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變徵(3)

段業知道,這人頭稅這種東西,在這片土地上,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傳統,驟然廢掉,當然對於百姓來說是好事。但是段業也不可能去當慈善家。

該收的稅,肯定是要收的,不然拿什麼去打仗,建設,做福利,做慈善?

段業當年在那個年代,也是經常看yy小說的,那裡面,很多主角來錢彷彿都很容易一樣,幾乎伸手就有。可是,有錢,對於見解和視野領先時代很多的段業來說,想搞點錢,其實也不難。

但是問題在於,自己的錢,是自己的錢,是私錢,官府的錢,那是公款。

如同很多穿越前輩那樣,公私不分,把自己賺的錢來捐助官府,豢養軍隊,那不是不行。但是段業卻不願意這樣,甚至很反感這樣。

公私不分,那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

段業更願意建立制度化的辦法,讓官府可以合法的,不太加重民間負擔的情況下搞到足以維持並且發展的錢,這纔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長遠之策。

百姓就那麼多百姓,土地也就那麼多土地,真正想收到更多的稅負,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搞清楚民間財富的分佈然後設定一個很好的比例。而攤丁入畝,無疑就是釜底抽薪的辦法。

現在這個年代,由於戰亂,固然大筆土地荒蕪,段業也透過鼓勵開荒,招攬百姓的辦法,讓這些土地不至於常年不能創造價值。

但是剩下的土地,其實幾乎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他們的土地綿延千里,他們的長工衆至千萬,當地幾乎所有人,都在爲他們打工。

至於江南就更嚴重了,豪門士族,幾乎壟斷了土地。而一旦壟斷土地,也就壟斷了整個社會的資源,偏偏現在的稅法,他們根本不用交多少稅,而那些本來就很苦的自耕農,卻得繳納對他們來說負擔很重的稅負。

這樣下去,後果可以想見,只會造成大量的土地兼併。

加上一有戰爭,災難,農民無法生活,唯一的辦法,就是賣兒賣女賣土地,以至於段業經過調查,才發現涼州如今可耕種的土地,居然也是百分之一不到的。

當時,劉穆之和張袞憂心忡忡的把這個消息告訴段業時,段業也是很震驚的。但是,光震驚沒有用,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解決問題。而且,劉穆之主張的嚴刑峻法,在段業看來,並不可行。不涉及經濟利益的事情,透過法規來限制,是個很好的辦法。可是這種和大筆利益相關的,你想用法律來禁止那是辦不到的。更何況,法律本來也就是人訂的,而且一般都會有可以靈活解釋的空間。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兼併土地沒有實質性的利益,自然他們就不會主動去兼併了。經濟結構決定上層建築,這是不滅的真理。

具體來說,攤丁入畝就是可以用來緩解土地兼併危機的好辦法。當然段業必須說,他知道這個辦法,還是跟滿洲韃子學的

當然了,滿清統治者可沒有那麼好心,他們之所以要這麼做,完全是因爲如果不做,他們就要遭遇滅頂之災,而和段業在自身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時候主動的積極的去做,是兩回事。

滿清時代,他們的皇室、貴戚和大大小小的官吏瘋狂地圈佔漢人土地,土地兼併由此一發而不可遏止。後來隨着統治的穩固,漢人反抗程度的降低,自然也會迎來一段時間經濟的復甦,而等到這些滿洲貴族們手上有了錢,他們對土地的兼併更加狂妄之極。或購買、或奏討、或投獻,手段多種多樣。尤其是在那樣一個商品經濟有了一定發展的時代,土地也被納入商品的範疇進行交易,地權轉移因土地買賣而加速,“千年田八百主”。土地集中已達無可復加的地步。於是農村裡分化出大批無業光丁。

任何一個年代,這種失地青壯年,都是極大的隱患。滿清統治者當然也知道這一點。

那失去土地的人,要麼造反,那樣就需要花錢花糧食來鎮壓。要麼逃亡,那逃亡的話就會直接造成官府稅收減少,也徵不到徭役,如此一來,就有了連鎖反應,危及到了統治。

當段業把這裡面的道理,都給自己的部下們講清楚,還好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明大體顧大局的,也就基本贊成了。

至於還有些疑慮的人,段業也不強迫,而是明確告訴他們,一方面現在把稅收攤入土地,短期對於他們的利益有損失,但是畢竟這是着眼長遠。土地兼併這個趨勢如果不在萌芽狀態下消滅,那對誰都沒好處。

而另外一方面,段業也知道,對於這些手上有很大的利益的人來說,空口白牙的唱高調並不好,段業明確許諾他們,他們現在損失的些許利益,將來一定用別的法子,給他們補回來!

