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著書立言

第209章

著書立言 春陽正暖,玻璃幕牆染了一層淡金。

浮雪漸漸化開,擺渡車在跑道上拖出長長的水痕。飛機沖天而起,耳中傳來震脆的轟隆聲。

去的時候大包小袋,回來的時候不但沒見少,還多了許多。塞滿了兩臺越野的後備箱,又在大奔的後座上碼了兩層。

趙大開大切,趙二開大奔,一家四口上了第一輛。

坐在副駕上,王齊志左瞅右看:“沒見哪裡扎壞啊?”

單望舒瞪了他一眼。

就林思成的性格,哪裡會留到他們回來?估計年還沒過完,車就修好了。

但王齊志問的不是這個,而是林思成一改錐,把車窗捅了個窟窿。

又不是紙糊的?

不好在小輩面前亂吹,王齊志岔開了話題:“伯恆,你師父這幾天在忙什麼?”

“就培訓和總結:公開培訓了兩天,又內部培訓了一天,之後寫了兩天論文,又和商教授、李助教把耀州瓷的資料彙總了一下……”

王齊志一臉狐疑:“再沒幹別的?”

“好像……沒有吧?”趙大回憶了一下,“哦對,我二叔來了,我師父陪着喝了一場酒!”

唏,這不對吧?

自己故意晚了一個星期纔回來,姐夫和林思成就沒見一見,沒擦出點火花?

下意識的,他回過頭,和單望舒對視了一眼。

夫妻倆一樣一樣的:驚奇中帶着狐疑,愕然中帶着不解。

葉安寧裝沒聽見,低頭不語。

兩人肯定沒見面,不然趙大就應該知道,王齊志再沒問。

閒聊了一路,大概一個小時後,車開進了學校。

帶的東西大部分都用來送人,懶得往樓上搬,王齊志讓趙大把車開到了中心的後門,準備放到庫房裡。

剛下車,他怔了怔:不時有學生進進出出,依稀有些面熟,好像都是本院的研究生。

看到王齊志,本能的一停,再躬腰問聲好。

咦,突然就這麼有禮貌了? 王齊志攔住了兩個男生:“我記得你們是考古系研三的吧,往這跑做什麼?”

兩人學生勾了勾腰:“王教授,林老師這邊開培訓課,導師推薦我們來試一試!”

王齊志又怔了一下:中心要擴大培訓這事他知道,還是他和商妍定的。目的是從臨屆的研究生中吸收幾位,提前培養,定向培訓。

只是培訓,不需要上崗,所以沒工資,更沒補貼,主打一個願者上鉤。所以王齊志就以爲,報的人不會太多。

但看這情況,也就兩三分鐘的時間,進來的出去的就有七八個。

關鍵還在於,導師推薦他們來的?

不是……林思成搞個培訓,還得導師幫他們走後門? 總覺得哪裡不對,讓趙大叫人搬東西,王齊志三步並作兩步,進了展廳。

人還是那幾個人:兩個實習生臨時充當接待,但壓根沒發現進來人,隔着小吧檯,頭對頭的嘀咕着什麼。

走近一看,兩人拿着筆,一個咬着筆桿子,一個咬着後槽牙。表情一樣一樣的:皺着眉頭擰巴着臉,要多愁有多愁。

教了快十年書,一看就知道,這是碰到不會做的難題了。

仔細再一瞅,工工整整的兩行標題: 古陶瓷無痕修復中耀州瓷刻花工藝復原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的耀州瓷修復技藝活態傳承路徑。

咦,可以嘛,過了個年的功夫,突然就知道上進了?

看來林思成搞的這個培訓挺成功。

王齊志沒出聲,還刻意放輕了腳步。人都走過去好遠,兩女孩才發現他。

剛要打招呼,王齊志擺擺手:“寫你們的!”

說着話,人進了辦公室。

趙修能坐在沙發,一手紙,一手筆,不知道在寫什麼。看到王齊志,他連忙站起了身。

剛要寒喧,看到了茶几上的幾張打印好的紙,王齊志當場就愣住了:耀州窯制瓷工藝及其發展脈絡研究。

不是……趙總,你是要鬧哪樣?

外面的實習生寫論文,你也寫論文? 不對,這何止是論文……這是要出書!

