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

接下來的話,這位男子沒有在說什麼,但是司馬懿確是很清楚,怕是自己不說實話下場不會好過。

想着現在小命都在人家手中了,那還有什麼可怕的呢?不管這些人是來東吳派來試探自己的,還是其它勢力派來對付自己的,現在他都沒有什麼反抗的機會,哪怕就是人家想要殺了自己,他也一樣無從反抗的吧,即是這般,那就說出實話又能如何?至少就是臨死前也能落上一個嘴上痛快不是。

當一個人明知必死的情況下,反而對於死亡就不會有那般的恐懼了,而這一刻的司馬懿就是這般。眼見着對方一定他說實話,這他就重新的座回到了座位之上,這才慢慢開口道:“如果你一定要聽我對眼下時局的分析,那我就告訴你,東吳危矣,就是西蜀的劉備同樣也非常的危險。”

司馬懿不過是剛剛說完話實而己,對面那男子又是催問了一句,“這麼說來,最終勝利的會是天朝了?”

“這也未見得,戰爭沒有到最後一刻的時間是永遠不知道誰勝誰敗的。不過只要不出大問題的話,天朝還是佔着很大的可能的。”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司馬懿的臉上就出現了一絲的感嘆之意。

要說司馬家族其實也算是一個大家了,至少有着一定的底蘊,父親司馬防且先不提,曾任漢朝的京兆尹,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就是他的七個兄弟那也曾名動一時,外人號稱司馬八達。

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可以想見,司馬家應該會繼續的光宗耀祖,名利雙收不在話下。奈何的是,生逢亂世不說,還跟錯了主子,這纔有了現在悽慘的下場,尤其是他,現在更是與家人早早的分開,父親、兄弟、夫人、孩子更是一個都見不到了。

一想他聰明一世,確是落得如今的這番下場,哪怕說起來是一個右軍師的名頭,但實際上權力並不是很大,他只能是出謀劃策,但建議是不是被人家採納也不肯保證,畢竟他還是外來的人。

這一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事業與家庭都不順,這般的境遇實在是讓司馬懿心寒不己。而更讓他鬧心的是,他現在的陣營東吳,因爲急於求成,竟然還得罪了最爲強大的天朝,這使得他的性命也開始不保起來。

或許用不了多久,天朝大軍一旦殺過來,他就會連性命都沒有了吧,想到這裡,司馬懿怎麼能不黯然失色,心情鬱悶。

司馬懿的表情上接連的出現了數道變化,這一切均沒有逃過對面男子的雙眼,只是看到這裡,他竟然還欣賞般的點了點頭,似乎對於這個結果很滿意一般。

司馬懿也說出了對方想聽的結果,在回過神後,這就出言道:“好了,你問的問題我都說出來了,現在你想如何?是不是想出手殺了我呢?”

“殺你?爲何?”聽到司馬懿的聲音,男子很是不解的回答着,爾後又道:“你這般的人才,正是皇上需要的,怎麼可能會殺你呢?”

“等等,你到底是何人派來的?”聽到男子自稱是皇上需要的,司馬懿當即就否定了來人是東吳的身份。因爲在東吳,他們稱孫堅都是王上的,而能被稱爲皇上的,也僅僅只有張超與劉備兩人而己。

“呵呵。”可能是自覺失言,男子這一刻呵呵笑了笑道:“好吧,相信仲達兄應該猜出我的身份了,不錯,我正是天朝皇上派上來的,自我介紹一下,敝人張智。”

說着話,張智竟然就向着司馬懿笑着伸出了右手。

這樣的禮節,正是張超平時與一些親近之人見面之後纔有的動作。或許是習慣也好,還是認爲這樣更能表示出親近的關係也罷,見到親信的時候,張超往往就會願意做這樣的動作。久而久之,很多跟着他的人也就學會了。

像是張智就是其中之一。

張智,原來叫什麼名字,他自己也不知道,甚至就是姓什麼也同樣不知道,因爲他曾經是戰亂時期流浪到陳留的一個孤兒,當時他的年紀並不是很大,在遇到黃巾軍的時候逃跑而與父母失散了。

其實像是這樣的事情當時有很多,只是幸運的是他到了陳留,並被當時的陳留二公子張超所收留,後來又進行了系統的訓練,因爲他才智強於常人,就沒有安排他上戰場,而是在培訓之後進入到了天眼組織。

這些年,經過他的不斷努力,終於也出人頭地,成爲了組織中的一個高層人員,又因爲他善用智謀,非常的聰明,被張超點名取爲智字,如此就有了張智這個人。

而現在,張智會出現在這裡,正是爲了司馬懿而來的。

對於有才學者,張超一直都是非常欣賞的。

在他看來,一個國家想要強大,那就要有足夠人才纔可以維持。不用說,司馬懿自然屬於有才之人了。

要說在最初的時候,張超對於這個司馬懿還是有些顧忌的,畢竟傳說之中此人有鷹視狼顧之像。(像鷹一樣的耽耽,像狼一樣的覬覦。

鷹是禽類,禽類的視力是非常好的,能看清楚幾百米以外的東西。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就是這個意思。狼這種動物若它想得到的東西,暫時得不到過好幾年它都記得...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張超也擔心把此人弄到身邊,萬一自己出了什麼事情之後,自己的子孫是不是能降住此人,這也是爲何他雖然曾派徐庶找過司馬懿,後來就沒有什麼動靜的原因。

可是現在的天朝何其強大,文武羣臣可謂是數不勝數,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就算是多了一個司馬懿又能如何?

