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

“哦,有這麼多。”聽到這般的回答,張超神情也是一怔,這個數字倒還真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張超並不知道的是,每一年水軍都會收到大筆的金銀來用於發展。而這些錢都沒有被浪費掉,都在甘寧和太史慈、賈詡的共同管理下用來打造水軍了,現在如果一定要比其水軍規模來,怕除了揚州牧孫堅之外,其它人便都無法相比了。

聽着張超露出了震驚之神色,甘寧也是憨笑着用手撓了撓後脖之處道:“這一切皆是主公之功勞。”

“哎,哪裡話,這是你們盡力所致呀,呵呵,真是沒有想到,水軍竟然發展的如此之快了,這麼說來,你們現在擁有了水上做戰之能力了,你興霸也可以指揮十五萬大軍在海上馳騁了?”張超笑而問着。

當初,甘寧在沒有跟着張超之前,手下人數不過數百,多也不過千人而己,行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那真是天天在刀口上過生活,說不準什麼時候小命就沒有了。

而自碰上張超之後,許之以後可統帥萬軍,現在看來,倒還真的就是實現了。

“是的,主公只需一聲令下,水兵軍團十五萬人即可指向任何一處,我們海上能乘船,陸上能騎馬,面對任何敵人無所畏懼。”甘寧自知這是請戰的好時間,哪裡還會放棄,當即即跪倒在地的說着。

“好,有興霸此言,我亦心中有數了。你也放心,用不了多久,你們就會上戰場了。”說着話,張超的目光此時也看向了海中的遠方。漢獻帝以死,接下來衆諸侯間稱霸就在無什麼顧忌可言了,中原大地上也必將迎來更爲激烈的一戰。

張超竟然從水陸離開了,還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當消息傳回到了許都時,一怒之下的曹操當即就將負責跟蹤張超的一衆人等全部殺了一個精光,以泄憤怒。

在做完了這些之後,曹操將目光看向了北方,那裡是張超所在之盤,他喃喃而道:“張致遠,這一次算你逃得快,但不管怎麼樣,最終我還是會勝了你的,到時候我們戰場之上見勝負吧。”

公元二零二年元月,繼諸侯大會之後的兩個月後,許都城中張登結綵,衆文武大臣更是佈於朝廷之上,他們要參加的正是新帝的舉行大典。

儘管沒有其它諸侯參加,可曹操還是決定推劉和爲帝,稱號漢和帝。

曹操並不想失去奉天了這個旗號,如此劉和就成爲了新的犧牲品與傀儡。

漢和帝立世,在中原大地上起了無盡的波瀾。對於此事,其它諸侯態度不一,有看不起的,有不同意的,也有沉默未言的。

而其中以劉備和劉璋的反應最爲激烈,他們竟然直接生討曹操,說其是漢室的奸臣,是想要借立帝而攥奪漢室江山。

對於劉備的隔空喊話,曹操自然也是至之不理的。只是讓衆人沒有想到的,在一月之後,即二零二年二月,劉備竟然在劉璋的支持之自稱爲帝,稱爲漢元帝。

劉備以延續漢室江山爲名,立帝而建。並還號召天下有識之士,說是其投到這裡,就等於是投到了漢室江山。

劉備的舉動,更是引來了各諸侯的不滿,原本沒有帝王在在自己頭上壓着,可是突然間就出現了兩帝,誰會高興?

爲了此事,很多諸侯都在不同的場合表示,這些帝王的建立都皆不是正統,他們並不承認。

但不管認不認否,劉備與劉和都是新帝這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甚至爲此,劉備還決意將皇都遷至到益州的成都,而益州之主劉璋竟然還同意了。

這個消息一出,天下譁然,這分明就是劉璋認可了這個劉氏之人爲皇帝了,這也等於他讓出了自己的一切權力。

說起來,劉璋本就是從父親手中接過一牧之主的位置,從未經歷過戰爭的他,性子也相對懦弱一些,後加上劉備的苦苦哀求以及提出的無數條件和承諾,外加手下張鬆等文臣的推波助瀾,最終益州便兵不血刃的被劉備給吃了下來。

劉備實力的突然擴大,自然引起了其它諸侯的不滿與警惕之心,而就在劉備行遷都之事時,在同年四月,揚州牧孫堅也自立爲吳王,並在上任之初後第一時間就下達了命令,即是兵出荊州,討伐自稱爲帝的劉備。

