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

秦日綱見清妖逃往城東,忙領兵趁勢追擊。他是擔心東郊埋伏的太平軍,都是新兵居多,戰力低下,怕抵擋不住。

而盛京城東郊外,近三萬太平兵與二萬五千旗兵和旗丁廝殺在一起。剛開始,埋伏的太平兵還佔優勢,但太平兵中畢竟大部分都是最近席捲挾持的漢人壯勇,遭遇清軍的五千騎兵一個衝鋒,便迅速潰敗。

太平軍中,只有八千餘人是原本的北伐軍將士,戰力稍強,雖然帶領兩萬餘新兵勉力強行支撐,但在五千滿清騎兵的瘋狂衝鋒下,加上一万旗步兵和一万旗丁的死戰,終於支撐不住,一下便潰敗。

率領清兵的,正是盛京將軍奕興。

他也沒想到,竟然能擊敗長毛賊兵。他原本只是心懷死意,想着太祖和太宗的陵墓若是被長毛賊兵挖開,自己必是死路一條,既然如此,不如拼死一搏。於是,他率領着同樣心懷必死之心的滿清戰兵,充滿屈辱和怒火地向長毛賊兵攻去,沒想到,竟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數量雖少的清兵,竟然一舉戰勝了人數衆多的賊兵。

奕興大喜,他忙率領手下清軍一路擊殺長毛賊兵,兩軍當即廝殺在一起。

而這時,盛京副都統隆克託率領四千五百馬步旗兵和四五千漢奴逃了過來,後面緊跟着追擊的三萬太平兵。正是秦日綱率領着太平軍主力,索性放棄了攻城,全力追擊清軍。

秦日綱的這部分太平軍主力,有一萬多名是經過數次血戰的北伐軍老兵,戰力強悍。有了這部分太平軍主力加入,形勢一下逆轉。

上萬的北伐老兵,在高官臺的一處山樑邊終於追上了正在與太平軍激戰的清軍,兩股太平兵前後夾擊,戰場形勢一下對太平軍有利起來。

五六萬太平兵,在盛京東郊長達幾裡的戰線上與三萬多名滿旗清軍廝殺,人數衆多的太平兵本就戰優勢。而隆克託的這股潰敗的清軍,猶如一劑毒藥,混入清軍中,一下便傳染給了其餘的清兵。

於是乎,清軍士氣開始低落,而對應的太平軍因爲人數衆多,援軍新至,士氣高漲起來。

秦日綱親率的這萬餘北伐軍將士,經過數十次的血戰之後,武器已經有大半是繳獲的鳥槍火銃等火器,面對高頭大馬的滿清騎兵,並不慌張,已經有充分對付騎兵經驗的北伐將士,讓長矛兵和牌刀手在前抵抗,利用陣型進行直刺和劈砍,火槍手在後放槍伏擊,一時間,竟然將滿清騎兵殺得無招架之力,清軍只得連連逼着漢奴衝鋒,耗費太平軍的火藥。

雙方膠着廝殺起來。雙方均死傷慘重。兩軍從下午廝殺到晚上,又從晚上殺到第二天天亮,直到早上太陽出升時分,忽然一陣歡喜的吶喊,太平軍中傳言:“清妖酋的祖墳已經刨開了!”

聞言,秦日綱大喜,命令數萬太平軍將士都齊聲大喊,宣揚清妖酋頭的祖墳已經被挖開,並將已故妖酋屍骨進行焚燒,挫骨揚灰。

太平軍士氣大振。而清軍這邊,則士氣低落,所有滿旗兵一時間均心如死灰。

奕興更是如遭雷擊!他知道,自己完蛋了!

太祖和太宗的寢陵,竟然還是被挖開了,連兩位先皇的屍骨都被拖出,遭長毛賊兵的損毀,這時大清的悲哀,是整個滿族的災難。

任誰都知道,大清之所以能奪鼎中原,得天下二百年,就是因爲祖墳葬在了龍脈上。有這龍脈的保佑,愛新覺羅氏的皇位就會千秋萬代;而要是祖墳被挖了,則龍脈便斷了,這就意味着大清國的衰落和滿族的消亡,就要開始了。

這已經不是自己領兵作戰失敗不失敗的問題,而是關係國體之本,國祚不能長久。京城的那位皇上,還能放過自己?

