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

次日,英國最大的報紙《泰晤士報》刊登的一則消息,將整個倫敦甚至整個英國都轟動了:王國對華遠征軍慘敗,雖然沒有全軍覆沒,卻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軍隊逃出印度洋,數萬人戰死在印度,還有數萬人被中華帝國俘虜,大不列顛王國遭受比克里米亞戰爭還要嚴重的重創,王國在世界和歐洲的地位轟然坍塌。

而《世界新聞報》、《每日郵報》這種類似官方背景沒有那麼強的報紙更是直接以“這是一場將大英帝國徹底葬送的慘敗”、“大英日不落帝國從此再沒印度和東方”、“兩場對華遠征的慘敗葬送整個大英帝國”之類的標題,公開報道這次對華遠征軍的慘敗。

甚至,其他一些廉價的便士報更是充滿憤怒地譴責大不列顛內閣政府,說他們做出了對華遠征這樣愚蠢的決定。其中,《星期日泰晤士報》公開宣稱,維多利亞女王和前首相羅素是造成這次慘敗的罪魁禍首,應當爲死去或失陷敵軍之手的10多萬大不列顛士兵全權負責。

報紙認爲,在中華帝國已經強大起來,在第一次對華遠征艦隊全軍覆滅的情況下,就不應該再次發動這一次的對華遠征。內閣政府沒有做任何的情報收集,也沒有認清形勢,導致此次慘敗。而女王煽動對華戰爭,資助軍費,只是爲了印度的財富和寶石,將大不列顛的小夥子送入墳墓。文章聲稱應當由大不列顛政府和王室立刻出面,同那中華帝國進行和談,並共同出資,將被俘虜的大不列顛士兵贖回歐洲,並對戰死的將士們的家屬發放撫卹金,贍養他們。

雖然有很多上層人士對報紙這樣的論調嗤之以鼻,但卻得到了許多底層百姓的認同,特別是那些戰死士兵們的家眷或者親戚等,看到報紙得知慘敗的之後,立刻炸了鍋,紛紛自發地走上街頭,大規模地進行遊行示威起來。這還是繼大不列顛王國平定國內的工人運動之後,再一次的遊行示威,立刻讓整個英國非常緊張,急忙調動軍隊前來維持維持秩序,但偏偏這些遊行示威的大部分都是軍人的家眷和親朋好友,甚至這些被調來鎮壓的士兵當中,不少人的家眷也來到了這裡遊行,因此,這些士兵怎麼忍心對自己熟悉的親人或是爲自己同胞爭取利益的百姓動武?畢竟今天爲那些戰死的士兵遊行,明天就可能是爲自己。

因此,從上午開始,倫敦街頭,特別是議會廣場這邊,便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等到中午過後,整個議會廣場已經是水泄不通,數萬人高呼內閣下臺,高呼女王出面,高呼拯救還在印度受苦受難的被俘虜的士兵。

而聞訊匆匆趕回倫敦首相府的德比伯爵,也頭大如鬥,維多利亞女王的中風,多多少少有他的因素在,而他雖然對這個首相已經不太在乎了,但上任幾個月便要被迫辭職下臺,總是會讓他顏面掃地,對他的名聲不好。因此,他還得盡力維持。

一回到倫敦,他便立刻召集了內閣成員,商議如何解決大不列顛對華遠征軍慘敗的事情。而上午開始的遊行示威,德比並沒有過多的重視,這些都只是些許小事而已了。

德比看了一眼已經在會議室等候的衆人,這次內閣大臣們到得都很及時,海軍大臣西德尼*赫伯特、陸軍大臣潘默爾*拉姆齊、內政大臣霍華德、安全大臣華萊士、財政大臣格萊斯頓、司法大臣特拉斯都已經趕到,甚至連不是內閣大臣的郵政大臣羅蘭*希爾也到了。

德比語氣相當地沉重:“諸位先生們,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我們的遠征大軍慘敗東方的消息。這次史無前例地慘敗,對原本就陷入困境的大不列顛王國來說,真是雪上加霜。得知整個消息後,我昨天便趕到溫莎堡稟告了女王陛下,女王陛下得知此噩耗後,也病倒了。如今,這個棘手的問題,全部要靠我們這些人來解決,各位都議議吧。”

陸軍大臣潘默爾*拉姆齊直接道:“伯爵,還有各位先生,我們陸軍之所以慘敗,折損上十萬部隊,都是因爲遠征艦隊的慘敗導致的。他們的失敗,將整個身處印度各地的陸軍處於危險境地,失去一切的後勤補給和艦隊掩護,而且,敵軍來襲,作爲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竟然連示警都沒法做到,這......因此,陸軍的慘敗,雖然有些是陸軍部指揮不當,士兵訓練生疏,軍餉和待遇不足等問題外,最主要的,還是兩點!”

