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

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 林思成順手一攤,字軸鋪到了茶几上。

“王小姐,這一幅要不要看?”

女人苦笑:“林老師,還需要看嗎?”

“都已經打開了,順便看看!”

林思成確實挺隨意,也沒拿放大鏡,漫不經心的瞅了瞅。

就大致掃了兩遍,他就直起了腰。

郝鈞也湊了過來。

王明星拿來的四件他全部看過,除過太湖石,這是他唯一敢確定有問題的一件,所以格外篤定:“這是僞作!”

林思成不置可否,既未點頭,也沒有吱聲。

一看他這樣,葉安寧頓時來了興趣,拿起了放大鏡仔細看了一圈。

然後,指着左右兩邊的印和跋:“林思成,這兩條邊,是不是後加的?”

林思成點點頭:“好像是!”

只以爲他是隨口迴應,葉安寧也沒在意。

因爲痕跡很明顯:左右兩邊,就右邊的那方“自樂軒”,以及左邊兩方題印在內那兩塊,明顯是後面補上去的,然後又拿顏料補過縫。

但經年累月,顏料褪了色,稍微留點意就能看出後補的痕跡。也能看出三處的紙色有略微的不同:兩邊的稍淺,中間的稍深。

所以兩邊有題印的紙,明顯是後加的。

包括卷尾的題字,也就是“永樂壬寅秋七月既望”、“華亭沈度謹識”那兩句,和正文內容中的字體,也有明顯的區別。

所以,這就是一件轉山頭,“移跋換印”的仿作。

不過仿的不錯,至少材料到代,裱工精細。

仿元代明仁殿紙的明代宮廷灑金紙,金箔片較大,如雪片點綴,又稱片金紙。

印泥則是承自宋元時期的“油朱”,相較大明中晚期及清代,硃砂顆料稍粗,純度較低。因爲易氧化,所以印色呈暗紅,且有點滲油現象。

墨也是明代早期的膠鬆墨,黑中帶灰,膠質極重。軸與裝裱也一樣,典型的大明早期風格。

字也寫的很好:婉麗端莊,結構嚴謹,工整的不能再工整,規範的不能再規範。

史稱臺(中央六部)閣體,館閣體,也稱狀元字。

在明代,不論是尚書省等中央機構,還是省、州、縣等地方,以及宮廷文書、科舉考試、外交國書等等等等,全部用的是這種字體。

若論其最,沈度第一。

洪武間,他落第未中。明成祖既位,下詔簡拔書法好手,沈度入選,任翰林院典籍。

因爲楷書寫的極好,極爲成祖所欣賞,侍從便殿。凡當時策封玉冊,中外國書,祭書祀詔,以及重要的聖旨全由他書寫。

朱棣贊他爲“我朝羲之”,所以至明宣宗即位時,已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數遍上下幾千年,絕對算是“因字入仕”的典範。

留下的墨跡不少,最有名的就是世界聞名的永樂大鐘,以及永樂、宣德年間的瓷銅彝器的楷書款識,即“大明永光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只要是官貢御器,凡是有款,必然是他的臺閣體。

恰恰好,這幅字上的三方印,都是沈度。

右首第一方自樂軒:自樂是他的號,刻的是標準的玉箸篆,印也是標準的齋號章。

左首有兩方跋印,一方雲間沈度,一方侍講學士之間,說明這是沈度晚年時期的作品。

當然,如果是真跡的話。可惜不是……

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葉安寧又開始辨讀內容: “靖節高風,百世景仰,其詩辭家寶戶傳,膾炙人口……茲伯時以澄心堂紙圖其像,繪其辭作長卷……與吳道子,王摩詰抗衡矣……咦,這是書畫題跋?”

葉安寧頓住,又仔細回憶。但不論是沈度所題的這幅畫,以及辭中所說的這位“伯時”,都沒什麼印象。

想了好久,都沒什麼頭緒,她又指了指:“林思成,‘伯時’是誰?”

“北宋李公麟,著名畫家,收藏家,鑑定家……官至御史臺檢法,朝奉郎……史稱與王安石、蘇軾、米芾、黃庭堅皆爲至交……

李公麟善畫人物,尤工畫馬,蘇軾稱讚他:“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且精攻山水,王安石稱其深得吳道子旨趣,王維真傳……”

葉安寧有些懵:不是……林思成,你還真知道?

