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

經過一個月的相處,孔融對自己的這個外甥瞭解更是深刻。楊奉不但武藝高強,並且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幾乎樣樣精通(楊奉當初沒有涉及,後來王綿教給楊奉的),不愧是曾被皇帝金口親封的“當朝之文武全才”,並且楊奉對大漢目前的時局分析得更是頭頭是道,最爲難得的是,楊奉有一顆“報效朝廷之心”。

當然,所謂的報效朝廷,只是楊奉在孔融面前說說而已,試問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人怎麼會拼命維護封建王朝的皇家地位,要說取而代之還差不多,當然這種話是萬萬不能隨便說出來的,只能暫時存放在肚子裡。

楊奉的叔父楊賜、姨父丁原和舅父孔融都是大漢王朝忠心不二的大忠臣,如果楊奉敢在三人中任何一人跟前說要推翻漢朝的統治地位,重新建立一個新王朝的話,恐怕楊奉會被楊賜、丁原或孔融大義滅親。因此,在沒有穩固的地盤和堅實的基礎之前,說這種話的後果只有一種,那就是身敗名裂後被殺。

得到孔融的同意後,楊奉便將目標轉向了另外一個三國中赫赫有名的大將的身上,他就是常山趙雲趙子龍。這次來常山,楊奉並沒有帶任何人,甚至是連馬都沒騎,畢竟現在路上並不是很安寧,盜賊紛起,帶的人多了反而會招惹很多不必要的事端,並且楊奉對自己的武藝還是很自信的,也就是這一個自信,使得楊奉差點命喪常山。

一路上,楊奉心急如火燎,畢竟歷史上並沒有記載趙雲出山的詳細時間,如此智忠勇的大將,如若現在已經投靠了袁紹,他日再想收爲己用,不知將會是何年何月,又不知將會付出何種代價。

終於,半個月後,楊奉到達了真定常山,常山中人煙稀少,數裡之內竟然找不到一戶人家。楊奉正在茫然不定的時候,忽然遠遠看到前方有村落火起,又隱隱傳來兵器相碰及男人死前的慘叫聲、女人的哭泣聲。楊奉心中暗驚,莫非黃巾軍在此地行兇,連忙把七龍三叉戟組合起來,向火起處疾步奔去。但見離村落越近,火勢越猛,剛到村子跟前,卻見村口濃煙又是一陣亂滾,百十匹白馬從濃煙中奔出。

爲首一人乃是武將裝束,一手拉着一條繩索,繩索的另一頭綁着十一個婦女,一手持着長槍,槍尖上挑着一個首級,鮮血淋漓,順着槍桿流下,流在那人手上,那人竟然絲毫不以爲意,反而笑道:“我們此次抓了這麼十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獻給叔父,叔父必定重賞於我。”

手下兵士更是鬨笑道:“小將軍初臨戰陣,便斬獲黃巾餘孽三百餘名,主公定然重賞小將軍,到時可要請我們吃酒!”那人傲然掃視着四周,道:“你等放心,我公孫越豈是那種……”話未說完,忽看向前方,再也不轉眼珠。

手下兵士不明所以,遂齊齊轉頸看向公孫越注視的方向。只見前方不遠處站立一人,身長八尺,英姿勃勃,滿臉悲憤,牙關緊咬,手持一把三叉長戟,猶如一隻即將發威的老虎,而且此人所站位置正是出村的必經之路。

公孫越隱隱感到此人身上散發着一股強大的氣勢,好像以前曾經在二哥公孫瓚身上見過,但是此人身上的氣勢比二哥不知要強了多少,公孫越自知不敵對方。

看此種情況,此人必然就是二哥曾派人去請,卻被遭到拒絕的常山趙雲了,今日自己血洗了常山村,本來就是來誅殺趙雲的,誰知趙雲竟然不在家,只是殺死了趙雲的大哥。本以爲此次趙雲命大,躲過了此劫,沒想到竟然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看來趙雲今日是在劫難逃,只是聽二哥說此人武藝甚是了得,還需要小心應對。

正在公孫越思考之際,手下的士兵可是看不出什麼氣勢不氣勢的,尤其剛纔拍馬屁的那個士兵此刻又想在公孫越面前表現一番,便縱馬出來朝楊奉耀武揚威地大聲喝道:“你是什麼人,竟敢擋住我家小將軍的路,還不快快滾開,不然的話,小心爺的傢伙無情。”說罷,還將手中的鋼槍向楊奉耀了耀。

聽到這個小兵的大喝,楊奉絲毫不爲所動,依舊面無表情,手指指向還在着火的村落,用極端冰冷的聲音道:“這裡可是爾等所爲?”

