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業頓時警覺起來,道:“你要幹什麼?”
“不要這麼緊張麼。”謝靈道,“我說的還不夠明白嗎?我來自建康,你要知道,朝廷纔是真正的正朔!涼州自然也是朝廷的封疆,雖然多年前因故淪陷,但是張家統治的時候,也是奉建康爲正朔的。如今朝廷也一樣可以爲你敕封涼州刺史。“
段業皺着眉頭,看了看謝靈,然後道:”真的?“
”當然是真的,不然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謝靈道。
”我還以爲你跑來看我呢。“段業道。
”你……’謝靈頓時就有些囧了,畢竟還是少女,有些臉嫩。只是少女嬌羞的樣子,卻永遠最是好看。
但是畢竟,這不是自己的女人,就算調戲也要有度,段業也暫時不想再招惹什麼了,因此按捺了下。
“好了好了。”段業道,“不開玩笑。你現在來,是不是有些晚了?”
“有點晚,但是也不算太晚。”謝靈道,“這種事情,如你所說,是交易,既然是交易,能不能成交,就要看出的價格了。”
“也不全是價格,還有道義。”段業慢條斯理的說道。
“價格足夠高呢?”
“能多高?比天還高?”段業笑了笑。
“那不能。”
“你們除了給我一個封號,還能有什麼?”段業聳聳肩,“印信啊,節鉞啊,這些玩意的用處,我也清楚,你也清楚。”
謝靈沉默了。
”還有,你知道,我周圍,胡人居多,晉國如果給我一個封號,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畢竟你們遠在江南,可是他們近在咫尺。“
”我明白了。“謝靈嘆道,”看來傳言是真的了。“
”真不真,很重要,卻也不重要。“段業說道。
”這怎麼說?“
”看你把我當什麼人咯。“段業道,”當我是朋友,都是小事而已。“
”對,都是小事!“謝靈點頭,”吃吧,飯菜就都要涼了。“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二人居然一點都沒有說公事,卻完全是天南海北的侃大山,說人文,說歷史,說女人,二人就像很久沒見的老友一般。
”你準備什麼時候結婚?“謝靈突然問道。
”唉,這個着什麼急啊!“段業擺擺手。
”你身邊女人,未免也太多了。“謝靈幽幽說道。
段業沒有回答,卻是不斷吸着鼻子。
“幹什麼啊!”謝靈不滿道。
“我怎麼覺得,醋罈子翻了!”
“討厭吶你!”謝靈不依不饒的打着段業。
這一刻,兩人哪裡像代表不同勢力的人呢?活脫就是兩個少年仔打鬧麼。
直到酒足飯飽,段業這才告辭。而謝靈也沒有多留,只是默默看着段業的身影消失。
Wшw⊙тt kān⊙C〇
”小姐……“
”我自有主張。“謝靈揮了揮手,示意身邊的人不要再說下去了。
……
回到了館驛,很明顯大家都很關心到底談了些什麼。
於是,段業就大概的說了下,結果不出意外,大家都非常震驚。
崔浩馬上緊張的問道:”大人你答應她沒有?“
”當然沒有!“段業道,”其實後來,我們甚至完全就沒有談過這個問題。“
”這就有趣了。“崔浩揹着手踱了幾步,道:”大人,雖然我也覺得,他們不大會開出太好的條件,但是多個人擡價,總歸是不一樣的。“
”這個不必擔心。“段業道,”衛彬那個老狐狸,肯定早就知道謝靈過來了,這樣的事情瞞不住的,如果他們聰明,會主動擡價的。“
”這倒也是。“崔浩點頭。
“話說回來。”段業道,“其實,也不是我非得給氐人幹不行。主要是,謝靈明顯是代表其他人過來的,什麼敕封,那八成是朝廷那些人順便想的,我答應了,就空手套白狼,反正是好事。我不答應,那也好說,過些日子江南就會傳什麼我認賊作父不識擡舉之類的話,橫豎我都吃虧他們都賺,哪兒有這麼好的事情?”
