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人氣

結果中午之前,到了飯點結束的時候,李霖終於以兩條魚的微弱優勢,戰勝了小丫頭,小丫頭數着兩人釣出來的魚,想到銅簪子要跟她無緣了,於是大失所望忍不住泫然欲泣。

李霖一看哈哈一笑道:“莫哭莫哭!你雖然輸了,但是這個銅簪子本少還是要送給你的!謝謝你配我比賽釣魚!但是你也要給我等做幾道好吃的魚鮮如何?”

說着李霖把銅簪子遞給了小姑娘,小丫頭看到李霖居然把這麼“貴重”的東西送給她,於是小臉微微一紅,有些扭捏覺得不好意思,畢竟是她輸了,說了大話還沒能贏李霖,於是不好意思接受。

李霖強行將簪子塞到了小丫頭的手裡,笑道:“拿着吧!這算是我送你的小禮物好了!快去幫我做幾道魚鮮,我可是已經餓了!”

拿到了銅簪子之後,小丫頭真心很高興,居然紅着臉給李霖道謝了一句,這才抓緊了銅簪子一蹦一跳的跑到船尾,去開始幫着她母親做魚鮮去了。

船家一家看到李霖這些富家子並無惡意,而且對待他們也沒有像一般有錢人那樣盛氣凌人的樣子,都很是感激,於是幹活也特別賣力。

他們在船尾蒸了一小鍋精米飯,又蒸了一大鍋糙米飯,然後用極爲簡單的調料,或是煮,或是蒸,居然做出了一大桌的魚鮮,雖然看上去粗糙,但是吃起來卻還是相當美味的,李霖最喜歡鼓搗美食,也湊過去學一些精細,甚至乾脆自己動手,也做了一道紅燒魚。

至於調料和油,船上沒有多少,可是作爲吃貨的李霖,卻準備的充足,用的鹽也是精鹽,而非普通的粗鹽粒子,做出的紅燒魚連船家也驚歎不已,李霖心情大好之下,甚至於把這道紅燒魚的做法傳授給了船家,以後他們便可以當做招牌菜,用來招待僱他們船的貴人了,這會給船家帶來不少好處。

船家一家人也很是高興,連連對李霖誠謝,特別是李霖把用剩下的一罐子青鹽送給他們的時候,這船家幾乎激動的快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在他們眼中,李霖這個富家子真是夠豪爽的,這麼精貴的青鹽居然都捨得送給他們,要知道青鹽這東西就算是有錢人家,大多也捨不得吃,多是用來刷牙之用,可是李霖隨手就給了他們一小罐,這可是值不少錢的。

而那三個船上新來的幫工,看到這一幕之後,眼神閃爍了幾下,相互對視了一眼,目光之中流露出了一種看待肥羊般的神色,馬上又趕緊遮掩過去,各自忙活去了。

李霖暗中也在觀察這三個傢伙,心中冷笑了一下。

這頓飯李霖等人吃的相當滿意,他們幾個少爺都吃的是精米飯,其他人則都吃的是糙米飯,這就是身份的區別,但是船家這次做了不少魚鮮,李霖也沒有都霸佔過來,分出一部分留給自己等人吃,其餘的便給了那些家丁家僕們。

這時代普通人吃肉的機會不多,而且離水遠一些的人吃魚機會也不多,更不怎麼會做魚,所以普通人對於蛋白質攝入量很少,現在到了船上,雖然肉食不如岸上,可是魚肉這種東西卻很充足,只要想吃,就隨便可以釣一些,船上還有漁網,撒一網下去,便可以撈出不少魚蝦,甚至連甲魚都可能撈得到。

故此有這種機會,李霖令跟隨他的家丁家僕們,都敞開肚皮吃,這可是補充他們營養的好機會,絕對不容錯過。

家丁和家僕們跟着李霖出來,一個個這一路上都吃的不錯,所以對李霖這個主子也很是感激,做事各個都很勤快,根本不需要李春李業多操什麼心,很多事情他們主動便做的很好,一個個家丁家僕,都暗自琢磨,這以後要是能總跟在霖少爺左右伺候,他們就算是過上了好日子了。

午後船隻便進入到了長江之中,水面突然間變得寬闊了許多,這位面的這個時代長江水量相當充沛,江面非常寬,走在江中心位置,朝兩岸望去,幾乎看不到兩側的堤岸,寬闊的江面上只有點點帆影,來來往往的穿梭於大江之上。

李霖站在船頭,俯瞰着江面,運用望氣之能,朝江面上望去,凝神靜氣觀察着江面上漂浮的氣息。

虛無之中,江面上可以看到一條並不明顯的分界線,靠近北岸這邊的氣息多多少少要比靠近南岸的這邊強上一些,這種氣息並非是江水蒸騰起來的水汽,而是代表着國之氣運,雖然大陳朝立國二百年,但是對於江南的控制力卻始終並不很強。

這也導致了在大江之上,形成了這麼奇異的一幕,如果李霖不是凝神靜氣仔細觀察的話,還不易發現這樣的奇景,這也就能解釋爲何這麼多年來,江南吳地始終都處於一種鬆散的統治之中,明顯有些疏離江北,國之氣運在經過這條大江的時候,受到了這條大江的很大影響,在目前的狀態下,導致了對於江南之地的影響力受到了削弱。