要說孫堅會對劉備出兵,也並非算是出人意料之舉了,因爲就在幾個月前,他參加完諸侯會議時,由許都回揚州時,便遇到了劉備的埋伏。

倘若不是因爲之前的張超提醒,後孫策將事情告訴了周瑜,他們早早就着人從揚州調兵在路上進行保護的話,怕是孫堅就會因此而陷入包圍戰死了。

劉備突下殺招,這孫堅怎麼能嚥下這口氣,一直隱而不發,不過就是在等待着一個合適的機會而己。

終於,劉備忍不住稱帝了,還要行遷都之舉,並抽調了十萬大軍由荊州的武陵入了益州的涪陵。

藉着劉備分兵十萬之機,孫權終於動手,他竟然親自掛帥,帶軍二十萬由廬陵向杜陽而去。

繼孫權動手之後,曹操也借漢和帝之名討伐劉備,由大將夏侯淵帶兵二十萬從汝南向南陽展開了進逼。

中原大戰始。

與歷史中一樣,未來的三足便先於歷史一步在這裡展開了一場規模不小的爭鬥。

而其它的諸侯除了冷言旁觀這一切的發生時,也都在自己頭上開始冠以各種名號來加重自己的地位。

比如說馬騰,自封涼州王。

董卓自封幽州王。

袁紹自封北王。

唯有張超依然還是行大將軍之名,儘管手下也有謀臣提出他也可自封王,甚至是自封帝,但對於這些意見,他都是置之不理。

別人問得急了,他只是以一句,他是漢室之臣爲名給拒絕了。

事實上,張超可不自認爲是什麼漢臣,他行的不過就是高築牆,多囤糧,緩稱王的政策而己。

只是相比於那種只是發展於自身來說,張超確有着更敏銳的目光,他要藉着中原大戰之機,先爲自己謀取一個福利在說,那就是消滅袁紹,奪取冀州,使其真正的成爲北方之王。

爲了這件事情,張超迅速的叫來了郭嘉、魯肅、賈詡、李儒、徐庶、沮授、龐統等軍師來到了晉陽城。

突然間急召如此之多的軍師來到晉陽城,任誰都知道一定是要發生什麼大事了,而有消息靈通的各位將軍則是急急通過各種關係打聽事情的鉅細,顯然他們也看出了這是一場大戰,他們也想借着這個時候揚名立腕,建功立業。

各位軍師只是在晉陽城中呆了兩日而己,有關接下來圍剿袁紹的計劃就此成行,各人帶着不同的使命這就離開了城中。

公元二零一年五月,就在曹操與孫堅由廬陵和汝南分攻荊州之時,北面的張超軍突然有了大範圍的異動。

在然後消息傳來,張超以袁紹自稱北王不實爲名,兵出四路直攻冀州。

由涿郡攻中山郡,黃忠二軍團兵出十萬。

由帶方郡攻渤海郡,太史慈三軍團十萬人及水路甘寧軍團十萬人,共計二十萬人。

壺關攻涉縣,徐晃五軍團十萬人。

朝歌攻湯陰,呂布率先鋒軍團十五萬人。

共計四路大軍,計五十五萬人。

除此之外,徐榮的六軍團換防在潼關,以拒董卓軍;張合率四軍團十萬人以及張遼的七軍團二十萬人合兵爲一兵居洛陽,以拒曹操。

合計共爲八十五萬人,張超集團的這個戰爭機器終於轉動了起來。

以一家之力,出兵八十萬五做爲進攻與防守之用,消息一出,天下震驚。至此,大家方纔知道,張超的力量到底有多麼的雄厚,實力有多麼的強大了。

而對着張超的舉兵而來,冀州王袁紹自是最爲心驚的一個。

他想到過與張超早晚會有一戰,可是沒有想到會如此之快,難道此人不怕吃不下自己,在弄一個兩敗俱傷嗎?

自然,袁紹也清楚,張超即然趕來,想必也是抱了勝利之心的。此時他面臨的道路似是隻有一條,那就是與之一戰了。

即是決意一戰,袁紹自然要傾力而爲,就此他一邊派人向曹操那裡發出了求援信函,一邊召集了手下的文武羣臣,商議着對策。

冀州王府議室大廳,文臣武將一一而座,目光皆是看向着座於首位的袁紹,那神色間帶着一絲的凝重意味。

顯然大家都清楚,這一次他們面臨的要是什麼。

待人皆是到齊了之後,一臉沉重之色的袁紹將目光向着在座之人一一打量之後道:“諸位,大將軍張超竟然舉五十五萬大軍犯我境域,大家說一說吧,應該怎麼應付。”

戰報上大家皆是看過,知道張超這一次興師衆衆而來。面對着如此之多的大軍壓境,衆人皆是臉上愁雲密佈,看上去都是沒有太好的主意。

像是面對着如此之多的大軍,顯然想要靠什麼計策取勝,那是十分不容易的,唯有擁有着足夠的實力,方纔能夠獲得勝利。

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八百九十三章 表明身份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亞歷山大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
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八百九十三章 表明身份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亞歷山大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