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亂戰

只有8艘軍艦的東印度艦隊甚至忘記了上前去攻擊,艦隊所有的人,都被中華帝國的兩支艦隊表現出來的恐怖畫面給嚇呆了。

對方的炮彈不但數量多,而且單發炮彈的威力,讓每艘軍艦都不敢上前嘗試。等威廉堡徹底被摧毀的時候,中華帝國的軍艦繼續往前靠攏,東印度艦隊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後撤。但也只能拖延一點點時間而已,後面的支流上游,越來越窄,最多航行十餘公里距離,便只能通航數百噸數十噸的小型軍艦,其他的艦隊中的中大型軍艦全部得擱淺,沒了中大型軍艦,這支原本軍艦就不多的艦隊,還有什麼戰力?

而見東印度艦隊往上游逃走,韋俊並沒有太過在意,他的目標主要還是加爾各答。他只是派了3艘巡洋艦和20餘艘小型護衛艦和蒸汽炮艇等追擊東印度艦隊,其餘的50多艘軍艦慢慢開始變化陣型,列成一條沿着河流的縱隊,以船側板最強的火力面對準加爾各答城。

一來,這樣可以集合將近30艘軍艦的火力擊中打擊加爾各答城,二來,被岸上的火炮命中的機會也少。

就在中華帝國的艦隊開始變陣的時候,加爾各答城內衝出數匹快馬,一名英軍軍官領着幾名士兵舉着白旗,來到威廉堡旁邊,再次要求和談。

韋俊直接拒絕,讓布坎南出面要求印度總都坎寧親自出面,前來已經是廢墟的威廉堡投降。沒有什麼和談,只能無條件投降,讓這名英軍軍官將這話帶回。

與此同時,第六野戰兵團中的步兵第6師和步兵第8師已經抵達了威廉堡的下游3公里處的一個恆河邊上的村莊,早在艦隊轟擊威廉堡的時候,兩個步兵師便開始在運兵船上開始登陸。而這個登陸也異常的簡單,岸上沒有任何敵人,英軍的哨所或是炮臺之類的全部已經被前面的艦隊清掃一空。步兵師中的工兵團直接用划艇先行靠岸,將一艘最大的運兵船和河岸之間搭設了浮橋,其他的運兵船上的步兵通過浮橋浩浩蕩蕩地衝向岸邊。而裝載火炮等武器的船隻,也慢慢靠岸,在水手和士兵的費力搬運之下,來到這座河岸邊上的村莊裡。

村莊早就空無一人,一片狼藉。村莊裡的原住民幾個月前就已經逃走,後來被圍攻加爾各答的孟加拉叛軍佔用一段時間,在討虜軍的軍艦出現前一天,孟加拉叛軍全部撤走。

六野的步兵第6師和步兵第8師的兩萬多名士兵全部鋪開,儘管這個村子曾經是五千人的大村落,也完全擠不下,何況還有很多的野戰炮等武器不斷從河岸運來,最後延伸開來,變成了將近3公里長的戰線,圍繞着加爾各答。

步兵第6師和步兵第8師的師長分別是塔齊布和林利通,此次攻打加爾各答,總指揮官當然是印度洋艦隊司令韋俊,而陸軍方面的指揮,原本定下來是六野第7步兵師師長林始,但因爲林始發在錫蘭島,韋俊便下令這兩個步兵師以塔齊布爲主將。

塔布齊雖然是滿族鑲黃旗人,但如今隨着滿清王朝的滅亡,滿族迅速衰落下來,滿族與漢族的仇恨也煙消雲散,甚至殘餘的滿人連仇恨的勇氣都沒有了。塔布齊的家眷全部在長沙城中幸福地生活着,從原本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自由自在,而塔布齊也跟其他的大批原本追隨曾國藩的湘軍將領一樣,受到皇帝馮雲山的重用,已經死心塌地忠於中華帝國。

而另一名步兵第8師的師長林利通,本名叫大久保利通,因爲認當初的中華帝國特使林鴻年爲父親,改名爲林利通,如今更是以自己姓林、成爲漢人而自豪,領着上萬名從九州島、四國島和本州島招募的由日本武士組成的步兵第8師,奔赴這印度來征伐英軍。當然,若是林利通想叛亂,也是可以的,不過,整個步兵第8師的中下層軍官,都是中華帝國的老的討虜軍士兵擔任,恐怕他還沒發動叛亂,便已被身邊的警衛營之類的一槍斃命了。

