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又是一年豐收日
莫然站在車廂的一個角落裡,而且還是以一種完全被莫玲護在胸前的位置,這讓莫然很是無語,可惜抗議了很多次都沒有效果,只好隨莫玲了。
十五歲的莫玲已經開始發育了,不僅個子長高了,人也變漂亮了,再也不是小學那個黑不溜秋的野丫頭。皮膚變得像雞蛋殼一樣白,肌膚也變成了吹彈可破的那種,尤其是臉上還帶着淡淡的紅暈,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很健康的姑娘。
如果說小時候的莫玲是個話癆,那麼現在的莫玲就是一個沉默無語的人了,除了在熟悉的人面前會侃侃而談外,其餘時間幾乎不是看書就是學習,完全成爲了一個學霸,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那種。
想到這莫然不由地嘆了口氣,莫玲變成這樣,歸根到底還是她的錯。這事要從兩年前時說起,那時,莫玲和上五年級,而莫然則上四年級,雖然莫然是上四年級,可是卻嚐嚐被五年級的班主任也就是莫成友叫過去幫忙幹雜物,不是幫他打掃辦公室,就是幫他澆花淋水。
莫然很想反抗,可是每次都被莫成友拿出的一本本好書給哄住了,這個也不能怪莫然,雖然那個時候空間升級了,她自己擁有很多的圖書,課室空間裡的圖書有太多都是超前的,也就是屬於未來纔會出現的書籍,莫然當然不敢隨意拿出來視人,可是,莫然對書本實在是太渴望了,然後就被莫成友拐賣了,直至莫然上完五年級。來了中心小學,才擺脫莫成友的魔掌。
而莫玲會變成現在這樣就是和莫成友的書有關。莫然記得自己第一次從莫成友的書房裡拿了一本名著回去的時候,莫玲就好奇地拿去看了看,翻了沒幾頁就把書扔回給莫然,莫然也不記得自己那個時候說了什麼話刺激到莫玲了,之後。但凡莫然拿回一本書,莫玲必定會第一個先把書拿去,認認真真看完了才還會給莫然。
再後來,莫然就發現莫玲的牀頭多了一張小紙條,之間上面寫了一句“讀書使人睿智”,莫然就懵了,敢情莫玲是覺得多看書就會變得聰明,所以纔會跟她搶書看。可是也不應該啊,這句話雖然是很有哲理,可是也不至於直接促使一個人接連不斷地看書啊?
莫然是搞不懂了,只當是自己誤導了莫玲,並且真心祈禱着莫玲不要變成一個書呆子。
“你在想什麼?快捉好,車馬上就要開了。”莫玲見莫然一臉悲愴地看着自己,不由地皺了皺眉,提醒莫然。
莫然聞言忙捉住車廂邊上的扶手
。然後在心裡唸了一句“管家婆”,沒錯,莫玲自詡自己比莫然大。還比莫然早一年離開家住進集體宿舍,因而總是以姐姐的身份把莫然護在自己的身後,完全不知道現在的莫然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的保護。 wωw ⊙Tтká n ⊙C○
車子啓動了,晃悠悠地走在凹凸不平的泥濘小道上,莫然的身體隨着車子的晃動而晃動着,一旁的莫玲時不時扶一下莫然。讓旁邊的人不要碰到莫然。
而莫然的另一邊站着的同樣是一聲不吭的莫龍,十五歲的莫龍已經一米六幾了,而且還有繼續往上長的趨勢。
小時候同樣是話癆的莫龍,上了初中也變得沉默了,成爲了年級裡唯一可以和莫玲爭第一的學霸。如果說莫玲是那種完全沉浸在學習氛圍中優等生,那莫龍就是那種一邊玩上課還時不時會睡覺,但是考試卻一直都高分的另類存在。
就是這兩人,讓白公中學的很多學生和老師側目,一樣都是學習天才,一個是美麗的少女,一個是俊秀的少年,兩人走到哪兒,都能有一大串的目光追隨,最主要的是,這兩個人還是兄妹,來自同一個家庭,這就更讓人側目了,甚至想要親自去莫家看看,瞭解瞭解莫家人都是怎麼教育子女的,怎麼一個個的都學習這麼厲害呢。
已經上了高中的莫莉和莫良就不用說了,當初兩人中招考的時候,都是以絕對的優勢考取了縣城有名的高中的,現在在高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學習天才。而兩人的弟妹現在也是天才,估計中招考的時候還會給白公中學創造新的記錄。
看着車上其他人都是一臉崇拜地看着莫玲和莫龍,莫然都不知道該高興好還是不高興好。
車子依舊晃悠悠地走着,不一會兒就到了莫然家門口,三人從車廂後門跳下車,莫然沒有回自己家,而是跟着莫玲和莫龍直接往金山溝走去。
這也是一年前莫二爺下的規定,說家裡的孩子都長大了,都住學校去了,以後能聚到一塊兒的機會就更少了,因而規定每個星期的星期五晚上,全家人都聚到一塊兒吃飯。
