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埋刺

就是這麼一句話一說,頓時帳中的氣氛就是急轉直下起來,能當成一國國主或是一國國主代表的人,都沒有傻子,大家都在分析着其中的厲害關係。

原本是冒着風險說出這句話的小宛國國主,做好了語出之後受人盤問的準備。他其實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冒出頭來,只是不說不行呀,誰知道如果自己現在不有所表現的話,那大家一定要殺了這位使臣的時候,這個叫司馬懿的會不會把自己兜出來呢?若是真這樣的話,他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他不敢賭,所以就先發表了意見。

隨着湯金一開口,一直就等着機會的馬超當即也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殺了這個司馬懿同樣於理不合,至少我不同意。”

馬超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也是在爲自己接下來可能做的事情做鋪墊,他先說了不同意了,如果還有人想要爲難司馬懿,如此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動手了,那個時候別人只會以爲他是爲了維護面子,而不會想到他是與天朝一樣的人。

突然間兩人同時表態,一時間帳中的氣氛更是急轉直下,甚至一些人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而這個表情之下,是怯戰呢?還是在猶豫就不得而知了。

眼看着戰意十足的聯國竟然未戰就開始動搖了,大夏國主王燦心中暗罵了一羣蠢豬的同時,他也看向着司馬懿說道:“司馬先生,你說的事情慈事體大,我看大家還是需要好好考慮一下的,這樣吧,你且先去帳中休息,待我們商量出一個結果,定會給你答覆的可好?”

王燦並沒有說要將司馬懿如何,那是因爲他也不確定接下來的西域聯國是不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與天朝開戰。如果他們不打的話,那他在執意要求殺了司馬懿,豈不是將人都給得罪死了嗎?這樣冒險且沒有好處的事情他是不會去做的。

王燦似乎很善意的請司馬懿去休息,但他確沒有馬上挪步,而依然還是一幅很囂張的樣子說道:“休息就不必了,本使者前來就是告誡大家,做什麼事情要三思而後行,莫要中了一些人的奸計,還有就是如果這一次你們對天朝發動了攻擊,那就要做好被反擊的思想準備,真到那個時候,誰出的手,我們皇帝都將會找補回來,一個也漏不掉的。好了,話說完了,告辭!”

雙拳一抱,司馬懿根本不給其它人說話的機會,這就轉身向着帳外而去。而偏偏的確沒有一個人出手阻攔。

就算是烏孫國的國主元朗也僅僅只是指了指離去的司馬懿背影,卻是什麼都沒有說出來。他倒很想留下此人,殺了以報自己丞相被殺之仇,可是他也知道,如果自己這樣做了的話,那與天朝就真的是不死不休了。倘若大家都要與天朝爲敵還好一些,若是聯國就此散去,那怕是烏孫國不久之後還能不能存在都將是一個未知數了。

司馬懿就這樣大大方方的離開了大帳,只是沒有人知道,離去的他此刻的後背確己經完全的溼透了,不會有人知道他剛纔經歷了怎麼樣驚心動魄的一幕,倘若不是因爲有湯金還有馬超存在,怕是剛纔他己經凶多吉少了。

好在,自己算是完成了任務,雖然說不能就此止住了聯軍進攻的步伐,但至少也算是爭取了一些時間,如此足矣算是一大功勞。

司馬懿離開了,留在大帳中的各西域國主和代表們確是陷入到了短暫的爭吵之中。

原本大家想的是,藉着天朝主力大軍在北方作戰的空隙,將在車師國中的天朝軍團趕出西域,從而重新獲得安寧,可經司馬懿今天這麼一鬧,問題出來了,那就是縱然來了天朝的這三個軍團,西域就真的能夠安寧了嗎?天朝皇帝會爲今天的失敗而後退嗎?倘若是引得了天朝的怒火,他們又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住?

說到底,一切還要看實力說話的。

天朝的強大就是實力強悍的體現,若不然也不會因爲這一番話而惹得衆人心中生疑。

爭吵的對方便是大國與小國。大國此刻自然還是想着要擊退天朝,重新奪得西域的掌控權;小國確是擔心,打了天朝之後會不會遭到報復,還有一旦沒有了天朝這個龐然大物,接下來其它大國會不會向他們下手的事情。

各有各的心思,這就是聯盟的弊端,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考慮,真想做到心往一處使那可是很難的。

更不要說還有湯金這樣的內應存在,他是絕對不希望與天朝打起來的,所以反對戰爭他叫的最歡,在加上黑騎兵特使馬超也突然來了一句,此事需要從長計議,一時間反對的聲音更高了。

