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第233章 任命

兩人聽着屋外穿林打葉聲,在暖意盈盈的屋內就着一壺熱茶聊了大半個時辰。

這還是葉傾懷登基以來第一次和賀庭泉單獨聊這麼久。兩人從幼時往事聊到賀家,又聊到賀庭泉的禁軍生涯,最後說到了京畿衛和顧海望。

“朕先前偷溜出宮去,在市井聽到流言,說京畿衛在盛京的風評很差,是在京中縱馬傷人、欺辱商販、花街鬧事的慣犯。此事舅舅可有耳聞?”

“確有其事。京畿衛在京中橫行霸道慣了,臣在酒館吃飯時也曾碰過幾次京畿衛喝酒賴賬。”

“京畿衛本該是維護京中治安的存在,如今卻屢屢成了鬧出事端的罪魁禍首。舅舅覺得這是因爲什麼?”

賀庭泉怔了一下,答道:“京畿衛中有不少人出身世家,從小就沒吃過什麼苦頭,欺凌旁人慣了,所以養成了這種惡習。”

葉傾懷搖了搖頭,道:“要這麼說,舅舅也是世家出身,也沒吃過什麼苦頭,但舅舅就沒有這樣的惡習。不光是舅舅,事實上整個禁軍都罕有這種仗勢欺人胡作非爲的。按理說,禁軍中世家子弟可比京畿衛中的佔比更高。”

葉傾懷的神色驀地冷了下來,她的聲音也冷了下來,有些令人生寒:“因爲上行下效。”

葉傾懷揮了揮手,讓芳華姑姑和一衆在屋裡侍候的下人退了下去。

待衆人離去,屋中只剩下葉傾懷和賀庭泉兩人,葉傾懷才繼續道:“因爲前京畿衛長史顧海望就是會在京中縱馬傷人、欺辱商販、花街鬧事的人。”

賀庭泉面露驚色,他沒有想到葉傾懷會如此直接地和他這樣描述顧海望。

“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死。齊王好紫衣,國中無異色。楚哀帝喜好男色,整個朝廷一半的大臣都開始養男寵,一時間京中南風館林立。睿朝奸相宋齊海貪贓成性,奢靡成風,底下得他重用的人便也一個比一個能貪,一個比一個府邸奢華。京畿衛有今日這般風氣,是因爲他們的頭領就是這樣的人。”

葉傾懷垂下了眼,神色沉了沉,道:“朕要改變這樣的京畿衛,就必須要徹底抹除顧海望在京畿衛中留下的痕跡。”

她頓了頓,擡起頭看向了賀庭泉,眼中似有千鈞重。

然後,賀庭泉聽到皇帝緩緩吐出了一個問句:“舅舅,你願意出任京畿衛長史嗎?”

這讓賀庭泉不禁心頭一驚,不敢應聲。

他已許久不曾與葉傾懷這樣近距離地接觸,只聽朝中宮中都說皇帝如今勤勉奮進,行事雷厲風行,手段非比尋常,甚至還有傳言說葉傾懷身上有暴君的雛形。

賀庭泉素來覺得不可信。在他心中,葉傾懷始終是小時候那副弱不禁風、溫潤無害的模樣,與暴君這樣的形容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

今日久違地見到自己這個外甥,聽她一口一個叫着自己“舅舅”,與他言笑晏晏地話着家常,更讓他覺得那些傳言都是無稽之談。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那些傳言究竟是從何而來。

那不是一個天真懵懂的孩子該有的語氣和眼神。葉傾懷的話中和眼中都像是含着一把刀,這把刀要劈向所有顧家的追隨者。

賀庭泉猶豫道:“顧海望是顧閣老的嫡子,顧家在京畿衛中勢力龐大,陛下若要清算,只怕近半人都要受到牽連……”

“不需要牽扯那麼廣泛。朕只要京畿八衛的衛將軍都是聽奉皇命的忠臣便可。至於下面的人,多是些會見風使舵的,誰強勢他們便跟着誰,不必刻意針對他們。”

葉傾懷又解釋道:“朕讓舅舅來做這個京畿衛長史,並不是要舅舅來做劊子手。只是京畿衛對京城和皇宮的安危影響太大,朕不敢假以他人之手。如今顧海望已被貶爲庶人徹底失勢,若是這些衛將軍們能看清局勢棄暗投明,朕不僅不會動他們,還會厚待他們。若是不能,朕便只能將他們換掉。一切事情都有朕來主張,舅舅只要聽朕的命令行事便是。另外,朕會給舅舅配一個副手,禁軍的中郎將許宥行,他爲人聰敏,舅舅有棘手的事情可以交給他去做。”

葉傾懷將話說到這個份上,賀庭泉已聽明白,皇帝對此事早有決斷。葉傾懷問他是否願意出任京畿衛長史,只是一句明面上的客套,而非真的來徵求他的意見。

於是他跪了下來,道:“謝陛下隆恩。微臣定不辱使命。”

葉傾懷這才鬆了神色,面上冷峻的神色被溫暖的笑意取代,她起身扶起了賀庭泉,道:“京畿衛中有舅舅坐鎮,朕可算能安穩地睡個好覺了。”

