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宣旨

《廷議朝記》出自史官筆下,或許會有詳略之別,但是鮮有偏頗。

照史官的記錄來看,林墨棠是在朝議上把興瑞皇帝痛罵了一頓,纔會被當場就砍了頭。

但正是因爲這句話出自史官筆下,更讓葉傾懷感到詭異。

首先,林墨棠不到而立之年便當上了刑部侍郎,必然是飽學之士。且不說恪守禮法,至少君臣之道這樣基本的道理肯定是明白的。

這樣的人,怎麼會在朝議上對着皇帝破口大罵?

其次,林墨棠死在興瑞二十一年,而不是興瑞初年。說明他並不是前朝留下來的舊臣,而是由興瑞帝一手提拔上來的。

三品的刑部侍郎,手握實權,興瑞帝把他擺在那個位置上,必然是對他有所寄望的。

這樣的一個臣子,興瑞帝卻因爲他當朝罵了自己,便立即將人砍了,也是匪夷所思。

葉傾懷又讀了一遍《廷議朝記》上的記錄。

“北都王在興瑞十二年的時候就被處決了。爲什麼林墨棠卻會在九年後,因爲他的事情而激怒皇爺爺呢?”葉傾懷不解地呢喃道。

回答她的,是李保全的沉默以對。

雖已臨近五月,子時的文淵閣卻還有幾分涼意,書冊特有的書香和墨香中混雜着積塵的氣息,彷佛那些過往的歲月流光,在這高閣中沉寂着,無人問津。

葉傾懷擡手撫上面前的書頁,神色驀地一沉。

然後,只聽“哧——”的一聲,《廷議朝記》上記述着林墨棠被處以極刑的記錄,連帶着興瑞帝勒令林氏子孫不得入朝爲官的字眼,一齊被葉傾懷撕了下來。

李保全驚了一下。

史筆如鐵。按理說,就算是皇帝也沒有資格更改史料。

“李保全,把你手上的火燭湊過來些,朕看不清楚。”葉傾懷道。

李保全頓了一下,將手中舉着的燭臺遞到了葉傾懷面前。

火光閃爍,照映着葉傾懷平靜的面容,靜若止水。

她將手上那頁撕下來的紙湊近了燭火,那紙張立即燃了起來,很快,便化作了灰燼。

葉傾懷鬆了手。帶着火苗的紙張落在了地上。

“李保全,把這裡打掃一下。”

說完,葉傾懷看也沒有再看一眼,轉身走出了文淵閣,身影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

——

次日早朝,文新中報完春闈榜單後,葉傾懷道:“蘇紅微,按照這份榜單擬一份今科進士分配的名錄,五天之內遞上來,讓朕過目。”

說完,她又特意囑咐道:“林聿修的事,朕昨日已查證過各類史料。興瑞帝當年不過是一句氣話,史料中並無記述,不必當真。他的任職,仍然按照朕昨日所說的擬定。”

葉傾懷說得斬釘截鐵,語氣不容置喙。

站在前列的幾名內閣大臣互相交換着眼色,卻無人第一個出口反對。

最後,陳遠思率先出列道:“陛下,春闈取士由吏部擬定分派後,理應交由內閣根據各部情況裁定,再呈報陛下。”

葉傾懷陰沉的眼底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陳遠思並未提及林聿修之事,本是在葉傾懷意料之中。

自從顧世海升任刑部尚書,刑部便成了顧家的後院,陳遠思連一個人也插不進去,如今能有個機會把刑部從顧世海的手裡拿出來,他自然不會放過。

縱然林聿修的政略與陳遠思大相徑庭,但是從林聿修在朝中站穩腳跟到能夠施展抱負,且還要一段時間。

這期間會發生什麼,誰也說不準。

畢竟書生意氣,拿到官場來是行不通的。

反觀顧世海這邊,對陳遠思而言,能把刑部這塊鐵板撬開的機會,只有這一次。

如果要在顧世海和林聿修之間選一個對手,陳遠思絕不會選擇前者。

葉傾懷便是看準了這一點,纔在早朝上宣佈此事。

“陳閣老說得有理。蘇紅微,你擬好之後先呈交內閣吧。”葉傾懷很快鬆了口。

“陛下,眼下刑部正是亂的時候,刑部侍郎卻用一個新人。”顧世海冷笑一聲,道,“還有一個月,各州府便要上報刑部今年秋決複審的案卷,到那時難道由着一個都沒見過卷宗的書生去核查案件呢?”