“好了,今天先這樣,大家都回去好好的想一想,明天再在一起商議。”眼看着大帳中亂了起來,王燦也知道,現在說什麼別人怕都聽不進去了,即是如此的話,倒不如先放一放,反正天朝大軍還陷入到北方戰場之中,縱然就算是想要回援,也非是朝夕之事,即是如此,他們還算是有時間的。

司馬懿的出現,的確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原本劍拔弩張的戰爭形勢變得緩解了許多了,等着他帶着一行人回到了車師國都城交河城的時候,太子張天竟然親自在城門口迎接,這也引得他是一臉的受寵若驚。

“太子殿下,這可使不得呀。”在城門口看到了張天一臉笑容的那一刻,司馬懿是誠惶誠恐,連忙拜倒在地。

“呵呵,你是大功臣,迎接是你當有的榮耀。”這一刻的張天的確非常的高興,原本他以爲這一次司馬懿前去相談,是凶多吉少,可不成想,人非旦平安的回來了,且西域聯國也沒有發動應有的攻勢,這倒是大大的緩解了車師國的壓力,最重要的也是爲天朝援軍的到來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張天對司馬懿的所爲非常的讚賞,甚至是手挽着手與其一起入城的。這樣的做法看在別人眼中,也是一陣的羨慕與妒忌。

只是當兩人一入到了王宮之中的時候,張天的臉色瞬間就變得深沉了許多,這倒並非是他變臉太快,實在是因爲司馬懿的一句話,讓他心中又有些不託底了。

“你是說這一仗還是要打,這次和談只是給我們爭取了幾天時間而己?”這是張天問出的問題。

“是的。”司馬懿一臉恭敬的回答着,“現在的形勢是我們天朝太過強大了一些,這就不能不引得旁人忌憚。臣之所言,不過就是讓他們混亂了一陣子而己,可於根本上並無什麼改變得。”

司馬懿說白了,就是去嚇唬他們一下而己,並未做出任何的承諾,比如說天朝解決了北方事情之後不會出兵西域,事實上,這樣的承諾他也不會去說,縱然就算是去說了,也不會有人相信的。所以他纔有此一答。

聽着這個回答,張天輕輕點了一下頭道:“即是如此,還是要整軍防備的是嗎?”

“是的,太子殿下英明。”司馬懿很是無奈的說着。他的出使能換來幾天時間的和平就己經非常的不容易了。除非現在北方戰事結束,天朝大軍迴歸,那或許還會起到一定的震懾力,可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想要解決羅斯國以及北方各國,豈又是說做到就可以做到的,半年一年能結束都是快的,慢的甚至託上個三五年,七八年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好吧,不管怎麼說,這一次也託上了一定的時間,且還在西域各國國主心中種下了一根刺,大局於我們有利。縱然就算是接下來一戰,那些西域小國也要三思而後行,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張天也是大氣之人,不拘泥於小節,坦然的面對現實,這一點倒是深得了其父張超的精髓。

先不說車師國中張天做好了防衛戰的準備,就說西域聯國,在司馬懿出現之後,的確起了一陣的波瀾,爲此也讓幾個主張戰爭的大國國主頭疼不己。

大夏國主王燦的王帳之中,他正與烏孫國主元朗和大宛國主裴都商議着。

原本大戰在即,只需一聲號令下千軍萬馬就會殺出了。可誰曾想到,司馬懿的突然到來,竟然引得他們內部出現了巨烈的分歧,以致始原本準備攻擊的五路大軍不得不先停了下來。

還未開戰軍心先有了動搖之勢,這引得三人都是十分的不滿。在帳中沒有了旁人之後,烏孫國主元朗更是直言說道:“我看是不是可以殺雞儆猴,就屬湯金跳得歡,先殺了他,如此其它人哪裡還敢在與我們作對?”

“不可。”元朗的話不過是一出口,當即就引來了王燦與裴都兩人的否定。

元朗恨湯金,有情可緣。畢竟幾次下來,兩人都發生過爭吵的,那註定走不到一起去,也就難怪會心中生恨了。只是做大事者確不能義氣用事,殺湯金並不困難,他也沒有什麼掙扎的能力,但若是在這個當口做出了這樣的事情,難免會讓人心寒,會讓其它西域小國人人自危,若是如此的話,那就很難在擰成一股繩對付天朝大軍,如此就是得不償失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三十章 親自遊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仇血恥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二百零三章 爲他人而活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活一口氣第七百二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周倉和裴元紹第九章 研究院雛形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顏良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關羽到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六百四十六章 搜索曹丕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軍匯合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四章 做善事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九百七十七章 強國的外交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騎追千里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
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三十章 親自遊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仇血恥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二百零三章 爲他人而活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活一口氣第七百二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周倉和裴元紹第九章 研究院雛形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顏良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關羽到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六百四十六章 搜索曹丕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軍匯合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四章 做善事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九百七十七章 強國的外交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騎追千里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