因此,萬念俱灰的奕興,率領着同樣心如死灰的清兵,尋死般衝向太平軍,準備同歸於盡,拼死一戰。

雙方又是一陣更爲激烈的廝殺。清軍損失慘重,數百數百的人馬被太平軍擊斃,當然,太平兵也是上百的戰死。

奕興身邊的親兵拼死護衛着,不過,好幾名太平軍的軍帥已經盯上了他,帶領太平兵直朝他撲去,終於,奕興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在損失數百名太平兵的代價之後,數十杆長矛插入了奕興的身體。

奕興的戰死,本應該成爲壓垮清軍的稻草。但就在這時,從東北面傳來猛烈的殺喊聲,以及轟動整個盛京東郊的馬蹄聲。

上萬的滿清騎兵趕到,卻原來是黑龍江騎兵和吉林騎兵兩支援軍連夜趕路,拂曉的時候終於趕到盛京東郊,看到盛京清兵的潰敗,黑龍江將軍英隆和吉林將軍景淳各率先鋒騎兵上萬,向太平軍發起猛攻。

太平軍原本就只佔有限的優勢,但在擊殺了無數清軍之後,廝戰一晝夜,已經筋疲力盡,又累又餓,如何是新入場的滿清旗兵的對手?

在攻勢如虹的滿清騎兵猛烈的衝擊下,太平軍,尤其是一幫新加入太平軍中沒多久的遼東壯勇,很快崩潰,太平軍大敗。

秦日綱大驚,連忙率領太平軍主力精銳趕至於東面,想抵擋住滿清騎兵的衝擊,但在敗退的太平軍感染下,哪裡還能有效組織起陣型來?

太平軍的數萬新兵,頓時崩潰,紛紛四面逃走。

秦日綱見勢不妙,只得率領自己的精銳,且戰且退,一邊領兵往盛京城南撤退,一邊派人組織收攏敗軍。

清軍在黑龍江將軍英隆和吉林將軍景淳以及盛京副都統隆克託的率領下,趁勢追擊,擊斃無數太平軍將士,最後因惦記福陵和昭陵的情況,又見長毛賊兵已經大敗逃竄,便各自派遣一支騎兵繼續追擊,三人卻急急忙忙地感到福陵。

只見整個福陵一片狼藉,衆人原本印象中的層樓朱壁、金瓦生輝、建築宏偉、氣勢威嚴的福陵,已經殘破不抗,到處都是打碎的石獅子,倒塌的磚塊和燒焦的木樑,尤其是方城和寶城區,已經完全被挖得天翻地覆。

英隆、景淳和隆克託三人,都無比驚懼地發現,寶城的地宮已經被挖開,衆人領兵進入地宮,一看,都傻眼了:寢陵玄宮內的後殿棺牀之上,放置的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棺槨都已經被打開,金絲楠木製成的棺槨被已經被劈碎得七零八落,孝慈高皇后的屍骨還在,只不過已經碎成了十幾塊,被拋棄在棺槨四周,而大清的太祖——努爾哈赤——的寶身,已經不見了。

可恨的長毛賊兵,竟然將大清太祖的骸骨給掠走了!

當然,與之同時被劫走的還有地宮內的諸多珍貴的陪葬品,甚至連孝慈高皇后骸骨上原本佩戴的鳳冠、手鐲等物也全部被搶走——這極有可能正是造成其骸骨四分五裂的原因。

三人又急急忙忙地感到盛京城北郊,這昭陵也是一樣,完全被毀。不同的是,昭陵地宮內的大清太宗的棺槨都被焚燬了,太宗的骸骨,也變成飛灰了,只留一點點焦塊,不知道到底是未燒完的太宗還是未燒完棺木。

這長毛賊兵,是要將大清的太宗,挫骨揚灰啊!

從震驚和恐懼中反應過來的英隆、景淳和隆克託三人,連忙下令嚴密封鎖消息,不得將福陵和昭陵之事透露半句出去。

但他們清楚,這麼多清兵將士看到,還有那麼多長毛賊兵和逃散的民夫參與,這事情想瞞住,是不可能了。

完了完了!不知道皇上知道後,會如何降罪到他們身上,雖然可以將責任都推到戰死的奕興頭上,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在場,還是難免會有牽連。

英隆、景淳二人更是心裡發苦,早知道,就再晚幾天趕到,等太祖陵墓被賊兵所毀的事情報到京師,自己就完全沒有責任了。

三人心中均對長毛賊兵大恨,急忙又領兵追殺長毛賊兵而去。

ps:感謝征程、遊蕩在夜空兩位大大的打賞!

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850章 石達開請纓851章 黑龍江城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831章 港島迴歸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454章 蟬變黃雀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一百章 尤浪漫參軍(下)求支持!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873章 巴拿馬公司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833章 橡膠種植園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643章 投不投降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858章 全殲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
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850章 石達開請纓851章 黑龍江城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831章 港島迴歸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454章 蟬變黃雀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一百章 尤浪漫參軍(下)求支持!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873章 巴拿馬公司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833章 橡膠種植園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643章 投不投降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858章 全殲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