於是衆人皆歡,事情就了了。

當然,任何改革政策,那肯定都是有反對者的,侵害到了誰的利益,誰就會反對。

但是段業並不想讓這些大地主麼,這些基層士紳們在這個時候跟自己唱反調。

能夠在臺面下喬好的事情,就不要攤開了讓大家難看。

所以,還在消息剛剛傳出去,讓不少人心裡開始猜測的時候,刺史府的人已經到了。

接下來,就是一場極盡奢華的晚宴,具體段業和他們談了什麼,沒幾個人知道。

但是大家知道的是,當攤丁入畝的法令正式張榜公告的時候,不單沒有人反對,涼州境內幾個大地主,還主動站出來表態支持。

既然大地主們都支持了,那些中小地主們,士紳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於是乎這項影響深遠的政策,就這樣定下來了。一切是非常順利。

而忙完了這個,段業就要做另外一項大事了,因爲就在三個月後,段業將要在姑臧,舉行科舉考試!

之前,段業已經向全涼州的士紳,學子們許諾過,以後當官,都要各憑本事,而不能只靠祖宗庇佑或者家門,而檢驗你是否有能力的辦法,就是考試!

不過現在,段業的實力,在天下已經能夠排的上號了,而且段業也有信心,在很短的時間內,更進一步的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過去的計劃趕不上變化。段業已經決定,自己不單單是要在涼州篩選人才,而是要在整個天下來選拔。

當然,涼州畢竟是段業自己的地盤,操作會精細很多。在去年,段業就連續舉行了2次考試,目的只是先大概對讀書人進行一下摸底,搞清楚涼州境內讀書人的水平和深淺。

同時,這種科舉考試當然不能一錘子買賣,而是要分層考試,透過這2次考試,第一次算摸底,讓識字的讀書人來練練手,第二次算童試,考過的人,就有資格進入下一階段,而不行的人,就先回去繼續讀書。第三次考試,則是涼州統一舉行的考試了,那一次,纔是關鍵。

至於考試的形式,段業考慮了再三,才決定同時考詩文和策論。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本來段業那個年代,對於八股文的妖魔化很嚴重,但是到了這個年代段業才曉得,八股文其實很考水平,主要是一大堆自己沒本事考不上八股的人天天發牢騷,而後來他們掌握了話語權,才把名聲搞臭。

對於要做官的人來說,必要的寫作能力當然是不可少的。尤其是規範的應用文寫作,這些東西,不考行嗎?

你說八股沒水平,可是連這沒水平的事情你都做不好,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此外,段業也仔細想過,其實,考八股文也有其道理,八股文,本質上是給你限定了文體,題材的情況下,讓你代聖人立言。這對於寫文章的人來說,固然難度很大。可是換個角度一想,這麼做也有這麼做的好處,因爲做官的人,雖然說手上有權力,可是也絕不是想做啥,就做啥。你是官兒,可是下面的百姓,惹急了造你的反,上面的官兒,想免了你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做官的人想要做點事,其實說白了,都是在有很多約束和限制的情況下,在必須兼顧很多人利益的情況下做出決策。

這裡面,纔是真正見水平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八股當然很有合理性。

而另外一方面來說,策論那也是非考不可的,說白了,策論就是考這些讀書人能不能想出辦法,擬出條陳,算是基本的水平測試。

當然了,自古以來,空口白牙,能說不能幹的人,都不少,段業真正到了最後選擇的時候,還是要面試的。畢竟面試才能真正檢驗出很多文字檢驗不出來的東西。

不過對於通過前兩次考試的人,段業也授予他們秀才的名號。並且派小吏敲鑼打鼓的到他們家鄉報喜,也讓他們嚐嚐光宗耀祖的滋味。

這一下子可不得了了,這個年頭,披紅掛綵,騎着高頭大馬,有官府的衛兵護送還鄉,那可了不得啊。過去的窮酸讀書人,如今成了秀才老爺,據說如果再能通過考試就是舉人,甚至進士,那個時候就可以當官了。朝爲田舍郎,暮登官府堂,這樣的好事兒,哪兒找去?

