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

張超在緊鑼密鼓的做着準備,而就在當月,即公元184年五月,皇甫嵩與朱儁,被黃巾將領波才率大軍圍在長社。

曹操奉朝廷命令率軍救援,而他本人則是先行一步來到了陳留借糧。

這個時候的曹操剛被朝廷拜爲騎都尉,本人也不過只有不到三十歲的年紀而己,可實際上確己經開始展露頭腳了。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爲費亭侯。

在曹騰死後,曹嵩繼承了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憑着這樣的一層關係,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爲孝廉,入京都洛陽爲郎。不久,被任命爲洛陽北部尉。隨後不憑着五色棒申明禁令、嚴肅法紀,名嘈一時。後被任命爲議郎,直到現在騎都尉之職。

當然,這些都是世人皆知的,對於曹操的以後還沒有人清楚,怕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會成爲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在握的丞相,會最終成爲魏國太祖武皇帝。

要說東漢末年也好,三國也罷,必不可少的人便是這個曹操了。如今他因軍務來到了陳留,張超知道之後,哪裡有不去見的道理呢?

“來人,備車,去太守府。”知道了消息的張超這便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叫來了親衛吩咐着。

太守府中,張邈正與曹操兩人席地而座,相見而笑。

要說兩個人的私下關係可是極好的。史書之中曾記載,張邈因爲得罪了袁紹,曹操就被授命前去截殺,可其非旦未聽,反而與其關係更好起來。這一次因公而攜私,兩人見面自然是要好好的深談一番。

還有一記載中說,曹操第一次征討徐州的陶謙,臨行時告訴家裡人,說:“我要是回不來了,你們就去投奔張邈。”回來後,又見到張邈,兩人相對流淚,可謂是生死之交,這在曹操所交往的人中,還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程度。

如此種種,可見兩人的關係確是非同一般的要好了。

“孟德兄且安心,這一次糧草的問題我己經督促人去辦了,用不了多久就會湊齊,不會耽誤兄之大事。”當着曹操的面,張邈似是下着保證的說着。

“哈哈哈,孟卓(張邈字)賢弟太過客氣了,交給你的事情我自然是最爲放心的。”曹操一臉親切的笑容說着。實際上他的確是很放心,以他對張邈的瞭解,關乎國家大事他是定會盡心盡力。

“呵呵,還是孟德兄瞭解我,如此先在這裡好生歇息,只需時辰一到,自然一切準備就緒。”對於曹操於自己的信任,張邈也是十分的感動。

儘管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曹操,認爲他是靠着父輩蒙蔭纔有的現在職務,甚至更多人還會說他是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但是做爲了解他的人張邈確是知道,眼前之人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且有膽有謀,身具一定的武力,這樣的人是很有機會在亂世之中成就大事者的。

與這樣的人交朋友是不會錯的。

正是因爲有這樣的想法,張邈對曹操的到來表示出了極爲歡迎的態度。

“二公子到。”太守府前門處,傳來了守衛士兵的喊聲。聞聽此言的張邈隨即目光便是一轉,在看向外面的同時,雙眼中充滿了一絲滿意之意。

對於自己這位兄弟,張邈可以說是極爲滿意的。或許是因爲父母故去的早,使之對其弟的感情不僅僅只是手足。況且最近的張超的確很是爭氣,寫出來的一些詩文讓很多文人雅士都是讚歎不己。

並沒有太多學問的張邈以有這樣的兄弟爲榮。瞭解他的人就會常提張超,這也會使得其心情大好,那時在求得什麼事情也會事半功倍的。

現在聽到二弟趕來了,張邈面露喜色,他是很想將這樣有出息的弟弟介紹給好友認識的,尤其還是曹操這般他十分看好的才俊。

曹操此時也放下了手中那杯濁酒,目光看向門外帶着疑問和好奇之意。

對於張超,他在來之前自然也是做了一些的功課,怎麼說也是好友張邈之弟,關注一下也是應該的事情。那自然對其一些事情也是聽說了的,比如說年紀不大,確是出口成章,且字字精髓。還有就是英雄醉的事情。

說起來曹操也是好酒之人。若是一定要說他的三大愛好,便是權力,美酒與美人了。

聽到哪裡有好酒,自然會多做關注。對於新出產的英雄醉,他當然要品嚐一二了。只是一喝之下便喜歡上了這一口,現在家中還有不少的濃香英雄醉呢。

在兩人的關注之中,一襲白衣,看起來風度翩翩的張超就此出現在了視線之中。

“大哥。”一看到穿着一身將軍服的張邈,做爲弟弟的張超連忙行禮道。

“呵呵,二弟不必如此。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的至交好友曹操曹孟德。孟德兄,這就是我的弟弟張致遠。”張邈哈哈大笑着將兩人介紹認識。

這一刻,張超與曹操兩人都在互相打量着。

曹操自然看的是張超的相貌了。對於這位似是文曲星下凡之人,他原本就是十分的好奇。

目光看去,表面上張超似打扮的很是儒雅,可不知道爲什麼,他還感覺到了一股殺氣,那似乎是隻能在戰場上經歷百戰之後的將軍纔會給人的那一種感覺。

張超的目光自然也在打量着曹操。

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同樣是一身戰甲在身,看起來還是倒也是像模像樣。

目光之中帶着的是一絲的善意,但眼底深處確有着孤傲之氣存於其中。

這就是那個說出了寧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的蓋世奸雄;這就是那個顛覆了漢王朝,成爲魏國的太祖與基石;這就是那個最終滅了自己與大哥的宿敵嗎?

歷史中,最終張邈與張超盡死於曹操之手,雖然在此之中陳宮和呂布都起了作用。尤其是前者更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張超自己相信,縱然就算是沒有陳宮那胸懷雄霸天下之心的曹阿瞞也同樣不會放過張家的。就是兄長那正義快直的個性,最終還是難得善終的。

就沒有哪一個成功者不喜歡聽頌揚之詞的,忠言逆耳很多時候只是自取滅亡罷了。

自然,這一世此張超非彼張超,他是絕對不會讓張家的歷史重演的,他會改變命運最終而改變天下之格局和歷史。

兩人互相打量了一番之後,先是曹操哈哈大笑道:“這位就是致遠吧,不錯,人如其名,很好很好。”

“孟德兄過譽了,不過是些許文章,不值一提。倒是家兄常說起你,說你是安天下之良臣。”張超同樣笑着回禮道。

所謂的安天下之良臣,自然不是張邈親口所言的,但張超自己說出來,家兄是絕對不會反對的。一來有些事情不好揭穿,二來張邈的確是現在對曹操充滿着好感。

倒是曹操,聽到張超這般一說,頓時雙眼露出了狂喜之色道:“哎呀呀,吾何德何能,怎會讓孟卓賢弟如此讚譽呢!”

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五十六章 曹操起兵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八百九十二章 迷惑馬謖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攻阿提拉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九百四十八章 聰明的波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三百九十九章 圍殺張勳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七百零六章 楊修之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宋憲的下場
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五十六章 曹操起兵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八百九十二章 迷惑馬謖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攻阿提拉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九百四十八章 聰明的波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三百九十九章 圍殺張勳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七百零六章 楊修之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宋憲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