他言語間陰陽怪氣,聽得出來已是難掩氣惱。

葉傾懷面不改色,繼續對他道:“顧閣老,你怕是忘記了,如今刑部的當家可是你這個刑部尚書,林聿修只是一個刑部侍郎。一個月的時間,他能不能看得懂卷宗,那要看顧閣老教導得如何了。”

說完,看着顧世海愈發氣悶的面色,葉傾懷全無動容,又道:“當然,若是他確非可教之才,顧閣老也可以向朕提出換一個刑部侍郎上來。”

聽到葉傾懷此話,顧世海面上的惱怒之色立即收斂了許多,他蹙着眉頭看向葉傾懷,似乎想看清她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連陳遠思也看向了她,眼中的不解之色似乎在隱隱責備着葉傾懷出了一招昏招。

畢竟,顧世海身爲林聿修的頂頭上司,給他穿小鞋可太方便了。林聿修對官場本就是兩眼抹黑一無所知,要被人挑出差池來可謂簡單。

顧世海大可以尋個理由把他換掉。

葉傾懷補充的這句話簡直就是自相矛盾,搬石砸腳。

但她面上的神色卻異常堅決,沒有一絲慌亂。

“顧閣老對於刑部侍郎的任命,可還有異議?”葉傾懷問道。

顧世海面色變換過幾番神色,最後垂首道:“臣無異議。”

“好。”葉傾懷簡短地結束了這個話題,然後看向羣臣,道,“朕還有兩件事要告知列位臣工。”

朝堂上衆人都擡頭看向了皇帝。

皇帝如此鄭重,想來是有要事宣佈。

“其一,從即日起,凡事三品以上的要員,都可以通過內廷給朕上密旨。密旨不需要通過內閣,直接交由李保全即可。”葉傾懷道。

她此言一出,滿堂譁然。

不待有人反駁,葉傾懷又宣佈了第二件事:“其二,朕要宣九個州府衙門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依次入京述職。”

(本章完)

第138章 宣旨第九章 真相第195章 強權第十一章 秦陽232.第232章 舅甥第168章 舒窈第五十三章 宮變221.第221章 所求第98章 何青長第236章 潁州第195章 強權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176章 敗仗第199章 困惑第79章 靈堂第191章 截殺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83章 楚定國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70章 琴聲第177章 掛帥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170章 琴聲第198章 貪墨233.第233章 任命第二十三章 陳府第205章 夜色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91章 因緣第180章 不仁第120章 刑場第109章 右衙衛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四十章 策劃第130章 洞房第五十九章 謀反212.第212章 荒謬第88章 鷹衛第86章 演戲229.第229章 地圖第八章 出宮第246章 難題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243章 衝突第255章 寵信第97章 惡人第118章 案卷230.第230章 人選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12章 夜飲第126章 狂言219.第219章 改變第104章 百姓第171章 醉酒第196章 平等第187章 生死第三章 畫像第207章 長夜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71章 醉酒第91章 因緣第255章 寵信第135章 狀元第119章 選擇第178章 圖格第183章 再請第八章 出宮第110章 王立鬆第198章 貪墨第131章 陳菊連第91章 因緣第143章 戰事第167章 病情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139章 政務第167章 病情第201章 網第151章 兵糧第127章 貢士第164章 肝疼第199章 困惑第100章 非人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三十二章 坦誠第二十九章 復課226.第226章 寒暄第127章 貢士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97章 萬壽節第253章 聖旨214.第214章 戰略第三十九章 難平第三章 畫像第152章 晚膳第240章 冰棺第146章 爭執
第138章 宣旨第九章 真相第195章 強權第十一章 秦陽232.第232章 舅甥第168章 舒窈第五十三章 宮變221.第221章 所求第98章 何青長第236章 潁州第195章 強權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176章 敗仗第199章 困惑第79章 靈堂第191章 截殺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83章 楚定國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70章 琴聲第177章 掛帥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170章 琴聲第198章 貪墨233.第233章 任命第二十三章 陳府第205章 夜色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91章 因緣第180章 不仁第120章 刑場第109章 右衙衛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四十章 策劃第130章 洞房第五十九章 謀反212.第212章 荒謬第88章 鷹衛第86章 演戲229.第229章 地圖第八章 出宮第246章 難題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243章 衝突第255章 寵信第97章 惡人第118章 案卷230.第230章 人選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12章 夜飲第126章 狂言219.第219章 改變第104章 百姓第171章 醉酒第196章 平等第187章 生死第三章 畫像第207章 長夜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71章 醉酒第91章 因緣第255章 寵信第135章 狀元第119章 選擇第178章 圖格第183章 再請第八章 出宮第110章 王立鬆第198章 貪墨第131章 陳菊連第91章 因緣第143章 戰事第167章 病情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139章 政務第167章 病情第201章 網第151章 兵糧第127章 貢士第164章 肝疼第199章 困惑第100章 非人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三十二章 坦誠第二十九章 復課226.第226章 寒暄第127章 貢士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97章 萬壽節第253章 聖旨214.第214章 戰略第三十九章 難平第三章 畫像第152章 晚膳第240章 冰棺第146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