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

張超耐心的講解着,並沒有因爲自己皇帝的身份而惜字如金,這是因爲他知道,自己現在的所做所爲,正是爲了自己今後的偉業在打造着最爲堅實的基礎。

可以想像的是,一旦有這種可以過程射擊,並且造成大範圍破壞的黑衣大炮,天朝軍隊的實力將會擴展不知道多少倍,那個時候,管你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只需一炮轟上去,就可以解決大半的問題了。

自然,就算是張超傾盡了不少的力氣和心血,可是以當時的技術來說,想要將這黑衣大炮造的如同現代武器一般的接近也是不可能的。好在張超本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他只需要在關鍵的時候,這種黑衣大炮可以起到比他現在擁有的炸藥強上十倍的威力就可以了。

表面上全國範圍內在徵兵,但實際上天朝的軍隊並沒有什麼增加,就算偶爾發現了一些好苗子被吸引入伍,但人數也不會太多,且也是做爲後備軍而用的。相比於漢朝,尤其是魏國快速的拓展軍隊而言,天朝的所爲就太小兒科了一些。

只是任誰都不知道,張超看重的是兵力貴精而不貴多,而最爲重要的是,兵力沒有增加,財政上就沒有什麼壓力了。

張超有意做出了一幅要強大軍隊的樣子,就像是在二戰後期,蘇軍與美軍軍事竟賽一般,最終正是用着這樣的方法,將當時的世界強國老蘇給硬生生的託垮了,那誰又知道,張超沒有這樣的意思呢?

公元二零六年五月。

中華大地上早己經是萬物復甦,春意盎然之時,魏國曹操親自指揮下的戰爭終於開始蠢蠢欲動了。

三個多月的徵兵工作以及訓練,使得魏國大軍的人數一度突破到了四百萬之巨,僅僅只是論兵力數量,儼然成爲了當時的第一強國。

軍隊得到了擴充之後的曹操,野心也開始膨脹了起來,在召開的朝會之時,他宣佈以張超屢犯魏國爲由向天朝開戰。

曹操的決定是,他親率大軍兩百萬由豫州起兵,由襄城向司隸的樑縣開進;次子曹丕,帶兵五十萬由兗州的濮陽向冀州的陰安進軍;長子曹昂帶五十萬大軍守衛本土,同時行駛監國之權以及供應大軍的糧草所需;從弟曹仁引兵百萬與東吳對峙,守衛自己的後方。

按說徵兵由開始到現在不過只有三個月時間而己,甚至很多士兵因爲來得晚,到軍營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是應該加強一下訓練的,可是曹操確不在給他們時間了,用他的話來說,士兵到戰場上歷練,去經歷真正的生與死纔是最好的訓練方式。

當然,這是不是因爲軍隊人數衆多,經濟上壓力太多的原因逼得曹操需要提前動手,那就不爲人知了。

大軍從得到命令,開始集結,在出徵的準備工作就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等着曹操率大軍由豫州進入到了司隸地境時己經是同年六月了。

兩百萬大軍浩蕩而來,在距離樑縣只有三十里地的地方停了下來。

前方斥候來報,樑縣之內,己有張超的五萬大軍擺好了守城的陣勢。得知了消息之後的曹操這就升帳議事,商討對策。

這一次與曹操同來的將軍有夏侯惇、夏侯淵兄弟,還有曹彰、曹洪這般的曹家猛將,亦也有像是樂進、李典這樣的名將。

可以說陣容是強大的,信心是十足的,士氣是高漲的。

大帳之中,曹操剛剛將樑縣的情況說出,下面的一衆武將們就有些座不住了,在他們看來,由他們出兵兩百萬,可是天朝只派五萬人守一個小小的城池,這實在是太不將他們放在眼中了,憑此,就該殺。

“王上,臣請戰。”魏國有着第一大將的夏侯惇一步就站了出來。

“臣請戰。”接下來,夏侯淵將軍也是不客氣的抱拳站出。

“臣也請戰。”曹彰、曹洪、樂進、李典等人亦是跟着站了出來。

看着一下子這麼多武將都要請戰,曹操自然是樂得臉上都笑開了花。“很好,很好,這樣,令,夏侯淵爲主將,車胄、牛金爲副將,統令二十萬大軍明日強攻樑縣縣城。”

以二十萬人打五萬,又是以夏侯淵將軍爲首,曹操相信,這首戰定然可勝。那個時候,軍隊有了足夠的士氣,就可以借勢進入司隸,在攻下洛陽,隨後就可以威逼併州了,那個時候,他就要用張超所教的方法來打敗他,讓他自食其果。

