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

韓愈有詩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在封建帝制時代的中國,最高統治者處於深宮高牆之內,保持深不可測的做派,向臣民發號施令,實行殺伐決斷集於一身的威權統治。作爲一介臣民,要想見皇帝一面,不論是近距離接觸還是遠遠的看上一眼,往往是一生中不可遇也不可求的事,因此,當時的人們視一睹“天顏”爲人生的一大榮耀。

但對這個榮耀,陳文強卻是敬謝不敏,根本不象金三爺那樣期待,那樣有熱情。下跪叩頭,呼來喚去,陳文強不大可能接受。

“祝議董是蘇州人。”陳文強想明白了,微微頜首,“等電廠的技術人員和職工熟悉了工作,我會組織建立一支有關電力施工的工程隊伍,完全可以先把蘇州定爲首選,滿足祝議董的要求。”

“這樣好,這樣我也好向祝議董交代了。”金三爺向沙發裡靠了靠,摸着光亮的額頭,“這個銀行是不是很賺錢?兄弟你提點一下,我是不是要入些股份?”

“短期內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收益。”陳文強停頓了一下,說道:“但只要站穩腳跟,業務發展起來,最主要是爭取到發鈔權,那就將是一個發財的好路子。紙幣呀,只要有了信譽,就能當真金白銀來花。當然,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聽起來很不錯。”金三爺點了點頭,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富裕資金,試探着問道:“入股十萬的話,能不能做個,那個,那個董事?”

“其實,當不當董事並沒太大關係。”陳文強想了想,說道:“銀行總股本暫定爲兩百萬元,每股十萬元,國內和南洋資金各佔一半。國內的呢,光甬商就能輕鬆拿出全部。除非增加股本,否則連入股都困難。”

“這麼搶手?”金三爺咧了咧嘴,“那這事是你倡議並組織發起的,總不會連你也——”

“按照協議,我最高也只能認購三十萬。”陳文強攤了攤手,停頓了一下,說道:“大哥要入股,就算到我的份額裡吧!或者我可以提出建議,將總股本擴大到三百萬元。銀行的資本自然是越多越好,可以讓那些外國銀行不敢輕易夾擊。”

“好,好,那就由兄弟你來安排。”金三爺起身,又意有所指地叮囑道:“賺錢發財就好了,有些事情還是要三思而行。當然,我知道兄弟你的志向遠大,可也要謹慎小心啊!”

“大哥放心好了。”陳文強起身安慰道:“我是那種毛躁的人嗎?至於賺錢發財,咱們也要看得長遠一些,多交些朋友,多留條後路啊!”

金三爺若有所思,然後模棱兩可地點了點頭,苦笑着拍了拍陳文強的手臂,轉身離去。

陳文強知道金三爺是出於好意,因爲利益已經把大家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現在的陳文強已不可能收手,無論怎樣,他也要沿着設想好的道路走下去。

而爲了尋求掩護,陳文強認爲向國內立憲派靠攏,並僞裝成立憲派,更加具有保護色彩和外衣。

相對於高呼暴力排滿的革命黨來說,滿清對立憲派是優容和寬大的。這也很好理解,畢竟立憲派的態度是溫和的,又多是文人墨客、工商實業家,手中沒有什麼武裝,充其量不過是宣傳、請願,用嘴皮子瞎嚷嚷。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滿清也不願把立憲派都逼成革命黨,畢竟立憲派中人員極多,有工商鉅子,也有朝廷官員,人脈、資金也不可輕視。

所以,革命黨屢次遭到殘酷鎮壓,立憲派則借勢逼滿清。老實說,在辛亥革命的前三年裡,較之革命運動,立憲運動開展得尤其出色,成效顯著。比如立憲派全力以赴諮議局的建立,並選舉產生了諮議局議員,在許多省都取得了勝利,掌握了領導權。

至於辛亥革命,雖然是革命黨打響了第一槍,但沒有立憲派的幫助和支持,全國革命形勢的普遍發展與高漲,是不可能實現的。

究其原因,是愚蠢的滿清自己造成的。一九一零年國會請願失敗後,一部分立憲派人士的思想就開始轉向革命,即便沒轉向革命,對革命也不再持反對態度。而立憲派及其控制的諮議局,多數是地方的重要人物,在經費、物資和動員羣衆等方面,比革命黨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正是基於長遠的考慮,陳文強沒有把立憲派視爲不共戴天的敵人,報紙媒體上的爭論是有,但語言和文字還是剋制和文明的。再就陳文強的公開身份,與立憲派走得則更近,老狀元張謇,甬商首領朱葆三,紅頂商人祝蘭舫……甚至在第一次去日本時,還鄭重其事地拜訪了梁啓超,並與之進行了長時間暢談。

如果不是因爲立憲派並不是一個有組織、有章程的政黨,只是一個鬆散的、由志向相同者組成的團體,陳文強應該早就被打上立憲黨的標誌了。就算是現在,陳文強也被張謇等人視爲同志,並隨着聲望和勢力的增漲,極有可能成爲立憲派的中堅。

高層有張之洞、老狀元,甚至朝廷中的重臣大員,中層有各地的工商鉅子、上海灘的聞人買辦,官府、洋人都沾着邊,立憲派勢力不可謂不大。正因如此,陳文強僞裝立憲派,這就是一層很有效的保護,起碼在滿清官府這邊,警惕性就不高,監管也不嚴密。以梁啓超所辦的《新民叢報》爲例,在國內便幾乎不受查禁,與革命聲音喊得高昂的革命派報刊自然是天差地別的待遇。

既然能僞裝成立憲派,那是否也能混上滿清的高官,從而更加方便行事呢?陳文強突然對金三爺剛剛提到的朝廷嘉獎有了興致。入京面聖,還是免了,跪來跪去的接受不了,更別說那反覆無常的老妖婆了。

不過,混不上官兒,卻可以通過張謇等人來達到目的。不僅僅是上條陳,因爲張謇的聲望和影響,以及當一箇舊體制願意更新並處於更新階段時,他會與其保持最大誠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並依舊爲其效命奔波的態度,得到了朝廷和慈禧太后的青睞,數次得到召見。

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2章 青幫會集第59章 檳城立足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4章 衝突起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6章 安頓託付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61章 陷阱,等待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57章 瓊州戰略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241章 無題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9章 迫走地痞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54章 攤牌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45章 忽悠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51章 無題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41章 無題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8章 遭罪,青樓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4章 過苛,面具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7章 吃講茶第207章 憲政會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
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2章 青幫會集第59章 檳城立足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4章 衝突起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6章 安頓託付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61章 陷阱,等待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57章 瓊州戰略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241章 無題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9章 迫走地痞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54章 攤牌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45章 忽悠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51章 無題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41章 無題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8章 遭罪,青樓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4章 過苛,面具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7章 吃講茶第207章 憲政會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