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

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

林思成又來這一招?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王齊志用力的抿着嘴,但嘴角仍舊勾起,露出幾絲無法的仰制的笑意。

所謂敲山震虎,投石問路,王齊志就是第一個中招的。

比如林思成第一次進他實驗室,秀的那一套“鐵質文物穿透成像”技術。

又比如修復景泰藍狗盆的六點六燒。

又比如他娓娓道來,對“鐵質文物保護技術”的理解與看法。

所以,王齊志如何能放任這樣的人才,眼睜睜的從自己的眼前溜走?

這招他中的心甘情原! 現在也一樣:你們研究方向是怎麼確定的,重點是哪些,難點是如何突破的,以及根據哪些實驗方法和檢測數據做的技術溯原和理論推導,我全給你講的清清楚楚。

甚至,再給你加兩條:失傳技術。看,價值與立意是不是更高? 原因很簡單:嚴格來說,他們倆是來偷師的,不拿出點真本事,憑什麼讓人家把辛苦了幾年、十幾年的技術和研究成果教給你? 除非快刀斬亂麻,讓他們覺得他們的現在的成果其實並不是很超前,也不算多機秘。同時讓他們認爲眼前的這對師生,有足夠的資格和他們合作,乃至共享。

比如現在:

兩鬢斑白的老人緊緊的握着林思成的手,雙眼泛光,透着驚詫、愕然,以及濃濃的欣賞,和一絲懷疑。

前後整整九年,十數位研究員的心血,不可能被人隨隨便便的看兩眼,就乾淨利落的破解。所以,眼前這兩位肯定下功夫研究過,研究的時間絕對不短。

但要說研究水平要超過他們,姚漢鬆怎麼想,都覺得不大可能。

狐疑着,他握住林思成的手搖了搖:“貴姓!”

“免貴姓林!”

姓林?

姚漢鬆努力的想了想:唐代金銀工藝研究領域,好像沒有姓林的?

至少陝西沒有,河南也沒有。

但在他看來,跑出這兩個省,其它地方的全是二流。

他又搖了搖:“你老師呢,貴姓!”

“姓王!”林思成又笑了笑,指了指王齊志,“就是王教授!”

不可能! 三個字涌到了嘴邊,又被姚漢鬆硬生生的嚥了回去。

但既便不好當面說,他也堅定的認爲:不可能。

雖然同屬金屬類,但研究銅的和研究金銀的有本質的區別。前者的研究重點爲文物保護,比如商周時的青銅器,後者研究重點爲工藝復原。

王齊志頂多也就是研究錯金銀銅器時,附帶的研究一下。反正絕不可能把唐代的金銀工藝研究的這麼透,這麼高,甚至要高過陝博。

再想想剛纔:學生說“記”,老師就拿起本子記?

再看看現在:老師抱個本子和筆站在旁邊,學生反倒一馬當先? 正驚的一愣一愣,林思成又笑了笑:

“姚教授,不瞞你,我們這其實是班門弄斧:就剛纔說的那些,全是老師和我根據文獻資料,和已發佈的論文期刊中推導出來的。

重點依據來源就兩種:省文物局的陝西文物年鑑,和館裡的陝西曆史博物館論叢,特別是後者,給我們提供了極爲紮實而詳實的數據和理論基礎……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算是偷師……”

姚漢鬆又搖頭:還是不可能。

確實,自98年着手開始研究,應上級部門指示,館裡每階段都會公示進程與成果,同步發表論文,透露部分數據 同步向上級部門彙報,上級定期驗收成果,同步刊登。

但說實話,如果只靠公開的論文數據就能推導出核心技術,中國早趕英超美了,還要科學家和實驗機構幹什麼? 正狐疑着,林思成拉開包,取出了一樣東西:“當然,也離不開反覆實驗。但因爲缺乏實物,老師就只能找一些具有代表性工藝的民間手工藝品……”

姚漢鬆起初還想:那也不可能。

除非民間手工藝品,能將工藝細節體現到與國寶近乎於相同的程度。

不然所謂的根據實驗推導數據,就跟笑話一樣……

但隨即,他雙眼一突,整個人徹底愣住:一樽獸首瑪瑙杯擺在他面前,燦燦生光,栩栩如生。

這當然不是館裡的那一樽,那樽早被國博借走了,這隻肯定是仿品。

但爲什麼能仿得一模一樣? 同樣的巧色工藝,同樣的異形掏膛,同樣的多層級減地浮雕技法。

乃至於獸嘴的鬍子和斑點,也就是羊嘴塞上的金珠,同樣用的是“綴珠焊接”的工藝?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館裡都還沒研究出個所以然,東西就被借走了,民間既沒有樣本,更沒有技術,這一樽是如何複製出來的? 且複製的這麼像? 姚漢鬆把瑪瑙杯捧在手裡,反反覆覆,複復反反。

陳芬(組長)站在一旁,兩隻眼睛像是釘在了上面? 突然,姚漢鬆想到了什麼,脫口而出:“何錦堂?”

陳芬恍然大悟:“就是何錦堂!”

兩人對視了一眼,姚漢鬆猛的回過頭:“從哪買的?”

林思成不疾不徐:“京城的一位老師,他愛人在恭王府工作!”

“何錦堂去京城了?”

姚漢鬆嘀咕了一句,隨後,他又狐疑的看了看王齊志和林思成。

既便標本的工藝細節與實物很是相似,他還是覺得不大可能。

原因很簡單:他能看出來,王齊志只是七竅通了六竅,壓根一竅不通。這小孩所謂的“和老師一起研究推導”,自然不存在。

懂的只有他。

但問題是,研究推導需要時間。

那他是從幾歲開始研究的:十八,十七,更或是十五六? 但沒必要深究,姚漢鬆反倒覺得挺欣慰:這小孩能靠館裡的學術期刊復原出技術,靠疏淺到粗糙的一些數據,能就反推出他們辛苦八九年才研究出的成果,說明館裡的研究方向正確到不能再正確。

且能一針正血,直指要害,甚至能推陳出新,更上一層,這說明什麼? 人才!

