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

荊州和吳地情況不同,自從大陳先皇封了許威爲楚王之後,許威便開始整合荊州之地的各郡勢力。

這幾年來接連在荊州用兵,終於將荊州捏合在了他的治下,迫使各地郡守都投效在了他的麾下。

這一點上楚王許威要比吳王強得多,起碼手腕要厲害得多,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將整個荊州域徹底控制在他的手中。

所以江南荊州楚王的勢力無疑在之前遠比吳王的勢力要強大的多,現在眼看着吳王昏庸,無法有效掌控他的封地,反倒是讓一個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北方來的小子崛起於江南,現在大有一統吳地的趨勢。

楚王對此於是便產生了想法,誰都不會嫌自己的地盤太大,特別是現在北方諸王之間已經開始爭鬥了起來,都想要染指皇位,楚王許威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只是以前沒有能力參與到北方爭奪天下的大勢之中罷了。

現在李霖不斷的擴張,也讓他感到了威脅,同時也從中看到了染指吳地的機會,正好吉州郡郡守謝章受李霖所迫,跑來找他當靠山,想要請他派兵阻擋李霖攻佔吉州郡,於是楚王和謝章一拍即合,謝章歸附於他,他派兵助謝章擋住李霖的兵鋒。

並且爲了斷絕謝章的後路,省的謝章到時候首鼠兩端,於是楚王便派人說動了謝章手下的一員武將,埋伏在李霖使臣返回餘杭的路上,突然襲擊殺掉了李霖的使臣,並且將使臣所帶的護隨全部斬殺。

如此一來自會激怒李霖,也就徹底斷絕了謝章所有的退路,以李霖的脾氣,手下使臣被殺,斷不會輕饒謝章,謝章從今以後便只能在他庇護之下聽命於他了。

這一招確實相當狠辣,而且也確實達到了他的目的,李霖果真派出了重兵攻入了吉州郡,逼得謝章不得不急忙向楚王求援。

而楚王這個時候已經做好了準備,調集了長沙郡、零陵郡、盧州郡三郡一共四萬餘兵馬,在接到謝章求援之後,立即便兵發吉州郡,就此揭開了荊吳大戰,也就是楚王和李霖的直接對抗。

這個時候各大勢力在這一兩年之中,也都一直在關注着李霖的動向,特別是在關注着李霖當初在餘杭城外引動的天雷。

但是在餘杭一戰之後,李霖便再沒有在戰場上動用霹靂雷這種大殺器,所以各大勢力最後研判,李霖在餘杭城外引發天雷,應該是一個意外事件,而不是李霖真正掌握了所謂的五雷正法。

於是這也打消了楚王對於李霖的忌憚之心,只要李霖不能隨意引動天雷降下,爲他所用,那麼楚王認爲李霖就沒什麼可怕的。

現如今他的荊州域內的人口數量遠超過吳地,錢糧也很是充足,手中更是掌控着十萬大軍,而李霖雖然善戰,但是滿打滿算,現在也只有六萬兵馬,更重要的是李霖剛剛整合了吳地的數郡,楚王主觀上認爲,李霖現在應該還沒有真正穩住他域內的局面,不可能短時間整合治下的地盤。

另外還有荊州擁有一支兩萬餘人的精銳水師,這是李霖所不具備的,如果兩方對抗的話,他應該佔據着絕對的優勢,只要能把吉州郡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那麼他就有機會將李霖擊敗,奪佔吳地。

這樣的理想是非常豐滿的,而且表面上看來,也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楚王卻嚴重低估了李霖麾下兵將的戰力。

李霖麾下的兵將可是這些年來實打實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雄兵悍將,而荊州軍雖然名義上都歸楚王所轄,但是實質上卻還是屬於各郡的府兵,這些年來雖然也打過幾仗,可是卻遠沒有李霖麾下的兵將精悍。

周成領兵殺入吉州郡之後,起初攻勢還相當順利,沿途阻擋他兵鋒的吉州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往往都是一觸即潰,被他追着屁股殺。

但是當週成引兵攻至撫州境內的崇縣的時候,卻遭到了一支相對比較精銳的大軍的阻擊。

這支攔截他的兵馬很奇怪,兵力很多,而且裝備也比前期所見的吉州軍要好很多,相對也精銳一些,仔細觀察之後,斥候稟報周成,這支兵馬並非吉州軍,而是屬於荊州零陵郡和盧州郡的兵馬。

周成之前並未聽聞荊州軍進入吉州的消息,當得知對方的身份之後有點驚訝,但是卻並未把這些荊州兵放在眼裡。

雖然敵軍數量比他麾下率領的兵力多,但是在周成和麾下的兵將們看來,他們從來都習慣乾的事情就是以少勝多,這沒啥大不了的,既然荊州兵出現在了吉州郡,那麼也就說明了荊州那邊的楚王插手到了吉州郡的事務之中,而吉州郡守謝章可能已經投靠了楚王。

既然這樣那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打唄!