她又看了看字軸上的那一句:東坡、山谷、尤極讚美,且爲之屬和焉……

蘇軾不就自號東坡居士,黃庭堅不也自號山谷道人?

葉安寧當然知道,但就憑這一點推斷,她真心做不到……

“那這跋題的又是什麼畫?”

“李公麟畫歸去來辭圖!”

歸去來辭……晉代陶淵明的賦?

葉安寧直直的盯着軸上的字:超出筆墨溪徑之外,溢人目捷之親見……這不就是照賦作畫? 感覺,自己離林思成差好遠,五年的大學白讀了,十年的故宮白蹭了一樣? 正感慨間,林思成手指微曲,掠過字軸:“王小姐,能不能冒昧問一句,這輻字的來歷?”

王明星稍頓了一下:“朋友送的!”

“三件都是?”

“三件都是!”

果不然? 這三件,應該都是有人求辦事,送給王小姐的朋友的禮物。

收禮的人職位肯定不低,送禮的也用足了心思,所以專挑這種鑑藏不明,基本查不到流傳軌跡的作品。

所以,自己之前應該是猜錯了:這位王小姐沒上當,加太湖石,這四件都應該是他朋友送的。

甚至於林思成能夠猜到,她這位朋友應該是進去了。她應該也跟着犯了點事,所以才心神不寧,慌恐不安。

怕惹上麻煩,也可能是怕送禮的來索要,她才急於出手。

但人之常情,不予置評。

林思成暗暗一嘆,擡起頭來:“這一件,王小姐出不出?”

霎時間,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怔住。

包括郝鈞和葉安寧:不是……林思成,這幅字是轉山頭的拼接款,你買什麼買?

低頭再看:沒錯,鈐印與題跋全是拼接的。

字雖然很像沈度的風格,但舉大明一朝,甚至於明清兩朝,臺閣體寫的好的數不勝數,比沈度寫的還像沈度風格的一抓一大把。

所以這字,十有八九是仿作。

除非,是名家仿的?

郝鈞目露狐疑,盯着字軸目不轉睛。但然並卵,他字畫水平只是一般。如果讓他說幾位明代的書法家,他肯定能說得上來。

但如果說誰的臺閣體寫的好,他真心不知道……

那位王明星精神一振。

國畫院的那位專家也說這幅字是拼接款:即題與印均爲沈度真跡,但內容卻是之後拼的。

幾大拍賣行的評估師也是類似的說法,壓根就不收。

所以,她一直以爲是贗品,不值什麼錢,連鑑都沒讓林思成鑑。

但他突然就問,這字賣不賣,是什麼意思? 關鍵是眼睛那麼毒,懂的又多。甚至於給人的感覺,好像比那位專家都還要專業一些? 總不能,這其實是一幅名家之作? 頓然,女人眼睛一亮,心臟止不住的跳了一下:“三百萬!”

林思成懵住:大姐,你和三百萬過不去了是吧? 太湖石三百萬,查示標的仿作賣三百萬,董其昌的代筆也賣三百萬,這幅字又賣三百萬?

林思成沒說話,只是嘆了口氣。

東西當然值三百萬,但前提是要知道來歷、出處、其中的蹊蹺,以及發生過的變故。

不是林思成故意坑她,也不是他吹牛:除了自己,或是故宮,這東西她不管拿到哪,別說三百萬,三萬都懸。

所以,靠眼力和知識賺錢,不寒磣。

看林思成默不作聲,那位老專家猛使眼色,然後,伸手比了個四。

王明星靈機一動,脫口而出:“四百萬!”

