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

“接旨?呵呵,我爲什麼要接旨,這分明就是假聖旨。”即然決定造反,魏延自然也是需要一個藉口的,雖然經過了整頓之後,那些諸葛亮安排在自己軍中將領們都無故的失蹤了,可若是說他現在就舉起反旗的話,也不敢保證士兵們都會聽命於自己,此刻,一個合適的藉口就顯得極爲重要了。

突然出言說這是假聖旨,那隨行太監就怒斥而道:“逆臣魏延,你剛纔在說什麼?哪裡來的假聖旨,告訴你,馬上隨我一起返京面見皇上,或許還能留有一個全屍,若不然的話,現在就將在這裡五馬分屍,讓你生不如死。”

“留一個全屍?好仁慈的做法呀,即然一定要死,那爲什麼我要聽命於我們呢?對了,你剛纔不是說我是逆臣嗎?很好,那我就讓你看看,什麼叫做真正的逆臣。”魏延一聲冷哼之後,由地上站起,隨後就是大手一揮道:“都出來吧。”

隨着這一聲喊,府中內院裡,突然就衝進來了上百名帶甲士兵,這些都是魏延的親兵,與死士沒有什麼區別。

突然間衝出了這麼多的士兵,且還把自己等人給包圍了,那太監就是一臉的面如土灰說道:“你...你想做什麼?”

“做什麼?當然是送你去死了。對了,我也不會給你留上全屍的,來人呀,將此人給我砍成七截,一下要均勻。”魏延是冷聲而說着,一臉的冷漠之表情。好似接下來在砍的就是一條笨狗一般。

命令一下,太監就被託了出去,隨後不久,慘叫聲傳來,這些聲音也聽得跟其一起來的荊州士族代表們,一個個膽顫不己。

他們來此,也是受了劉備之託,想要來證明魏延投敵的下場的。只是萬沒有想到,來這裡竟然不是看一齣戲,而是將自己處於危險之中。

對於魏延準備要投降天朝之事,劉備與諸葛亮是從聯繫不上自己安排在軍中的將軍時開始懷疑的。

那一天晚上,張智給了魏延一份名單,說其中有人可能會是諸葛亮安排在魏延軍中的領教,換一句話說,這其中還有一些人可能是無辜的,並非是聽命於諸葛亮的。

只是魏延擔心自己與天朝接觸之事敗露,就索性來了一個徹底出手,將名單中所有人都以各種理由抓住給秘密的殺掉了。而這些人中,的確有一些人是諸葛亮派來的,也有一些是劉備派來的。

劉備此人,看起來對誰都很放心,對誰都很信任,可實際上確是處處提防着旁人,像是魏延,他雖然欣賞,但這並不妨礙他在其身邊安排眼線,這也是以防萬一的手段。

原本,這些人安排的很是巧妙。事實上,劉備給出的命令是,只要魏延沒有什麼的異心與異動,他們都不必主動聯繫自己。這也使得這些人平常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

可正是因爲一點特殊的表現也沒有,在被天眼調查的過程之中就顯得有些出格了。

當一個人一點問題也沒有的時候,在與那些處處都是問題的人在一起,他就顯得有問題了。只是天眼沒有查出來而以,只是直覺上感覺這些將軍有些不對勁,索性這一次都寫到了名單之中,想要讓魏延給好好的甄別一下。

沒成想,魏延根本就不費那個腦子,凡是出現在名單中的人,都被通通殺掉,如此一來,劉備安排的人手就被剷除,在他聯繫不上這些人的時候,他就知道魏延可能會出問題了。

在加上諸葛亮的密奏,說是魏延那裡很可能會有異心,因爲他安排的人都聯繫不上了。這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劉備就下了這道旨意,要帶魏延回去。

就算是要帶魏延回去,劉備對於殺不殺此人也是有着兩種想法的。在他看來,只要可以說明自己沒有問題,這樣有能力的人他還是會重用的。奈何的是負責傳訊的太監,會錯了意思,以來魏延就此完了,所以在辦事的過程之中,言語十分的冰冷,在加上魏延早有反意,這就出現眼下的這一幕。

面對着強勢的魏延,幾位荊州士家大族的代表選擇了名哲保身,他們被逼着和魏延一起簽定了一份反漢元帝劉備的文書。

有了這些,魏延接下來就在士家的配合之下,開始大刀闊斧的解決那些軍中不聽話的將領,只是短短的十天之後,但凡是反對他的將軍們,通通都殺光,至此,三十萬大軍的軍權完全歸魏延所有。

時機己經成熟,魏延就此打出了反出西蜀,投奔天朝的決定,在他的一衆心腹將領支持之下,荊州反水,五軍團藉機開始進入到其境內,行接收之事。

魏延的所爲,轟動了天下,在成都的漢元帝劉備聽到這個消息時,更是吐血不止,氣憤難當。

魏延投降了天朝,這對於整個西蜀軍的士氣來說,都是一種沉重的打擊,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在魏興郡西城中的原荊州將軍關羽。

