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又要合作?

寧翔鵠走後沒多久,古三就到了。

古三同樣是找到他的房間裡來。

在酒店套間的會客廳,古三坐在沙發上喝着茶,唐浩澤坐在他對面手裡拿着一份文件看。

好半晌,唐浩澤才合上文件,說:“古司長,這雖然是一個實驗性的計劃,但覆蓋一個省,一億元做不來!”

古三放下放下茶杯,說:“這是利國利民的事!”

唐浩澤點頭說:“所以我很認同這個方面的大部分設想。但認爲對整個計劃的預算非常不認可。要監控整個滇南省的數據,一億元僅僅設備的成本都不夠,更不要說後續還需要大量的維護和人工成本。”

“這是一個實驗性的計劃,如果卓有成效,這個計劃將會推廣到的全國,可以交給圈子網集團做。這對圈子網來說也是有利的。我認爲圈子網集團在這個方面的也值得投資。”

唐浩澤笑着着搖頭說:“古司長,你這話我不敢苟同。這個計劃,是國家爲人民做出的保障工作。國家既然要收稅,就應該做好那些工作。圈子網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它作爲中國的企業,理應負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但不應當承擔國家責任。”

大餅誰都會畫,但能不能吃到卻毫無保障。

“唐董,你當年能爲川西地震捐出一百多億,承擔的是社會責任,但實際上也是一種國家責任。我想那是相通的。”

古三這話是若有所指。意思是兩種責任其實是同一種責任,同時也是在暗示唐浩澤當年捐了那一百億最後也得到了不少好處。這次如果圈子網能拿出錢幫着做好這個計劃,日後也能有好處。

但是唐浩澤裝作沒聽懂。

他說:“不,那不一樣。當年,受災的人失去生活着落,也沒有辦法自力更生,幫助他們理所當然。那是我在儘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圈子網集團也捐了一筆錢,但那同樣是在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現在這個計劃是國家要保護一羣正在安居樂業的百姓,和那些交稅的企業。那是國家應盡的責任。不管是圈子網集團還是我,都已經依法納稅了。”

他言下之意,圈子網交稅的同時,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現階段應盡的責任。

古三聽他這話,笑了笑,說:“好吧!你說的有道理。但我們就只有這麼多的資金。這個計劃我們依然希望能做下去。不知道你覺得這筆資金能做多大的規模。”

他拿來的項目實施方案,是一份關於建立地震預防地質大數據模型的計劃。

在去年年初,圈子網集團接收了一臺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同時還購買了幾臺運算十億次次級別巨型計算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商業大數據分析中心,並投入商業運行。

圈子網的大數據中心目前已經開始針對一些省份提供精確鎮的天氣預報。並將大數據應用到網絡廣告行業。同時已經開始爲商業用戶建立的數據模型,爲用戶提供及時解析故障、問題和缺陷的根源等等服務。

那讓互聯網行業一下子關注到大數據的應用前景。

古三在兩年前開始從政。

他的起點很高,第一年就在科技部擔任處長。今年更加是擔任了副司長。

這個建立地震大數據模型的計劃是他提議的,也由他來具體實施。

目前中國的大數據的技術,只有圈子網真正成型並投入商業運營。圈子網集團的大數據中心一共擁有六百多名工程師,其中有一百多名是算法工程師,技術力量雄厚。所以圈子網是古三在實施這個計劃的最好的合作伙伴。

如果選擇其它企業,也許還要等上一兩年才能做這個計劃。而古三的已經三十多了,需要儘快進步。換一句話說,就是他等不起。

他也知道一億的經費對這個計劃來說很不夠。但大數據在中國官方,還並不深入人心。他提出的這個計劃在很多領導眼裡不一定有用。

可以說,要到一億的經費是他的極限。想要更多,他背景再大,也沒有太大可能

而地方也不可能有配套經費。這方面他是不用想的。

他跟唐浩澤談這個計劃,一個是看到圈子網集團是最合適的合作對象。另外一個是唐浩澤之前對地震這種自然災害非常重視。所以他願意來試試。

只是他沒想到,唐浩澤根本沒有做賠本生意打算,斷口拒絕了。

而唐浩澤拒絕的理由也很正當。

他提出的計劃,是國家收稅後應當做的事。作爲納稅人,圈子網集團確實沒有理由還要再拿錢出來幫國家做事。

“那麼一億資金能做多少事?”

