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



根據葉曙青的講述,一幕悲劇就在張守仁面前拉開了序幕。

在崇禎四年八月,皇太極率清軍急攻大淩河,遼西將門畏縮不敢戰,坐視大淩河守軍被清軍圍困良久,卻是沒有一個將領敢領軍援助。

最後朝廷無法,只能從別的軍鎮調兵去援助大淩河,在登州的孫遠化也是接到了兵部的命令,叫他派遣精銳部下,前去援助大淩河的友軍。

大淩河一役,其實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戰,修好大淩河堡,可以隔斷遼西,與錦州互相呼應,錦州就不再是一座孤城,而是十分有用的戰略要塞。

大淩河,小淩河,錦州一線聯成一片,清軍想要繞道入關就將面臨被明軍騷擾追擊的危險,所以在大淩河修築到一半的時候,皇太極率重兵出擊,將明軍團團圍住。

到這時候,明廷上下慌了手腳,想調遼西兵援助,但吳襄等遼西將門拒絕出兵,坦言不是對手。而調集其餘兵馬都是緩不濟急,但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這時候也能看出明廷對後金集團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不可移的,始終貫一的大的戰略構想的缺陷來了。

在明神宗晚年,對後金的戰略是採取調集各鎮邊軍,集中優勢力量痛加還擊的做法,然後瀋陽一戰,近十萬精銳明軍全部喪身,光是總兵官都戰死好幾個,接着就是所謂的遼人守遼土的戰略,孫承宗在督師遼東時,大修土木,造了幾百個軍堡,訓練了四十萬農兵,還有幾十營的關寧軍鐵騎營戰兵。

每營有八十八門火炮,其中還有大口徑的紅夷大炮,火銃四千餘支,還有騎兵營,水師營,論起裝備什麼的,不要說別的明軍軍鎮或是後金,就算放眼全球,恐怕在火器化程度上和裝備的精良上,全球士兵都得對關寧兵瞠乎其後,甘拜下風。

但裝備好不代表戰鬥力高,這種戰略下的關寧兵一千人裡可能沒一個打過仗的,一萬人裡可能纔有一個殺過人的老兵。

全部是菜鳥新手,根本上不得戰場,一行軍就可能炸營,這樣的軍隊,只能說是徒有其表,根本無用。

但孫承宗的這種修堡壘的辦法被延續了下來,後金一戰就拔了幾百個明軍的堡壘,但明軍又繼續向前修,反正國家的財力投在遼西,不修的話,那麼多銀子沒地方用,也沒辦法貪污剋扣。

很多時候,張守仁認爲,這纔是遼西那邊拼命修堡壘的原因所在。

但修堡壘的同時,卻沒有一支敢和後金野戰的軍隊,張守仁不知道這樣修堡壘的意義何在?一邊放棄了萬曆年間的野戰思維,一邊又拼命擴張,而無視王在晉一夥索性退守山海關,並且加強薊鎮防禦的措施,拼命在遼西修築無人敢守的堡壘,浪費大量錢財,是真真正正的把明王朝的財力給耗盡,耗死了。

總之,遼西那邊就是一個黑洞,督師換了一個又一個,戰略也是混亂不堪,對後金始終不肯正視現實,當成是敵國,這就是造成明朝對遼東戰略混亂的根本性的原因。

大淩河這邊就是如此,一邊派人修堡,卻沒想過,後金豈能坐視你把軍堡修的固若金湯再來攻打?

敵軍一至,無有準備好的後續計劃,倉促之間卻催促各地派遣援兵,而最要命的朝廷根本沒有事前準備,倉促下令,也沒有後勤補給的計劃,反正軍令一下,就得叫當兵的動身,管你是不是有飯吃。

孔有德諸部平時駐紮在登州,雖然清苦,但孫元化是個好上司,總能叫他們的部下有口飽飯吃。

正因爲如此,在他們發動叛亂後抓住了孫元化,在誘惑孫元化造反不成後,還是畢恭畢敬的把這個老上司禮送出境。

當然,孔有德也沒想到,崇禎可不會理會孫元化是一個技術官僚,而且孔有德等人的叛亂有其原因,孫元化一被送歸,就被判了死刑,在陣前給斬首了。

而孔有德等人的叛亂原因說來也是十分簡單,就是因爲要援助大淩河,軍隊倉促北上,沿途官府都藉口沒有得到通知,拒不供給軍隊飯食。

在明朝,軍隊調動,除了有能力的自己帶乾糧外,沿途的飯食就是由文官把持供給的。

文官說給就給,不給武將也只能忍着,下頭的小兵就只能餓着。

等他們趕到了吳橋時,風雪交加,士兵飢寒難耐,而百姓對士兵畏之如虎,紛紛關門罷市,士兵就算想花錢買也買不到吃食。

這種情形下,一個士兵不耐飢寒,偷了當地望族王象春的一隻雞。

在得知此事後,王象春要求孔有德將這個士兵插箭遊營,也就是在這個士兵耳朵上插上一隻箭,在他犯事的地方遊街,在鮮血淋漓的時候,警示其餘的軍人不得違法犯禁。

原本明軍的肉刑極多,稍犯軍法就是會**箭遊營,或是割鼻子,斷手斷腳的也不在少數,斬刑更是多的叫人記不上來,軍人犯法,是斬首還是砍掉鼻子,完全是看將領在當時處置犯法軍士時的心情。

