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

在這段時間吳王手下的文武官員力勸吳王趁着楚王發兵進討李霖的同時,也出兵克復錫州、蘇州兩地,就算是不打錫州,也可以逆江而上配合楚王攻打池州,再不濟也可以發兵偷襲宣州。

可是吳王不準,麾下文武只能坐失良機,眼看着李霖最終將楚王兩路大軍一一擊破,令荊州軍鎩羽而歸。

這時候吳王還沾沾自喜的對手下的文武官員說,看看,還是本王厲害吧,本王早就知道荊州軍不能獲勝,故此纔不準爾等所請!否則的話現如今便定會引火燒身!

吳王如此行徑,算是最後徹底涼透了手下文武的心,即便是瞎子,也能看得出吳王是扶不起來了,跟着他遲早要落得一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於是沒幾天常州刺史便向李霖請降,吳王麾下駐守在常州的一萬多水軍,在水師大將閆俊的率領下,也集體降了李霖。

李霖身在洪州,得知消息,下令重賞此二人以及隨同他們一起投降的官員和兵將,留任原常州刺史爲常州知府。

而水師大將閆俊,則授其爲水師副都指揮使,爲水軍都指揮使陳澤的副將,陳澤領駐守湖州的水師前往常州和閆俊匯合,整合水師。

至於吳王現如今差不多快成了光桿司令,僅剩下了江寧一地還在他的掌控之中,吳王聽聞閆俊率領水師叛投了李霖,和常州也降了李霖的消息之後,這才失聲痛哭了起來,在王府之中驚恐萬狀,生怕李霖立即發兵來攻江寧。

但是讓吳王沒有想到的是李霖根本沒有這麼做,反倒在洪州給吳王寫了一封親筆信,以屬下自居,安撫吳王了一番,告知吳王他並無想要謀害他的想法,也並無取江州的意思,請吳王放心,而且還在信中告訴吳王,以後他會給吳王每年輸錢萬貫,糧兩萬石,錦緞千匹,棉布千匹。

但是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吳王不要干涉他的事情,在江寧的王府之中好好享受就可以了,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吳王就必須要把逃到江寧的司徒家族交出來才行。

所有人都看出來,李霖現在並不想取而代之,而是把吳王當成一頭豬圈養了起來。

吳王接到了李霖的手書之後,這才放心下來,雖然他很昏庸,毫無進取之心,只是個超級紈絝罷了,但是他卻並不傻,他從李霖的手書之中,看出來李霖並無殺掉他取而代之的想法,關鍵還是他這個吳王的名頭保住了他的性命。

李霖雖然心懷大志,但是現在卻還不能殺他,因爲他姓許,乃是先皇封的王爺,李霖現在如果殺他,並且取而代之的話,那就是徹底公開造反了,而且肯定會招致天下諸王一致對李霖發動進討。

所以他這個吳王的名頭,現在還是值錢的,只要他在江寧不亂來,在李霖背後拖他的後腿,李霖就不會殺他,他就還可以在江寧的吳王府中作威作福。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吳王於是以他吳王的身份,給李霖了一紙敕書,正式承認李霖吳候的身份,並且還以他的名義授命李霖爲征討大元帥,領兵征討進犯吳地的楚王。

同時吳王下令將躲在江寧避難的司徒家族盡數抓捕起來,打入囚車送往了餘杭城,交給了李霖。

李霖拿到了吳王的這份敕書,看罷之後,不由得仰天大笑,讓前來送敕書的吳王府的太監回去告訴吳王,只要吳王不負他李霖,李霖便可保吳王終身享受榮華富貴。

衆將聽了吳王給李霖的這份敕書之後,也都鬨堂大笑,都覺得這個吳王確確實實是個很可愛的傢伙,簡直是個活寶,而且非常識趣,誰要是說他真傻的話,大家肯定不會答應,傻子豈能如此機靈?能猜得出李霖現在想要什麼?

拿到了吳王的這份敕令之後,李霖就等於真正擁有了合法的身份,以前他自立爲吳候,開府建牙,其實並不合法,畢竟沒有得到大陳朝廷的敕封。

但是現在有了吳王的這份敕令,李霖吳候的身份也就算是轉正了,因爲吳地本來就是吳王的封地,吳王名義上乃是吳地的主宰者,擁有任命吳地之中官員的權力,而現在各地諸王,也都是利用這樣的權力控制他們的封地,所以有了吳王的這份敕令,李霖的吳候也就合法化了。

甚至於現在無需得到朝廷的承認,有吳王的承認就已經可以了,而且吳王最可愛之處,就是授予了李霖一個征討大將軍的狗屁稱號,讓李霖頂着他的名頭去進討楚王,這就爲李霖找到了一個攻打荊州的最好的藉口。

有了這個藉口之後,李霖還豈能繼續等下去,於是整個吳地之中的官府都忙活了起來,大批民夫被徵調起來,水陸併發,開始將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朝着常州、撫州、吉州等地轉運。

至於司徒家族,李霖便將他們都賞給了范進處置,至於范進怎麼處理他們,李霖就不再多問了,總之下場不會太好,誰讓司徒家族在湖州造反的時候,差一點滅了範家,還導致了範舉重傷最後身死呢!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怪不得別人。