唐浩澤反問:“這方案還沒定?”

“因爲沒有可以借鑑數據,這個方案在預算方面沒辦法做準確。”

所以說,這個方案還是初稿。還要諮詢專業的機構對預算進行覈算?

唐浩澤笑着說:“這方面,我也不太懂。古司長可以和圈子網集團聯繫,他們應該能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

古三有些無奈。他知道如果是圈子網集團來制定預算,圈子網集團肯定要將自己的利潤算進去,那會讓他這個的計劃事實的的難度加大。但他沒有其它辦法。

他只好將那個方案收回公文袋中,說:“好,是要我去滬市,還是圈子網派人來京城。”

唐浩澤想了一下,說:“我建議古司長最好親自去圈子網集團一趟,實地考察一下圈子網集團在大數據方面技術能力。那對未來的合作更有利。”

聽他這話,古三也笑了,說:“我也很期待能合作。”唐浩澤提出那樣的建議,也是在暗示他也希望圈子網能做這個項目。

古三收起文件後,並沒有馬上告辭。剛纔他只是談完了“公事”。他今天來找唐浩澤,同時還帶着私事來。

“唐董,這兩年天方集團在各省都拿到了不少的土地。不過天方似乎不僅僅是拿地那麼簡單。”

雖然古三從政後明面上將之前所有的民企股份轉移到一些企業名下,但他依然在幕後掌握着那些企業。

他之前的企業主要就是房地產行業,並且與天方集團有很大競爭。

天方集團同樣是一家民營房地產企業,而且是國內唯一沒有裙帶關係房地產巨頭。古三的公司和天方集團同時瞄準了三四線城市的市場。雙方雖然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但因爲市場覆蓋面重疊比較大,所以雙方都將對方視作主要競爭對手。

古三的公司發現,在過去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裡,天方集團的的一家子公司在自己很多樓盤都購買了不少的房源。

那讓古三有點摸不着頭腦。

他不明白天方集團爲什麼將彌足珍貴的流動資金壓在炒房上面。不過他也知道天方集團並不是針對他那幾家公司的項目。天方集團同時也針對其它公司的項目,也有那樣的囤房行動。所以他並不認爲唐浩澤是針對他。

他只是好奇而已。

唐浩澤當然不會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他只是笑着說:“那是一家獨立覈算子公司自主經營。他們也是想着賺取一些中介費。”

古三對他這個回答只能“呵呵”。

“你要做什麼,其實我也不想多問。天方那樣做,那些開放項目的公司的資金回收速度也快了不少。說起來,那也是好事。”

對古三來說,那確實好事,但是對唐浩澤來說也是好事來着。特別是在京城。一些樓盤現在還比較便宜。但日後將會很高。

比如京城中心地帶的價格大概是兩三萬左右,但在幾年後會升到十萬以上。

目前天方集團雖然被視作房地產巨頭企業,但在京城這樣的地方,實際上拿不到多少的地皮。唐浩澤只好曲線救國。

只要是能買到的房源,就先買下。雖然是二手,但沒人入住過,等精裝後再出售,等幾年能賺上不少。這是唐浩澤爲天方集團在樓市高峰末期準備轉型的一個緩衝。

那是唐浩澤在爲天方集團的以後做打算。

那家子公司確實就是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天方集團和源鑫集團開放的項目,留下來的房源,有一部分實際上是捏在這家中介公司手裡。