“大人英明!”崔浩點頭,“雖然這樣,小可還是認爲,現在這個時候,如果可能,大可以火中取栗一番。”
“我卻是不怕燙手,就看是栗子還是別的什麼了。”段業笑道。
衆人又討論了一番細節,才各自回去。
這一夜,是之後必然註定的大事件前的一夜,大家都希望這一夜能夠平平靜靜的。
只是,都希望平靜,就註定了不會平靜。
首先,是火。
其實,任何年代,防火都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尤其是這個年代,大部分建築物,都是木頭做的,都是一點就着的,如何防止失火,失火了如何去滅火,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一千年前,其實在典籍之中就有消防法規的記載了。春秋時期,夜晚照明以木柴當火把,爲防火災。在《禮記·少儀》中規定,舉行儀式時,點火把的人,用左手舉着火把的同時,右手還要抱着未點燃的木柴,因幹木柴很容易燒完,必須有備用木柴隨時續火;還要準備個大碗,隨時接灰燼,使火星不落地。舉火把的人一定要坐在房子的角落裡,“不讓、不辭、不歌”(不準跟別人打招呼,不準講話,不準唱歌),做到專心守職,心不旁騖。
這些規定,其實說明了很多細節的東西,比如那時候的人左手常居靜職,右手常居動職。用左手舉着火把,就減少了明火亂動的危險。右手捧碗隨時接灰燼,以防殘火落地亂濺。要求舉火人坐屋角,是因爲屋角不是人們活動中心。這些嚴格的規定表明,主要都是防止發生火災。
另外,誰都知道,半夜打更的,總是喊着”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據《周禮》記載,仲春二月,當天上的火星行將出現之日,宮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員要敲着木鐸在宮中走動,以做好防火的宣傳工作,這便是我國喊火燭的由來。而從那個時候以後,民間喊火燭經久不衰。每到冬天,時近黃昏,街上就會傳來一陣陣“寒冬臘月,火燭小心,水缸滿滿,竈倉清清”的呼喊聲。這時,人們就會去看一看竈門口有沒有火種,並將柴草拿淨。而由於在計時的時候,人們把一晝夜分成幾個時辰,又把一夜分爲五更天,並存專人按時辰報更喊火燭,以敲打竹製響器發出信號。
當然了,在這長安城,本來水就少,防火更是一個大事,苻宏經常都要親自過問,現在城內,到處都是倒寫的“火”宇。宮殿也好,府庫也罷,民間的作坊或庫房、廚房的牆、柱上貼有“火燭小心”的字條,以告誡人們安全用火。但字條上的“火”字多數都是倒着寫的。火災是人們最犯忌的大事,誰都不會希望火災“到”了,那爲什麼還需要倒着寫呢,其實這目的,就是因爲人們看到這倒寫的“火”字,就會引起好奇,甚至還會對此發議論。寫標語目的就是要引起人們重視。
不僅如此,苻宏還親自制定了非常嚴酷的法律,來嚴懲放火縱火的人,一旦造成失火,就要坐兩年牢,哪怕是很小的火災,只要被人看見,就沒得商量。
而如果在山川草原等地,造成大夥,由於造成了延燒山林的效果,罪責就更重了,可是要流放兩千裡的。
其他的比如在庫藏及倉內,燃火,要判一年,就算後果不嚴重,起碼也要打五十鞭子。總之林林總總,規定的可以說是非常之細。
天色已近漸漸暗下來了,城內到處都冒起了炊煙,是到了做飯的時候了,到處都是香噴噴的。
而這個時候,本來也是着火可能性很大的時候,自然,有人就走街串巷的高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其實這樣喊來喊去的,過去很多人也感到很煩人。
但是天王陛下那法律可是玩真的,不少人已經吃了苦頭了,現在可沒有人再敢置若罔聞了。流放兩千裡,這可不是嘴上說的那麼輕鬆。
打更的更夫已經在這一帶走了很久了,尤其是這兒塊成了館驛之後。因爲三年前打了敗仗後,這館驛就沒什麼人了,可以說草高三尺呢。
既然沒人,當然也就沒着火的可能了,因此更夫也樂意輕鬆些。
只是最近,聽說涼州的段大人進來了,更夫無奈,也只好繼續盡責一下。反正再幹二年,他就退休了。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更夫還是無奈的喊着。
段業抱着胳膊站在窗臺,看着那個更夫敲着板子緩緩走過,道:“盈兒你看,那纔是普通人的生活啊!”
盈兒站在段業身邊,神色有些落寞。
段業卻還是自顧自說道,”這些人,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也沒什麼本事,做的事情看起來也沒什麼了不起,可是這些事情他們不做,總要有人做啊!他們根本沒什麼錢,也沒地位被人瞧不起,可是他們纔是這個世界的主流啊!你想想,如果這些人能夠吃得飽飯穿的暖衣,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