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

大帳之外,曹昂帶着一衆親兵與來到的張遼將軍對峙着。

“曹公子,你己經被包圍了,這一次是無論如何也逃不走的,識相的,還是投降吧。”目光看向着曹昂,張遼聲音中不帶一絲感情的說着。

“張軍團長,久仰其大名,如今能被你抓到,也不算失了我的身份。只是在受縛之前,我還想讓軍團長答應我一件事情,要不然的話,縱然就算是我自裁於此,也不會活着跟你離開的。”曹昂面對着張遼,十分的坦然,沒有一丁點被包圍了走頭無路的覺悟。

“什麼事情。”張遼儘管不認爲曹昂有和自己談判的資本,但也並不介意聽一聽這個人說一些什麼。還有,抓到的是死的曹昂還是活的,想來區別也是很大的。相較而言,皇上應該更想看到活着的曹操後人纔是吧。

“很簡單,曹某就是想張軍團長替我殺了這個高柔,殺了這個兩面三刀的小人。”說着話,曹昂就伸手指向了站在兩人中間的高柔。

在曹昂說要提出要求的時候,高柔就生出了不好的感覺來,只是根本來不及逃跑,對方就己經將條件給說了出來。

“啊!張軍團長,你不能這樣做呀,我可是帶你過來抓到了曹昂,怎麼說我也算是有功之人吧。”高柔聽到曹昂果然是想治自己於死地,臉色大變,轉身就向着張遼哀求着。

“這個...”張遼對高柔這樣反覆的小人的確很看不起,可對方帶他來到曹昂這裡也是事實,若是就這樣將對方殺了,似乎並不太好吧。這對於天朝軍隊的名聲也是有損的吧。

張遼是一個大局觀相當強的人,縱然就算是在這樣的時候,他依然還在爲軍隊的名譽着想着。像是換成了呂布在此,怕是就不會去考慮那麼多,直接大戟一揮,殺人就是了。

殺一個高柔,可以得一個活着的曹昂,這筆買賣怎麼看都是划算的。

這高柔這麼一說,張遼還真的有些猶豫了。看在了曹昂的眼中,他自然是心有不甘,突一想到一件事情,他就是臉上鎮定的繼續說道:“張軍團長,怕你還不知道吧。正是因爲高柔這個小人出得主意,我們才能殺了四軍團長張合。難道這個時候,張軍團長不想爲張合軍團長報仇嗎?還是說你們平時的關係並不好,原本你就期望着同僚死去呢?”

這個話的可是有些重了。

先不說張遼與張合的關係到底如何,縱然就算是一般,甚至是有些不睦,但這個時候也是不能承認的。在者,人死爲大,他怎麼還會和一個死人去計較。更不要說,張遼與張合的關係雖談不上多好,但也是有交情的。

曹昂的話,等於是要逼迫着張遼做決定了。而不管是爲了證明自己也好,亦或是他本來就看高柔不慣,現在他都將帶着殺氣的目光盯在了高柔的身上。

“不!軍團長不能呀。曹昂根本就是你激你,可不要上當。我們天朝軍隊有規定,不能隨便的濫殺俘虜,我現在就是俘虜呀,還是有功的俘虜。”眼看着張遼似乎被曹昂說動了,高柔在心中大罵的同時,也是急急的喊着,似乎生怕晚了自己都沒有說話的機會了。

“你真的該死。”此刻,張遼還真就不想給高柔說話的機會了,眼看着對方還要在那裡喋喋不休,他手中的長戟己然高高舉起,爾後以迅雷之勢落了下去。

只是這一落,還在大喊着的高柔首級就與身體分了家,掉落在了地上。

高柔就這樣被殺了。眼看着此人屍首兩地,張遼還隨口怒斥了一句,“憑你不配去談什麼天朝軍隊的軍規。”

高柔被殺,曹昂的臉色好看了許多,至少背叛他的人先一步於他死去,而他自己從這一刻起,就應該算是死了,他其實還想看看張超要準備將自己如何的。

張遼出擊,成功的將曹昂生擒,同時還有他手下的三千精銳一併成爲了俘虜。至此,叛軍之事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

叛軍被滅,西域聯盟瓦解,張超的危險一一消失,他也在玉門關外與郭嘉還有遠來的先鋒軍團和七軍團主力成功會師。

臨時的皇帳之中,張超行是論功行賞,對於在此戰中所有的功臣給予了獎賞;之後,對被生擒的曹昂給予了重懲,將其押入到了的死牢之中,永世不得放出,任其自生自滅。

張超並沒有殺曹昂,也算是給了死去曹操的一個面子。但同時也沒有放任其離開,因爲這就一顆毒瘤,稍不小心,就可能會傳染到別人,給天朝帶來危險。

做了兩件事情之後,張超就決定回師晉陽城,這一次出來的時間太長了一些,甚至差一點就將性命丟在了這裡,現在想想,他還有心有餘悸。

做爲一個穿越者而言,打下江山並不算是太過的困難,至少他有先於人手的覺悟。可是說到守江山,那確需要靠自己真正的本事了。

西域的一趟冒險之後,張超差一點將性命丟在了這裡。而如果他真的戰死於此,那事果是不堪設想的。怕是接下來會連累到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們。而等於是他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就像是郭嘉所說,做爲一國的皇帝,輕易不能行險,縱然就算是一定要御駕親征,那也必須有足夠的勝算纔可以出手,不然的話,那就是不在給國家創造福利,而是製造危險了。

