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

中華帝國的日用品等輕工業,也廣泛發展起來了。

帝國立國十一年多以來,朝廷主動發起兩個五年計劃,而這其中,最爲核心的,除了軍工工業、採礦冶金和鐵路等交通新建之外,民用工業等實業的興辦,成爲其中的重點。

朝廷和各地的地方官府紛紛出臺興辦實業、鼓勵融資投資等措施,獎勵和保護工商業,鼓勵民間資本興辦實業,進行投資,不斷減輕各類稅收,加上交通的不斷完善發展和民間的富裕、勞力的充沛,提供了工商業發展的良好土壤,整個中華帝國的工商業,特別是民用工業,紛紛進入高速發展的繁榮期。

而且,因爲朝廷的土地制度,加上聖肥的使用和領土的增加,大爲促進了糧食產量的增長,有了餘糧,朝廷又定好了最低和最高糧食價格,每年收購大量的糧食輪換着儲備,價格就在那裡,這樣一來,各地地方官府的鄉紳越來越發現囤積土地還遠沒有投資實業划算。

有了餘糧的百姓,經過了數年的減稅,少量人手中開始有了餘錢。這些擁有餘錢的人比例雖然很低,一個村落,也就那麼幾十戶人家或是幾戶人家,但架不住中華帝國龐大的面積和人口基數,手頭上有些錢的百姓絕對數量卻是不少。而且,隨着發行的聖幣這種可以替代銀幣的紙幣流通,修建鐵路、在廠礦裡做工的民夫工人也越來越多,民間的貨幣慢慢地積聚得也越來越多了起來。

有了閒錢,而且大多數還不是可以長久保存的銀幣銅錢,自然內部消費和投資也開始多了起來。而這兩樣,無一不促進着帝國的工商業發展。更何況,隨着帝國的海外地盤和殖民地越來越多,外銷一直在進行之中。

推動後世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此刻提前上百年便在在這個古老的大地上開始飛奔起來。

沒多久,各地相繼出現了一些民間的紡織大王、麪粉大王、火柴大王、肥皂大王、釀酒大王、煤餅大王、造紙大王、鐘錶大王、皮革大王、製糖大王、陶瓷大王、玻璃大王、藥品大王等等。

一名叫胡西園的無錫商賈,在無錫、蘇州、上海、杭州和聖京、天津、登州等地興建了近十家麪粉廠,每年的產值超過五百萬聖元,成爲名副其實的麪粉大王。他的麪粉廠供應的麪粉,完全能供應人口超過二百萬人的聖京城的所有糧食。

一名叫劉紅生的商賈,在看到西洋火柴的便捷之後,從銀行貸款,在工廠發達人口衆多的上海開辦了紅生火柴廠。他注資收購北歐的瑞典一家大型火柴廠,引進瑞典的火柴製造技術和工人、原料以及成套設備,還自行研發創新,製造出質量優良的火柴,使用便捷和安全程度超過了瑞典自身出產的火柴,一推出市場便獲得了整個上海的轟動,繼而向瘟疫一樣像整個江南和中華帝國擴散。帝國稍微有些閒錢的百姓人家,都爭先恐後地購買火柴。

火柴的供不應求,讓劉紅生很快發家。他不但不急於還清銀行的貸款,還繼續借貸投資各地,在各地興辦紅生火柴廠分廠。

並且,他在火柴廠中率先建立成本會計制度,對各分廠的生產、消耗、工資和費用逐項進行分析比較,覈算成本,找出問題,改進工作。還利用糊火柴盒不用固定工,而用家庭型勞力,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得他的火柴生意越做越紅火,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紅生火柴廠甚至擊敗中華帝國各地官府開辦的火柴廠,成爲帝國第一大火柴集團,擁有大小分廠共五十多個,遍佈近二十餘個省的五十多個府。每年的火柴產量,達到近千萬盒。若是按照每盒標準50根火柴的話,他們家生產的火柴,已經能讓整個中華帝國每人領到一根。

