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第216章 行雲寨

在北狄內亂的消息下面,陶遠還另外交上了一份葉傾懷期待已久的報告。

是鷹衛蒐集到的有關圖格的情報。

在北狄語中,“圖格”的意思是一種野草,這種野草生命力十分頑強,就算在大漠中也可以深深紮根存活,哪怕放火去燒,也燒不淨它的根莖,到了來年春天,這種野草又會長得遍地都是。因此“圖格”在北狄語中還有堅韌、頑強的意思。

但在這個名字廣爲人知之前,他一直都是以另一個名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楚博良。

行雲寨寨主楚博良。

再往前,是黑旗軍虎豹騎前鋒營統領楚博良。

根據鷹衛的線報,楚博良父親生前是黑旗軍中的工匠,楚博良是家中小兒子,從小跟着父親在軍中長大。當時黑旗軍中開辦隨軍學堂,培養後備力量,楚博良從十二歲就在學堂裡展露頭角,十六歲的時候因成績優異被學堂推舉給了北都王陸禹行做親衛。

北都王案發後,楚博良等殘黨並沒有立即投敵。從鷹衛的調查來看,他們也並沒有過鳴冤或是報復大景的舉動。相反,行雲寨一直有意無意地在暗中幫助允州軍,楚博良本人似乎也與徐曄私交不錯。因此,陶遠認爲楚博良當年應當是認可了朝廷對於北都王案的判罰。他認爲,楚博良之所以投軍北狄,大概率和北都王舊案並無關係。

陶遠認葉傾懷爲主已有近一年,這一年間兩人大多是用這種竹筒密信的方式互傳消息。

北都王通敵案發後,允州軍中大規模連坐,楚博良的兩個哥哥被牽連流放,父親雖因爲工匠的身份免於重罪,卻從此鬱鬱寡歡,沒有幾年便因病過世了。

與他一併倖存下來的,還有一百多號和他一同執行任務的前鋒營弟兄。

比起這些從小看着他長大的鄰里鄉親,白山附近的散戶和行商似乎對楚博良更加熟悉。

楚博良和她想象中大相徑庭。

一是因爲楚博良在北狄境內生活多年,與當地人交好,甚至能說一口流利的北狄話,因此可能是受到了北狄二王子洛迪的招安所以投了軍。二是因爲行雲寨起火之事存疑,陶遠懷疑楚博良惹到了什麼人結了仇,所以不得不投靠北狄以求自保。

楚博良在中軍做了一年多的親衛後,因爲前線吃緊,北都王將他放到了黑旗軍的王牌部隊虎豹騎中。又半年後,楚博良升任前鋒營統領。

楚博良彷彿是徹底放下了昔時的身份和舊日的恩怨,心平氣和地接受了行雲寨大寨主這個身份。

他們的姓名和容貌登上了官府的通緝令。

解散之後,楚博良帶着一些虎豹騎的舊黨投了北狄從軍,更多的人則是留在了白山附近的村鎮,過着普通人的生活。

但就是在這件事之後,行雲寨便突然解散了。

時隔十三年,楚博良終於又能回到大景的土地。

在葉傾懷先前的想象中,楚博良應當是一個勇武又善謀、且對大景恨之入骨的亂黨頭子。她甚至把前世大景的覆滅和陸宴塵的叛亂都歸罪在了他的頭上,認爲一切都是他在背後煽動。

鷹衛走訪過楚博良的老家,他家的舊宅荒廢多年。據當地人說,自從北都王案發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回鄉。

可如果楚博良並不是這一切的策劃者,那究竟又是誰、或者說是什麼在驅動着陸宴塵和楚博良這些曾經朝廷的忠良不惜背上叛亂的罵名也要舉兵殺進盛京、殺進太和殿呢?

究竟是什麼樣的目的,能讓一個宅心仁厚的帝師和一個樂善好施的寨主不惜將整個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捲入戰火也要拼力去達成?

她坐在案邊,支着頭陷入了沉思。

他在允州的家人已都不在人世了。

鷹衛並沒有查出行雲寨是爲何突然投軍北狄的,但卻查到了一件舊事。三年前,白山中曾經起過一場大火。因爲地處山中,人煙稀少,又是大景和北狄交界處,屬於典型的兩不管地帶,沒有官府救援。所以火勢蔓延了十幾天才止住。行雲寨的寨子也在那場大火中被焚燒殆盡。

他們口中的楚博良溫和內斂,爲人低調,仗義疏財,樂於助人。在這些人的描述中,他的模樣不似軍人或土匪,倒更像是文人和商人。他在行雲寨的這些年,也鮮少有人聽他提起過在黑旗軍中的舊事。

但她現在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陸宴塵爲何幾番請戰想要隨軍北征。

從此,楚博良領着前鋒營的殘黨在北狄開始了漫長的流亡生涯。他們是北狄的仇人,也是大景的犯人,只能藏身在白山綿延數百里的密林中,隱姓埋名,安營紮寨。據說,那些年裡爲了生計,楚博良當過護衛,做過獵戶,也行過商。