與張超並非是第一次交手了,經驗告訴曹操,要說用陰謀詭計,怕是很難奏效,這一次他就要用陽謀,要藉着兵力之優勢,堂堂正正的攻打,那個時候,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不相信還有什麼可以難住自己。

曹操決定以強攻的方式進入司隸,就將首戰交給了大將夏侯淵,他相信以着絕對的優勢是一定可勝的。

魏國大軍兵臨城下,樑縣縣城牆之上,黑甲士兵臨立,以一幅嚴防死守之態出現在城樓之上。

城樓上,兩名身穿着黃色披風的將軍正站在這裡,目光平視看向着遠方那敵軍的連營之勢,眼中有的只是平靜再平靜,但實際上心中確早己經驚濤駭浪,激動不己。

早在領取了鎮守樑縣的任務時,他們就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可是當看到面前的魏軍陣容時,還是忍不住會心中驚詫,兩百萬的敵人,這是何等的強大呀。

“高將軍,你害怕嗎?”

“有一點,但我絕對不會後退。紀將軍,你害怕了嗎?”

“我也有一點,但除非我死,不然的話,在沒有新的命令之前,我人就在樑縣了。”

兩人的一問一答間,顯露出了他們的心態,也表達出了他們此刻現在的心情。

魏國大軍開始調集,主理司隸軍務的呂布將軍也得到了天始帝張超的命令,竟然是要以五萬人固守樑縣,至少要守城三日,措敗敵軍的銳氣爲主。

初一得到這個命令,呂布還是有些不解的。就他得到一的些資料來看,在錢莊貼票的幫助之下,魏國在很短的時間內積攢出了無數的金錢,徵如了大量的新兵。

一聞此訊,呂布的心情可謂是痛並快樂着。

痛是因爲這一次的敵人一定不好對付;快樂是因爲又有大仗可以打了。

只是即然魏國要舉一國之兵力來犯,以呂布的意見當然是要迎頭痛擊了,雖然論兵力他不及對方,但是他相信,論士兵的個人能力和軍隊的整體戰力,他們是不懼於任何的人。

而就是此時,張超的命令下來了,竟然要求他只派五萬人迎敵,這實在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儘管命令中還說,天始帝會派陷陣營的將軍高順趕到樑縣支援,可是呂布依然並不看好。

高順的陷陣營的確是足夠精銳,可是就他所知,這支軍隊也不過只有五千人而己,以此之數面對魏國大軍數百萬,說是螳臂當車亦也不算是過份吧。

奈何張超的命令下達了,呂布也只有執行的份,當即他就召集了五軍團、七軍團和先鋒軍團的一衆將領們開會,他要佈置任務。

司隸曾經是漢朝的中心所在,如今也算是天朝的南邊門戶,在這裡張超一直集結着大量的兵力,像是五軍團和先鋒軍團只要是沒有什麼要緊的戰事,便是一直駐紮在這裡得。

而這一回,明知曹操可能會進犯,張超就又將在雁門關外的七軍團張遼將軍所部給調了過來,如此這裡就聚焦了足足三個軍團,整整六十萬的大軍,這樣的實力面對任何敵人也有一較高下之力了。

升帳議事,等着各位軍團長和將軍們到來之後,呂布就拿出了聖旨給大家看,爾後就用着中氣十足的聲音說道:“各位將軍,皇上明令,我們需要派五千人守在樑縣三日,以措敵軍的士氣,那大家就來說一說,誰能勝任此職吧。”

要說以五萬兵力守住一個縣城,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至少三位軍團長都應該有是這樣的能力。但戰爭不過初始,呂布是不想首戰就用大將的,在說了,這分明就是一個守城戰,將軍的勇猛未必可以起到絕對的作用,如此他倒是希望可以推薦出一位副軍團長來做這件事情。

呂布的目光在幅中巡視了一圈之後,五軍團的副軍團長紀靈就此一步站了出來。

紀靈原本是袁術手下的大將,後來敗給張超被俘,經過在張家軍事學院的系統學習之後被委任到了五軍團成爲了一名副軍團長,對此他一直對張超懷有感恩之心,儘管大小戰役之中也立過不少的功勞,可是他一直認爲遠遠不夠。

現在曹操大軍犯境,紀靈感覺到立功的時候到了,他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張超重用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就這樣,紀靈站了出來,呂布與幾位軍團長和軍師商議之後也答應了他的請求,如今他就得以站在了樑縣城樓之上。

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七百五十七章 威脅與利誘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仇血恥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田豐被俘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八百一十四章 阿拉軍團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六百七十章 曹仁中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
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七百五十七章 威脅與利誘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仇血恥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田豐被俘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八百一十四章 阿拉軍團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六百七十章 曹仁中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