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

而李霖騎着馬來到城門之外的時候,無數餘杭郡以前的文武官吏,都山呼恭迎郡守大人,態度恭敬到了極點。

就算是以前最看不起李霖的那些餘杭郡的官吏,現如今對李霖也只剩下了畏懼之心,興不起一點對抗他的念頭。

就連江楓在見到了李霖之後,也臉色蒼白的帶頭跪了下去,將一個托盤高高舉過頭頂,托盤上擺放了一個早年由大陳朝廷給江家頒發的關防大印,這纔是代表着餘杭郡郡守權力的正式大印,而之前江楓派人送往處州交給李霖的那個官印,其實是江楓常用的一枚私印。

只有拿到了這枚代表着餘杭郡郡守的大印之後,纔算是正式接過了餘杭郡郡守之權,沒有這個大印,那麼就不能算是被世人正式認可的餘杭郡的主宰者。

而這樣的大印,現在李霖已經有了一枚,乃是當初攻破山陽郡郡守府的時候,從郡守府之中起獲出來的代表着山陽郡郡守之權的大印。

所以李霖才能對外公開宣佈,繼任山陽郡郡守之職,脫離了餘杭郡江楓的轄制。

而現在江楓則將代表着餘杭郡郡守權力的大印託到了李霖的面前,李霖看罷之後哈哈一笑,毫不客氣的讓跟着他的李威上前接過了江楓手中的這個託着大印的托盤。

而李霖則翻身下馬,緊走兩步上前,托住了江楓的雙臂,微微一用力,便將江楓託了起來,朗聲笑道:“好久不見大人!有勞江大人親自出迎,實在是讓李某受寵若驚!大人萬萬不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

江楓滿臉都是羞愧之色,站起身躬身對李霖說道:“江楓無能,上不能爲朝廷牧民,下不能保一方太平!現如今只能將餘杭郡託付給李大人!還望李大人能看在江家這些年來,爲餘杭郡百姓所做的事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饒恕江家上下這些人的性命!”

李霖哈哈一笑道:“江大人太過客氣了,既然你我有約在先,李某斷不是食言自肥之人,江大人可以放心,李某絕不會做出過河拆橋之事!既然江大人將餘杭郡託付給在下,那麼在下也就厚顏接下了這副重任!

現如今甌越州知州之職尚還空缺,那麼不知江大人可有興趣前往甌越州委屈就任這知州之職嗎?”

江楓也聽聞了李霖對於域內官員職務進行調整的事情,知道李霖將以前的州刺史的官職取消,改爲了知州,而知州和刺史看似差不多,但是卻只有掌民務之權,卻無掌兵之權,以前其實他們這樣的當權者,也都想過類似的辦法,控制麾下知州的權限,但是因爲遭到麾下豪門世家的抵制,這種事情卻遲遲無法推行下去。

也只有李霖這樣強勢之人,才能把原來的一切徹底砸爛,推翻重來,做出這樣的改變,而沒有引發轄地中那些世家豪門的強烈反對。

江楓心中哀嘆一聲,知道自己這條命算是保住了,李霖讓他前往甌越州擔任知州之職,其實也等於徹底將他在餘杭郡的根基拔掉,以他江家全族的性命爲要挾,將他們遷往甌越州,這麼一來他們江家在甌越州沒有一點根基,今後也就無法掀起什麼風浪,只有老老實實的在李霖的手下討生活,再無一點反抗的能力。

但是現在江楓又能說什麼?李霖不殺他江家滿門,已經算是對他寬容了,如果他不答應去甌越州赴任的話,那麼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們江家便會被李霖徹底抹殺,於是江楓苦澀的跪下,對李霖謝恩。

三天之後,江楓便被一支李霖的人馬護送着,帶着江家滿門,離開了餘杭城,踏上了前往甌越州的道路。

餘杭城外司徒家叛軍大敗的消息傳至明州,駐守明州的司徒軍頓時便一片大譁,特別是聽聞李霖居然調動天雷,降下了天罰,落在了司徒軍之中,更是令司徒軍軍心大亂,大批司徒軍的兵將紛紛逃走。

幾天之後,兩千從臨海州出發的李霖軍,在小將趙三的率領下,抵達了明州城外,令城中的叛軍立即開城獻降,叛軍主將司徒良也就是當初在湖州調戲小丫,被周成李桐胖揍了一頓的那個司徒家的惡少,不肯投降,準備率領殘餘的叛軍死守明州城。

可是不等司徒良佈置好守城事務,城門便被一個手下將官偷偷打開,小將趙三率軍立即便殺入了城中,司徒良當場便被趙三斬殺於城門之內。

而這個趙三,正是當初李霖初到山海縣,在現如今李家堡一帶,碰上的彭家叔侄所帶的那個少年,李霖起兵開始征戰的時候,趙三便跟着李霖入了軍中,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戰場上卻相當驍勇,現如今已經壘功被拔擢爲了指揮使,可獨領一都的人馬,駐守在臨海州一帶。

