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

張超在緊鑼密鼓的做着準備,而就在當月,即公元184年五月,皇甫嵩與朱儁,被黃巾將領波才率大軍圍在長社。

曹操奉朝廷命令率軍救援,而他本人則是先行一步來到了陳留借糧。

這個時候的曹操剛被朝廷拜爲騎都尉,本人也不過只有不到三十歲的年紀而己,可實際上確己經開始展露頭腳了。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爲費亭侯。

在曹騰死後,曹嵩繼承了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憑着這樣的一層關係,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爲孝廉,入京都洛陽爲郎。不久,被任命爲洛陽北部尉。隨後不憑着五色棒申明禁令、嚴肅法紀,名嘈一時。後被任命爲議郎,直到現在騎都尉之職。

當然,這些都是世人皆知的,對於曹操的以後還沒有人清楚,怕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會成爲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在握的丞相,會最終成爲魏國太祖武皇帝。

要說東漢末年也好,三國也罷,必不可少的人便是這個曹操了。如今他因軍務來到了陳留,張超知道之後,哪裡有不去見的道理呢?

“來人,備車,去太守府。”知道了消息的張超這便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叫來了親衛吩咐着。

太守府中,張邈正與曹操兩人席地而座,相見而笑。

要說兩個人的私下關係可是極好的。史書之中曾記載,張邈因爲得罪了袁紹,曹操就被授命前去截殺,可其非旦未聽,反而與其關係更好起來。這一次因公而攜私,兩人見面自然是要好好的深談一番。

還有一記載中說,曹操第一次征討徐州的陶謙,臨行時告訴家裡人,說:“我要是回不來了,你們就去投奔張邈。”回來後,又見到張邈,兩人相對流淚,可謂是生死之交,這在曹操所交往的人中,還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程度。

如此種種,可見兩人的關係確是非同一般的要好了。

“孟德兄且安心,這一次糧草的問題我己經督促人去辦了,用不了多久就會湊齊,不會耽誤兄之大事。”當着曹操的面,張邈似是下着保證的說着。

“哈哈哈,孟卓(張邈字)賢弟太過客氣了,交給你的事情我自然是最爲放心的。”曹操一臉親切的笑容說着。實際上他的確是很放心,以他對張邈的瞭解,關乎國家大事他是定會盡心盡力。

“呵呵,還是孟德兄瞭解我,如此先在這裡好生歇息,只需時辰一到,自然一切準備就緒。”對於曹操於自己的信任,張邈也是十分的感動。

儘管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曹操,認爲他是靠着父輩蒙蔭纔有的現在職務,甚至更多人還會說他是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但是做爲了解他的人張邈確是知道,眼前之人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且有膽有謀,身具一定的武力,這樣的人是很有機會在亂世之中成就大事者的。

與這樣的人交朋友是不會錯的。

正是因爲有這樣的想法,張邈對曹操的到來表示出了極爲歡迎的態度。

“二公子到。”太守府前門處,傳來了守衛士兵的喊聲。聞聽此言的張邈隨即目光便是一轉,在看向外面的同時,雙眼中充滿了一絲滿意之意。

對於自己這位兄弟,張邈可以說是極爲滿意的。或許是因爲父母故去的早,使之對其弟的感情不僅僅只是手足。況且最近的張超的確很是爭氣,寫出來的一些詩文讓很多文人雅士都是讚歎不己。

並沒有太多學問的張邈以有這樣的兄弟爲榮。瞭解他的人就會常提張超,這也會使得其心情大好,那時在求得什麼事情也會事半功倍的。

現在聽到二弟趕來了,張邈面露喜色,他是很想將這樣有出息的弟弟介紹給好友認識的,尤其還是曹操這般他十分看好的才俊。

曹操此時也放下了手中那杯濁酒,目光看向門外帶着疑問和好奇之意。

對於張超,他在來之前自然也是做了一些的功課,怎麼說也是好友張邈之弟,關注一下也是應該的事情。那自然對其一些事情也是聽說了的,比如說年紀不大,確是出口成章,且字字精髓。還有就是英雄醉的事情。

說起來曹操也是好酒之人。若是一定要說他的三大愛好,便是權力,美酒與美人了。

聽到哪裡有好酒,自然會多做關注。對於新出產的英雄醉,他當然要品嚐一二了。只是一喝之下便喜歡上了這一口,現在家中還有不少的濃香英雄醉呢。

在兩人的關注之中,一襲白衣,看起來風度翩翩的張超就此出現在了視線之中。

“大哥。”一看到穿着一身將軍服的張邈,做爲弟弟的張超連忙行禮道。

“呵呵,二弟不必如此。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的至交好友曹操曹孟德。孟德兄,這就是我的弟弟張致遠。”張邈哈哈大笑着將兩人介紹認識。

這一刻,張超與曹操兩人都在互相打量着。

曹操自然看的是張超的相貌了。對於這位似是文曲星下凡之人,他原本就是十分的好奇。

目光看去,表面上張超似打扮的很是儒雅,可不知道爲什麼,他還感覺到了一股殺氣,那似乎是隻能在戰場上經歷百戰之後的將軍纔會給人的那一種感覺。

張超的目光自然也在打量着曹操。

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同樣是一身戰甲在身,看起來還是倒也是像模像樣。

目光之中帶着的是一絲的善意,但眼底深處確有着孤傲之氣存於其中。

這就是那個說出了寧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的蓋世奸雄;這就是那個顛覆了漢王朝,成爲魏國的太祖與基石;這就是那個最終滅了自己與大哥的宿敵嗎?

歷史中,最終張邈與張超盡死於曹操之手,雖然在此之中陳宮和呂布都起了作用。尤其是前者更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張超自己相信,縱然就算是沒有陳宮那胸懷雄霸天下之心的曹阿瞞也同樣不會放過張家的。就是兄長那正義快直的個性,最終還是難得善終的。

就沒有哪一個成功者不喜歡聽頌揚之詞的,忠言逆耳很多時候只是自取滅亡罷了。

自然,這一世此張超非彼張超,他是絕對不會讓張家的歷史重演的,他會改變命運最終而改變天下之格局和歷史。

兩人互相打量了一番之後,先是曹操哈哈大笑道:“這位就是致遠吧,不錯,人如其名,很好很好。”

“孟德兄過譽了,不過是些許文章,不值一提。倒是家兄常說起你,說你是安天下之良臣。”張超同樣笑着回禮道。

所謂的安天下之良臣,自然不是張邈親口所言的,但張超自己說出來,家兄是絕對不會反對的。一來有些事情不好揭穿,二來張邈的確是現在對曹操充滿着好感。

倒是曹操,聽到張超這般一說,頓時雙眼露出了狂喜之色道:“哎呀呀,吾何德何能,怎會讓孟卓賢弟如此讚譽呢!”

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二百二十五章 只求結果(加更章節)第四百八十五章 斬殺王方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軍匯合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滅東吳大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八百零六章 黃忠攻行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們是有罪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八百八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二十一章 褪衣收子龍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志才病重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八百三十章 分散突圍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二章 英雄醉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五十五章 徐庶來投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三百七十章 本來就是一個女孩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
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二百二十五章 只求結果(加更章節)第四百八十五章 斬殺王方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軍匯合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滅東吳大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八百零六章 黃忠攻行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們是有罪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八百八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二十一章 褪衣收子龍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志才病重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八百三十章 分散突圍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二章 英雄醉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五十五章 徐庶來投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三百七十章 本來就是一個女孩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