看這個標題就知道,這是要從耀州瓷的起源開始,按唐、五代、宋至清末民國的朝代脈絡,梳理耀州窯窯業技術的演變歷程。

至少要囊括六個朝代上千年,且要涵蓋院館珍藏分析、裝燒工藝、覆蓋及折射影響,國內外相關瓷窯關聯性,及裝飾技法、文化傳播及學術史。

這不但是綜述,而且是論著,要講明白了,論文篇數得以“百”計。

不誇張,別說趙總,就這個標題,把林長青和商妍喊過來問一問,他們敢不敢動這個念頭。

再猜一猜,趙總什麼文化水平?小學沒畢業。

所謂的地、富、反、壞,說的就是他爹他爺爺,他咋上學? 正驚得一愣一愣的,趙修能一臉苦色,眉頭皺的比展廳裡的兩個實習生還深:“王教授你知道,我就沒上過幾天學,林師弟非讓我背這個?”

啥,背? 林思成寫的?

仔細再一看:除了標題,剩下的全是提綱,並非論文,也沒有實質性的內容。

這纔對嘛。

他暗暗呼了一口氣,又有些狐疑:“林思成讓你背這個幹什麼?”

“林師弟說,等印書的時候,後面給我掛個名!”

啥? 意思是,林思成要出書? 林思成,你厲害了,老師我不在才半個月,你就要放衛星?

“趙總,他人呢?”

“在三樓!”

“好,趙總,你先背!”

哪顧得上可憐兮兮的趙修能,王齊志“騰騰騰”的就上樓。

剛出了三樓的樓梯口,他又是一愣。

偌大的會議室,坐滿了近一半。八九個學生圍着講臺,神態恭敬。

王齊志看不到林思成,但能聽到聲音。

“師兄,你這篇不行:五代耀州青瓷具備的柴窯特徵……我那天確實講過,耀州青瓷與柴窯青瓷有相似之處,但只是因爲部分制瓷工藝都來源於越窯……你不能光憑‘可能’,就將兩者混爲一談……

信不信一看標題,期刊就能給你PASS了……當然,做爲研畢論文應該是沒問題的……”

“師姐,你這個也不行:宋耀州窯青瓷斷代特徵比較研究,你學的是保護與修復,卻論證鑑定與斷代,導師這一關就先過不了。不過可以試着投一投相關期刊……”

“咦,這個好:宋代耀州窯五足香爐研究……師兄,你可以適當的將覆蓋蓋擴一擴:比如鼎式爐,花式薰爐,鏤孔復層香爐……這些都是宋代耀州香爐中的經典器型……

要不這樣,研究範圍也稍大點:宋代耀州窯香爐研究……數據和索引稍稍詳實一些,做爲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沒什麼問題……”

林思成基本是一目十行,但篇篇都是一針見血,飛快的掃一遍,就能指出論文中的問題所在。

研究生有沒有聽進去,服不服還不知道,但坐在旁邊的李貞和商妍早已心服口服。

還有林長青,林思成但凡講的多一點,或是特別一點的,他就會把學生叫過來,再和商妍看一遍。

每看完一篇,兩人就面面相覷,瞳孔中流露着異樣的神色:就這論文的指導水平,比起他們倆,好像都不差? 關鍵是賊快,三五分鐘就指導一篇論文,還帶修改意見的,見過沒有?

正驚疑不定,眼前一暗,兩人下意識的擡起頭。

“咦,王教授……”

王齊志忙點頭,把兩人按了下來,又順帶着瞄了一眼:這不就是剛剛林思成說的,宋代耀州窯香爐的那一篇? 大致掃了一遍,王齊志暗暗點頭:確實不錯,覆蓋面稍廣一點,做爲碩士學位論文綽綽有餘。

翻到第二頁,論文結尾的空白處,林思成寫了幾行:

器型:五足爐,鼎式爐,花式薰爐,鏤孔復層爐,豆式爐……

論文方向:裝飾、紋樣、釉色……

重點及特色:宋代審美、藝術內涵……

王齊志怔了一下:怪不得會議室裡這麼多的學生? 就這三行,從論點到方向,再到重點,既直指要害,又面面俱到。

如果打個比方:廚子教學徒炒菜,全切好了不說,還備了調料。甚至哪一步先放什麼,開多大的火,炒幾下,都給你標的清清楚楚。

再要不會炒,那他媽是豬! 王齊志直勾勾的回過頭。

然並卵,林思成被學生圍的嚴嚴實實,哪能看的到? 指導完一篇,學生深深的躹個躬,一臉感激的離開。頓然又有另一位起身,圍在講臺旁。

走的走,來的來,李貞只是用鋼筆寫個號,竟都沒有歇口氣的時間? 王齊志瞅了好一陣:“林教授,商教授,總不能是全院的研究生,全來了?”

