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

拓跋野河咬牙切齒道:“這兩個禽獸不如大的叛徒,孤王定要生擒他們二人,挖出他們的心來,看看究竟是紅的還是黑的。”這個消息對於拓跋野河來講不啻爲晴天霹靂,在三路大軍的夾擊之中,拓跋英北能不能突圍便是個問題。

胡不花要比拓跋野河冷靜得多,稍一思索道:“大王,如今拓跋野客與拓跋野忽背叛大王,聯合漢人攻擊大王子一部,大王子必然難敵,若是大王子一部潰散,則此地將會成爲他們下一步攻擊之目標,大王可速速率部向後退到二王子那裡,聯合防守,否則將會被其各個攻破。”

“嗯”,聽了胡不花的話,拓跋野河的大腦開始逐漸冷靜下來,點了點頭道,“左丞相言之有理,如今我們已經處於劣勢,手中只有四萬大軍,而那兩個賊子和漢人的軍隊卻有五萬之衆,我們只有暫且北退,伺機而發。”

說到這裡,拓跋野河又仰天長嘆一口氣,喃喃道:“孤王真是後悔當初沒有聽從左丞相當日之勸諫,這才引來今日之禍,讓這兩個居心叵測的賊子有機可乘,不但喪失了兩萬大軍,就連英北現在是生是死孤王都不知道。”拓跋英北是拓跋野河最喜愛的兒子,文韜武略都讓拓跋野河感到滿意,也是拓跋野河指定的接班人,若是真出了什麼意外,拓跋野河會後悔終生。

胡不花見狀,急忙勸道:“大王,此事也不能怪大王,拓跋野客與拓跋野忽久存不臣之心,即便沒有這次漢人入侵的機會,日後還是能夠讓他們找到機會的,畢竟大王在明,而此二人的行動在暗,大又怎能獲悉二人之陰謀。”

本來拓跋野河和胡不花因爲實力不如拓跋野客與拓跋野忽而引軍北退,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一萬漢軍在突襲了拓跋英北一部之後便再也沒有了蹤跡,這使得拓跋野河和胡不花二人更是擔心,唯恐漢軍再突然從什麼地方冒出來。

不但跋野河和胡不花找不到太史慈大軍的蹤跡,就連拓跋野客與拓跋野忽在那一戰之後也聯絡不上太史慈了。

想必大家都想知道,太史慈率領大軍去了哪裡呢?幷州。

太史慈此行的任務便是繞到幷州西面,配合楊奉的大軍兩面夾擊幷州,所以在幫助拓跋野客與拓跋野忽二人消滅了拓跋英北之後,南下之路已經打通,太史慈便偷偷脫出了這個戰圈,不告而別,讓鮮卑內部先自相殘殺一場。

幷州西面共有三郡與異族接壤,分別是雁門郡、太原郡和西河郡,其中太原郡和西河郡面對的是羌胡,雁門郡則與拓跋鮮卑接界。是以,這次太史慈一部選擇攻打的便是雁門郡。

雁門郡以前的郡守是丁克,後來由於丁行兄弟弒父自立,擔心楊奉率軍攻打,於是丁行便讓丁克駐守常山郡和樂平郡,雁門郡則交給了二人的表弟宮康。

太史慈繞到雁門郡的西面之後,並沒有直接率軍攻打,而是將此處的情形派人向楊奉做一彙報,並約好時間,一起攻並。由於東部鮮卑因塞北四國被滅,擔心漢軍來攻,已經向北遷徙,拓跋鮮卑也在北面打得不亦樂乎,太史慈的信使一路暢通無阻地將書信送到了楊奉手中。

此時楊奉剛剛登基不久,得到太史慈的捷報自是大喜,之前對太史慈的種種擔心再無分毫。當楊奉從太史慈的情報中得知駐守雁門郡的人竟然是宮康的時候,一個大膽的計劃已經在楊奉的腦中成型了。

楊奉在第二天退朝之後,將郭嘉、徐庶、田豐、徐宣(楊奉登基之後,便將田豐、徐宣二人調回到了身邊)、趙雲五人單獨留下,商議出兵幷州之事。

楊奉將太史慈的書信給衆人一一過目,待四人全部看完之後,楊奉道:“此次子義不負朕之厚望,利用拓跋鮮卑內部矛盾,挑起拓跋野客與拓跋野忽的反叛,使得拓跋鮮卑陷入內亂,順利通過拓跋鮮卑之境,已經到了雁門郡西,如此兩面夾擊之勢已成,幷州不難破也。”

田豐和徐宣自回到信都之後也獲悉了楊奉派太史慈西征,欲東西夾攻幷州之事,此時聽到楊奉之言,田豐道:“陛下,以微臣之見,此事不可草率。太史將軍所率一部皆是騎兵,不善於攻城,且只有一萬人,又無後續兵源,若是強行攻城,恐怕會是傷亡慘重。”

田豐說的這個問題楊奉也並非是沒有想過,只是若想通過拓跋鮮卑的境內,非騎兵不可,只是楊奉也沒想到此次竟然是如此巧合,拓跋鮮卑內部矛盾已久,太史慈的突然到來,恰巧點燃了這根導火索。若是早知道事情會是如此順利,恐怕楊奉會派出至少五萬大軍前往,而不僅僅只是這一萬騎兵。

