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

並不能說張昭就如何的悲天憫人,將百姓的地位放的如此之高。僅僅只是從自己這方面考慮,他就不想看到東吳與天朝開戰。

一來年紀大了,想要安渡晚年的張昭不想在生事。

二來,對手天朝實在太過強大了一些,聽說連北方強國羅斯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那憑着江東這百萬大軍就真的能擋住天朝的兵鋒嗎?別到老了,在弄一個屍骨無存,那就真的是自取其禍了。

所以,張昭這才主張求和,而現在天朝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意思,竟然密派使臣前來,送上了金錢,這足以代表天朝對於自己的行爲是欣賞的。

可問題又來了,張昭是不是能夠說服吳王孫堅罷兵言和呢?若是不能豈非是辜負了天朝好意,而收了金錢之事一旦敗露,怕是他也有生命之憂吧。

心情變得十分糾結的張昭還真有些不知怎麼做爲好,只是在看着那金銀擺在院中時,還是狠心的跺了跺腳,他決意要再見吳王一次,陳述言和之意。

“來人,備轎,去王府。”張昭向着管家說着,同時向着院中的十箱金錢做了一個暗示收起的舉動。

此時的王府之中,正自是十分的熱鬧。因爲距離孫權被放己經過了月餘時間還要多,可是現在依然還是沒有音訊,其兄長孫策在左軍師周瑜的慫恿之下己經認定弟弟遇難,今天他是來找父王請戰的。

之前的時候,孫策並不主張一戰,是因爲他衡量過東吳與天朝的軍力對手。可是現在,他確不得不做出改變。因爲連自己的弟弟都可能被人家給殺了,若是他還不一戰的話,豈不是要被人笑話嗎?

大丈夫頭可斷,血可流,但是氣節不能丟,孫策本就是一員悍將,此刻站出來提出一戰也都在情理之中。

與孫策一同前來的還有左軍師周瑜,以及水軍將軍陸遜,三人一同前來,即是想讓吳王孫堅給出一個答案和決定。

王府殿中,孫堅正捂着額頭而座。

夫人不知道爲何知曉了二子孫權的事情,昏迷了過去。好在醫官來的及時,給救醒了,但精神狀態明顯有所不如,讓愛妻的他心急如焚。而現在,手下衆將又來請戰,真讓他心亂如麻,不知道如何是好。

做爲東吳王,整個江東的實力如何,他是再爲清楚不過的了。正是因爲如此,他才知曉天朝並不好鬥,甚至弄一個不好,還會搭上衆臣子與將士的性命。

只是雖然知道這些,可是做爲一個君主,有些話確是不能說出來的,不然就顯得太過怯懦了一些。

想孫堅,年輕的時候一手開拓了東吳的局面,本就是一個驕傲之人。想要讓他不戰而降那是十分困難的,只是天朝的強大並非是想像中那般,而是現實存在的,這才讓他感覺到十分的爲難。

“父王,己經過去一月有餘了,依然是沒有二弟的消息,想必...兒臣請戰,請父王同意出兵,想我東吳大軍可殺不可辱,我等誓要爲尊嚴一戰,也要爲二弟報仇。”孫策己經換上了一身戰甲,看那樣子,似乎是隨時都可以發兵一般。

“臣亦請戰,爲東吳尊嚴而戰,爲二王子報仇。”一旁同行的周瑜與陸遜兩人同樣將頭低下,請求出戰。

“這...唉。”孫堅擡頭看了一眼殿下的三人,長嘆了一口氣。想了想,即然大家一定要戰,那索性就一戰好了,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己,想他也年紀不小了,縱然就算是身死也算夠本,何怕之有。

就在孫堅似是下定了主意一戰的時候,門外又響起了侍衛的高喊之聲,“張昭大人到!”

張昭來了。

來的非常的及時,也讓本來準備下決定的孫堅住了口,對於這位老臣子,他還是有些信任的,他也很想聽一聽此人要說一些什麼。

張昭一身朝臣,走進到了殿中。待一看到這裡面的架式之後,便猜到發生了何事,不由爲自己的及時趕來而慶幸。

或許是因爲跟着孫堅的時間太長了,對於這位王上的稟性,他可是十分熟悉的,這是一位寬仁的君主,但同時也是一位善聽的君主,正是因此,他很少會駁斥下屬,慢慢的他也就習慣了聽從下面的納言和建議。

這樣縱然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廣納百言,但何償又不會因此而做出錯事呢。想到孫堅一旦扛不住壓力,做出了開戰的決定,怕是他在想說一些什麼也是無法阻止了吧。

“王上,臣有話要說。”張昭知詳了情況後,便不在拐彎抹角,而是打開天窗說亮話道:“臣認爲,與天朝是否一戰還需要從長計議。在者,二王子現在不過就是下落不名而己,是不是真的遇難還要兩說,即是如此,爲何不等上一等呢?”