這個士兵乍聽到如此冰冷的聲音,嚇了一跳,遂一想,我們有百十個人,幹嘛怕他一個人,況且外面還有兩千白馬騎士的後援。於是,那小兵腰桿一挺,驕傲地說道:“不錯,這個村中都是黃巾賊衆,我家小將軍奉命□□,已將村中黃巾賊衆全部消滅。”

這個士兵看到楊奉沒有任何反應,膽子便又大了起來,右手指向公孫越長槍上的人頭,更加氣盛道:“這個人竟然公開反抗,殺死我方數人,已然被我家小將軍就地斬殺,說起我家小將軍,可以說是少年英雄,武藝超羣,……”

“住口”,楊奉大喝一聲,七龍三叉戟指向公孫越身後的被綁着的一羣女子問道,“這幾名女人又如何解釋?”那小兵被楊奉突然一聲大喝嚇壞了,說話竟然有點結結巴巴:“她……她們都是黃巾家屬,一……一樣有罪。”

楊奉越聽越怒,寶戟遙指公孫越,怒喝道:“想想北平太守公孫瓚何等英雄,不想你等竟然卑劣到如此地步,以□□黃巾爲由,滅此村落,不分老幼,悉數殺掉,此等所爲,比黃巾之害更甚,真是天理不容,人神共憤,我楊奉今日定要替天行道,誅殺你們這羣敗類,以慰此村中數百老幼的在天之靈。”

公孫越開始一聽,發現眼前之人並非趙雲,卻也沒有聽清楚“楊奉”二字,只覺得今日便不需再動干戈,只需好言相勸,或許之以名利即可了事,說不定還能爲二哥拉得一員大將。可後來聽到對方既然知道二哥公孫瓚的名字還不肯罷休,看來今天的事情已經不能善終。於是,公孫越一揮手,百十名白馬騎士頓時將楊奉圍了起來。

說起白馬騎士,那可是北平太守公孫瓚的近衛軍,因公孫瓚常與羌人交戰,盡選白馬騎士爲先鋒,約有五千名,訓練有素,令旗所至,無能不往,衝鋒陷陣,每戰必勝,而公孫瓚也自號稱爲“白馬將軍”,所以但凡羌人旦見白馬便走,因此幽、冀兩州白馬極多。

後來便有很多賊人冒充白馬軍,打家劫舍,無惡不作,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而公孫瓚自多次大敗羌人之後,也日漸驕縱,對自己的白馬近衛軍也缺乏約束,常有白馬騎士在幽、冀兩州行兇作惡,百姓也難分真假。

且公孫瓚勢力極大,幽、冀兩州無人敢觸其鋒芒,所以,對於窮苦老百姓而言,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用一個字來對待——“忍”,而更多的老百姓則是希望白馬騎士的馬蹄不要踏進自己的莊園。

此次血洗常山的小將軍公孫越,就是公孫瓚的親弟弟,今天是第一次帶兵,公孫瓚對自己的這個弟弟可謂是關懷備至,不但派去了兩千白馬義從,又讓自己隨身的“白馬鐵衛”盡數跟隨,而且還派了十數名健將保護,其中就有公孫瓚手下的頭號大將——嚴綱。

“白馬鐵衛”是公孫瓚的隨身侍衛,專門負責保護公孫瓚的安全,共有一百個人,雖說是一百人,但個個都是白馬騎士中的□□,全是由公孫瓚親手調教出來的,個個都是武藝高強,身經百戰。因此,公孫越此次帶兵血洗常山開始非常順利,因爲趙雲並不在村中,只是在後來的時候卻遭到了一個人激烈的反抗,就是公孫越長槍挑着的人頭,此人武藝十分高強,嚴綱稱得上是公孫瓚手下頭號大將,卻也只是在此人手下走了三十回合,就敗下陣來。

