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

張超在佩服着諸葛亮做事決絕有手腕,但同樣的事情聽在了法正的耳中,確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張繡是誰?可是有着北地槍王之稱呀。劉備更是曾不止一次的公開說過,這是自己所依仗的一員虎將,甚至以後征服天下都要藉助這樣的人才之力。

可就是這樣的虎將,確是說拋棄就被拋棄了。想來,若非是張超一定要爲徐榮將軍報仇的話,或許此人也會被爲其所用吧。

這兩相一比,張超顯然心胸要比劉備大得多。

法正的心情正自發生變化時,張超又道:“對了,有件事情可以告訴先生了,董卓己經被捉,現正送往蒼松城的路上。”

“董卓也被捉了?”聽到這個結果,法正是真的有些意外了。

儘管心中早就想過董卓大軍一定會敗,可他還是相信此人應該有逃走的機會。畢竟手握十幾萬的大軍呀。可現在依然被捉了,這個張超真是手段非常呀。

當然,相比於董卓的被捉,法正更想知道的是,此人的結局會如何?所以他用着一些疑惑的目光看向着張超。

看出了法正心中所想,張超就此一笑道:“先生一定是想問我,董卓的未來會如何吧?他會不會像袁紹一樣,被禁錮在晉陽城中,做他的雍候是嗎?”

“正是,不知道大將軍可不可以解答。”法正點頭而道。

“當然可以。我拿先生當知己,自然是無話不說了。這個董卓沒有未來的。”張超呵呵笑笑而言着。

“沒有未來?”聽到此言,法正似己經想到了什麼,但確並不是十分的確定。

“對,就是沒有未來。董卓與袁紹不同,同爲諸侯,後者在冀州時,對百姓還是不錯的,只是各種雜稅多了一些而己。但是董卓確是燒殺搶掠無惡不做,這樣的人我是不會留下來的,他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說到死的時候,張超眼中釋放出了一道冷冽之光,也代表着他現在的心情。

董卓一定要死,這話聽在了法正的耳中,讓他驚訝同時也不由反問着,“一個董卓殺不殺都可。但大將軍就不怕殺了此人之後對你影響不利嗎?在以後與其它諸侯一戰時,他們想必就會誓死而戰,不會在降了吧。”

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就證明法正己經開始在替着張超考慮了,只是他自己還感受不到而己。

張超確是感受到了,不由呵呵笑了,“孝直先生在擔心我嗎?”

“啊...這...”法正不知如何做答,他這纔想到,自己這樣說,的確己經是開始站在張超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了。

只是不等法正去回答什麼,張超又是一句話將他的注意力完全轉移了過來,“董卓必死,是因爲這根本就是一個小人,且還是一個禍國殃民的敗類,天下因其不知道死了多少的百姓,我殺他就是爲了告慰那些枉死的冤魂而己。在者說,他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個亂臣賊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震天下。”

好一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震天下。僅僅就是這兩句話,便是道出了張超的做事方式和心中格局。

相比而言,劉備打着恢復漢室的旗號,確是幾度與這個顛覆了漢室的賊子合作着,做着交易,那誰正誰邪,似早己經是分清了。

實際行動相較於嘴上說說,顯然前者是更能打動人心。

幾件事情,自己被拋棄,張繡被出賣,定要殺董卓。一一提出來後,法正己經無法在去講一些什麼了,劉備與張超相比誰是名主,似己經分得十分清楚了。

按說有了這些做鋪墊,張超己經可以開口來邀請法正加盟,但他確沒有,他還想把事情做的更好,基礎打得更牢。爲此他是話音一轉,又繼續的說道:“孝直先生,我可否問一下,先生認爲如今的漢室如何?又認爲何才爲真正的明君呢?”