張昭敢於說出這些,自然是因爲收到了天朝所送之禮。而正是從這個舉動之中,他猜到張超不會對孫權如何的,若不然的話,何必多此一舉的來賄賂自己呢?如果真是殺了孫權的話,那大戰避不可免,天朝要做的是備戰,而非是勸降了。

張昭終是重臣,聰明自不用說,想到了這樣的結果之後,這纔來勸降的。當然,重要的是他更清楚東吳的實力,若是與天朝一戰的話,那必然是凶多吉少。不管是爲了自己,還是爲了這裡的百姓,他此刻都要站出來說話的。

“等?敢問張大人,若是吾弟真的被害,那我們這樣等待下去,豈不是等於給了天朝大軍準備一戰的時間嗎?”孫堅對於張昭的出現,並且出言此論,十分的不滿,當下就有些怒聲問着。

“大王子,事情還沒有查到真像之前,還是莫要動手的話,不然一旦二王子平安歸來的話,我們的所爲豈不是被動了嗎?”張昭也是據理力爭着。

換成了平時,張昭是不會這樣與孫策這樣說話的,只是現在形勢危急,王上孫堅本就是有些意志不堅,若是此刻他稍有後退,怕是局勢就無法挽回了。

“被動?呵呵,想必我們若不及時出兵的話,纔會更加的被動吧。”孫策一臉的怒意,說話之聲漸大了起來。

並沒有因爲孫策的怒氣而有絲毫動搖之心的張昭確是一笑而道:“怎麼?難道大王子己經發現了二王子身陷不測之局不成?若是如此,臣下當無話可說,力主出兵。但若是還沒有消息,就希望可以在等上一等。”

“不行!”孫策態度堅決的說着。

眼看着孫策與張昭似乎有扛上的意思,一旁的周瑜連忙站出來當做合事佬的說着,“好好,要說張大人之言並非沒有道理,我看不如就這樣,在等上三日好了。若是三日後還沒有消息,還請張大人不要阻撓出兵可好?”

周瑜深知,張昭此人在朝中有些勢力,便是在軍中也有不少的老部下,若是此人一定要阻撓的。大戰未開,內部先亂,這是於大局不利的,即是如此,倒不如給對方一個臺階下,給他三天時間又有何妨呢?

僅僅只是三天時間,張昭不由有些猶豫了。但想到如果自己硬頂不放的話,怕是就會惹怒於大王子,那纔是得不償失了。大不了三天之後另想辦法即是,這般一想,即道:“好吧,就如左軍師之言,先等上三天好了。”

用了一個先字,便是張昭在爲以後做謀劃了。

對此,周瑜似是沒有聽出一般,當即就答應了下來,“好,即是如此,三日之內若還沒有二王子的消息,當可出兵。”

一場催戰的局面就這樣結束了,以三天爲期做限,周瑜三人走出了王府。

一出王府,孫策即有些不悅的說道:“公謹兄,你爲何要答應三日時間呢?這豈不是給了天朝備戰之機?”

知道孫策是心中有氣,周瑜呵呵一笑的回道:“大王子切莫着急,不過就是三天備戰時間而己,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起來,用這三天準備兵馬和糧草,至於時間一到,自可起兵,不耽誤大事。”

一想的確是如此,大軍出動,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遠非是三天可以辦到的,當下孫策的臉色變好了許多,“好,即是如此,就依公謹兄之言好了。”

張昭也離開了王府,但是他確有些心神不寧,看眼下這個局勢,怕是三日內二王子不歸的話,就算是他在出面,也難以勸解了,倘若真是如此的話,那一旦出兵就等於開戰,必然會惹怒了天朝,東吳當無寧日矣。

只是明知這些,他確也是在無什麼更好的辦法,只能在心中期待三天內二王子能歸,能夠止兵而息。

不過就是三日時間,不用扒着手指頭數,也很快就到來了。

而三天的時間內,並無任何二王子孫權的消息。待時間一到,孫策便開始點將點兵,做出一戰的準備。

王府之中,吳王孫堅同樣也換上了戰甲,做出了親征之態來。不管怎麼樣,即然大戰避免不了,做爲王上他自然是也不會退縮的。

第九百零八章 調兵遣將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二百九十六章 四方來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六百零七章 陳琳的決定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憂慮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二百六十章 張合爲難第四十九章 貂蟬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九百四十八章 聰明的波得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二百二十章 寒冷天氣的劫營方法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二百八十四章 酒下先鋒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酒下先鋒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一十章 曹操大哭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
第九百零八章 調兵遣將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二百九十六章 四方來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六百零七章 陳琳的決定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憂慮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二百六十章 張合爲難第四十九章 貂蟬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九百四十八章 聰明的波得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二百二十章 寒冷天氣的劫營方法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二百八十四章 酒下先鋒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酒下先鋒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一十章 曹操大哭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