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

聽到是司馬懿前來,徐盛只是嗯了一聲之後即不答話了。對於此人,他並沒有什麼好感,不爲別的,只是因爲這是從魏國投誠來的,憑此一條,就是沒有骨氣的像徵,做爲一名武將,最看不起的就是沒有骨氣的人了。

司馬懿邁步走進了到了大殿之中,一見到徐盛,這就很是恭敬的行禮道:“徐將軍好。”

“是軍師來了呀,座吧。”雖然是心中有些不喜,但是徐盛表面上還是笑呵呵的。他也很好奇,這個時候司馬懿來自己這裡要說些會,難道莫不是要獻計嗎?只是不管說些什麼,他都做好了防備之心。

對於徐盛表面的熱情,司馬懿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但他是不會拆穿的,反而是一本正經的說道:“徐將軍,屬下前來是獻計的。”

“果然。“徐盛心中想着自己猜對了的同時,警戒心也提升了起來,可依然還是面無生色的說道:“哦,不知道右軍師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我只是聽人說丁奉將軍己經向城中回撤了,可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司馬懿似乎並沒有看出徐盛對他的不信任,反而是繼續開口說着。

“不錯,呂蒙將軍一路失敗,現在廣陵己不可奪矣,即是如此,當撤回軍隊,固守下邳纔是。”徐盛面無表情的回答着。他些話還沒有說出來,那就是一旦等着丁奉帶着十萬大軍回撤之後,天朝在殺過來,他很可能連下邳都不要了,就要撤回東吳去了。

來時孫堅給出的要求就是,能佔得徐州最好,倘若是不能就及時的回撤,總之要保證軍隊的實力還在,只有這樣,將來纔有了與天朝談話的本錢。

孫堅這樣說,還是很有遠見的,其實這也是在認證那句存人失去,人地皆存的正確道理。

孫堅想到了這些,顯然張超也想到了這些,所以他纔沒有命令呂布軍團加快行進速度進攻下邳城,反而是要說服司馬懿,爾後想辦法將徐盛與丁奉留在這裡進行全殲。

剛剛說出了丁奉正在向城中退回的事實,不想司馬懿就搖了搖頭道:“徐將軍,我們認爲不可?”

“不可?爲何?”聽到司馬懿竟然要否定自己的決定,原本就有些不悅的徐盛,這一刻臉色陰沉,顯然是有些生氣了,一個降臣而己,竟然敢在自己的面前指手畫腳,他還真當自己是軍師了不成?“我說司馬懿,你是不是想讓我們與天朝死磕呢?還是你認爲憑我們就可以勝了他們不成?”

其實還有一句話,徐盛並沒有說出來,那就是你司馬懿到底安的是什麼心。

對於徐盛發火,司馬懿自然裝出了害怕的樣子,事實這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所以這樣的害怕之色僅僅只是片刻,他就突然一幅不怕死的樣子漲紅着臉說道:“徐將軍,我們想到撤軍了,難道天朝就不想到嗎?即然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這樣做雖然可以暫時的保住我家的實力,但接下來怕就只能退出徐州了,若是這樣,之前的一切準備工作白做了不說,還憑白的得罪了天朝,那這樣做還有什麼意義呢?”

“嗯?你到底是什麼意思?”徐盛被這番話嗆的是一句都說不出來,他知道如果真就這樣退回去了,那還真等於做了一番無用功,同時還得罪了天朝,實在是划不來。

只是明知道如此,奈何的是徐盛現在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現在他正面的敵人有呂布的先鋒軍團,太史慈的三軍團還有甘寧的水路軍團,合計一共一百一十萬人。而他只有三十萬人而己,這一仗要如何去打呢?

似乎除了退走在無他法了吧。徐盛也的確是沒有什麼退敵之策,這纔想着要回撤的話。那樣,至少他沒有功也不會有功不是。

徐盛的想法早就被司馬懿所洞察,現在看着對方在反問自己是什麼意思,這分明就是在示弱了,他心底便是不由一笑,爾後道:“錯了,徐將軍,你真的以爲,就這樣撤軍就算是無過了嗎?你想過沒有,大好的徐州等於就是被你給送出去的,若真是這般的話,怕就算是王上可以不追究你的責任,其它人會放過你嗎?這一次徐將軍能夠出戰很多人可是眼紅的緊呢,若是有功尚還好說,倘若這樣沒打一仗就回去了,試想一下,那些人會如何的評說呢?”

