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

是夜,徐晃正在營中看書,忽然有人來報,說是賈詡造訪。徐晃心中甚是奇怪,心想,我只是一個小將,這賈詡乃是皇上跟前的紅人,聽說這次皇上之所以能夠擺脫李郭和牛輔的控制,賈詡居功甚偉,但是他三更半夜來到我這裡不知有什麼事情。並且,這一段時間,這個賈詡總是有事沒事地找機會和自己聊上幾句,不知是什麼用意,雖然如此想,徐晃還是親自來到營外迎接。

賈詡看到徐晃親自出來,“呵呵”一笑,對徐晃道:“賈詡深夜冒昧,沒有打擾公明休息吧。”

徐晃道:“哪裡,只是賈先生深夜造訪,不知有何重要軍情?”

賈詡依然是樂呵呵道:“也沒有什麼重要軍情,只是想和公明探討一個問題。”

兩人邊說邊向營帳走去,此時已經到達帳內,賈詡讓徐晃屏退左右,對徐晃道:“公明一身本領,如何跟了李樂,只做了個小將,真是暴殄天物。”

徐晃和賈詡沒有過多地交往,不敢輕吐真言,道:“楊大人對晃有知遇之恩,更是愛護有加,晃跟隨楊大人也足矣。”

賈詡心裡明白這不是徐晃的真心話,微微一笑道:“李樂此人無勇無謀,胸無大志,難成大事,他日一旦兵敗,公明豈非浪費了這一身本領。”賈詡的這句話,真是說到徐晃的心坎上了,徐晃也明白李樂並不是什麼可以託付的明主,只是礙於李樂的知遇之恩,一時也沒有好的去處,便暫時屈身在此。

賈詡見徐晃低頭不語,知道剛纔的話起了作用,便繼續道:“其實詡之前也是和公明的情況一樣,暫時屈身在董卓手下,詡也看出董卓非長久之人,也是一直沒有遇到明主,但是直到有一天,賈詡才明白了什麼纔是明主,當時賈詡和他總共也只有寥寥數語,便投靠在了主公麾下。”

徐晃向來知道賈詡的智慧,能讓賈詡這樣的人甘心俯首的人必然不是一般人,看來今晚賈詡來到自己這裡也是替那人做說客,想來此人必然是東方諸侯之一,會是誰呢,袁紹、呂布、袁術、孫堅、劉表……

忽然,徐晃想起了一人,難道是他,想到這裡,徐晃便對賈詡道:“晃至今日才知道原來賈先生竟然是鎮北大將軍的高參,怪不得李榷、郭汜被先生玩弄於股掌之中,看來今晚賈先生也是爲楊鎮北來做說客的吧。”

賈詡心中不由暗暗佩服徐晃的聰明,更是佩服李樂識人的眼光,呵呵一笑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不須過於費神,賈詡只說了一句話公明便已猜出。既然這樣,詡也就不再隱瞞,直話直說,不知公明以爲如何?”

徐晃也早就聽說過楊奉此人,智平青州、全得冀州、馳援徐州、巧得袞州,年紀輕輕便已成爲了四州之主(其實說是五州之主也不爲過,幷州畢竟是他老子的天下,只是考慮到後面幷州會發生一些事情,現暫時爲四州之主),手下能人異士更是甚多,徐晃對楊奉也是甚是仰慕。

賈詡又道:“方纔公明說的不錯,此次賈詡便是奉主公之命來請公明,如今陛下已經脫離李榷、牛輔的掌握,前方並無危險,公明也可以放心了,至於李樂那裡,公明更不必多做牽掛,畢竟公明爲李樂建功累累,也算是報答了其知遇之恩。”

徐晃低頭沉吟了一會,道:“晃並非是完全擔心楊將軍,更是爲陛下憂慮。如今李郭二人大勢已去,退回西涼,不足爲慮。然而牛輔在槐裡還有大軍五萬,一旦兵髮長安,楊將軍豈能阻擋,皇上還會再次落入牛輔手中。”