以前對這些話,張超也就是聽聽而己,可是現在他確不得不認可其中的寓意了。在他平定了華夏中原之後,等於他的一些優勢己經沒有了,而此刻做起事情來的確需要更不心一些纔是,這也是爲了天朝的穩定和發展。

張超決意退回,將先鋒軍團、龍騎軍團、四軍團、七軍團留給了太子張天。他則是帶着被打亂了建制的一軍團、六軍團和張家輕重騎兵、陷陣營以及南蠻大軍向晉陽城而退。

隊伍之中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靈柩,那裡躺着的正是四軍團長張合的衣冠冢。天氣還並不冷的時候,屍體是沒辦法存放的,只得就此埋了,爾後帶着衣物趕回去。

張合戰亡,他的軍團長位置由關羽頂替上了去。

對此,關羽內心感動萬分。做爲一個降將,且還與西蜀之主劉備的關係十分緊密的他,能夠被允許獨掌一軍,這是需要多大的魄力與信任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呢?

關羽是忠義的代表,即然張超如此的信任於他,他非旦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反意,相反還要努力做好這個位置,由此來證明自己。而張超正是因爲看到了這一點,纔敢放心的將一個軍團交到了關羽的手中。

在這個命令宣佈的時候,其它人並沒有反對,便是隨軍的一品大員郭嘉和呂布也都沒有就此上奏。或許關羽之前在戰場上的表現己經證明了一切吧。

晉陽城,隨着張超的迴歸,重新的變得熱鬧了起來。

對於天朝的百姓而言,張超就是天,就是地,就是他們的保護神。對於晉陽城的百姓而言,張超就是他們的靈魂寄託所在。只要此人在,他們做起什麼事情來的時候,也都是萬分的放心。

重新回到了皇宮,張超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多很。

北方還在開戰,短時間內怕還不會有什麼結果;西域的事情也不過纔是剛剛開始而己,即然他們曾想過要聯合對付天朝,那就要做好被報復的準備,且看現在的形勢,相信這樣的報復不會等待太久的。

唯有東面海上,事情反倒很是順利,在水路軍團的不斷攻擊下,小倭國在連吃了數場敗仗後,大勢以去,沒有了曹昂在其中搗亂,對於天朝軍隊的戰術他們完全就是應付不了,最終倭五王戰死,北九州大王小野元井被生擒,接下來就是一些收尾的事情了。

幾次大戰之後,天朝的地盤又隨之擴大的不少,隨着越來越強大,遷都也就成爲了勢在必行的事情。

不管是從格局上看,還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洛陽都更加比晉陽城適合當國都。

終於,張超下旨,遷都。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真正到了遷都的時候,需要做的事情不要太多。其中僅是一些重要部門的遷移就非一時之功。

像是張家書學院、張家總商社、張家軍學院這樣的部門還好一些,就算是大小朝廷部門的遷移也不過就是多費一些人力與財力而己,但像是張家武器學院這樣的研究部門,遷移起來實在太過麻煩了一些。有着太多的秘密需要保守。以前一直是全封閉狀態,如今即然要遷移了,那弄一個不好,新科技就會暴露出去,一旦被對手所掌握,那絕對是一件大麻煩事。

爲此,張超雖然決定遷都,但爲了將風險和不可知的危險降至最低,他還是決定將遷移的時間改成兩年。

也就是說用兩年的時間完全遷都事宜。這在一向追求高效率的天朝那就等於是一件不小的工程了。要知道,通常兩年的時間,都夠張超去籌謀打上一場大戰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眼之強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己做餌(l加更章節)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力的英勇第八百零六章 黃忠攻行宮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奪戰西河郡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八百九十一章 黃敘出手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強再入大羅斯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八百九十七章 糜氏動搖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三百五十六章 宋憲的下場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六百零五章 郭圖叛變第七百一十章 曹操大哭第九百五十七章 張家輕騎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眼之強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己做餌(l加更章節)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力的英勇第八百零六章 黃忠攻行宮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奪戰西河郡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八百九十一章 黃敘出手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強再入大羅斯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八百九十七章 糜氏動搖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三百五十六章 宋憲的下場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六百零五章 郭圖叛變第七百一十章 曹操大哭第九百五十七章 張家輕騎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