而這家房地產中介公司是天方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不僅收購住宅,還收購的商鋪和商廈。天方集團,同時也在經營酒店行業、文化行業和寫字樓租賃行業,甚至已經開始籌備進軍零售行業。需要更多的商鋪和商廈。

但那些是不能跟古三說的。

古三提起這個,也不是想要對唐浩澤的目的追根究底。他只是想和唐浩澤說另外一件事。

第九章 我裝作不懂事,你千萬別當真!第一九零章 窮瘋了的圈子網第六十三章 也成了一號人物第四零六章 最後一個目的第四七零章 送上門來了?第五八一章 被視作點石成金的典範了(四千五百字章節)第四四零章 捨我其誰?第八十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求推薦)第六十四章 自帶大蒜味的對蝦(求推薦)第三十二章 半死之人第三十九章 賣東西只是形式(求推薦)第一五五章 查漏補缺第二七七章 不僅是爲了泡妞第三四三章 重“拾”老本行第一六零章 實名制的誘餌(爲盟主“一頓大餐”加更一)第一七一章 借競爭對手的勢?第六七二章 其實是可以預見的第三零五章 走出重要的一小步第三三四章 階段性成功第五零一章 千萬別做慈善第四六三章 牆內開的花,送牆外去第五八五章 信我者生!第四四三章 捲款跑路?第一三二章 帶我收廢品?這麼好?第四六八章 其實,我不是好人第四六六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一三二章 帶我收廢品?這麼好?第四八五章 又是要錢的第二十二章 賺錢和學習的平衡第九十八章 人心難測只因人心易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題第七十八章 很模糊的賺錢機會(求推薦)第二零七章 你不是我的菜!第五百章 現在入行會不會太晚第二五三章 想要一隻鮎魚,卻來了一隻鯊魚第五五二章 又要合作?第四六一章 不完美的連環推廣方案第五二七章第五零三章 享受到貼心式重視第六零九章 先拉一個盟友第三五五章 風險很大啊第六二七章 爲了唐氏家族的千秋萬代第五七三章 四個電話第四三三章 未來的圈子網總部第六五二章 在難民潮中顛簸的歐洲第六七一章 未來第九十章 銷贓(求推薦)第四二七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四四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一六章 最悲催的事:工作=休息第二十一章 人心冷暖第三三一章 專利到手第四零八章 挖角大戰的導火線已經點燃第五二四章 相互“利用”第六一七章 變化和計劃第六二八章 突然出現的機會第三十九章 賣東西只是形式(求推薦)第十三章 不經意的變化第五五三章 有古怪第二四二章 別因噎廢食第五二九章 生意難做啊第四七三章 很古怪的自首第一一八章 要學會搞事第五六二章 錢,真的‘炒雞’有用第二八二章 我們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第四七三章 很古怪的自首第三三九章 非典型房地產開發商第六六一章 偶爾也要陰一下別人第一六八章 見人就說人話第三十九章 賣東西只是形式(求推薦)第四六五章 成爲國家展示平臺的野望第一四四章 錢來得太輕易第三十六章 成功人生,從妹妹捉起第三四三章 重“拾”老本行第十九章 有門路第六六八章 唐浩澤最真實的野心第四十七章 想薄發先厚積第二五六章 到底得罪了那座菩薩?第二三三章 圈子網的第一起戰略收購案第六七三章 麒麟電子的5G半第六三一章 一場將會跌破所有人眼鏡的“鬧劇”第四五五章 盧方“被迫”退休第六三零章 圈子網的南下計劃第二九一章 你我之間第五二七章第三六六章 理論上,我確實是要搞事第十八章 賺錢的旁門手段第一百八十九章 策略性妥協第三零三章 外表光鮮的驢糞蛋而已第六七零章 他是賺錢和花錢一樣厲害的人第五二零章 有一種愛叫放手第四一二章 中國殺毒軟件第一人第四六八章 其實,我不是好人第二零零章 有人要跟風番外一 唐浩澤的孩子們(一)第一一六章 動機不純第五四零章 爲人父母第一九七章 他想要的圈子網第四十七章 想薄發先厚積第三九八章 有人來挖角
