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

能夠猜出自己的來意,郭嘉並不驚奇。即是主公能看中之人,定然不是普通之輩。當即郭嘉便笑道:“子敬即是聰明人,爲何遇明主而不投呢?”

“明主?張致遠是明主嗎?如果是,將朝廷立於何地乎?”魯肅聽聞之後,確是一臉的冷笑的反駁着。

“朝廷?不知子敬所說的是朝廷是指誰?是宦官還是外戚呢?如今的天子雙目早己被矇蔽,且只知貪戀財富與美色,何時還把蒼生黎民放在眼中了?耳被捂,眼被蒙,連心都是黑的了,難道這也算是明主嗎?”郭嘉反駁着魯肅之言。

一句說完之後,郭嘉又道:“天下大勢,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一向是有能者居之。誰能帶給天下太平,誰能給天下人一個公允,一個安身之所,一個詳和的生活環境,誰即是明主。如果只是愚忠的思想,恕吾不能苟同。”

郭嘉的話字字誅譏,一時間竟然讓魯肅有些無言以對。

歷史中,這兩個人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交集的,甚至是不是真的見過面都無從查起。只是現在的辯論,確是郭嘉勝了魯肅一籌,這或許也是因爲他言之有理,有據。

那個年代的人,信奉的都是忠君思想。所謂生是某某人,死是某某鬼。

但不可否認的,很多時候想做成事情,光靠忠心是不夠的。如果你跟的不是明主,就算在忠心,做了在多的事情那也不會得到好結果。出發點本身就不對,怎麼能做成好事呢?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愚忠。

不可否認的是,有着這樣思想的還是佔着大多數的,不然的話,劉大耳朵也不可能憑着所謂的中山靖王后人身份豎起大旗,爭霸天下了。

只是也有一些聰明人,他們的眼光更加的超前,在眼看着朝廷己經爛到了根裡,無法起死回生之後就會另尋他處。郭嘉就是這樣的人。在遇到了張超之後,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被郭嘉的話給說的有些啞口無言的魯肅一時間倒也不好說什麼了。在大家都知朝廷昏庸時,他在說這些人好,便是有些不講道理。“好,就算是朝廷不堪扶植,可又憑什麼說張超就是明主。就我所知,他在京師裡與十常侍的關係可是十分的融洽?”

“融洽?哈哈哈。”郭嘉聞言仰天大笑道:“我不知子敬是從哪裡聽來的消息。只是以你之見,二公子要如何去做?難道說去京城處處豎敵嗎?恕我直言,這並不是明主應有的舉動,而是匹夫之勇矣。”

“想當初,韓信肯受跨下之辱,這纔有了後來位極人臣的地位。相反項羽不肯吃一點的虧,甚至連尊嚴都不肯放下一絲,結果自刎在了烏江。請問誰纔是真正的明主呢?”

“能屈能伸方纔是做大事之人應具備的素質,在這一點上,二公子就做的很好。他於亂世之中,能夠看清形勢,知道怎麼做纔可以帶給自己的最大利益,這是智者所爲,子敬認爲對否?”

面對着郭嘉的不斷提問,這一刻誠如能言善辯的魯肅也不知道要如何的回答了。

不錯,人生於亂世之中,最先要考慮的就是自己如何的生存,唯有此,才能一一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從這一點上來看,張超做的是不錯的。

魯肅不知該所云如何,郭嘉就繼續的說道:“二公子能屈能伸換來的是廣陵太守的頭銜,換來的是蕩寇將軍的實職。這纔有了陳留的太平,請問孰重孰輕子敬心中可有衡量嗎?”

說到陳留的事情,魯肅自認有了反擊之機道:“不錯,陳留的確算得上是太平的幾個郡城之一,可這應該是太守張邈的功勞,與二公子何干?”

“錯矣。子敬呀子敬,你根本沒有調查便自武斷結論,實在是錯矣。”郭嘉確是不斷的搖頭道:“汝可知道,城中的治安良好,甚至是夜不閉戶,正是因爲黑甲重騎兵的原因嗎?汝可知道,城中百姓之所以能夠吃飽肚子,正是因爲英雄醉帶來的大量的錢財做爲補貼嗎?”