若是說火柴大王劉紅生還是小打小鬧,每年賺到手的不過數十萬聖元元的話,廣州府南海縣商賈項鬆茂這一位肥皂大王,還有泉州府商賈黃奕柱這位人稱帝國蔗糖大王,這兩位商業大亨就遠非如此了。

項鬆茂原本是南海的一名大地主,早在帝國成立之前邊響應朝廷號召,將田產全部變賣,投身廣州的貿易生意,成爲南洋公司的一名民間買辦。數年下來,積累了不少財富,碰上朝廷鼓勵興辦實業,便創立了一家鬆茂製藥公司,不成想,藥品沒生產出多少,反而是發現肥皂生意驚人,他便將鬆茂製藥公司改成鬆茂肥皂公司,生意紅火起來,幾乎壟斷了大半個廣州府的肥皂生意。

並且,因爲本身也在廣州城的南洋公司出產燒鹼,有製造肥皂的重要原料,鬆茂肥皂公司有足夠的成本優勢,這種原本只適合有錢人使用的肥皂,價格倒也不高,一下將使用肥皂的習慣推廣開來,並且,通過廣州,向帝國其他重要海港城市和內地,以及歐洲等地傳播起來。

尤其是這鬆茂肥皂,出售給歐洲的王室貴族們使用,遭受到他們的熱烈追捧,即便是一小塊肥皂的售價達到同等體積純銅價格的地步。

根據去年統計,總部設立在廣州、在各地擁有3大制皁工廠的鬆茂肥皂公司,每年的產值達到700萬聖元,淨利潤估計超過500萬聖元。而此時,纔剛剛起步的自以爲是全世界第一的英國利華兄弟制皁公司,每年的產值還不到5萬英鎊。

而泉州府商賈黃奕柱,則更是恐怖了,不過,種種跡象表明,他開設的日興糖業,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一個龐大的糖業帝國,是由許多南洋以及福建商賈聯合集資興辦。

泉州、南寧、瓊州、漳州等地的甘蔗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特別是呂宋島和爪哇島被中華帝國佔領之後,因爲移民政策和南洋公司的逐漸轉型,甘蔗產量越來越多,南洋公司用來榨糖的原料需求卻越來越少,黃奕柱抓住這個機會,先是在家鄉泉州召集同鄉集資興辦一家日興糖業公司,正好因爲鐵路修建成功,泉州通往內地的江西、北面的浙江甚至通過這兩個方向通往整個帝國各地變得方便快捷無比,蔗糖因爲便於運輸,一下便深入帝國內地開始銷售起來。

而後,中華帝國擊敗英國遠征軍,歐洲戰場和美洲戰場的主要戰爭都全部平息了下來,世界進入靜悄悄地發展階段,這段和平時期,讓世界糖價大漲,畢竟,歐洲人喝咖啡多半都加一些蔗糖。正是這次大漲,讓黃奕柱的日興糖業一下崛起。

各地商賈都紛紛投資,黃奕柱也治理有方,將日興糖業迅速拓展,連續在各大甘蔗產地增建了數家制糖工廠,並繼續推動百姓種植甘蔗,這樣沒幾年,日興糖業已經成爲一家糖業霸主,連最早發展糖業的南洋公司都在這一塊無法與日興糖業叫板,每年蔗糖的產值,便達到上千萬美元。

而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輕工業的發展,有效促進了百姓的消費,在讓百姓生活改善的同時,讓帝國本就不多的城市流民,都進入工廠之中,甚至,這些與輕工業相關的產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帝國進入一片經濟繁榮之中。

902章 應對951章 各取所需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658章 封爵809章 巴達維亞來人了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878章 馬路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1049章 亂戰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1205章 ****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762章 謀略朝鮮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802章 佔領古晉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762章 謀略朝鮮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283章 曲仁煤礦759章 學堂的普及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1218章 戲弄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
902章 應對951章 各取所需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658章 封爵809章 巴達維亞來人了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878章 馬路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1049章 亂戰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1205章 ****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762章 謀略朝鮮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802章 佔領古晉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762章 謀略朝鮮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283章 曲仁煤礦759章 學堂的普及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1218章 戲弄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