最是顯著,不但爲百姓和商賈的出門行走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還促進了江蘇乃至周邊數省的工商業和交通的發展。

民間有不少報紙和百姓流言,對愛卿你的江蘇之政極爲稱道啊。”

馮雲山一頓數據詳實的猛誇,讓李鴻章受寵若驚,又十分感動,他沒想到自己做出的一點成績,實乃本份。可沒想到皇帝竟然調查得這麼仔細,這麼上心,竟然講一條條數據都記在心中,信手拈來,不禁佩服皇帝的才能,更是爲皇帝對自己的讚賞和器重而深受感動。一時間,馮雲山有種鼻子發酸,想哭的感覺,心中暗道:“這就是古人云的所謂士爲知之者死吧!”

但李鴻章一向沉穩,雖然心中激盪萬分,臉上也是面色潮紅,感動之極,可還是沒有失態,強自解釋謙虛道:“陛下褒獎,微臣愧不敢當,日後唯有肝腦塗地,死而後已!不過,陛下所說的這些成就,並不是微臣一人所爲,乃是整個江蘇同僚們的努力付出,更是陛下和朝廷的精心指點以及江蘇百姓們的勤奮勞作所得。而且,其他各省的同僚們也都乾得很不錯,可能只是因爲江蘇自來富裕,民間的鄉紳百姓都有些餘錢,朝廷的政策一改,興起開辦工廠實業和工商貿易的風潮,於是紛紛效仿,這才讓財稅大增,財富和工商大爲流通。尤其是上海港的獨特優勢,上海海關都是松江知府劉坤一、上海縣長張之洞他們的功勞!而還有聖京城因爲在江蘇省境內,聖京城如今發展得一天比一天更好,微臣還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都城,連滿清原本的北京城也遠遠無法相比。單單聖京城的稅收,就佔了整個江蘇一省財稅收入的八分之一了。

因此,這些不是微臣的功勞,一切,歸根到底,還是陛下制訂的新政太好,微臣等人只是照葫蘆畫瓢便成。”

馮雲山擺擺手:“其他各省雖然也都發展得很不錯,但卻的確沒有江蘇的發展如此巨大!廣東巡撫伍崇曜本是十三行的掌門人,又曾出任帝國商務部部長和南洋公司的總經理,最是會從商了,可還是沒有江蘇的發展快。

排名第二的廣東省,財稅收入達1億400萬聖元,正好佔整個帝國財稅收入的五分之一。而他的廣州海關收入便佔5600萬聖元,其他的財稅收入還沒有江蘇高。而且,廣東當初是朕打下來的基礎,早在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前,便有將近1800萬聖元的財稅收入了,因此,要論發展得好,還是愛卿治下的江蘇。愛卿就不必自謙了!

不過,愛卿能將成績不歸功到自己一人身上,這點朕很是高興。而且,朕要說的是,愛卿和其他諸位巡撫們,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愛卿如今也在帝國爲官許久了,清楚歐洲的大不列顛王國,也就是俗稱的英洋吧?”

李鴻章稟道:“回陛下,微臣知道。英洋曾是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國家,不過,如今已然被我中華帝國所擊敗,淪爲排名第二甚至第三的強國了。”

馮雲山搖搖頭:“若是按綜合實力來算,英洋仍然是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國家,尤其是他們的工業化水平和諸多制度方面的先進。只不過因爲其國政體不一樣,而國家本土又非常窄小,人口也不多,加上路途遙遠又不夠重視,纔會在遠征印度洋時候被我軍擊敗。但若是我們中華帝國的軍隊去遠征歐洲,攻打他們的話,也肯定會慘敗。

要知道,當初滿清一個碩大的王朝,年稅收不過4600萬兩,而英洋則是3億多兩,是滿清的6倍之多。而從國土面積和人口相比,滿清都是至少是英洋的十倍以上。”

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1218章 戲弄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831章 港島迴歸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958章 孟買完了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768章征討朝鮮(三)968章 移民情況813章 巴達維亞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944章 內閣垮臺956章 說服馬沙利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204章 煙土生意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163章 人才問題782章 國庫收支741章 起義爆發(下)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658章 封爵第六章 得李開芳第292章 兵工廠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1203章 前所未有的時代 (謝無敵大燈泡賞)
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1218章 戲弄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831章 港島迴歸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958章 孟買完了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768章征討朝鮮(三)968章 移民情況813章 巴達維亞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944章 內閣垮臺956章 說服馬沙利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204章 煙土生意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163章 人才問題782章 國庫收支741章 起義爆發(下)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658章 封爵第六章 得李開芳第292章 兵工廠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1203章 前所未有的時代 (謝無敵大燈泡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