所幸的是,起火的時候是秋末,正是行雲寨每年外出購置冬貨的時間,大部分人都下山去城裡進貨了,所以並沒有多少傷亡。

一直到順平初年,天下大赦,他的名字才從通緝令上被撤了下來。

這是陶遠遞上來的呈報中最長的一封。

但從鷹衛的報告來看,楚博良不僅沒有對大景恨之入骨,甚至連他投靠北狄都有可能是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

葉傾懷看了很久,才放下了手中的信。

葉傾懷想不出來。

而楚博良,案發時因爲在北狄境內執行任務,反倒逃過了一劫。

可那時,他卻失去了迴歸故里的理由。

行雲寨的名聲也漸漸在大景與北狄交界的地方傳了開來。

對於楚博良的投敵原因,陶遠推測了兩種可能。

陶遠在信的最後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非常光鮮的履歷。十八歲就能在整個大景最利害的軍隊裡任前鋒營統領,足見其無論是軍陣武術還是兵法戰略都是個中翹楚。

換做是葉傾懷,她也想當面問問楚博良:爲什麼?

過了許久,葉傾懷擡頭看向一直站在一旁候着的沈歸荑,問道:“鷹頭還讓你帶了什麼話嗎?”

沈歸荑搖了搖頭。

“那你明天去給他帶句話,讓他在北狄加些人手,盯緊北狄王庭的動向。”

第十一章 秦陽第81章 勸言第十七章 買賣第186章 兄妹第88章 鷹衛第180章 不仁第164章 肝疼第235章 急報第116章 迷局第136章 決意第175章 請求第199章 困惑第242章 煉獄第165章 珍惜第五十一章 危機第241章 夢魘第178章 圖格第三十九章 難平第157章 濁水第173章 杜荊第101章 出殯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75章 月夜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69章 生辰第84章 惡癖第204章 嬉春第130章 洞房第99章 知遇第173章 杜荊第五十二章 困局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115章 長命鎖219.第219章 改變第七章 童話第180章 不仁第三十七章 抉擇第四十章 策劃第203章 蝶舞228.第228章 賀禮215.第215章 內亂第129章 顧飛燕第187章 生死第239章 判斷第112章 夜飲第170章 琴聲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87章 甦醒第76章 陸宅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82章 天意第182章 夢魘第九章 真相第七章 童話第169章 生辰第177章 掛帥第102章 冤情218.第218章 阻力第78章 金牌第237章 古怪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45章 軍情第86章 演戲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六十四章 刀傷218.第218章 阻力第143章 戰事第87章 甦醒226.第226章 寒暄第十章 文校第87章 甦醒第161章 碩鼠第80章 休朝第77章 困獸第159章 起火第142章 得意第144章 封爵211.第211章 瑞雪第250章 請辭第169章 生辰第四十章 策劃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237章 古怪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59章 起火第209章 戰書第248章 取捨第十八章 奔逃第179章 秦陽第115章 長命鎖第253章 聖旨第161章 碩鼠228.第228章 賀禮第206章 疑雲224.第224章 佈局第111章 陳情第200章 鏡子第201章 網第238章 懷疑
第十一章 秦陽第81章 勸言第十七章 買賣第186章 兄妹第88章 鷹衛第180章 不仁第164章 肝疼第235章 急報第116章 迷局第136章 決意第175章 請求第199章 困惑第242章 煉獄第165章 珍惜第五十一章 危機第241章 夢魘第178章 圖格第三十九章 難平第157章 濁水第173章 杜荊第101章 出殯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75章 月夜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69章 生辰第84章 惡癖第204章 嬉春第130章 洞房第99章 知遇第173章 杜荊第五十二章 困局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115章 長命鎖219.第219章 改變第七章 童話第180章 不仁第三十七章 抉擇第四十章 策劃第203章 蝶舞228.第228章 賀禮215.第215章 內亂第129章 顧飛燕第187章 生死第239章 判斷第112章 夜飲第170章 琴聲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87章 甦醒第76章 陸宅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82章 天意第182章 夢魘第九章 真相第七章 童話第169章 生辰第177章 掛帥第102章 冤情218.第218章 阻力第78章 金牌第237章 古怪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45章 軍情第86章 演戲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六十四章 刀傷218.第218章 阻力第143章 戰事第87章 甦醒226.第226章 寒暄第十章 文校第87章 甦醒第161章 碩鼠第80章 休朝第77章 困獸第159章 起火第142章 得意第144章 封爵211.第211章 瑞雪第250章 請辭第169章 生辰第四十章 策劃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237章 古怪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59章 起火第209章 戰書第248章 取捨第十八章 奔逃第179章 秦陽第115章 長命鎖第253章 聖旨第161章 碩鼠228.第228章 賀禮第206章 疑雲224.第224章 佈局第111章 陳情第200章 鏡子第201章 網第238章 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