後來“白馬鐵衛”圍攻此人,也沒有討得半點好處,最後還是公孫越在屋內抓得一個女人作爲要挾,方使得此人投鼠忌器,終於扔下長槍不作反抗,被其身後的嚴綱一劍砍掉了頭顱。公孫越見沒能找到趙雲,便命人將村莊付之一炬,使趙雲回來不知何人所爲,然後將此女綁起來準備獻給其叔父公孫樂。

談起公孫樂,是公孫瓚的謫親叔父,此人最喜好色,沒什麼本事,只是財大氣粗,公孫瓚之所以在幽州稱王稱霸,全靠公孫樂的財力做後盾。而公孫樂也是依靠公孫瓚在幽州穩固的地位大肆做些坑害百姓的生意,惡意欺凌百姓,也有些百姓曾經告到公孫瓚處,卻也沒有任何結果,公孫瓚對他這個叔父是睜一隻眼閉一支眼,不管不問,但這種姑息的做法爲公孫瓚以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瞬間,楊奉便被百名“白馬鐵衛”團團圍住,雖然身臨險境,但楊奉心中並沒有絲毫懼意,反而是豪情萬丈,手中七龍三叉戟一展,就和“白馬烈英團”戰在一起。經過與呂布一個月的切磋和張角之亂的實戰經驗,楊奉對自己的武藝大有信心,否則今日也不會孤身一人便強出風頭

“白馬鐵衛”雖然個個身經百戰,武藝不弱,對付尋常士兵能夠以一當十,甚至可以以一當百,但是遇到像楊奉這樣的超級高手可就不行了,雖然是步戰,但是楊奉寶戟所到之處,幾乎沒有一個人能撐三個回合,便被挑翻落馬。

不到片刻功夫,“白馬鐵衛”就已被楊奉刺死二十人。公孫越心頭大震,從小到大,何曾見到過如此厲害的人物,在他心目中的二哥公孫瓚是幽州第一高手,已經算得上是很厲害了,但是眼前之人比公孫瓚的武藝不知高明瞭多少。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心理逐漸在公孫越心中蔓延,握槍的手也在不知不覺中抖動起來。公孫越身旁的大將嚴綱眼見不妙,便悄悄取出弓箭,準備施放暗箭。

殊不料楊奉雖然一邊在同“白馬鐵衛”廝殺,一邊卻一直注視着公孫越的舉動。如果嚴綱不在公孫越身邊,這一支冷箭很有可能會使楊奉命喪此地,也是楊奉今日命不該絕,因爲嚴綱此刻就在公孫越身旁,這個舉動如何能瞞得過楊奉。只見楊奉七龍三叉戟輕輕一挑,將嚴綱放出的暗箭擊飛,然後順手一擺,將一名白馬騎士挑下馬來,翻身上馬,一撥馬頭,向嚴綱的方向衝去。

片刻間楊奉已衝到嚴綱身前,此刻的嚴綱心中真是後悔到了極點,自己放什麼暗箭,簡直就是引火上身。無奈之下,只好舉刀招架,不到十個回合便已不支,其餘十數個偏將看到嚴綱支撐不住了,紛紛上來,一齊圍住楊奉廝殺,壓力驟減的嚴綱纔算緩了一口氣。

雖說自己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冷兵器時代的戰場廝殺,但是被十數員大將同時圍住廝殺還是第一次,開始的時候楊奉確實有點手忙腳亂,左擋右擋,全是防守,沒有進攻的機會,但是不到半柱香功夫,楊奉就已經應付自如,開始有攻有守,臨陣經驗得到很大提升。

現在已經有兩員偏將被楊奉挑翻落馬,其餘衆人更加慌亂,公孫越也開始產生逃跑的想法。正在這時,遠處傳來緊急的馬蹄聲,是兩千白馬騎士後援來了,公孫越不由吁了口氣,嚴綱更是心花怒放,而楊奉的心卻沉了下來,沒想到對方爲了血洗一個小小的村莊竟然派出瞭如此大的陣容。對方勢衆,看來自己再不突圍就沒機會了,主意拿定,楊奉手中的七龍三叉戟速度加快,再次挑翻兩人,又將嚴綱等數人逼退,一撥馬頭,準備向缺口處馳去。

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一百九十二章滅族屠戮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1)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一百五十三章陳留兵敗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1)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
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一百九十二章滅族屠戮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1)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一百五十三章陳留兵敗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1)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