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侍衛的服侍下,剛剛把戰甲穿好,門外就傳來了急切的腳步之聲,接着一大幫卑女先出現,繼爾一身華貴服飾的孫夫人在幾位貼身侍女的陪伴下出現在房內。“夫君,一定要戰嗎?”
一入得門來,孫夫人焦急的聲音就先於人一步傳了出來。
孫堅是很疼愛自己的夫人的,前幾日夫人暈倒,他更是寸步不離其左右。現在看着夫人出現,當即上前一步道:“夫人,你的身體還如何的虛弱,爲何不躺在牀上,出來做甚。”
“夫君,爲妻問您,是不是一定要與天朝開戰。我剛沒有了一個兒子,不想在沒有女兒呀。”孫夫人說着話,眼淚己經開始在眼眶之中打轉了,看得出來,她是真的傷心難過。
以前的孫家,還沒有統治東吳的時候,那時,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可是現在,成爲了東吳王之後,女兒遠嫁,做孃的看不到不說,現如今還要與女婿爲敵,做爲一個女人,她可以想像的出來,女兒將會陷入到什麼樣的處境之中。
被夫人這般一問,孫堅也是不知道如何做答,他又何償想與天朝開戰呢?這種根本就沒有什麼勝算的戰爭並非他想,只是現在的一切並非是他可以說了算的。做爲一個父親,連親生兒子的仇都報不了的話,何談人父?
“哎,夫人,此事本王也是不得以而爲之呀。這樣,你且好生先去休息,女兒的事情會記在心上,不會傷害她的。”孫堅是言不由衷的說着。
“不,你不能出去,兒子沒有了,不能在讓女兒爲難。”孫夫人搖着頭,她此來就是爲了勸阻夫君出戰的。做爲一個女人,她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家人和睦的在一起,至於當什麼帝王,成就什麼霸業,她倒並不是十分的在意。
孫夫人的阻攔,讓孫堅站在那裡一時不知道要怎麼辦了,而因爲他的耽誤,等在軍營中準備開誓師大會的大王子孫策着急的趕到了王府之中,正看到母親攔住了父親的那一幕。
急於出兵爲弟弟報仇的孫策,在看到母親攔住了父親之後,不由急道:“母后,您怎麼這麼的糊塗呀,現在大軍在即,有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您怎麼能在這裡阻止父王呢。”
說到這裡,孫策望向孫夫人身邊的幾名貼身侍女道:“你們,還不快快去扶母后休息,站在這裡傻愣着幹什麼?”
“這個...”幾名侍女慌張的低下了頭,顯然一個是主子,一個小主子,她們不知如何是好了。
眼看着侍女們站在那裡不動,孫策更急,直接說道:“怎麼?聽不到本王子說的話不成嗎?”
“是。”眼看着孫策發了火,幾名侍女緊張之下,便欲去扶孫夫人下去歇息。
而正是此時,門外突然傳出了喊聲,“二王子到!”
一記二王子到,使得廳中的衆人皆是一愣,他們似是沒有聽清,又或許是沒有反應過來,一個個站在那裡,皆是一臉疑惑般的表情。
“父王,母妃,大哥,我回來了。”猶豫的工夫,門外一身長袍的孫權己經大步的走進了廳中,在看到衆人之後,一人行禮而道。
“啊,是權兒,真是的我的權兒。”一看到孫權露面,孫夫人是喜極而泣,當上也不顧虛弱的身體,快步就迎了上去。
看出了母親身體的虛弱,和臉色的蒼白,孫權也是有感而發,一把抱住了孫夫人道:“母后,兒臣讓您擔心了。”
“哈哈,哈哈哈。”看着二子回來了,最高興的莫過於孫堅,他當即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一旁的孫策也不由是長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己經準備出兵,但如果二弟可以平安回來的話,這個兵他寧願不出了。
王府之中,正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而在軍營之中,己經集合了大軍,正帶着十萬先鋒軍準備做誓師大會的左軍師周瑜以及陸遜等臣子確是等有的些着急。
原本時辰到了,不見吳王的到來,大王子孫策就去迎接了,可這又過了多長的時間,眼看吉時以過,可還是沒有看到吳王父子的身影,衆人豈能夠不着急呢?