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且是靠自學?

人才中的人才!

姚漢鬆放下瑪瑙杯,眯着眼睛,臉上滿是慈祥的笑容:“多大了!”

林思成把生日提前了兩個月:“二十一!”

“嘖,真年輕!”姚漢鬆感嘆了一聲,“在讀王教授的研究生?”

“是的姚教授!”

兩人一問一答,王齊志咂吧着嘴:這語氣,這笑容,怎麼那麼熟悉?

哦對,公安局的那兩位領導……

但無所謂:師生倆現在越綁越緊,王齊志一點兒都不擔心。

可能意識到,在王齊志面前這樣不太合適,姚漢陽只是淺淺的問了幾句。

林思成又問了問何錦堂。

“他是我們的老前輩,也是老領導:沒退休之前,是實驗中心的副主任,具體負責唐代金銀工藝的研究工作……”

姚漢鬆一臉唏噓:“大概九七年,何錦堂提出:對獸首瑪瑙杯、鴛鴦蓮紋碗開展重點研究。主要方向爲唐代炸珠工藝、金珠焊、金汞焊、無痕焊等焊接技術的研究復原。

但領導認爲歷代文獻佚失殆盡,口傳心授的民間傳承近乎斷代,技術支撐近乎於空白……包括上級部門也指示:步子不要邁太大,要循序漸進,穩打穩紮。

所以到九八年,館裡對執金壺、葡萄紋杯立項,並確定研究方向:既唐代錘揲、鏨刻,及流鋬一體化的力學原理……而立項的當月,何錦堂提出辭職,半年後提前退休……”

姚漢鬆娓娓道來,師生倆靜靜的聽。

漸漸的,王齊志的嘴角又勾了起來:今天能不能從陝博騙到核心技術資料不好說,但林思成未費吹灰之力,就把仿製瑪瑙杯的那位的身份查了個清清楚楚。

那像他,又是打電話,又是託關係,兩天過去了,還沒任何眉目。

還欠了好大人情……

林思成卻低着頭:口傳心授的民間傳承近乎斷代……那豈不是說,還沒完全斷代? 他又擡起頭來:“姚教授,你的意思是:唐代炸珠和金焊技術,還有傳承?”

“有,但不多!”姚漢鬆點點頭,“何錦堂就是,他祖父、父親都是清代內務府金玉作(專門製作金銀器)的工匠……上世紀五十年代,省裡成立文物修復小組,他與他父親成爲鑫銀器修復師傅……之後,又調入省博……”

林思成雙眼發光:就說失傳幾百年的工藝,怎麼可能突然冒出來,原來真的有傳人? 但內務府金玉作……林思並不記得發掘內務府遺址時,有過相關的文獻出土? 不過現在沒必要深究這個,重點是核心技術和資料,以及已失傳的工藝技術。

林思成當然會,但問題是:如何讓別人以爲,他這些技術是通過學習和鑽研學來的,而非突如其來,沒有任何來源,突然就會的? 不然他會的再多,懂的再多,也不敢用……

暗暗轉念,林思成徐徐吐了一口氣:“姚教授,能不能冒昧請教幾個問題?”

“這有什麼冒昧的?”姚漢鬆笑的更慈祥了,“儘管問……”

“謝謝姚教授……”

而後,一老一小,一問一答,如旁若無物。

漸漸的,姚漢鬆的眼睛越來越亮,陳芬的眼睛越睜越大。

王齊成聽的半懂不聽,其他人更是如同聽天書。

最後,覺得差不多了,林思成停下話頭。姚漢鬆和陳芬盯着林思成,眼神複雜莫明。

也就問的夠雜,夠多,且一針見血,直指要害。不然他們還以爲,林思成是何錦堂的徒弟。

不,懂的比何錦堂更多,更廣。所謂敝帚自珍,若非如此,上級也不會看到何錦堂的提議就直接否決。

許久,姚漢鬆嘆了一口氣:“你涉獵的方面很多,理解的也足夠深刻,但我肯定一時講不完,講太多你也記不住……

這樣,需要什麼資料,你列個目錄,我讓小陳給你找一找……你隨時來看,有什麼不懂的,你隨時問,問我和小陳都行。”

稍一頓,他又強調了一下:“但不要外傳!”

林思成重重點頭:“姚教授你放心!”

一旁,王齊志嘴都快笑歪了……

(本章完)

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48章 六填六燒第49章 請客第249章 強迫症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06章 你禮貌嗎?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17章 帝璽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11章 燈會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71章 又撒謊?第19章 報警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65章 搬家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49章 請客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59章 不可能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17章 匪夷所思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72章 聽不懂?第82章 鬼面具第60章 漏上漏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44章 提個醒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解釋一下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72章 我要了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86章 林老師?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65章 搬家第106章 你禮貌嗎?調整一下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18章 核輻射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86章 林老師?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25章 口音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199章 仿作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64章 陽謀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
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48章 六填六燒第49章 請客第249章 強迫症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06章 你禮貌嗎?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17章 帝璽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11章 燈會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71章 又撒謊?第19章 報警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65章 搬家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49章 請客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59章 不可能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17章 匪夷所思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72章 聽不懂?第82章 鬼面具第60章 漏上漏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44章 提個醒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解釋一下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72章 我要了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86章 林老師?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65章 搬家第106章 你禮貌嗎?調整一下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18章 核輻射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86章 林老師?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25章 口音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199章 仿作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64章 陽謀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