“什麼?奉孝是說二公子用賣英雄醉的錢來補貼一城建設和管理?”這一會,魯肅真是瞪大了眼睛,顯然這個結果,讓他有些意外。

“不錯,正是如此。”郭嘉確是點頭應道。“從古至今,只見權勢向百姓索要,何時見到有人真正反哺的呢?二公子就是這樣的例外,他非旦很少收取稅銀,反倒是將自己的錢用來補貼百姓,這纔有了大家可以吃飽飯,有衣穿的事實呀。”

郭嘉在說到這些的時候,依然是感嘆不止,是這樣的事情,縱然就是他自己也難以下出這樣的決定。畢竟要將錢財外送,非一般的胸襟和膽量是做不到這樣的事情。

張超確敢做,還可以做到,僅憑這一點,他便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如主公。

聽了這麼多,魯肅再也不復之前那懷疑的神色了,如果郭嘉所說的都是真的,那張超還真是一個明主,至少要遠比那些滿嘴的仁義道德,可是見到利確忘記了自己說的話的僞君子強多了。

這樣的人才是值得把所學效忠的一輩。

魯肅的臉上表情出現了變化,郭嘉確感到時機己經成熟,這便出言相勸道:“子敬呀,像是二公子這樣的明主可不是不容易遇到的。像是吾等一身所學,不就是期望可以碰到一個明主輔助其大業嗎?即是如此,還猶豫什麼呢?再說,二公子對汝也是用情極深,這些日子雖然二公子不在陳留,可是每每有消息傳來時,總是會問及到祖母的身體可還安好,若是需要什麼定要全力以赴,這便是將爾之祖母當其親生祖母呀,這一切看得我也是十分的羨慕......”

“不要在說了,奉孝,二公子現在哪裡,請帶吾去。”魯肅打斷了郭嘉接下來要說的話,此時他己經有了自己的決定。

府中正院,張超剛剛沐浴完,正準備小憩一下,這幾天連日的奔波他着實也是有些累了。可不成想,門外就傳來了腳步之聲,接着錦衣衛宏亮的聲音響起,“軍師郭先生請見。”

一聽到是郭嘉前來,張超立馬座起到,“請!”

門外,郭嘉和魯肅兩人便相攜而來。待一看到了座在牀榻之上的張超之後,魯肅是倒頭便拜道:“子敬前來給主公請罪,更願效犬馬之勞。”

魯肅竟然這麼快就同意輔佐自己了,張超不由大喜過望。在看了一眼站於一旁一臉笑容的郭嘉後,先是滿意的點頭,這便一伸手將魯肅扶起道:“吾盼子敬,有如久旱逢甘露矣。”

“多謝主公。”魯肅起身而道,這一次他是發自肺腑之言,是爲了感謝張超對他的認可與看重,是爲了這段時間細心照顧祖母的感謝。

事後,張超也曾問起過郭嘉,爲何這般快的說服了魯肅。

對此,郭嘉不言。還是白彤所說,其實郭軍師早就在爲做這件事情做工作了。從天眼接來了魯肅的祖母,不見魯肅那一刻起,郭嘉便着人天天領着老太太陳留城四處走,說着二公子的好話。

聽聞之後,張超也不得不感概道:“有一個好軍師就是省心。可以及自己之所急,想自己之所想,讓他做事情省去了很多麻煩。”

...... ......

時間到了一八五年末。

司空楊賜,司徒陳耽,諫議大夫劉陶於京師中被下獄賜死,隨着這些爲官清正的忠臣一個個被冤殺至死,東漢王朝變得更加岌岌可危起來。

一八六年。

二月,江夏郡(今湖北雲夢)兵趙慈起兵反漢,殺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太守秦頡。

涼州名將之一的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太守李相如叛,與遂聯合。

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西)蠻起兵拳漢,攻掠郡縣。

一時間是四處皆反,東漢王朝變得更加的不穩定起來,可憐靈帝自不知情況糟糕,依然下令修復上年毀於火災的南宮,破財破力,使之根基出現了嚴重的動搖之態。

曹操,劉備,孫堅等未來的諸侯亦在這一年中各行其事,或是打着朝廷的旗號剿滅叛亂;或是藉機發展自己,升官發財,忙得是不亦樂乎。

Www✿ тtκan✿ ℃O

相比而言,張超確似是被遺忘了一般。在其兄陳留太守一旨奏摺說其弟染病暫時無法上任廣陵太守之職後,整個人便消失於大衆的視線之中。

成功的讓大家距離的張超,可不是真的選擇呆在家中,無所事事,相反他一直在計劃着自己的大計。只是現在力量還小,而且漢朝的影響力尤在,他還需要繼續的等待着。

關注力少了,張超便開始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開始積蓄着力量。

在這一年,張超利用英雄醉所帶來的收益,將張家軍騎兵進行了擴充。人數直達三千。

其中重騎兵的數量達到了一千之數,輕騎兵的數量達到了二千。這也是張超目前能支撐下的最強陣勢了。畢竟打造騎兵可是極耗錢財的,合格的馬匹,還有鎧甲與武器這些都需要用數量不小的金錢纔可以辦到。

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亮出山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十六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九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衝動的馬超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三百八十章 夫人們的麻煩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蒙攻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九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三百二十五章 田豐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五百一十三章 司馬懿的伏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一百七十章 主動留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戰啓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五十三章 打賭第九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
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亮出山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十六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九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衝動的馬超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三百八十章 夫人們的麻煩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蒙攻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九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三百二十五章 田豐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五百一十三章 司馬懿的伏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一百七十章 主動留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戰啓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五十三章 打賭第九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