隨着時間的推移,下面己經漸漸的傳來了議論之聲。而涉於大王子孫策的淫威不得不露面的張昭大人更是閉目養神,半天不語,他似乎己經猜到發生了什麼一般。
“左軍師,這樣下去不行呀,不如再派人去王府中看看好了。”老臣韓當來到了周瑜的身邊,小聲的說着。
“嗯,那不如就由韓將軍前去一觀好了。”周瑜點了點頭,向着韓當說着。
韓當可是跟隨着孫堅多年的臣子,論及私人間的感情也是極好,由此人前去,事情當可以圓滿的解決,而至於自己,還需要在軍營之中穩定軍心,不可妄動。
“也罷,本將軍就走一趟便是。”韓當點頭答應了一聲之後,這即上馬離開了軍營。
而此刻,王府之中早己經是一片歡喜的場面。二王子平安歸來,無疑就是最大的喜事,不僅連主子,就是奴才們也都是興高采烈的樣子。說實話,這一陣子王府中的壓抑氣氛着實讓人有些受不了。
孫權此刻也正在跪倒在地上,向着吳王孫堅請罪。
“父王,是兒臣不對,不應該不打招呼,違抗軍令私自出兵。”孫權跪在地上,一臉誠肯的說着。
“嗯,私自出兵的確是不對。只是權兒不是早就被張致遠給放出來了嗎?爲何現在纔到家呢?”孫堅並沒有要去追究私自出兵的事情,反而對於爲何兒子現在才歸帶着滿心的疑問。
被問及到此事,孫權是一臉慚愧的表情說道:“說來話長,還是因爲兒臣太看重面子,想着身爲被俘之人,不好見人,這才一路挑小道而行,直至來到江邊時...”
接下來的時間,孫權是把自己在江邊被孟優襲殺的事情講了出來,後又被天朝龍營黃敘將軍所救之事一併說出。說完這些,他還將手臂上的傷口露了出來,以示證明。
“什麼?二弟說是蜀國人向你進行行刺?”一旁的孫策聽到此處,不由一臉吃驚的問着。
“是的,大哥,正是如此。”孫權堅定的點頭回答着。
“那...會不會是別有嫁禍於他們呢?”孫策還有些不相信的問着。畢竟東吳與蜀國可是盟友的關係,如今天朝如此的強大,他們應該做的更是團結一致纔是,而非是互相猜疑。
孫權自然知道大哥之意,當即就是一聲冷笑,“不瞞兄長,臣弟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只是當看到了孟優的屍首之後,確不在懷疑了。哦,對了,爲了讓大家看清此事,我還將那人的頭顱給帶了過來,請父王和大哥過目。”
說完話,孫權向後揮了揮手,當下就有人把一個可呈着腦袋的木匣給端了上來。
孫堅與孫策都是久經沙場之人,對於人頭自然不會恐懼。更甚者,孫策還很仔細的看了看,確定此人的確就是孟優的時候,當下就是一臉的怒氣道:“諸葛匹夫,欺人太甚。”
這句話可並不是做做樣子,而是真的有感而發,因爲正是他們相信的蜀國差一點就害死了自己的弟弟。而如果事情發生了,他們還向天朝開戰,那就真的中了別人的奸計。
“混帳蜀國,枉我們還如何的聯盟在一起。哼!來人呀,將蜀國安排在建業城中驛站的官員給抓起來,投入死牢,隔日問斬。”這一刻,孫堅也是非常的生氣。他本就是一個直性之人,做事喜歡光明磊落,現在竟然有人如此的算計自己,也難怪他會這般的生氣了。
父子三人現要可謂是同仇敵愾了,諸葛亮更是被他們恨入到了骨子之中。怕是孔明先生如果可以算到的話,怕是不知要多麼的後悔了。
孫權平安歸來,所謂的出征之事看似是要劃一個段落了,等着韓當將軍進入王府之中得知真實情況後,先向吳王孫堅道喜,爾後又道:“王上,那誓師大會是不是可以撤去呢?”
“這是自然...”孫堅點頭額首道。只是不等他在去說一些什麼的時候,一旁的二子孫權確開口道:“不可!”
“哦!”孫權這道聲音,自然引來了孫堅等衆人的關注。尤其是兄長孫策,更是一臉不解的道:“二弟,即然己經知道是蜀國在害你,爲何我們還要對天朝用兵呢?這豈不是中了奸人之計乎?”
“誰說要對天朝用兵了,我們可以對蜀國用兵,他們想殺害於我,這正是最好的藉口,難道不是嗎?更不要說,我們這樣做了,天朝定然也會有所行動的,可以說此舉成功之數大爲增加呀。”孫權不愧是一名出色的政0治家,語一出口,就搶佔了制勝的最高點。
以自己差一點被殺爲藉口,對蜀國用兵,可謂是名正言順。非旦如此,還可以藉此告訴天朝,他們的選擇爲何?豈不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