碰到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的莫莉和莫良回家的話,這一個星期全家人就會一直聚在一起吃飯,爲的就是不讓彼此之間的敢情疏遠了。
走在熟悉的林間小道上,感受着偶爾吹過的清風,莫然覺得現在的日子真好。
沿着小道一路往上走着,莫然看着右手邊那隔了一條河的河壩上,那蔥鬱的樹葉迎風招展,細細聞一下彷彿還能聞到那樹上順風吹來的甜香。
“嗯,今年村裡的梨樹又可以豐收了。”莫然這般感慨了一句。
“是啊,估計今年村裡不少人又要天天喜笑顏開的了,這個還多虧了村長當年英明,果斷在堤壩上種滿了果樹,這幾年發洪水不僅沒有沖塌過堤壩,村裡人還多了一筆收入,何謂是一件大喜事了。”莫玲也是感慨道,只是說出的話略顯文縐縐的,讓人有點無法接受。
而莫龍始終一言不語,靜靜地走在最前面,第一年村裡額梨樹成熟的時候,莫龍還和村裡其他小孩子一樣,興高采烈地去摘梨子,然後拼命吃了十來個,直到再也吃不下去才罷休,可是吃完堤壩那邊結的梨子,再吃一下自家後山結的梨子,莫龍具分出差別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吃過堤壩結的梨子了,用莫然的話來說,那就是莫龍的嘴被養刁了
。
要知道,莫家後山所有的果樹,莫然都是澆灌了不少冰炎泉下去的,要是和別的梨子沒有一點的差別,那不是太浪費莫然的苦心了嗎?
莫家人好像也知道自家的梨子和別人家種的不一樣,但是卻不知道緣由,爲了避免麻煩,莫二爺規定,莫家所有的果子除了拿去賣和留一些自家人吃之外,儘量不送給村裡的其他人吃,免得村裡人也發覺了差別,然後來詢問種果樹的秘訣就不好了。
莫家人開了種果樹的頭,崖下村不少村民們也開始跟風,在自家的地裡種上了各種各樣的果樹。村裡人雖然不知道莫家後山都種了些什麼果樹,只知道莫家的果樹苗子最齊全,於是頭一年,崖下村很多新果農都跑來金山溝,跟莫二爺討要果樹。
莫家的果樹都是莫永恆託劉傳峰找來的,莫二爺自然不敢自作主張,就把全部來要果樹的人都打發到了莫永恆那裡。
莫永恆家天天有人登門,莫永恆頭疼地看着每個上門來的鄉親,最後一狠心,說村裡那麼多人,自家的果苗就那麼幾棵,如果給了其中的一人,就不肯定不給另一個人,爲了公平,莫永恆決定誰也不給,讓村民們自己去尋果樹,但是莫永恆保證,今後一年內,村裡哪戶人家有關於種果樹的問題,都可以來找他,他能幫忙解決的就一定幫忙解決,決不推辭。
崖下村的人還是知道稀少的果樹是很難尋的,聽莫永恆這麼說之後,除了一些臉皮特別厚的,其他的村民們都各自去想法子了。
所幸,崖下村臉皮厚的人還是比較少的,把最後幾個臉皮厚的人打發了之後,莫家人也包住了自家果樹不同之處的秘密,而這個秘密直至今日也沒有被村裡其他人發現。
“看梨子成熟的程度,估計就是這一兩天就會召集村裡的人開始採摘了。”莫龍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
“嗯,到時候又可以湊一下熱鬧了。”莫然興致勃勃的說。
每年摘梨子的時候,都是村裡難得熱鬧的日子,大人小孩都會出動,摘完梨子,全村人就會聚到一塊兒吃閤家飯,慶祝又一年的豐收。
“你又想去?”莫玲驚愣地看着莫然。
“嗯嗯嗯。”莫然興奮地點點頭,那模樣,彷彿恨不得明天就是摘梨子的日子。
這幾年,原本活潑好動的莫玲和莫龍變得越來越沉穩,反而原本整天一副小老頭模樣的莫然越來越有孩子的活力,漸漸地呈現出了屬於孩子的一面。
這四年來,村裡每次摘梨子,莫然必定會參加,而且完全不知疲憊,反而樂在其中,莫玲和莫龍參加了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了,真搞不懂莫然這丫頭怎麼年年都這麼積極。
其實說到底,莫然會這麼積極完全沒什麼特殊的原因,只是有一次無意間聽到了王淑婷和莫永恆兩人的對方,才知道自己的老成讓兩人很是擔心,於是,莫然自那天開始,就努力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孩,再次體驗了一把童年的樂趣。
加之摘梨子之後還有閤家飯吃,這閤家飯是莫然最喜歡吃的,彙集了村裡每家每戶的米,由村裡多個廚子掌勺,那飯菜說有多香那就有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