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

待左宗棠、範汝增走後,馮雲山又問自己的幕僚王闓運,如何看待左宗棠所說的攻清方略。王闓運道:“聖王,職下認爲左副總參謀長所說的,基本可行!”

馮雲山知道王闓運雖然年輕,但注重天下大勢,對全局的掌控要比左宗棠來得深。聽他說基本可行,便知他有自己的想法,遂笑着問道:“說說你的意見。”

“聖王,按照左副總參謀長所說的,應該能成功。不過,在聖國本土穩定的情況下,何不妨多遣些兵力,多面進攻。”說着,王闓運取來地圖,指着直隸的天津府直沽入海口道:“此處滿清雖設有大沽口炮臺,但只大炮臺5座,其餘都是小炮臺,對軍艦損傷很小,去年我討虜軍水師攻佔大沽口,將炮臺上的銅炮全部沉入江中或是拖走,如今滿清雖然又重新運來大炮安裝在炮臺上,但已經已經大不如前。可能清妖財政困頓,連鑄炮的錢都極爲有限,只是安設了同樣的火炮便作數,實際上已經比原火炮威力降低了許多。”

“因此,聖王,我建議,一旦北伐,可派大軍,沿京杭運河,水陸並進,從茳蘇鎮江揚州府一帶出發,經茳蘇淮安府,汕東濟寧、東昌府,一路攻打到直隸天津府。此爲北伐主力。另外,在淮安府時,分出一支偏師,沿黃河水路,攻打徐州府,進入菏南,一路進逼歸德府、開封府、懷慶和洛陽,吸引滿清兵力,減少北伐主力進攻的壓力。”

馮雲山笑了起來,接過話:“但這些,都不是關鍵,對吧?最爲關鍵的一支奇兵,還是來自海上?派外海艦隊從此處----直沽入海口直接攻入內河,抵達天津府城,再直搗滿清京師?”

王闓運笑道:“就知道瞞不過聖王!依屬下看,聖王早在讓羅師長他們摧毀大沽口炮臺上的火炮時,便計劃着這一天吧?”

馮雲山哈哈一笑,也不否認:“嗯,闓運能有如此眼光,殊爲難得。就這麼定了,本王便索性孤注一擲,希望能將清妖的目光都吸引在京杭運河之上,海襲大沽口能一舉得手,提前擊敗滿清。”

王闓運卻皺皺眉頭,道:“聖王,屬下不明白,爲何聖王一定要這麼急着滅掉滿清?這樣雖然能滅掉滿清,但太過急切,聖國的基礎並沒穩固下來,急於求成,可能會埋下諸多的隱患。”

wωω .ttкan .¢O

“顧不了那麼多了。先北伐佔領中原大地再說。至於那些不安定的隱患,只要底層的百姓所代表的民心支持本王,討虜軍掌握在本王手中,便不用理會那些。”馮雲山自然也知道擴張太快會有一定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對於英法列強的來襲,已經不算什麼了。

他不能讓華夏的土地,像歷史上一樣再次被西洋列強凌辱。

整個國家掌握在自己手上,至少,民族的苦難和尊嚴,自己能讓他少遭受些。

要是按照最穩妥的方式,鞏固了後方,一步一個腳印地蠶食滿清的土地,最後四面圍攻滿清的京師,雖然能一舉徹底滅掉滿清,但耗時太久。萬一這個時候,出現什麼變故,列強聯合起來插手華夏內部之事,聖國就更加難以統一華夏了。還不如這個時候,趁列強兵力不足的時候,先全佔了滿清再說。

就算滿清逃入關外,也難以興起什麼大浪了。

次日,馮雲山便將庶務部副部長曾觀瀾、宣傳部副部長李文茂、財稅部副部長周勝坤、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外務部副部長伍崇曜、警務部部長鬍大妹、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還有左宗棠和範汝增等人都叫到聖王府中,正式宣佈聖國開始籌備北伐大計!

首先是宣傳工作。馮雲山讓宣傳部副部長李文茂,會同《南方日報》總編曾觀瀾,兩人一起策劃聖國北伐的報道。在《南方日報》上加大鼓吹聖國的種種政策,宣佈歡迎滿清官員投誠,想盡一切辦法,透露聖國討虜軍的強大,和清軍的不堪一擊形成鮮明對比,讓所有看《南方日報》的讀者,都能意識到,滿清即將滅亡,煽動滿清境內的衆多官紳尋求出路,投靠聖國。

對於其他,李文茂提出的發動鄉下唱戲的,四處傳播聖國的好,宣揚滿清的民不聊生,這些,馮雲山都表示認可。

其次,是後勤準備。馮雲山讓財稅部副部長周勝坤初期便準備三百兩銀子的戰爭款項,其中二百萬兩準備用於支付兵餉、獎勵和戰死將士的撫卹等,六十萬兩用於採辦糧食等,其餘的用來補充作戰器具,火藥、草藥、衣服、船隻、炮子槍彈及攻城器具等。