說完,拉姆齊朝海軍大臣西德尼*赫伯特瞪了一眼,恨恨地接着道:“其一,便是海軍方面的慘敗造成了陸軍戰事的失利!畢竟,遠征艦隊的慘敗,不但讓陸軍將士的士氣受損,連退路也全無,都被分割開來無法相互支援,豈能不敗。這一點,海軍部有直接責任!

其二,便是大不列顛配備的武器與那中華帝國的武器相比,實在是落後太多。無論是從火炮,還是火槍,從射程、精度、射速和使用方便程度,都相差太遠。我們大不列顛的兵工廠和那幫軍火專家們,他們在幹什麼?我們的遠征陸軍,爲何能輕易擊敗那幫印度叛軍,擊潰那些人數比我們多一倍的孟加拉叛軍,卻敗在比我們人數還要少的中華帝國軍隊面前,最爲重要的原因便是這一個:我們的武器,與他們使用的相比,簡直是垃圾!”

海軍大臣西德尼*赫伯特立刻回擊道:“不不不,你們陸軍的慘敗,與我們海軍並無直接關係。而且,正是你們陸軍的拖累,讓我們海軍無法迅速進攻,始終徘徊在印度洋,讓敵軍能從容調集所有的海軍艦隊來包圍我們海軍,這才慘敗的。要不是陸軍太過拖延,我們海軍要配合你們陸軍作戰,徵華遠征艦隊早就攻克麻六甲海峽,進入中國海攻佔了他們的廣州、福州、上海、聖京等城了。此刻,說不定已經是大不列顛舉國歡慶遠東大捷的大好時刻了!”

說完,看衆人都一副傻了的模樣,赫伯特也意識到自己如今說這些有些過於刺激他們,已經不太合適,便拉回話題,語氣緩和下來,道:“不過,拉姆齊說的大不列顛武器落後這一點,確有其事,我們海軍部也要反應這一重大問題!

我認爲,我們海軍的遠征艦隊的慘敗,正是因爲武器裝備的落後造成的!大家都知道,海軍主要就是靠軍艦的火力和軍艦的堅固程度。而我們徵華艦隊,雖然軍艦數量比那中華帝國多,載重量也大,可都是老式戰艦。聽電報傳回的戰況,我們最大的鐵甲艦‘勇士號’,竟然被敵軍以一艘能鑽入海水之下的潛艇給偷襲,將‘勇士號’的底板給炸裂進水,就此沉沒。而其他的戰艦大多被敵軍的猛烈火炮所轟擊受損,敵軍的火炮,遠比我們大不列顛王國的最先進的阿姆斯特朗炮要先進得多。”

德比伯爵陰沉着臉,喝道:“你們這是做什麼?吃了敗仗,不尋思如何應對目前大不列顛王國的危機,反而要推卸責任,撇清干係麼?”

PS:感謝自己,碼字整整2週年,期間體重增加10斤、血壓升高20/16的艱辛,等本書完本,要好好休息一個月才行。另外奉勸工作後兼職的朋友,珍愛生命,遠離碼字。嘎嘎......

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505章 獻城蘇州970章 林肯的情敵道格拉斯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918章 陷阱-伏擊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878章 馬路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300章 擊敗巴西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925章 激戰734 章 緬甸戰略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541章 醫護兵第592章 談判(上)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01章 形勢急變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909章 條件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856章 援兵趕到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1036章 宣戰佈告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643章 投不投降767章 征討朝鮮(二)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992章 戰雲密佈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867章 兩個總統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
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505章 獻城蘇州970章 林肯的情敵道格拉斯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918章 陷阱-伏擊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878章 馬路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300章 擊敗巴西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925章 激戰734 章 緬甸戰略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541章 醫護兵第592章 談判(上)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01章 形勢急變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909章 條件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856章 援兵趕到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1036章 宣戰佈告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643章 投不投降767章 征討朝鮮(二)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992章 戰雲密佈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867章 兩個總統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