當對面的荊州軍派人過來找到周成,告知周成現如今吉州郡已經歸於楚王轄下,令周成立即撤兵退出吉州郡。

周成冷笑一聲便將這個敵軍的使者給趕了回去,令他告訴他的主帥,這吉州郡他要定了,令荊州軍立即退出吉州郡。

雙方既然談不攏,那麼也就只有戰場上見真章了。

於是兩軍在撫州崇縣境內隨即展開了一場激戰,剛一交手周成因爲有點輕敵,居然吃了點小虧,於是這才端正了態度,重視起了對面的敵軍。

接下來雙方接連對攻了數次,周成便逐漸的適應了對手的戰術,開始扳回了局面,荊州軍主帥乃是楚王座下的大將胡剛,本來胡剛對於李霖軍並不重視,認爲應該可以輕鬆擊退對面的吳軍。

而且這麼多年來,荊州地域的軍隊,和吳地之中的軍隊衝突也不少,吳地的軍隊很少獲勝過,所以荊州軍上下兵將,對於吳地之中的軍隊多持着輕視的態度。

但是這一交手,他們發現對面的李霖軍卻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雖然他們兵力處於劣勢,但是卻士氣極高,在戰場上也十分兇悍,往往不得撤退的軍令,兵將們都死戰不退,其韌性之強,戰力之強,裝備之好,都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所以隨着兩軍多次交手之後,荊州軍的士氣開始逐漸低落了下去,反倒是周成麾下的李霖軍卻越戰越勇,開始奪取了戰場的主動權,並且連連出擊,對荊州軍發動了兇悍的攻勢。

胡剛雖然身爲主帥,但是御下的兵馬卻分數零陵郡和盧州郡,而兩郡的將官都心存保存自己實力的念頭,不肯死戰,結果導致了胡剛指揮不靈,軍令往往得不到徹底執行。

經過十天的交戰之後,周成看出了敵軍之中主帥並不能真正有效控制麾下的兵馬,於是終於發動了決戰。

周成令麾下的大將陳放,領一支人馬,對盧州郡的荊州兵發動進攻,牽制住了這些盧州的兵馬,而他則率領六千主力,猛然對零陵郡的荊州軍發動了猛攻。

零陵郡的兵將被周成打的節節後退,漸漸的陣線開始出現了崩潰的跡象,胡剛見勢不妙,立即令盧州軍從側翼出擊,攻周成所部的側後,迫使周成放棄猛攻零陵軍。

但是盧州軍主將卻以他們也正遭到敵軍猛攻,抽不出兵力策應零陵軍,結果一來二去扯皮了一陣之後,零陵軍的陣線終於被周成撕開,周成身爲主帥,卻身先士卒率軍衝殺在前,麾下將士士氣如虹,狂衝猛打,零陵軍不敵,終於開始潰敗。

胡剛氣的想要殺人,但是隨着零陵軍的潰敗,戰場已經開始混亂,看到零陵軍發生了潰敗,結果盧州軍也士氣大跌,主將於是便也下令後撤,和李霖軍脫離。

但是在戰場上撤退也是一門藝術,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的撤出戰場的,大將陳放見盧州軍緩緩後撤,於是便下令麾下兵將高呼盧州軍敗了。

聽聞無數人突然間高呼盧州軍敗了,盧州的兵將頓時便慌了手腳,原本有計劃的撤退,開始漸漸失去控制,諸軍都想盡快撤出戰場,可是陳放卻率兵緊緊的咬住敵軍,不斷的如同潮水般的對盧州軍後軍發動猛擊。

結果你爭我搶都想盡快脫離李霖軍的追擊,導致了盧州軍最終也開始集體潰敗,隨後的事情就簡單了。

周成和陳放各自領兵緊追不捨,殺的荊州軍潰不成軍,主帥胡剛數次試圖收攏潰兵就地轉爲防禦,阻住李霖軍的追擊,但是卻都被李霖軍給沖垮,最終胡剛也在亂軍之中,中了一箭,而且是牀弩射出的大箭,大腿被豁開一個老大的口子,就算是傷愈,這條腿也算是殘了,疼的胡剛慘叫一聲跌落馬下,被親兵搶了起來亡命逃離了戰場。

主帥受傷逃走,使得已經潰敗的荊州軍更是徹底混亂,被周成引兵足足追殺了數十里,大批荊州兵眼看逃脫無望,於是只得跪地乞降。

最終兩萬多荊州軍,大敗之後最終僅收攏起來了數千殘兵敗將,零陵軍主將也在亂軍之中失蹤,主帥胡剛身負重傷,腰部被大箭射穿,險些把腸子給帶出來,盧州軍也潰不成軍,僅僅只逃離追殺了不到三千人馬,而且全部都是潰兵,再無一戰之力。

胡剛被人擡着,仰天大哭,下令撤退,傳令長沙郡的兵馬,接應他們,棲棲遑遑的便退出了吉州郡。

第二十九章 五爪金龍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十五章 臨陣叛亂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二十九章 五爪金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衆第九章 攝魂第六十二章 授職(求票)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十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十七章 詭異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五十章 文鬥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二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十九章 強勢第九章 攝魂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七章 收服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五十一章 一腳崩飛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五章 族堂第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五章 族堂第五十章 文鬥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七章 七步詩第十三章 懈怠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四十六章 龜妖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十章 遊神相救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七十二章 誘餌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來有往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三十七章 紅燒豬蹄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一百零九章 服軟
第二十九章 五爪金龍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十五章 臨陣叛亂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二十九章 五爪金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衆第九章 攝魂第六十二章 授職(求票)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十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十七章 詭異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五十章 文鬥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二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十九章 強勢第九章 攝魂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七章 收服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五十一章 一腳崩飛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五章 族堂第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五章 族堂第五十章 文鬥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七章 七步詩第十三章 懈怠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四十六章 龜妖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十章 遊神相救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七十二章 誘餌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來有往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三十七章 紅燒豬蹄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一百零九章 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