於是乎一時間,涼州上下,書聲朗朗,一時間文風大盛。

鑑於秀才,舉人,進士的名頭太過響亮,段業也暫時不打算廢除這個稱號。不過現在,段業可沒工夫等三年後再考試,而是直接決定,今年盛夏時節,舉辦第一次正式的科舉考試,並且明確表示,考試通過者,就可以做官。

更讓人震驚的是,段業明確表示,這一次考試,不僅僅是面向涼州一州之地,而是面向全天下!~

第47章 近戰(4)第138章 風起雲涌(1)第314章 掀桌(10)第111章 真實身份第176章 逆勢賺人頭第79章 苦練第39章 酒泉城破(3)第93章 突圍(51)第143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4)第300章 攤牌(8)第106章 合法化(1)第199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9)第26章 貨幣戰爭(2)第110章 婚姻(17)第167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7)第176章 逆勢賺人頭第61章 科舉(14)第19章 貴人(3)第274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6)第11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7)第112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4)第57章 誰堪君前三百問(2)第13章 出使(2)第148章 力挽狂瀾(4)第144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5)第29章 巨石再現第58章 逃出生天第39章 血戰第36章 貨幣戰爭(12)第80章 交易(14)第221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5)第12章 長安(12)第36章 考驗(8)第76章 防範(1)第4章 長安(4)第63章 煮酒論英(上)第116章 疑人(2)第328章 漫長的一天(12)第87章 意外來客楔子第155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5)第60章 河湟草灘爭雌雄(1)第11章 疑雲陡生第12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7)第106章 先見之明第90章 突圍(48)第36章 考驗(8)第6章 佈局(6)第94章 門第第76章 交易(10)第85章 道士(1)第89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8)第136章 遙控(4)第134章 遙控(2)第104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6)第175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5)第14章 佈局(14)第215章 生死之際的考驗(12)第42章 齊心合力治敦煌(2)第71章 交易(5)第96章 輕鬆進城第76章 突圍(36)第240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9)第144章 天公作美第78章 爲誰而戰第25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9)第242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1)第51章 訴情(1)第302章 攤牌(10)第127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2)第31章 不得安寧第97章 交易(29)第41章 突圍(1)第37章 考驗(9)第137章 螟蛉之子勝親生(4)第188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8)第26章 宮變(1)第68章 夜宴(5)第149章 力挽狂瀾(5)第71章 突圍(31)第25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5)第66章 英雄末路空悲切(2)第107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9)第174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4)第74章 戰略退卻第19章 長安(19)第50章 科舉(3)第48章 結義(1)第59章 燈市如晝第89章 華夷之辨第159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9)第36章 突圍(1)第146章 力挽狂瀾(2)第133章 遙控(1)第88章 勃勃出場第143章 風起雲涌(6)第15章 變徵(1)第142章 紛紛從軍第117章 巧妙脫困第302章 攤牌(10)
第47章 近戰(4)第138章 風起雲涌(1)第314章 掀桌(10)第111章 真實身份第176章 逆勢賺人頭第79章 苦練第39章 酒泉城破(3)第93章 突圍(51)第143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4)第300章 攤牌(8)第106章 合法化(1)第199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9)第26章 貨幣戰爭(2)第110章 婚姻(17)第167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7)第176章 逆勢賺人頭第61章 科舉(14)第19章 貴人(3)第274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6)第11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7)第112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4)第57章 誰堪君前三百問(2)第13章 出使(2)第148章 力挽狂瀾(4)第144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5)第29章 巨石再現第58章 逃出生天第39章 血戰第36章 貨幣戰爭(12)第80章 交易(14)第221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5)第12章 長安(12)第36章 考驗(8)第76章 防範(1)第4章 長安(4)第63章 煮酒論英(上)第116章 疑人(2)第328章 漫長的一天(12)第87章 意外來客楔子第155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5)第60章 河湟草灘爭雌雄(1)第11章 疑雲陡生第12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7)第106章 先見之明第90章 突圍(48)第36章 考驗(8)第6章 佈局(6)第94章 門第第76章 交易(10)第85章 道士(1)第89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8)第136章 遙控(4)第134章 遙控(2)第104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6)第175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5)第14章 佈局(14)第215章 生死之際的考驗(12)第42章 齊心合力治敦煌(2)第71章 交易(5)第96章 輕鬆進城第76章 突圍(36)第240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9)第144章 天公作美第78章 爲誰而戰第25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9)第242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1)第51章 訴情(1)第302章 攤牌(10)第127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2)第31章 不得安寧第97章 交易(29)第41章 突圍(1)第37章 考驗(9)第137章 螟蛉之子勝親生(4)第188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8)第26章 宮變(1)第68章 夜宴(5)第149章 力挽狂瀾(5)第71章 突圍(31)第25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5)第66章 英雄末路空悲切(2)第107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9)第174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4)第74章 戰略退卻第19章 長安(19)第50章 科舉(3)第48章 結義(1)第59章 燈市如晝第89章 華夷之辨第159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9)第36章 突圍(1)第146章 力挽狂瀾(2)第133章 遙控(1)第88章 勃勃出場第143章 風起雲涌(6)第15章 變徵(1)第142章 紛紛從軍第117章 巧妙脫困第302章 攤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