老專家愣住,差點一頭磕到茶几上:你也是真敢要? 他雖然不知道這是誰仿的,但至少知道:軸心,就中間的那一部分,不論是紙還是字,年代不會超過宣德與正統。

而數遍這二朝,擅寫臺閣體的除了沈度,剩下的名人一巴掌就能數得過來:三楊、沈度之弟沈粲,沈度之子沈藻。

但不可能是三楊:堂堂宰輔,不至於去仿侍講學士的字。再者,風格也不像。

那就只剩其弟與其子。

沈粲與沈度並稱爲二沈,官至大理寺左少卿。沈度之子沈藻,官至禮部員外郎。

這兩位都算是明代的書法家,官也做的不低,但在史料中的記載,還不及其兄的十分之一。

所以,哪怕真是這兩位的真跡,市場價值還不及沈度一成,二三十萬頂到天。

王明星當然不差這麼點,所以老專家的意思是:所謂有錢難買心頭好,這小孩這麼直接,明顯是對這幅字獨有所好。王小姐你試一試,四件一起賣,看他要不要。

但王小姐會錯了意,張口就是四百萬……人家又不是傻子?

他嘆口氣,環指了一圈:“如果要,四件一起!”

林思成卻直搖頭:“那你們留着吧!”

老專家愣了一下,王明星也愣了一下。

“那你能出多少錢?”

林思成不假思索:“五十萬!”

幾個人又齊齊愣住:這麼高?

總不能,真的是沈粲和沈藻的仿作? 不管是這兩位中的哪位,這麼大的篇幅,二十三萬應該是值的。剩下的,自然是真題與真印的價格。

反言之,如果是這兩位仿的,從沈度遺留的其他作品上裁兩道印和跋,自然輕而易舉。

轉念間,幾人又看了看那兩道顏色漸褪,非常明顯的拼接縫,愈發確定。

但賣,還是不賣? 猶豫了好久,見老人眼神微動,女人咬了咬牙:“賣!”

林思成點點頭:賣就好。

但不賣也無所謂:除了自己,沒人會給這麼高的價。所以她即便今天不賣,過一段時間也會親自送過來……

隨後,郝鈞叫了財務,又拿來一份榮寶齋的制式合同。佣金加稅,林思成又多付了十萬。

別嫌貴,但凡林思成能說出來歷,確認無誤後,郝鈞就得給他蓋一枚擔保交易的章。

性質和鑑定章一模一樣……

三兩下籤完,刷了卡開了票,女人戀戀不捨。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她總感覺,賣虧了……

嘆了口氣,她又看了看字軸:“林老師,這是誰的真跡!”

林思成笑了笑,不答反問:“王小姐,賣都賣了?”

而且合同都簽了。

他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也不想給這位王小姐找不痛快。

知道問不出來,王明星索性做罷。助理和老專家過來幫忙,一個抱起了太湖石,另一個收起了剩下的兩方長盒。

雙方握手,相互道別。

都走到了門口,王明星又突然想了起來:拿了四件東西過來,包括最後一件也有了定論:十有八九是名家之作。

但唯有那樽太湖石,依舊不清不楚? 關鍵的是,那位郝總一臉的幸災樂禍。甚至於林思成看完後,一個字都沒講。

她總覺得心裡不太踏實……

轉着念頭,女人轉過了身,指着箱子:“林老師,這一件,能不能也請你掌一眼?”

“王小姐,不用掌!”

這次撿的漏不小,這位王小姐也比較乾脆,告訴他也無妨。

林思成言簡意賅,“我說直白一點:從文玩而言,這一類東西的價值不高。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可以送到拍賣行試試,但我估計,沒人會收!”

稍一頓,林思成又斟酌了一下措詞:“如果我沒猜錯,你那位朋友的事情應該就和這類東西有關。如果定了的話,你不妨和他見一面,他應該會告訴你……”

老人和助理聽的一頭霧頭,不明所以,王明星的臉色卻突地一白,雙目狂突。

她朋友能有什麼事情?當然是指進去了……

定了的意思,自然指的是已經判刑,可以會見家屬……

但問題是,林思成怎麼知道?他甚至知道,是因爲太湖石進去的?

一時間,她又驚又疑,欲言又止。

但過了好久,她最終還是沒敢問:朋友嘴嚴,沒把她交待出來。但她自己不能嘴鬆……

女人勉力笑笑:“林老師說的什麼,我聽不懂!”

林思成點點頭:點到爲止,聽不懂就聽不懂吧。

看他再不說話,女人說了聲謝謝,三人匆匆而去。

門“咣”的一聲,在屋中迴響。郝鈞和葉安寧盯着林思成,眼神複雜莫明。

又來了? 林思成鑑完器,有時還會鑑鑑人的手段,他倆都見識過。但每見一次,猶覺震憾無比。

就感覺,林思成比算卦算的還準……

郝鈞猛吐一口氣:“你怎麼知道他朋友出事了?”