她扶着賀庭泉坐下,道:“任命的聖旨朕已擬好,明日早朝朕會在朝上宣讀。朕已和趙胤實打過招呼,舅舅今日早些休息,明日穿整齊些,來上朝吧。”

賀庭泉心道:果然,皇帝在召見他前已經連聖旨都擬好了,顯然沒有打算給他留有拒絕的餘地。

他看着這個已經長得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外甥,第一次眼裡露出了敬畏之色。

眼前的孩子已經不是那個他記憶中的四皇子了,不是那個站在朝廷邊緣沉默寡言地觀望的孩子了,他已經提着刀下了場,成爲了權力場中角逐的一員。

賀庭泉知道,對於那些在權力中心廝殺的人而言,親情從來都不是溫馨的羈絆,不過是維繫權益的紐帶罷了。

“陛下……微臣想多問一句,陛下爲什麼突然想讓臣來做京畿衛長史呢?”賀庭泉的聲音有些弱,他垂着頭,掩飾着眼中的疑懼。

葉傾懷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嘆了口氣,道:“其實朕早就想啓用舅舅。朕在朝中無人倚重,可信之人更少。但是,朕在母后臨終前曾答應過她,絕不會讓賀家攪入朝局。”

賀庭泉聞言一驚,不禁擡頭看向葉傾懷,皺了皺眉,顯然是想到了那些令人不快的往事。

“母后的擔憂沒錯,以朕從前在朝中的地位,不要說保護賀家了,就是保住自身都困難。”

葉傾懷輕描淡寫地將這一頁掀了過去,又道:“如今不同了,雖還稱不上立穩腳跟,但朕在朝中已能說得上些話。朕考慮了很久,覺得京畿衛長史這個位置只有舅舅能勝任。若不是到了萬不得已,朕本不願打破對母后的承諾。”

她坦然直視着賀庭泉,眼中滿是熱忱和期待:“舅舅,朕將京畿衛交付與你,是將整個皇城的安危都交付給了你。舅舅可不要讓朕失望啊。”

第194章 過招第182章 夢魘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91章 因緣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134章 爲難第249章 爭吵217.第217章 盛怒第94章 死水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249章 爭吵第五十一章 危機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110章 王立鬆第95章 進退第183章 再請第82章 天意第113章 憂心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45章 軍情215.第215章 內亂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33章 對答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26章 狂言第120章 刑場第96章 較勁第242章 煉獄第六十一章 爭論227.第227章 選擇第143章 戰事第128章 大婚第107章 結餘第172章 意象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104章 百姓第146章 爭執第105章 師生第148章 憂慮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130章 洞房第162章 血光第八章 出宮第十四章 求親第96章 較勁第八章 出宮第83章 楚定國第243章 衝突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83章 楚定國第十六章 鬼市第104章 百姓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255章 寵信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五章 稱病第132章 殿試第二十章 早朝第三十八章 重逢222.第222章 喜脈第207章 長夜第124章 掙扎第103章 出師213.第213章 大局第134章 爲難第237章 古怪第五十六章 短兵211.第211章 瑞雪第176章 敗仗第169章 生辰第169章 生辰第82章 天意第五章 稱病第252章 破局第六十八章 少東家第115章 長命鎖第76章 陸宅225.第225章 武將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81章 勸言215.第215章 內亂第161章 碩鼠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83章 再請第十九章 回宮第122章 真假第151章 兵糧第146章 爭執第128章 大婚219.第219章 改變第100章 非人第207章 長夜第247章 壓力第六章 會審第101章 出殯第169章 生辰第150章 鉗制第81章 勸言第六十一章 爭論
第194章 過招第182章 夢魘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91章 因緣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134章 爲難第249章 爭吵217.第217章 盛怒第94章 死水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249章 爭吵第五十一章 危機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110章 王立鬆第95章 進退第183章 再請第82章 天意第113章 憂心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45章 軍情215.第215章 內亂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33章 對答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26章 狂言第120章 刑場第96章 較勁第242章 煉獄第六十一章 爭論227.第227章 選擇第143章 戰事第128章 大婚第107章 結餘第172章 意象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104章 百姓第146章 爭執第105章 師生第148章 憂慮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130章 洞房第162章 血光第八章 出宮第十四章 求親第96章 較勁第八章 出宮第83章 楚定國第243章 衝突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83章 楚定國第十六章 鬼市第104章 百姓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255章 寵信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五章 稱病第132章 殿試第二十章 早朝第三十八章 重逢222.第222章 喜脈第207章 長夜第124章 掙扎第103章 出師213.第213章 大局第134章 爲難第237章 古怪第五十六章 短兵211.第211章 瑞雪第176章 敗仗第169章 生辰第169章 生辰第82章 天意第五章 稱病第252章 破局第六十八章 少東家第115章 長命鎖第76章 陸宅225.第225章 武將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81章 勸言215.第215章 內亂第161章 碩鼠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83章 再請第十九章 回宮第122章 真假第151章 兵糧第146章 爭執第128章 大婚219.第219章 改變第100章 非人第207章 長夜第247章 壓力第六章 會審第101章 出殯第169章 生辰第150章 鉗制第81章 勸言第六十一章 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