這也難怪他前生的時候,爲何吳王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到中原爭霸的亂戰,江南吳地的散亂,導致了吳王根本沒有足夠的氣運始終無法徹底凝聚起來,別說他無心參與爭霸,就算是他有這種雄心壯志,但是如果他不能將整個吳地徹底整合起來,依舊是無力北望。

僅憑眼前這條大江之上的氣息看,便可看出很多陽世間看不出的東西,李霖默默站在船頭,思考着其中的緣由。

人氣!他腦海中忽然間浮現出了這樣一個詞,對!就是人氣,吳地之中,現在最缺的並不是財富,這裡和北方相比,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而且雨量充沛,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而且水稻產量比北方的旱稻還有很多旱田作物要高出很多,一畝地所產穀物比之北方,要多出一半左右。

而且吳地之中,大部分土地並不像北方那樣,土地被反反覆覆耕作數千年,早已沒了肥力,這裡大部分土地尚未開墾,土地肥力很不錯,更適合種植糧食,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人氣。

吳地雖然面積非常大,甚至可比很多個徐州的地盤,可是人口數量卻還不及徐州轄地的一半,絕大多數人都聚居在有限的一些城池周邊,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被野獸鬼類佔據,沒有足夠的人口,也就無法凝聚出足夠的氣運,吳王當初最缺的並不是財力和人力,而是這種靠着人氣聚集起來的氣運。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李霖也就徹底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李公子,咱們前往餘杭,就需要先進大湖,而進入大湖之中,有兩條水路可選,一條是前面進入通渠,走嘗州西部進入大湖,路程稍短一些,最快五日便可進入大湖之中,但是水道這些年有些淤積,不利於行船,而且這一帶水賊比較多,不是很安穩。

另一條是再順流而下,走一天半的時間,到江陰之後轉入江錫渠之中,可一路南下從錫州進入大湖,當然還有一條路就比較遠了,要走到南沙縣改道,進入大湖,這條路太遠,不足取。

但不知李公子想走哪條路呢?”李霖正在船頭觀氣,沈萬不知,以爲他只是在看江上的風景,於是便走過來對李霖問道,作爲主顧,李霖有權選擇走哪條水路前往餘杭,所以沈萬不能自作主張。

李霖並未因爲被沈萬打斷思路而生氣,扭頭看了一眼問道:“船上的其他人都認爲該走哪條路?”李霖特意加重了船上其他人的語氣,想要知道船上那三個幫工的想法,以此來判斷着三個人會在什麼地方下手,現在他已經可以判定,這三個傢伙都不是好東西,乃是一夥水賊的暗線,專門負責在外面尋找肥羊,然後將其引至他們的地盤上下手。

只是現在李霖還不清楚這三個傢伙背後的水賊到底在什麼地方,所以便想用這種辦法,大致判斷出這三個水賊想要在什麼地方對自己這幫人下手。

“走哪條路是客官您來選的,我等不敢擅自做主,其他人自然說不上話了!”沈萬有點不明白李霖這話的意思,於是解釋到。

李霖聽罷之後,便可以判定,這三個水賊的老巢應該在大湖之中,而不會選擇在半道上動手,否則的話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影響自己活着沈萬的判斷,選擇有利於他們的一條路走,既然他們不出面干涉走哪條路,那麼就可以判定這三個水賊的老巢應該就在大湖之中,不管自己選擇哪條路,最終都只能掉到他們的口袋裡。

看來這南下的路上果真是危機四伏,這些水賊大大影響到了江南江北的商業和人口的流通,難怪很多商賈雖然明知江南富庶,也不願冒險來江南做生意,這基本上都是因爲被這些水賊給搶怕了,小的商賈遇上一次這樣的洗劫,就算是不死,也要傾家蕩產,就算是大商賈碰上一次,也要虧大本。

上一次李春李業運氣不錯,居然到這邊轉了一圈,沒碰上水賊,着實算是走了狗屎運了,不過這跟他們半路上遇上了一支徐州的大商隊,與之同行也有分不開的關係,像大型的商隊,多會幾家聯合起來,一起南下,每家都有家丁護隨,這樣的話一般的小股水賊還真就拿他們沒有什麼好辦法。

但是這一次李霖和上一次李業他們南下的情況不同,李霖沒有選擇和其他商隊一起行動,而是僅有李餘二家一起走,商隊規模比較小,拉的貨物又不少,所以這一路上便引起了水賊的特別關注。

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七十一章 溫柔鄉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韻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五十章 置地1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十九章 人氣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六十五章 嶽州屠第一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招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招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三十五章 警告第七章 七步詩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四章 賭鬥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七章 黑胡奴軍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十二章 利誘(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五十二章 窮途末路的江楓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一百零九章 服軟第一百章 再次進山第十一章 認祖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鐵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四章 罵戰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十二章 開打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二十八章 裝備優勢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四章 賭鬥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十九章 借力林家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
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七十一章 溫柔鄉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韻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五十章 置地1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十九章 人氣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六十五章 嶽州屠第一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招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招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三十五章 警告第七章 七步詩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四章 賭鬥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七章 黑胡奴軍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十二章 利誘(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五十二章 窮途末路的江楓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一百零九章 服軟第一百章 再次進山第十一章 認祖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鐵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四章 罵戰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十二章 開打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二十八章 裝備優勢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四章 賭鬥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十九章 借力林家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