不過,塔齊布還是沒有讓兩個步兵師直接朝加爾各答城內進攻,而是將村外西南面佈下一道戰壕,似乎擔心害怕有人進攻一般。而實際上,這不過是塔齊布的一個習慣而已,他在湘軍當中一直跟隨曾國藩,遇到一個陌生地方的紮營,必定先要佈下壕溝,做好穩妥的防守後再放心紮營。

而就在中華帝國的軍隊準備向加爾各答進攻的同時,加爾各答的英軍早就開始了動作。超過3萬名英軍從加爾各答的東北面衝出,向駐守在這裡的近3萬緬甸軍主力進攻;將近1萬英軍,從加爾各答的東南面突擊,向駐守在這裡的2萬孟加拉叛軍發起猛烈的衝鋒。

緬甸軍隊和孟加拉叛軍雖然看似勇猛,但火力和士兵的軍事素質哪裡是英軍的對手,很快便被擊潰,短短的兩個小時的戰鬥,便有2千多人戰死,上萬人受傷,甚至其中有不少是潰逃時候被踩踏致傷。

自從叛軍圍困加爾各答以來,以往也被加爾各答城內的英軍攻打擊潰數次,但每次並沒有遠程追擊,而是搶奪一些糧食等物資後便重新回城,待第二天發現,叛軍又密密麻麻地圍困加爾各答。

有兩次,英軍進行了遠程追擊,一直追至距離加爾各答城東面6公里處,一下便闖入孟加拉叛軍和緬甸軍隊的埋伏,頓時折損了數百的英軍。加爾各答城東5公里之外,便是樹林密佈,地形奇特,而孟加拉叛軍又是本地土著居多,熟知地形,埋伏在側,擊傷叛軍人數衆多,英軍難以在加爾各答城外那樣輕易擊潰叛軍。再加上英軍的士兵有限,戰死一百便少了一百人,無法補充,而孟加拉叛軍似乎無窮無盡,即便是頭天折損五千,兩天不到便有補充整齊,因此,英軍自覺經受不住損失,不再遠程追擊了。如此往復,英軍本就不願意離開加爾各答,也就沒心思驅散叛軍了,一心等援軍抵達。

但這次不一樣,這次英軍是由孟加拉管區司令亨利中將親自率領,他下令兇猛地追擊,猶如發瘋一般,殺得緬甸軍隊徹底潰敗,只剩下一半士兵不到,直接逃離加爾各答城足足10公里之遠。而孟加拉叛軍更是不堪,雖然有一幫生死不畏的***勇士,但落後的武器不是光靠勇氣可以彌補的。少量的勇猛的孟加拉叛軍悍不畏死地堵截衝出來的英軍,但隨着震耳欲聾的槍聲響起,便如枯柴一般成批地倒下。叛軍被徹底擊潰。

英軍開始打掃戰場,收拾叛軍遺棄的各類物資。但就在這個時候,加爾各答城的西面,響起了猛烈的火炮聲,猶如西面發生了末日一般,響徹天際。

亨利中將臉色大變:“糟了,那幫東方人根本沒想和坎寧總督和談,他們開始進攻加爾各答了!幸好我們已經擊潰了城外的叛軍,不知道坎寧總督那邊與孟加拉叛軍談判得怎麼樣了,希望能讓孟加拉人停止叛亂,否則,剩餘的叛軍和那幫東方華人軍隊一起進攻加爾各答,那就危險了!現在我們得趕緊回城防守!”

PS:感謝寶慶漁者、翻鬥熊、一葉知秋三位大大的打賞!

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109章 孟加拉海戰(上)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919章 大勝的何伯艦隊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153章 招標(上)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642章 天京城破807章 坤甸要塞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909章 條件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607章 登基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第709章 對疆政策811章 坤甸海戰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770章征討朝鮮(五)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916章 憋屈的何伯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715章 割據安南777章 日本風雲(五)770章征討朝鮮(五)第592章 談判(上)992章 戰雲密佈第1154章 重大消息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945章 抱大腿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113章 葬身大海1234章 女王咳血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1148章 亞丁港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
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109章 孟加拉海戰(上)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919章 大勝的何伯艦隊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153章 招標(上)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642章 天京城破807章 坤甸要塞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909章 條件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607章 登基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第709章 對疆政策811章 坤甸海戰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770章征討朝鮮(五)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916章 憋屈的何伯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715章 割據安南777章 日本風雲(五)770章征討朝鮮(五)第592章 談判(上)992章 戰雲密佈第1154章 重大消息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945章 抱大腿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113章 葬身大海1234章 女王咳血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1148章 亞丁港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