司馬懿敢這樣說,也是基於對東吳朝局的瞭解。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似是天朝一般,其實也存在着競爭,各軍團之前就一直在互相較着勁,只是因爲張超的存在,外加越來越完善的律法,這才使得這樣的內鬥並不是如何的激烈。相比而言,孫堅的手段就要差上許多了。

孫氏在東吳立足的時間也不短了,但正是因爲此,勢力是盤根錯結,就是孫氏的親戚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了。面對着可以掌握軍權的肥肉,誰不想着去爭搶呢,這也就怪司馬懿有此一說。

聽着這有些刺耳,但又是事實之言,徐盛的臉色是一變在變之後,就頹然的座回到了椅子上道:“那又如何?難不成不撤還要打嗎?那樣只怕想要無功無過都不可以了吧。”

“爲何不可以?”司馬懿眼看徐盛有了動心之意,這即急忙說道:“難道將軍忘記了,我曾與魏國二公子聯手重創天朝大軍兩回,還有我的家人也是被天朝所殺的,這個仇一定要報,且這幾日我仔細的分析過,己經找到了對方的薄弱之處。”

司馬懿有意一幅苦大仇深的樣子說着,爲的就是得到徐盛的信任。

有關司馬懿一家老小被天朝所殺之事,的確在東吳傳得很盛,這是周瑜有意安排的,爲的就是增加司馬懿對張超的仇恨之心,可以更好的爲東吳所服務。

做爲一名有地位的將軍,徐盛自然也是知道這件事情的。現在被一提及,這纔想到,司馬懿與天朝可是有着血海深仇呀,即是這般,就算是爲了報仇,他也不得不盡力纔是,那這樣的人應該值得信任呀。

想及此,徐盛都有些後悔了,身邊放着一個大才不去用,偏要不信任他,倒是錯過了不少的時間。

“哎哎哎,仲達兄,一切都是盛之過,我忘記先生是大才了。”決定啓用司馬懿了,徐盛這就一改之前的態度,變得突然熱情了許多。

徐盛的變化實在太快了一些,也太假了一些,好在司馬懿並不在意這個,他只要可以獲得徐盛暫時的相信就是。眼見似以達成,他即道:“徐將軍,客氣的話就不必說了。您想立功,我也想立功還想報仇,所以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即然一樣,那我有一計,不知將軍願不願意聽。”

“願聞高見。”徐盛早就忘記了司馬懿是從魏國投降過來的,他只知道面對天朝,兩人目標一致,如此就夠了。

“好,即是這般,就請徐將軍下令丁將軍不要回來。非旦不要回來,反而還要返身向海西城而去。同時,如果將軍相信我,也請帶着城中主力前往海西城。”司馬懿眼見時機以到,這就將自己的計劃給講了出來。

“什麼?主動進攻,這...”徐盛倒是沒有想到,司馬懿竟然這般的大膽,面對強於自己數倍的敵人,非旦不退,反而一進,這是何意思?

看出徐盛臉上的不解,司馬懿這就解釋道:“將軍,是這樣的。正是因爲我們的兵力不如對方,所以他們斷不會想到我們會主動進攻的。這就增加了我們突襲成功的勝率。當然,還有最重要一點,那就是這也是立功建立的好機會。想一想,我們突然主力出現在海西,對方定然意料不到,如此一來,就可以重創敵水路軍團,那時也算是爲黃蓋將軍報了仇不是。如此當我們帶着這個功勞回到東吳的時候,那誰還敢說將軍沒有功勞呢?”

聽到可以建功,徐盛自然是有些興奮的,可是一想到如此之冒險,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要說徐盛本也是有主見的,只是因爲面對的是司馬懿,自然另當別論了。

眼看徐盛正在猶豫之間,司馬懿就知道,他只需在加一把火就可以了,當即就道:“徐將軍,想必你一定看過海西港戰報,也知道天朝戰船的強大了吧。當日,黃蓋將軍身死,呂蒙將軍敗逃,他們可是連一艘天朝戰船都沒有弄到的。爾我們若是可以突襲海西,並且搶佔那裡的天朝船隻,之後順海而回,那時不僅僅是爲黃蓋將軍報仇,也可以帶加天朝戰船供我們水軍去研究,這可是利國的大好事情呀,一旦等我們的戰船也強大了那一天,您的功勞將無人會去忘記,這等大功就在眼前,爲何還要猶豫呢?”

“啊!這個...”徐盛這一刻是真的被說動了,在看向司馬懿的時候,目光也多了一絲光彩。

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眼之強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六百四十六章 搜索曹丕第七十三章 以心待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諸侯二次來襲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二百二十章 寒冷天氣的劫營方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七章 特殊病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殲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孫尚香的煩惱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
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眼之強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六百四十六章 搜索曹丕第七十三章 以心待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諸侯二次來襲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二百二十章 寒冷天氣的劫營方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七章 特殊病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殲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孫尚香的煩惱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