賈詡心中佩服徐晃的忠心,嘆了一口氣道:“公明忠義,如今天下大亂,皇權旁落,諸侯各自爲政,互相攻伐,全然不將天子放在眼中,如今的情勢較之東周之況更爲不及,更難得公明卻依然心存陛下,天下之人若是都如公明這般,大漢何至於到了今日的地步。”

徐晃聽出了賈詡話外之音,臉上微微一紅,道:“先生之意,晃豈能不知,晃本也並沒有準備一直守護在陛下身邊。晃乃是一武夫,不懂政治,若是上陣殺敵還能馬馬虎虎,若是輔政爲國,卻是完全不可。”

賈詡呵呵一笑道:“公明謙虛了,如今海內大亂,君非君,臣非臣,衆諸侯皆是各藏私心,而且先皇死於董卓之手,當今皇上乃是李榷、郭汜二人所立,更爲天下諸侯不能景從。長安李郭、牛輔之亂,天下竟然無一諸侯出兵相助,由此可看出漢室亡日已近,天下百姓更是渴望早出明主,一統天下。”

徐晃大驚道:“此乃大逆不道之言,先生豈敢亂說。”

賈詡“哼”了一聲,撇撇嘴道:“大逆不道,公明怎的也是如此迂腐。天下向爲有德者居之,當年漢高祖劉邦既能斬白蛇起義,奪取大秦天下,如今爲何不能再有人站出來,順應民心,奪取漢家天下。我問公明一句,若想海內生平,百姓安居樂業,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徐晃微一沉吟道:“若想天下太平,首先的條件必須是皇上聖明,大臣忠心,君臣一體,方可做到。”

“公明所言甚是,只是公明覺得目前天下的形勢可是如此?”

徐晃微微嘆了一口氣,一臉迷茫道:“這……”

賈詡道:“還是我替公明說吧。自桓靈二帝以來,朝政昏庸,買官倒爵,更是寵信宦官,打擊清流,天下百姓不堪重負,這纔有張角的黃巾起義,意在推翻漢朝統治。靈帝之後,董卓篡權,肆無忌憚,不但後宮,更是廢少帝而立獻帝,後又親手殺死獻帝。董卓之後,李郭二人爲了不被天下諸侯□□,另立新帝,以爲傀儡,試想在天下諸侯的眼中這皇權沒有了半分的威嚴,似乎任何人帶兵進了長安都可以操縱。”

賈詡說的一點不錯,徐晃雖然想反駁,卻又覺得根本沒有什麼話可以進行反駁,只得繼續沉默。

賈詡繼續道:“詡也知道公明一心忠於漢室,但是公明目前選擇的只是小義而非大義。”

小義,大義,徐晃頗覺新奇,不禁出口問道:“何爲小義?何爲大義?”

賈詡見勾起了徐晃的好奇,心中不禁暗暗得意,更是佩服楊奉。

賈詡力勸徐晃的這些話都是楊奉教授的,楊奉知道在三國的大將之中,徐晃也算是一個比較忠於漢室的,並且有着自己的思想,不容易被別人勸說,所以便給賈詡寫了一封信,告之以勸降徐晃的方法。

賈詡道:“小義者,正如公明這般,心存漢室,對皇上忠心,只想讓皇上得到他應該得到的皇權和天下。大義者,如我家主公,則是心存天下,對百姓負責,是想讓天下百姓早日脫離戰火,從此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一旦條件成熟,更可東征西伐,開疆擴土。主公曾對我說過一句話,詡終此一生都不敢忘記,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一個帝王若不能以天下百姓爲重,這天下就不該屬於他。”

“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一個帝王若不能以天下百姓爲重,這天下就不該屬於他”,徐晃輕輕念着,不禁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天下百姓幸福安康的盛世局面,“聽先生一席話,晃茅塞頓開,今日方知天下竟有如此大義者,晃以前真是懵懂度日,請先生轉告主公,晃願歸附主公,助主公一統天下。”

賈詡大喜道:“有公明相助,主公如虎添翼也。”

於是,當夜徐晃便在營中給李樂留下一封書信,隨同賈詡而去。

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1)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百六十章密謀涼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
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1)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百六十章密謀涼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