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

到了十一月份,在董卓的要挾之下,少帝劉辨任命董卓爲相國,特允許他在參拜皇帝時不唱名,上朝不趨行,佩劍穿鞋上殿。十二月,董卓再次重組三公,任命司徒黃琬爲太尉,大司馬楊彪爲司徒,光祿勳荀爽爲司空。

董卓此時也想作一番伊尹、霍光般的成就,所以聽從了尚書、武威人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人伍瓊的勸說,徵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爭取民心,矯正桓帝、靈帝時的弊政,淘汰貪髒枉法與不稱職的官員,選拔被壓抑的人才,如徵召未作過官的士人荀爽、陳紀、韓融、申屠蟠入朝任職。又派使者到荀爽家鄉去任命他爲平原國相,荀爽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被任命爲光祿勳。荀爽到任辦公三天,又升任司空。從他被徵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

董卓又任命陳紀爲五官中郎將,韓融爲大鴻臚,陳紀是陳軒的兒子,韓融是韓韶的兒子。荀爽等人都害怕董卓的殘暴,被徵召就不敢不來,只有申屠蟠接到被徵召的命令後沒有動身,別人都勸他前往,他笑而不答。董卓到底沒能勉強他作官,他活到七十餘歲,在家壽終正寢。

除此之外,董卓還任命尚書韓馥爲冀州牧,侍中劉岱爲兗州牧,陳留人孔莆ブ菽粒餃蘇佩鬮鋁秈兀貝ㄈ蘇拋晌涎秈亍6孔約旱那仔哦濟揮械H胃吖伲皇竊誥又械H沃欣山⑿N疽煥嗟鬧拔瘛

經過對朝廷官員的一番任命,尤其是兩次重組三公,廢立之事再無人敢站出來反對,於是此事便成定局。少帝由十二旒的冕被換成了七旒的冕,一下子從皇上便成了弘農王,而十二歲的陳留王劉聰則在董卓的操縱下,成爲了大漢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

不久,董卓以劉辯寫得一首詩頗有怨言爲理由,使人賜死了劉辨,本來董卓也想殺掉何太后,但是見到何太后的美豔之後,董卓便改了主意,強行霸佔了何太后,何太后此後便成了董卓的禁臠,直到後來楊奉從董卓手中將其救出,何太后的噩夢纔算真正結束,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少帝劉辯被殺的消息傳到青州,永年公主劉慕自是哭得死去活來,雖然劉慕並非何太后親生,和劉辯不是同父同母的姐弟,但是劉慕自小就和弟弟劉辯關係甚好,此刻聽到劉辯被殺的消息,加上前一段時間的宮闈驚變,劉慕如何能不傷心。

劉慕雖然自小生活在深宮之內,卻毫無那些公主們的嬌氣和任性,相反,劉慕自小就十分聰明乖巧,知書達理,這也是劉慕能從衆多的公主中脫穎而出受到靈帝極其喜愛的一個主要原因,雖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劉慕在公主們當中相貌是最好的。

劉慕也曾聽到或者親眼見到大漢在父皇的統治下,一日不如一日,父皇的奢侈的生活,張讓等人的搬弄是非,朝臣之間的爭鬥,加上各地叛亂不斷,最後竟至發生了規模浩大的黃巾大起義,劉慕心中早就擔憂了大漢的命運,同時更是擔憂自己的命運。

直到後來,橫空出現了一個楊奉,不但有着五步成詩的超人才華,更是幾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百萬之衆的黃巾大起義,最後以兩萬的兵力大敗入侵青州的二十多萬黃巾餘孽,威震天下,年紀輕輕便被封爲青州牧。劉慕正是少女懷春時候,乍聞這樣的少年英雄,又聽聞楊奉長相英俊,自是芳心暗許,便央求父皇將自己許配給楊奉,本來這對於一個女孩子家來說,是羞於啓口的事情,但是慧質蘭心的劉慕心知若是自己不開口,錯過了這樁婚事,他日自己的命運將不知如何呢。

劉慕的情緒變化被楊奉瞧在眼中,心中不禁對她心生憐憫,與王綿等人一起去勸過劉慕數次,希望她能將事情看開,畢竟已經發生了,楊奉還許諾,不日就將便邀天下羣雄,合兵一處,共討董卓,劉慕的心情這才稍稍好了一些。