研究生才幾個?

商妍嘆口氣:“還有臨屆的本科生!”

王齊志一臉愕然:“怎麼搞的?”

“就週一週二,林思成公開培訓了兩天,可能講的有些多,耿院和景院就說,讓林思成整理整理,看能不能出本與耀州窯相關的綜述。”

“林思成說沒時間,耿院和景院就說:沒關係,他給方向和論點,論文讓學生寫。能用的就用,用不了也能給他補充點資料……然後從前天開始,咱們這兒就成這樣了……”

不是……綜述是什麼概念……讓學生給林思成當槍?

如果只是普通的培訓,院領導斷然不會這樣拍腦袋做決定。所以十有八九,應該是林思成在培訓會上講啥了。

王齊志暗暗思忖,正準備問,又傳來林思成的聲音:“這誰寫的?宋耀州窯天青釉配釉淺論……這是失傳又復原的技術,一沒古文獻,二沒有資料可索引,銅川的配方壓根就沒公開過,你怎麼淺論?”

“什麼,我知道,想向我請教?這位同學,你是想讓我見識一下法庭長什麼樣,還是想讓我嘗一嘗一看的水煮大白菜是什麼味道?來,門在那邊……”

“還有這篇:五代耀州窯倒流壺膨脹差異的解決辦法……真的,你寫在標題下面這些說是狗屁都嫌多餘,你還不如只寫一行:林思成,你給我寫篇論文,老子要發Sci……”

“啥,你們導師佈置的?扯蛋,這要是你們導師讓你們寫的,我把頭割下來……李貞,把這兩的名字記住,以後敢進中心,給我攆出去……”

起初,王齊志還在奇怪:以林思成性格,竟然也會發火? 又仔細一聽,他火氣也上來了:這倆是什麼狗屁玩意,林思成又不是你爹? 倒流壺的膨脹差異……他要會,他自己不會發,輪得到你倆? 隨即,他又愣住:咦,好像不對?

林思成要沒在培訓會上講,這兩個研究生哪知道什麼天青釉配釉,倒流壺膨脹?

心中愕然,他緊緊的盯着商妍和林長青。

兩人波瀾不驚,隨後,商妍又往旁邊指了指。

猛一回頭,王齊志瞳孔一縮: 旁邊的展櫃裡,擺着七八件瓷器,青嫩細潤,熠熠生光。

肯定是仿品,但問題是,中間的那隻盤,那隻壺,不就是天青釉和倒流壺? 天青釉王齊志知道,商研和林長青也知道,再加一個趙修能。

但倒流壺,聽都沒聽林思成提過……

王齊志睜圓了眼睛:“哪來的,林思成仿的?”

“對,他和李貞,還有肖玉珠,三個人就用了一天!”商妍悵然一嘆,“起先他只說是試一試,我和林教授就沒在意……結果第二天,他就把壺抱了出來……”

“據他說,用的是‘倒置三燒法’,比起青花瓷修復的‘多次復燒’、銅胎琺琅修復的‘多點多燒’,要稍微複雜一些……”

這不是廢話? 倒流壺中間的那兩根管在瓷器學中,有個專門的詞:異形器。

細不說,還必須中空,不管是初燒還是復燒,火只能烤到外部,裡外必然會受熱不均,繼而導致變形開裂。

所以,不單單要解決導管與壺體之間的膨脹差異,更要解決導管外部與內部的膨脹差異。

要那麼好解決,何必因擾好幾家機構二十多年?

真的,要不是圍那麼多學生,王齊志早把林思成拎起來了:就“試了試”,就試成了?

就初六,林思成還給他打電話,問他哪天回來,王齊志說是初十。

林思成提了一下培訓的事,又說要試着仿幾件耀州瓷,培訓的時候當標本用。

當時,王齊志滿腦子都是:姐夫去了西京,會不會發生點什麼,壓根就沒多想。所以他就以爲,林思成仿的只是普通的器形,至多仿一下天青釉,更或是茶葉末。

哪知道,他弄出來了一把倒流壺? 不是,你倒是說呀?