徐庶道:“既然現在東部鮮卑和拓跋鮮卑的部衆皆在北部,陛下可命令一員上將將兵數萬,急行軍通過鮮卑之境內,以助子義將軍攻打雁門郡。”

郭嘉搖了搖頭,並不同意徐庶的意見,分析道:“陛下之所以讓太史慈將軍孤軍深入,橫越鮮卑草原,便是想起到奇兵之效,若是如此大張旗鼓地運送兵源,一來難以逃過其他各國之耳目,二來子義所部不易藏身,久了恐爲幷州所發現。”

衆人聽了郭嘉的這一番話,皆是覺得有理,一時又沒有很好的主意,便一個個沉默不語。

楊奉見衆人都沒有什麼好計策,心中也不着急。好不容易走到了這一步,攻佔幷州有望,卻又遇到這樣一個難題,若是想不出妙計,只怕這一次出兵將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徒耗錢糧。

過了半個時辰,四人依然還是愁眉苦臉,看來都沒有思得好計。

也難怪,太史慈的一萬大軍若是一旦攻城,必須要有十足的把握,否則一旦實力暴露,很容易被幷州大軍就地殲滅。但是,太史慈率領的都是騎兵除了一千人受過陷陣營的訓練,其他九千人都沒有任何攻城的經驗,攻城的把握很小。

楊奉見狀,知道衆人再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於是道:“朕方纔思得一計,還沒有思考成熟,不知可行否?”

郭嘉等人久思無良策,此時聽得楊奉有辦法,不禁個個眼中都是光芒大盛,猶如一頭餓狼看到了一隻小白兔一樣。

郭嘉道:“臣等愚笨,不及陛下萬一。”

楊奉初當皇上,對於一些繁文縟節很不適應,本身楊奉就不喜歡繁文縟節,但是當了皇上之後,宮廷的一些禮儀、超堂的禮節等等幾乎全部是一些繁文縟節,使得楊奉在登基的一個月後還後悔爲何要當這個皇帝呢。

楊奉道:“駐守雁門郡的宮康乃是朕之表兄,其母丁氏乃是朕的姑姑,已逝去多年。朕的這個表兄自小就是怕事之人,雖然知道丁行、丁克等人弒父自立,在其二人的威逼壓迫之下,卻不敢進行反抗,只得聽從丁行的安排。若是朕書信一封將宮康反水,則雁門郡不費一兵一卒即可拿下,一旦雁門郡被子義拿下,我軍便可對幷州東北包圍,且丁行措手不及,新興、樂平兩郡亦會不日克下,我大軍便可直抵晉陽城下,到時候,縱然丁行有三頭六臂,呂布率兵支援,也已是惘然。”

確實是好計,但是卻有着很大的風險,如果宮康反水,或許一切都會很順利,幷州將會落入楊奉的手中。但是,這條計策有一個致命的風險,那便是宮康會不會反水,如果宮康對丁行忠心,太史慈一部將會徹底暴露實力,全軍覆沒。

田豐爲人心細,做事小心,在聽了楊奉的話之後立即提出了這個質疑:“陛下,宮康雖說是陛下的表兄,然陛下與之多年未曾聯繫,如此冒然聯繫,這宮康若是真的反戈我軍自可輕鬆取下幷州,但是若是宮康將此事告之丁行,太史將軍危矣。”

郭嘉素來喜歡兵行險着,這樣的計策正對郭嘉的胃口,是以不同意田豐的想法,郭嘉道:“以嘉來看,此計未必不能成功。主公佔據五州之地,實力冠絕諸侯,而丁行只是固守幷州,早晚爲陛下所圖,宮康必然能夠看出此點。若是嘉是宮康,必然會同意陛下的策反,將幷州拱手送於陛下,加之宮康與陛下有親表關係,日後必然少不了榮華富貴,豈非好過在幷州等死乎?”

郭嘉的這番話很有道理,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郭嘉的話一說完,連田豐再也無言反駁。

楊奉當下再無疑慮,道:“好,就依此計,爲防萬一,子龍可使一員上將率軍三萬屯兵幽州與拓跋鮮卑交界的平舒,靜觀雁門郡的境況,若是宮康反水,平舒大軍則可直接南下,攻打新興郡,若是一旦宮康執迷不悟,平舒的三萬大軍亦可率軍立即西進接應子義,朕亦會再派大軍沿途接應,決不可使子義有失。另,屯兵平舒之事需暗中進行,不可大張旗鼓,否則一旦爲拓跋鮮卑所知,很可能會暫停內亂,而且宮康也會有所警惕,生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楊奉這樣的安排已經是很到位了,郭嘉五人再無任何擔心。

楊奉見五人都沒有什麼意見,於是便道:“子龍,這件事情朕就全權交由你處理,即便是事有不濟,也要將子義一部安然帶回。”

求打賞,讀者們,可憐可憐老三吧,三個月沒吃過肉了!

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2)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2)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得益州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
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2)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2)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得益州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