第九章 我裝作不懂事,你千萬別當真!第一九零章 窮瘋了的圈子網第六十三章 也成了一號人物第四零六章 最後一個目的第四七零章 送上門來了?第五八一章 被視作點石成金的典範了(四千五百字章節)第四四零章 捨我其誰?第八十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求推薦)第六十四章 自帶大蒜味的對蝦(求推薦)第三十二章 半死之人第三十九章 賣東西只是形式(求推薦)第一五五章 查漏補缺第二七七章 不僅是爲了泡妞第三四三章 重“拾”老本行第一六零章 實名制的誘餌(爲盟主“一頓大餐”加更一)第一七一章 借競爭對手的勢?第六七二章 其實是可以預見的第三零五章 走出重要的一小步第三三四章 階段性成功第五零一章 千萬別做慈善第四六三章 牆內開的花,送牆外去第五八五章 信我者生!第四四三章 捲款跑路?第一三二章 帶我收廢品?這麼好?第四六八章 其實,我不是好人第四六六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一三二章 帶我收廢品?這麼好?第四八五章 又是要錢的第二十二章 賺錢和學習的平衡第九十八章 人心難測只因人心易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題第七十八章 很模糊的賺錢機會(求推薦)第二零七章 你不是我的菜!第五百章 現在入行會不會太晚第二五三章 想要一隻鮎魚,卻來了一隻鯊魚第五五二章 又要合作?第四六一章 不完美的連環推廣方案第五二七章第五零三章 享受到貼心式重視第六零九章 先拉一個盟友第三五五章 風險很大啊第六二七章 爲了唐氏家族的千秋萬代第五七三章 四個電話第四三三章 未來的圈子網總部第六五二章 在難民潮中顛簸的歐洲第六七一章 未來第九十章 銷贓(求推薦)第四二七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四四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一六章 最悲催的事:工作=休息第二十一章 人心冷暖第三三一章 專利到手第四零八章 挖角大戰的導火線已經點燃第五二四章 相互“利用”第六一七章 變化和計劃第六二八章 突然出現的機會第三十九章 賣東西只是形式(求推薦)第十三章 不經意的變化第五五三章 有古怪第二四二章 別因噎廢食第五二九章 生意難做啊第四七三章 很古怪的自首第一一八章 要學會搞事第五六二章 錢,真的‘炒雞’有用第二八二章 我們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第四七三章 很古怪的自首第三三九章 非典型房地產開發商第六六一章 偶爾也要陰一下別人第一六八章 見人就說人話第三十九章 賣東西只是形式(求推薦)第四六五章 成爲國家展示平臺的野望第一四四章 錢來得太輕易第三十六章 成功人生,從妹妹捉起第三四三章 重“拾”老本行第十九章 有門路第六六八章 唐浩澤最真實的野心第四十七章 想薄發先厚積第二五六章 到底得罪了那座菩薩?第二三三章 圈子網的第一起戰略收購案第六七三章 麒麟電子的5G半第六三一章 一場將會跌破所有人眼鏡的“鬧劇”第四五五章 盧方“被迫”退休第六三零章 圈子網的南下計劃第二九一章 你我之間第五二七章第三六六章 理論上,我確實是要搞事第十八章 賺錢的旁門手段第一百八十九章 策略性妥協第三零三章 外表光鮮的驢糞蛋而已第六七零章 他是賺錢和花錢一樣厲害的人第五二零章 有一種愛叫放手第四一二章 中國殺毒軟件第一人第四六八章 其實,我不是好人第二零零章 有人要跟風番外一 唐浩澤的孩子們(一)第一一六章 動機不純第五四零章 爲人父母第一九七章 他想要的圈子網第四十七章 想薄發先厚積第三九八章 有人來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