這次李霖率軍渡江前往餘杭城,趙三便領一都人馬,駐軍於明州南部的興昌縣,當得到了李霖在餘杭城外大敗司徒家叛軍之後,便立即領兵殺奔了明州城。

趙三在殺了司徒良之後,斬下司徒良的人頭,傳首城中,剩下的那些司徒家的叛軍見到司徒良已經被殺,於是只得逃的逃降的降,明州城很快便被趙三控制在了手中。

而李霖也沒有在餘杭停留太久,將江家遷走之後,安排好留守的人員兵將,便再一次率兵殺奔了湖州。

司徒如劍在餘杭大敗之後,僥倖被手下親兵護着逃回了湖州,但是卻一病不起,整日被噩夢所擾,經常在昏迷之中大叫。 ωωω⊕ тt kan⊕ C○

而湖州的叛軍上下,也都人心惶惶,出現了大量的逃兵,就連司徒家的族人,也同樣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李霖可以調動天雷,降下天罰這樣的傳言飛速的便傳遍了江南各地,甚至出現了天命所歸的傳言,說李霖乃是江南潛龍,故此受到了上天的庇佑,借給了他天雷,讓他用來對付與之爲敵之人。

這樣的傳言雖然一些人不太相信,但是當時從戰場上逃脫的不少叛軍兵將,都信誓旦旦的說李霖降下天雷的事情是真的,言之鑿鑿不容推翻。

就連當時投效司徒家的道門弟子,在戰場上也看到了這一幕,雖然當時沒有感覺到那種爆炸是引動的天雷,但是卻也切切實實的看到了那番爆炸,卻找不到合理的解釋。

倒是道門之中傳言,有一種道法,叫做五雷正法,可以催動天地之力,引發天雷降下擊敵,和當時餘杭城外的場景較爲相似。

可惜的是這種五雷正法,現如今早已失傳,沒有道門懂得這種道法,更何況李霖並非道門弟子,怎麼可能會這種頂級的道法?

但是這些人卻又不得不承認當時在餘杭城外所見到的這一幕,原來把寶押在司徒家身上的兩個小道門在司徒如劍大敗而歸的時候,立即便做出了選擇,將司徒家棄如敝履一般的拋棄,迅速的切斷了和司徒家的聯繫。

這兩個小道門的掌門,雖然都因此遭到了嚴重的反噬,導致他們功力大跌,被厄運纏身,但是好歹卻保住了他們的門派,否則的話一旦司徒家覆滅,他們未能及時抽身的話,他們兩家門派也肯定會遭到滅頂之災。

如此一來,司徒軍便人心渙散,無論如何都再也收攏不起渙散的人心,李霖率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當初餘杭郡府兵屢攻不克的永安縣城攻克,進而大軍兵抵湖州城下。

永和五年正月,李霖率軍在湖州城外渡過了年節,湖州城中司徒叛軍上下士氣衰落到了極點,根本無力守禦城池。

這時候司徒家族的祖祠之中,突然間祖靈顯靈,給族人示警,司徒家族頓時一片哀鴻,收拾了細軟放棄了湖州的祖產,打開北門棄城而逃,分乘十幾條大船遁入了大湖之中,叛軍大將呂成樑見司徒家都已經逃走,於是也無心繼續領兵和李霖爲敵,打開了湖州城的城門,率衆出城投降了李霖。

李霖早已發現呂成樑乃是一個擁有黃色本命之氣的大將,早已對其起了愛才之心,在呂成樑投降之後,親自將呂成樑攙扶起來,拉着呂成樑的手腕,將他帶回自己的帥帳之中,並且命人準備了酒宴,和呂成樑暢飲了一番。

呂成樑原本以爲,他投降之後肯定難逃一死,但是沒想到李霖居然對他如此器重,最終哀嘆一聲翻身跪倒在地,對李霖行了大禮,徹底歸順了李霖。

李霖得此大將,心中大暢,江南無名將這個歷史傳言,根本就是胡說八道,不是江南不能出名將,而是因爲江南特殊的原因,導致了即便是有大將,也難以一展才華。

而呂成樑則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人雖然出身不高,但是一生都在軍中爲將,除了氣運極佳之外,對於戰場態勢的把握,遠超常人,可以對戰場的一舉一動洞察細微,然後抓住極小的機會,攻其不備,取得戰場的勝利。

李霖這兩年閒暇的時候,曾經仔細研判過呂成樑這兩年來屢次用兵的情況,發現此人確實乃是一員良將,雖然個人武力不如周成,但是卻乃是一員智將,作風相當穩健,並且善於用計,這一點是周成所不及他之處。

現如今呂成樑歸順於他,李霖根本不計前嫌,當即便授給了呂成樑都指揮使之職,令其可暫時先統御一都,立功之後再行拔擢。

對此李霖麾下有些軍將有些不服,認爲李霖太高看呂成樑了,即便是呂成樑再怎麼厲害,在他們面前也不過是敗軍之將罷了,用得着這麼擡舉他嗎?

對此李霖將麾下的部將召集在一起,將這兩年他研判的呂成樑數次用兵的戰例對這些部將們進行了解說。

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九章 攝魂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一百一十章 攻莊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四章 惡奴第十四章 襲營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一章 試劍石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三十章 縣廟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十九章 僧兵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五章 族堂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五十七章 養靈村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韻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第四十章 貴人相助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七十一章 溫柔鄉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二十章 賞功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四章 惡奴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六十章 栽贓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六十章 栽贓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
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九章 攝魂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一百一十章 攻莊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四章 惡奴第十四章 襲營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一章 試劍石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三十章 縣廟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十九章 僧兵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五章 族堂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五十七章 養靈村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韻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第四十章 貴人相助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七十一章 溫柔鄉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二十章 賞功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四章 惡奴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六十章 栽贓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六十章 栽贓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