按理來說,偷一隻雞**箭遊營不算太厲害的懲罰,估計這王象春也是考慮到客兵過境,不能做的太過份了,所以才勉強降低了處罰的嚴厲程度……但就算這樣也不成,飢腸轆轆的士兵聽聞此事後立刻爆炸,兵變迅速發生,然後所有士兵擁戴孔有德等將領造反,接下來發生的事不必多想了,那個要求處罰士兵的王氏家族肯定死光光了,吳橋百姓也肯定遭殃,但事情的起因,不能不說是一個完全的悲劇,就因爲文官的貪污腐敗無能加上把士兵當奴隸,把武將當傻子,結果就因爲這些人,加上一隻雞,把明朝耗費財力,把用盡了徐光啓和孫元化師徒的心血的一支強軍就這麼逼反了。

孔有德等人的叛亂使得登州和旅順等地徹底糜爛,而且他們投降了後金這個原本的生死大敵,使得後者掌握了強勁的火器部隊。

後人被滿清所謂騎射無敵的宣傳所迷惑,以爲清軍就是靠着戰馬加弓箭征服了天下,其實在皇太極時期清軍已經開始大量鑄炮,並且工藝並不落後於明軍和整個世界

,一直到兩百年後的嘉慶年間,新鑄的火炮經過試驗,在射程上還不如明末時天聰年間的老炮,至於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其實還是在使用前裝滑膛炮,但使用的是有延長引信的榴彈炮,這種炮在清初時也曾經有過雛形,不過在鴉片戰爭時清軍遭遇這種炮彈時就嚇的失魂落魄,以爲是妖人妖法,後來還有將軍在城頭掛月經帶,灑狗血來破陣……歷史的悲哀,也就莫過於此了。

“原來如此……”

對一個歷史不是那麼好的後代人來說,實在很難想象,一個國家花費了巨資來培養訓練的武裝力量,擔負着陸防和海盜的雙重重任,結果就是因爲一隻雞,數萬人的強兵就被逼反了。

“真是一羣混帳王八蛋啊。”

“嗯,畜生不如。”

在張守仁的心腹部下和起家的班底中,三個人的脾氣最象,孫良棟和黃二,再加一個錢文路。全部是嘴上沒把門的,而且脾氣暴躁。

區別是孫良棟要機靈點,也陰沉點,黃二直率點,錢文路則是大方和厚重一些。

不過此時兩個傢伙在這裡就夠叫張守仁頭疼了,在他們同時發聲之後,張守仁停止了自己腦海中的憤怒和莫名的感慨,回過頭來,對着兩個白癡厲聲道:“都給我閉嘴!”

“是,大人!”

兩個傢伙迅速閉上了嘴,不過葉曙青卻是哈哈一笑,向着張守仁道:“國華,貴屬下還真的是心直口快啊。”

“呃,我對他們太縱容了。”

“不妨,不妨的。”

明軍的體制森嚴,將領之間相差幾級就是判若鴻溝,如眼前這兩個白癡在上官面前胡亂說話,並且口出狂言的將領下場肯定都不大好,將領們之間也是官場,在官場保持赤子之心就是在找死……不過張守仁自己又何嘗不是?

在後世他就不是那種混官場的人,所有的榮譽軍銜都是自己一手一腳奮鬥得來的,今世他也是憑自己的能力奮鬥到如此地步,所以他也不希望遏止自己部下,強迫他們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從制止說話開始,接下來就肯定希望部下們奉迎,然後就只能聽到好聽的話……這樣下去,就只能往一個獨夫獨裁者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儘管人皆喜歡別人在自己面前柔順聽話,而不喜歡強梁頂撞上司的人,不過張守仁覺得,爲上位者,有時候還是做不得快意事的。

最少,他在浮山這個團體之中有着足夠的威望,這就已經足夠了。

“老夫適才的話,沒有別的用意,”臨別之時,葉曙青向着張守仁正色道:“只是國華你現在少年得志,未免有春風得意,視天下人爲無物的看法。但思想起來,孔有德等人坐擁重兵,朝野看顧重視,恐怕在國華你此時之上。一朝謀反,天下人皆欲食其肉,史書之上,必留千年罵名。吾輩武人,就算被文人欺凌小視,但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行差踏錯,行得正,坐的直,凡事不欺人也不欺於心,這纔是處常上進之道啊!”

(本章完)

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七十八章 進化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四百三十一章 拜見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五十章 出招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裂第二十章 分配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十四章 槍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十九章 收穫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
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七十八章 進化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四百三十一章 拜見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五十章 出招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裂第二十章 分配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十四章 槍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十九章 收穫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