李霖設置了專門的轉運使,負責爲大軍提供後勤供應,現如今他的大軍雖然兇悍,但是相比其他軍隊,卻對於後勤物資的需求要大得多。

李霖軍中正兒八經的戰兵所佔的比例,可能是目前大陳轄域之中所有軍隊中最低的,而他軍中的弓弩兵和負責操作牀弩、弩炮等兵器的兵將比例,還有隨軍的匠作營的匠兵的數量也是最多的。

這就對後勤補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是軍前所需的各種物資,經過李霖的統計,林林總總就有二百多種,這都需要及時補充才行,所以李霖的軍隊戰鬥力強悍的背後,則是對後勤的依賴性也遠超出其他軍隊。

攻打荊州不同於以前李霖的軍事行動,這一次算是一場國戰,以吳地對荊楚,即便是他兵精將廣,但是一旦進入荊州之地以後,將要面臨着八百萬荊州本地之人。

即便是這一次他大敗了荊州軍,但是楚王還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動員起來大量的兵力,而且荊州軍以後將會處於本地作戰,可以就地獲得補充,但是吳軍也就是李霖麾下的大軍,今後卻屬於異地作戰,如果不提前準備好充足的物資的話,那麼吳軍很可能會出現後勁不足的情況。

李霖謀取荊州之地,其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自他下定決心在山海縣起兵的時候,便已經開始考慮以後的事情,而奪控吳地只是他要做的第一步,而第二步便是謀取荊州之地。

只有他奪控了整個江南之後,他才真正擁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本,僅靠着目前的吳地,還不足以支撐他的野心。

所以在他很早之前,就已經授命密諜司選派了大量的細作潛入到了荊州之地,開始做前期的各種準備。

這些人既有混跡於市井的小民,也有人僞裝成商賈,甚至有人化身爲殺手刺客,總之這些年來密諜司早已把他們的手滲透到了荊州各地之中,並且爲李霖準備好了一份在這個時代最爲詳盡的軍用地圖。

現如今這些準備終於都到了用上的時候,李霖手下衆將這才發現,他們的主公爲此已經準備很長時間了。

一份份詳實的敵境的情報,擺在這些軍將面前,讓他們看罷之後無不大爲驚歎,如果說這是近期密諜司才做的準備的話,這些人打死都不會相信,如此詳實的情報,沒有幾年時間,是絕對不可能準備的如此精確,所以他們在看罷了這些交給他們的情報之後,一個個心裡面都燃起了一股火。

所有有幸被調來參戰的軍將,都徹底興奮了起來。

永和八年五月,又是江南夏收之季,一批批從各地更戍營之中選拔出來的兵卒,源源不斷的匯聚到了池州、撫州、吉州三地,被編入到了軍中,開始做最後的整訓。

而李霖授命周成爲南路軍督招討,在吉州領兵出征,率領三萬精兵攻入荊州之地,直取長沙郡,呂成樑爲北路軍督招討,率領兩萬水軍和步軍,沿着長江逆流而上,直取江州。

李霖親帥中路軍,率軍四萬,自撫州出發,直取嶽州郡,五月二十,三路大軍在各地誓師斬將祭旗,拔營起寨,如同三柄利刃一般,插入到了荊州地域之中。

楚王許威這段時間也沒有閒着,着令荊州各郡全力備戰,招兵買馬儲備物資,做好應戰的準備。

楚王現在早已收起了對李霖最後的一絲輕視,把李霖視作了此生最大的敵人。

他兩次發兵試圖染指吳地,但是在李霖的面前,都鎩羽而歸,兩次出兵兩次大敗,損兵折將數萬之多,而且都是荊州的精兵良將。

這讓楚王許威算是徹底知道了李霖的厲害,現如今早已熄滅了想要染指吳地的想法,開始擔心接下來李霖對他的報復,而且後悔當初不該聽吉州郡守謝章的蠱惑,對吉州起了貪心,以至於招惹上了這麼大一個麻煩。

楚王有心想要向李霖服軟道歉,但是想到李霖不過只是出身寒門之人,而他可是堂堂皇族,而且還是親王,怎麼都拉不下這個面子,於是也就作罷。

反過來一想,李霖雖然厲害,難道就真能把偌大的荊州也給攻下嗎?現如今荊州有人口八百萬,隨隨便便就能拉出幾十萬大軍,而且荊州本身產糧甚多,這些年來荊州各地庫中存糧很多,難不成就真的怕他李霖嗎?

想到這裡,楚王許威又振作了起來,開始加大力度徵兵儲糧準備大戰。

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十八章 逍遙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四章 罵戰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八十七章 拿人手短第四章 罵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七章 養靈村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一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十六章 揚州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二十八章 奪血換命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五十章 置地1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十九章 獸行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十一章 湖匪第十一章 認祖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三章 一切有我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四章 新政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恩威並重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七十章 巨砲第五章 族堂第三十七章 圍三厥一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
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十八章 逍遙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四章 罵戰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八十七章 拿人手短第四章 罵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七章 養靈村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一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十六章 揚州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二十八章 奪血換命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五十章 置地1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十九章 獸行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十一章 湖匪第十一章 認祖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三章 一切有我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四章 新政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恩威並重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七十章 巨砲第五章 族堂第三十七章 圍三厥一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