兒子關興發出了求救之音,關羽帶着三十萬大軍是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可跟着不久之後,魏延就佔了荊州大部,並宣佈投誠了天朝,這對於依然還有着荊州將軍之名的關羽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原本對於自己佔了魏延的荊州將軍之名,關羽還有一些小內疚的,可是現在,這種情緒全然不在了,他現在想做的事情就是殺到南郡,殺了魏延這個忘恩負義之人。

在關羽看來,魏延能有今天,與大哥劉備的賞識與重用是分不開的,可是沒有想到,這個人得了權力之後竟然做出了這種背信棄義之事,當真是可氣,可殺。

只是心中雖有怒火,關羽也知道,想要殺了魏延的事情也不過只是想一想而己,因爲現在他被困在西城之中,如今被四面包圍着,便是連城都走不出去,何談殺了小人之說?

原本,關羽來到西城的時候,天朝大軍只是守在北門之外而己,可就是他到了城中之後,天朝兩個軍團足足百萬大軍就硬是將四個城門都給圍了起來,將他和城中的三十八萬大軍全數圍困於此。

這分明就是關門打狗的陣勢,關羽被圍,也使得魏延在荊州做起事情來可以爲所欲爲,在不用擔心什麼。

好在的是,西城做爲荊州北面的第一重城,曾被諸葛亮加固過,城外更是有兩道護城河存在,使得想要攻城也並非是容易之事。儘管現在天冷了,那護城河上每到早上,河水也會結冰,可終還是太薄了一些,經不住人去踩踏的。

憑着護城河,關羽倒是可以守住西城,且城中準備的糧食也還有不少,短時間內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可被圍就是被圍,局面被動己是事實。

在魏延反水之後,得不到有效的援軍之時,兒子關興就曾建議父親殺出西城,逃向成都。只要籌劃得當,從一個城門而出,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衝出去的。

只是關羽此人十分的傲氣,他寧可戰死,也不願意逃走。更不要說,荊州之事原本就是他體查不周而導致的,除非他可以奪回整個荊州,若不然的話,他實在是沒有臉面去見大哥。

關羽不走,三十八萬大軍就只得留在了西城之中,他們想要憑藉着兩道護城河來守城。

西城之外,張超帶着一、六軍團將城池完全的圍住,但確並沒有急於進攻。

拿下了益州五郡,很好的解決了軍團糧食的問題。

原本四個軍團,兩百萬大軍在外的糧食都需要由晉陽城供給,那壓力的確是不小。打一個士兵一天只吃一斤的糧食,一萬人一天就是一萬斤,一個月就是三十萬斤。一石糧食等於五十斤,三十萬人一個月就要吃掉六千石,兩百萬人,一個月就在吃掉四萬石左右。

而這還是基於糧食並不經過運輸下來的結果,也就是說一旦經過運輸的話,一個月需要消耗的可能就要達到六萬石之巨了。雖然說天朝一直很注重糧食的問題,國庫中的確存儲了不少,可像這樣的浪費怎麼看似乎都不是值得的。這也是爲什麼諸葛亮認爲在上祿城,天朝大軍很可能會無功而返的原因。

突然拿下了益州五郡之後,搜得糧食五十萬石左右,張超當場就分給了各個軍團,如此一來,就等於擁有了足夠的實力可以與西蜀打一打消耗戰了。

只是圍着西城確沒有馬上攻擊,一來是因爲天朝經的得消耗戰的損耗,二來就是張超不想讓關羽逃掉,他還需要調更多的軍隊趕到這裡來。

像是除了七軍團張遼所部正在綿竹與諸葛亮對峙之外,其它包括正在鞏固益州五郡的先鋒軍團呂布所部也正被調往着西城,同時還有荊州北方,身處於雍州的四軍團張合所部也正日夜兼程向西城而來。

原本魏延也想帶大軍趕到西城,想立功的,只是張超給拒絕了,在他看來,魏延留在荊州南郡的作用遠比來到西域更加重要,畢竟那三十萬人馬都是原來的西蜀軍士兵,讓他們現在就向關羽發起攻擊,感情上先不說能不能接受,心理上這一關怕就不會太好過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一十三章 趙睿兵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八百六十五章 慘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七百七十二章 各懷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八百五十五章 張天選妻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箭之比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忠戰羣英第八百九十三章 表明身份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五百零七章 齊聚長安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皇子動手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佔領海泡蘭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張超對劉備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五百六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
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一十三章 趙睿兵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八百六十五章 慘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七百七十二章 各懷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八百五十五章 張天選妻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箭之比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忠戰羣英第八百九十三章 表明身份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五百零七章 齊聚長安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皇子動手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佔領海泡蘭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張超對劉備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五百六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