又讓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和左宗棠配合調集水師戰船、運輸船和民夫等,調集物資,送至蘇州常州等地。

最主要的,便是調集兵力,由左宗棠帶領總參謀部制訂作戰計劃,實施馮雲山的幾條戰線襲擾,兩路主力進擊的戰略:

西路支線,由羅瓊樹率領甲六師和乙十一師共二萬人,以冷兵器爲主,進攻四汌的敘州、瀘州等地。其餘的乙十三師鎮守昆明和大理一帶,還有新成立的討虜軍第602旅至605旅等,都在芸南境內穩固後方,同時也攻取麗江府等偏遠州府,全佔芸南。

中路支線,一是由陳玉成率領甲三師,在攻佔安陸、德安府後,直接從西北攻佔漢陽府,進逼武昌;二是樑立泰率領甲四師沿長江北上,經過夔州府後,同西路支線的甲六師和乙十一師,一西一東,圍攻重慶府城;而三是彭玉麟率領甲七師、乙十師從九江出發,會同黃州府的韋俊部太平兵,一同攻打武昌城。

東部主線,乃是北伐的主力軍。此舉,意在吸引滿清的主要兵力和眼球,因此,馮雲山高度重視,直接下令,由陳天仕和林啓榮、石鎮吉、石鎮高等人共同率領甲八師、義一師、乙三師以及新組建的水師“寧波佃戶義軍師”等近數萬人馬,沿京杭大運河北上,進攻蘇北、山東和直隸。

最後的海上攻擊,馮雲山沒有直接宣佈。只是下令,水師全部集結於廈門、上嗨兩地,等待討虜軍陸兵抵達。

餘下的,馮雲山又吩咐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儘快培養知府、縣長等這一級別的本土官員,儘快調集地方官員趕赴新佔地區,掌控局面。同時,組織開始第三次開科舉仕,爲新的出兵新佔領地做好官員儲備。

警務部部長鬍大妹被要求更加多地吸收本地警員警師,鞏固聖國對新佔地區的治理。

而最重要的任務,便落在範汝增身上。

他再一次被留了下來。

不過,這個在昨天馮雲山已經佈置過,就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問範汝增可有困難。

但範汝增明白,這次震動滿清朝廷的出兵,最終效果如何,還是看特務司的策反工作是否做到位。

看來,特務司的任務很重啊。

不過,根據特務司在淮北毫州蒙城一帶偵查後傳來的信報,潁州府一帶活動着幾股捻軍的義軍,若是北伐,倒是可以利用,招撫他們,引以爲援,起兵響應。

想到這,範汝增便跟馮雲山稟報了此事,求聖王下個諭旨,冊封對方的首領爲聖國招討使之類的虛職,讓其爲聖國的開路先鋒。

馮雲山大喜,若是沒有範汝增提醒,他差點都忘了還有這麼重要的一支力量。

有了這股勢力,那北伐就更爲順利了。馮雲山讓範汝增的特務司抓緊與捻軍聯繫,招降他們。

淮北的捻軍,都是漢人兄弟,雖然很多都是土匪出身,容易背信棄義,但馮雲山相信,憑藉自己的手段和強大的討虜軍兵力作爲基礎,諒他們也得乖乖的聽從自己指揮。

最爲讓馮雲山擔心的,還是陝甘亂民起義。

歷史上發生在陝甘兩地,幾年後的那場不可描述的亂民暴亂的浩劫,單單甘肅一地,便有一千五百萬人因爲這場動亂而喪命。真是慘絕人寰的人類悲劇。

哪怕是這些動亂給滿清統治以沉重打擊,馮雲山也不希望他們發生。相反,從這方面來說,馮雲山覺得自己有責任挑起重擔,儘快地平定此地,加強陝甘一帶的統治,緩解民間的矛盾,避免劫難的發生。

想到這,馮雲山便有些感覺自己所做的,有些神聖起來。哪怕攻佔滿清的領土,會造成一些百姓遭受戰爭的創傷,但這樣做,更是爲了解救更多的百姓。

馮雲山握緊了拳頭!

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692 章 問策(三)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292章 兵工廠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694 章 思策(五)785章 移民安排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130章 《博物新編》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768章征討朝鮮(三)870章 燃燒彈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941章? 印度轟動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九章 商議出征803章 繳獲與追擊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1165章 布拉格858章 全殲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
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692 章 問策(三)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292章 兵工廠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694 章 思策(五)785章 移民安排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130章 《博物新編》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768章征討朝鮮(三)870章 燃燒彈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941章? 印度轟動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九章 商議出征803章 繳獲與追擊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1165章 布拉格858章 全殲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