“望氣:眼赤目腫,驚悸不安、多疑善恐、怔忡氣滯……這是鬱症。說明她惹上了麻煩,導致五心煩熱、失眠多夢。

心脾兩虛、痰熱擾心、心膽氣虛……這是情志不暢,七情內傷。說明這麻煩,應該是與她關係密切的人惹出來的,然後牽連到了她……再根據那樽太湖石,以及她急於出手幾幅字畫的心理,我盲猜了一下……”

林思成,你這猜的好,一猜就猜的那女人臉色發白,跟見了鬼一樣的表情?

郝鈞囁動着嘴脣,好久,又嘆了一口氣:“要不要去京城,在天橋底下給你支個攤?”

林思成哭笑不得:“郝師兄,現在京城哪還有天橋?”

也對,早拆了七八十年了……

但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心理壓力真的挺大……

郝鈞嘆口氣,點了點字軸,岔開了話題:“誰寫的?”

林思成直接了當:“沈度!”

“誰?”

“沈度!”

郝鈞猛的愣住,直戳戳的擡起頭。

他耳朵當然沒問題,也聽的清清楚楚,他只是有點不敢置信。

包括林思成出五十萬的時候,他都還在想,這不會是宣德朝或正統的哪位六閣尚書寫的吧?

但壓根就沒想過,仿沈度真跡的仿作作者,仍舊是沈度? 低頭再看:沒錯啊,拼接的題和印? “真的是沈度!”

林思成耐心解釋,“畫院錄(明代內府編纂字畫著錄)記載:永樂壬寅(1422年),沈度、沈粲,及多位翰林院典籍奉旨,對內廷畫院諸多名家藏畫題跋……其中就有這一幅!”

“到正統三年(英宗),內務府下屬書房因年久失修,被雨泡塌,許多字畫與題跋都泡了水,其中仍舊有這一幅。”

“之後英宗下旨補題,但王振看到許多隻是泡了兩邊的印和最後的留款,就令沈藻從府中呈來沈度遺作,然後移款……其中,仍舊有這一幅。”

稍一頓,林思成指指字軸:“再然後,畫院錄、李公麟畫陶淵明歸去來辭圖,及沈度題辭一併傳到了清朝,移款之事又被記錄於石渠寶笈之中……

再之後,到了民國,畫院錄遺失,李公麟畫陶淵明歸去來辭圖被運到了臺灣,這篇題辭卻不知所蹤……”

林思成一臉唏噓:“沒想到,突然就冒了出來。更沒想到,運氣這麼好?感謝郝師兄,完了請你吃好的。”

郝鈞聽的一愣一愣,葉安寧更是睜大了眼睛。

豈不就等於,這不但是沈度真跡,更是明、清兩代宮廷內藏,且收藏於畫院錄與石渠寶笈中的珍本? 所以,何止是三百萬?

(本章完)

第34章 我不賣了第155章 胡鬧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63章 買不起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79章 彙報一下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78章 不辛苦第52章 要糟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6章 雞毛撣子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52章 要糟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34章 我不賣了第78章 洗貨第149章 玉豬龍第199章 仿作第26章 曼生壺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63章 買不起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調整一下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172章 聽不懂?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21章 充數第181章 試試手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78章 洗貨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66章 孽徒第12章 怎麼可能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229章 慢慢來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78章 不辛苦第5章 闖禍了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55章 胡鬧第119章 貴姓?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64章 陽謀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
第34章 我不賣了第155章 胡鬧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63章 買不起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79章 彙報一下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78章 不辛苦第52章 要糟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6章 雞毛撣子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52章 要糟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34章 我不賣了第78章 洗貨第149章 玉豬龍第199章 仿作第26章 曼生壺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63章 買不起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調整一下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172章 聽不懂?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21章 充數第181章 試試手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78章 洗貨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66章 孽徒第12章 怎麼可能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229章 慢慢來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78章 不辛苦第5章 闖禍了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55章 胡鬧第119章 貴姓?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64章 陽謀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