司馬懿會返了曹家,那是因爲曹操不在,曹丕也不在,他們的子孫不行。可現在不要說張超自己正是千秋鼎盛之時,就說他的兒子們從小就受着最好的教育,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出現什麼敗家子的。

即是這般,司馬懿這樣的人才不能收爲己用,那實在就是太可惜了一些。

爲此,當得知司馬懿並沒有隨着曹丕一起而亡,反而是被東吳所用後,張超就將收服此人的事情交給了張智,並且給了他許多的特權去完全成這件事情。

張智知道這是二公子對自己的看重,所以就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這一回,他從天眼情報中得知了司馬懿落腳在下邳城,這就急急的趕了過來,並且動用了不少的資源,這纔有了現在出現在司馬懿面前的這麼一個機會。

張智自報了家門之後,司馬懿的臉上就是一陣的震驚之意。

對於家父好友徐庶曾去老家溫縣尋找自己的事情,他是後來聽人說起的。當時在得知張超也在尋他時,還曾驕傲過。可後來因爲受到了曹丕的重用,他便在沒有去想這件事情。

可是不成想,事隔多年,張超又找到了自己,且還是在自己最爲落魄的時候出現的,一時間他是感概萬千。

“真是想不到,天始帝現在還能記起我來。”似是很滿足的說完了這些話之後,司馬懿又是頭一搖道:“只是可惜,我現在是東吳的罪臣,無法爲天始帝效力了。”

司馬懿是邊說邊搖頭,且是一臉的真誠之像。

要說司馬懿不想爲天朝服務,那是假的。

自古以來,君擇臣,但何償又不是臣擇君呢?

一個好的君主,身邊自然不乏一些能臣輔助,而其中很多都是自願的,那是因爲他們感覺跟着這樣的皇帝,他們可以發揮出自己一生的能力來。司馬懿也是一樣,跟着曹丕,那是因爲人家對自己很信任,只是後來因爲曹真的原因,還有曹丕的確是太想立功了,纔沒有聽自己的,有了悲慘的下場。

換一句話說,曹丕有他現在的結果,與司馬懿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反之,如果他當時能聽進去勸,就不會有兵敗之說了。

只是現在,司馬懿確是不想去解釋這些,因爲他清楚的知道,說了怕是也沒有人會去信的。那句話怎麼說來着的,成者爲王敗者寇,即是這個道理。

做爲一個失敗者,不管你的理由多麼的充分,你依然是一個失敗者。

司馬懿不想去解釋什麼,是因爲他知道世人對他的評價自然不會太高,而以這樣不好的名氣去投奔天朝,想來一樣不會受到重用的,即是這般,去當一個可用可無的小人物,那還不如在東吳這裡,至少有一個右軍師的名頭。

司馬懿正在感嘆之餘,張智確己然搖了搖頭道:“仲達兄,且莫妄自菲薄,關於兄之能力,皇上是十分清楚的,且派我來請先生回去輔佐之時,己經許願,只要先生是真心相助,那定會給您一個軍團軍師的位置。”

“啊!”聽聞張智之言,這一刻的司馬懿是真的被驚到了。

同樣是軍師之職,但是司馬懿十分的清楚,能做爲天朝一個軍團的軍師那是何等的重用。想一想看,那些軍師都是一些什麼人吧。賈詡、沮授 、徐庶、逢紀、李儒、龐德、法正,那哪一個不是能人,或許有些人之前並不出名,但隨着有了軍師之職後,都是建功立業,有了建術,因爾聞名於天下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五百九十六章 曹純聯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趙睿兵敗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二百五十四章 攻佔靈丘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四章 做善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五百九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五十六章 曹操起兵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三百零八章 三誘關羽(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五十五章 徐庶來投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三百零八章 三誘關羽(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撞上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激怒百姓者的下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曹劉聯盟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
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五百九十六章 曹純聯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趙睿兵敗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二百五十四章 攻佔靈丘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四章 做善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五百九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五十六章 曹操起兵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三百零八章 三誘關羽(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五十五章 徐庶來投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三百零八章 三誘關羽(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撞上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激怒百姓者的下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曹劉聯盟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