若是之前,法正不一定會回答,就算是回答也未必就是真心話。可聽了這些之後,他的心態早就發生了變化,眼見這個問題就擺在自己的面前,他心知這也是張超有考效自己之意,這便考慮了一下後就小心的回答着,“朝代更替,己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萬事有盛就有衰,這本就一種正常的規律。漢室四百餘年,如今早己經是由根子裡爛透了,想必是在難以爲繼了吧。”

“嗯,先生此言倒是不虛呀,呵呵。那不知道怎麼樣纔是一明君,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張超恢復到了一臉的微笑。法正不看好漢室,這就己經說明了此人的心跡,顯然他的內心中也並不是十分看好劉備的,如此一來,想要爲自己所用自然就不是太難了。

“明君?呵呵,當然是能開創一個全新的國家,讓百姓過了富足而平安的生活了。”法正也笑了,這樣的說法書中早有記載,且幾乎每一任皇帝都是這樣說的,但是不是能做到就要兩可了。至少就歷史來看,真正能做到讓百姓富足安康的皇帝並無幾人的。

“僅僅只是如此嗎?”誰想張超確又追問了一句。

“不如此還能如何?”法正也被問得有些詫異,在他看來,能做到讓百姓富貴安康就己經是非常的不容易了,還何談什麼更高的追求呢?

“還能做的多了,比如說讓百姓有着足夠的身份和地位,受到足夠的尊重。就似是我們的百姓如果去了異邦,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受人高看一眼呢?他們的安全是不是又有着保障呢?他們做起事情來是不是可以不受太多的限制呢?這些先生又可曾想過?”張超一連就問出了幾個問題。

“啊!沒有。”這一次法正倒是回答的十分痛快。

按說這也不應該怪他,當時的人眼界還是很有限的,對於外界,所瞭解也僅僅只是匈奴、鮮卑等一些少數好戰的馬上民族而己。這還是因爲他們屢犯漢朝國土所至。對於外面的世界自然是無瑕他顧的,畢竟連自己地盤內的一些事情都不能完全得處理好,更不要說去攘外了。

“呵呵,先生倒是實在。只是我要說的是,剛纔之言並非是胡言,這纔是我說的強大。鮮卑、匈奴且先不提,他們若是老實安份的自然可以讓他們存活,不老實就直接滅了便是。而在他們之外,西面有西域衆國,北面有強大的羅斯國,那裡土地廣袤,都是大有可爲之處呀。”張超說起這些的時候,也是一臉嚮往的表情。

“啊?大將軍要對外用兵嗎?”這話不過就是脫口而出。只是說完之後,法正馬上就意識到,張超可不僅僅只是說說,而應該是己經做了,就比如說東面的三韓,北面的高麗(也叫高句麗)不是都己經納入到了張超帝國的地盤之中嗎?

出口之後,法正早己驚訝不己。原來,在劉備和曹操還想着要如何統一中原,如何建立自己的國家時,張超早己經將眼界跳了出去,目光看向了外面的世界呀。

這就是格局的不同,直接也導致着結果得不同吧。

這一刻,法正才感覺到自己似是有些瞭解了張超,這個人的野心之大,怕是古今的第一人,他甚至想要將國家的觸腳伸到國外去,想到要真正的開疆擴土了,以揚國威了。

而這些事情,想想都是那麼的讓人激動民心。

想一些開國之君,不過就是統一了國家就可以讓他們名垂千史,像是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就成就了天下第一國君的稱號,而若是如張超所言,可以將國家的國土開闢至此,那將會是何等的宏圖偉業呢?

如果有幸可以參與到其中,那將是何等振奮人心的事情呀。

法正是真的有些激動了,在看向張超的目光中,不知不覺的也帶有了着幾分仰視之意在其中。

對此,張超自然有所感覺,他是甘之如飴,甚至還笑了笑道:“孝直先生,不知你可願意加入到這個願望中來,讓我們一起努力,見證着這一歷史時刻呢?”

張超知道中華五千年的發展史,也知道它一路發展所來經歷的許多事情。有輝煌,也有不堪的時候。

做爲一個壽命只有幾十年的普通人類,張超不敢祈望可以保證後人永遠的強盛,但他可以做到的,就是在活着的時候,儘可能的多爲國家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此一來,就算是有衰敗的一天,也應該可以多撐一些時日,給後人多一些準備的時間吧。

張超的內心想法自然無法與人去說,只是能大概的指出一個方向而己。但若是想完成這個理想和目標,就需要更多有能力的人蔘與進來。無疑,法正就屬於這樣的人。

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憂慮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三百八十章 夫人們的麻煩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八百一十六章 意氣風發的呂布第四百四十七章 戰局突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八百四十五章 孫尚香的煩惱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
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憂慮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三百八十章 夫人們的麻煩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八百一十六章 意氣風發的呂布第四百四十七章 戰局突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八百四十五章 孫尚香的煩惱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