這天一早,楊奉從劉慕和伏壽的粉臂的糾纏中起來,在劉慕和伏壽二人的服侍下,穿衣整冠,匆匆吃了點早飯,便到議事廳走去。本來,以劉慕和伏壽的身份,自是須等到大婚之事才能與楊奉同房,但是楊奉又豈是那種看着美色在身邊卻不能動的人,在他死皮賴臉地糾纏下,劉慕和伏壽在繼貂蟬之後也相繼“陣亡”,畢竟楊奉府中的丫鬟除了春雪四人之外,便是樊娟諸女,此事倒也不會被傳出去,否則的話,若沒有楊奉一再強調這一點,劉慕和伏壽自是不會同意此事。

今天,楊奉要與手下衆人商議一件大事,這件事就是搶在曹操之前先舉義旗□□董卓。

即使沒有劉慕,楊奉也想過自己率先舉起義旗,□□董卓。因爲在真實的歷史上,除了曹操追擊董卓被伏擊之外,所謂的關東聯軍□□董卓只是一句空話,根本沒有實質性的內容,什麼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皆是羅貫中虛構的,這一次,楊奉準備將《三國演義》的虛擬場景搬到現實中來。

來到議事廳的時候,郭嘉、田豐、徐宣早早已經在等候了。見到楊奉進門,三人連忙站起,躬身道了一聲:“主公,早。”

楊奉一擺手,示意衆人不必多禮,邊向坐席走去邊道:“看來還是奉遲到了。”

坐好之後,楊奉開始了今天的話題:“今日召集你們三人來此乃是商議一件重要事情,董卓廢少帝而立陳留王以及逼死少帝之事你們想必也聽說了吧,奉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以及對於這件事情我們該持什麼態度?”

三人都是聰明極頂的人,早在昨日楊奉派人通知今早議事的時候便已猜到必然和此事有關,於是田豐首先道:“董卓廢帝另立,後宮,逆天行事,早已惹得□□人怨,主公可高呼一聲,以駙馬的身份號令天下諸侯共討之。”

田豐這句話不由提醒了楊奉,這幾日楊奉一直苦惱於歷史上的討董真相,袁紹此人並不以討董爲重,只是藉此事提高自己的名聲而已,使得諸路諸侯並不能團結一心。楊奉卻渾然忘了自己已是駙馬的身份,更是皇上的大舅哥,不但是有理由,而且是更有號召力。

徐宣微一沉吟,輕輕搖了搖頭道:“以宣來看,此事並不容易。雖然遍邀天下諸侯容易,若是想讓大家都能一心一意□□董卓,卻非易事。須知主公雖然心懷討董之心,然而其他各路諸侯卻不一定如此,說不定只是藉此事提高自己的名聲也未可知。”

這正是楊奉心中最擔心的一點,聽到徐宣說到此處,忙問道:“伯識可是有什麼良策?”

徐宣微微一笑道:“良策倒是沒有,餿主意倒是有一個,不知主公可願採納?”

楊奉不禁一愣,餿主意,轉而一想,如今自己的到來已經改變了很多發展,說不定這次的董卓也許真的會和歷史上的不一樣呢,於是道:“呵呵,伯識之計豈能稱爲餿主意呢,既有良策,伯識速速道來。”

徐宣詭異一笑,道:“天下諸侯之中,能與主公有着相同的號召力者,袁紹也,只要主公能夠略施小計,借董卓之手殺掉太傅袁槐,則袁紹必反無疑。只要能將袁紹逼反,袁氏昔日舊臣必然隨之響應,則討董之事成矣。”

歷史上,袁紹雖然被推舉爲盟主卻是並不積極進兵,反倒是日夜在軍營中飲酒作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袁槐在洛陽,一旦袁紹動真格的,恐怕袁槐一家性命難保。因爲根據史書記載,袁槐並未遭到董卓的毒手,可見董卓也看出袁紹只是搖旗吶喊而已,並不是真的敢向自己動武。

楊奉先是大喜,隨後又頗有憂慮:“伯識之計雖妙,只是袁槐老奸巨猾,素來未與董卓唱過反調,何況袁家乃是四世三公,舊臣遍佈天下,董卓豈能輕易對袁槐動手?”

楊奉擔憂的也有道理,董卓正在收攬人心,必不會輕易對袁槐動手。

一直沒有說話的郭嘉這時候忽然輕輕一笑道:“主公勿慮,此事不難。主公只管高舉義旗,□□董卓,無論袁紹是否參加此事。主公只需派人將一封書信送入洛陽,使其故意落到董卓手中,此信需以袁紹名義寫,大意就是讓袁槐以爲內應。董卓見信必然大怒,定會將袁槐一家全部斬首,事後董卓也許會明白這只是一個圈套,然而袁家滿門已死,袁紹必反無疑。”

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2)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1)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序章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
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2)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1)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序章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