要知道仿的是倒流壺,我還管什麼姐夫不姐夫?

王齊志越想越後悔,盯着櫃子裡的倒流壺,咧着嘴,擰把着臉,就跟牙疼一樣。

“然後,林思成就輕描淡寫的,就把那壺,拿到了培訓會上?然後,就直接講?”

商妍點了一下頭,又嘆了口氣:“倒也不算輕描淡寫:剛開始講,銅川的人就追過來了?”

啥玩意? 王齊志猛的一怔愣:“沒打起來?”

“怎麼可能?帶隊的是王市長,何況還有那麼多的領導,教授,學生?”

“然後呢?”

“沒然後啊?林思成就正常講,天青釉和倒流壺就講了點皮毛,然後講了一下耀州瓷工藝在各朝代的演變,重點還在於各朝代主流器形的工藝特點和修復要點……”

“景院長覺得他講的很全面,又和耿院商量了一下,兩人一致建議他整理一下,看能不能出本綜述……”

不是,我問的哪是這個?

不對,這個確實得問……所謂出書立著,論文寫的再多,頂多也就是教授。只有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才能稱之爲學者。

王齊志就是覺得,對於林思成而言,未免有些早,也根本不用急。

他驚訝的是,天青釉和倒流壺。

如果前者是銅川瓷研所、幾家大型陶瓷廠的安身之所,那後者就是這幾家的立命之體。

一個是生活的着落,一個是精神的寄託。林思成倒好,就當着那麼多人的面講,等於“喀嚓”一下,全給撅把斷了。

信不信過幾天,等風聲傳出去,林思成的手機能被人打爆?

蓋因燒過倒流壺的,又不止五代時的耀州一家? 還有金代的磁州窯,更有元代的定窯,景德鎮。同樣,技藝失傳了……

更怪的是,銅川的人都追到西京來了,甚至親眼見了,林思成竟然還能安安穩穩的坐在這裡指導論文? 王齊志越想越不對勁:“不是……王澤玉他們,就沒找一下林思成的麻煩?”

“找麻煩不至於,不過當時確實說過要談一談。但不知道怎麼回事,當天晚上就回去了,再沒人問,也再沒人打過電話!”

林長青一臉狐疑,“林思成也說,這些人挺怪!”

怪什麼怪? 這要不是姐夫幫他攔回去的,王齊志改姓林? 厲害了林思成?

不聲不響,姐夫就把這事給辦了,其至於林思成知都不知道。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姐夫即便不是百分百滿意,至少也是百分之九十以上。

頓然間,王齊志就坐不住了。

只說是剛回來,連家都沒進,他不動聲色的下了樓。

剛出了中心,王齊志就撥通了葉興安的電話。

說了一大通,繞了一圈彎子,王齊志又試探了一下:“姐夫,晚上喝一杯!”

電話裡稍稍一頓:“好,喝一杯!”

掛了電話,王齊志呵呵的笑:果不然……

(本章完)

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52章 協調會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78章 洗貨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29章 八萬!第6章 雞毛撣子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205章 徹談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21章 充數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17章 帝璽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5章 闖禍了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66章 被震住了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9章 報警第3章 免死鐵券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66章 孽徒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77章 完了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8章 窯變瓷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32章 我這就滾!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80章 白勸了第28章 窯變瓷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8章 感謝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93章 道賀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211章 燈會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193章 道賀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49章 請客第171章 又撒謊?請假一天第24章 鳴遠壺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229章 慢慢來第153章 更親近第190章 運氣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79章 彙報一下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153章 更親近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237章 契機第59章 不可能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77章 完了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5章 闖禍了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35章 念出法隨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211章 燈會
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52章 協調會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78章 洗貨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29章 八萬!第6章 雞毛撣子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205章 徹談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21章 充數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17章 帝璽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5章 闖禍了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66章 被震住了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9章 報警第3章 免死鐵券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66章 孽徒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77章 完了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8章 窯變瓷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32章 我這就滾!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80章 白勸了第28章 窯變瓷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8章 感謝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93章 道賀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211章 燈會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193章 道賀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49章 請客第171章 又撒謊?請假一天第24章 鳴遠壺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229章 慢慢來第153章 更親近第190章 運氣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79章 彙報一下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153章 更親近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237章 契機第59章 不可能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77章 完了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5章 闖禍了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35章 念出法隨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211章 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