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進展



三月底的天氣,沿海這邊已經很暖和了。

四周的山上全是碧綠蔥翠,風景極佳,加上碧藍碧藍的大海環繞在四周,怪不得後世這裡成爲著名的風景區。

偶然得閒,張守仁就會騎馬在堡牆和海邊的幾個鋒火墩四處巡查,打量着一望無際的大海。

他的心思,誰也不懂,也沒有人想猜。

差距太大,老實聽命令就是。

這一天風和日麗,海風吹在身上已經大有暖意,不象冬天那樣的冰寒刺骨,天氣很舒服,張守仁心中卻是略覺焦燥。

他現在的日子在很多人看來是和以前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人手有了,衣服都是重新做的,嶄新的鴛鴦戰襖,鐵網裙和長皮靴,加上紅纓笠帽,腰牌系在牛皮腰帶上,所有的親丁都是這樣的打扮,走在路上,人人側目,一提就是知道是張家堡的副千戶親兵。

這麼一弄,士氣都是極高,人人都有一種自豪感。

這是新衣服和整齊的軍容,加上刻意練出來的與百姓不同的軍姿迭加在一起,使得張家堡的親丁們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讚譽和頌揚,附近軍堡的大姑娘小媳婦提起來都是在背後誇讚,連帶着向張家堡親丁提親的人都是成倍的增加。

當初選擇煮鹽的人大有後悔的,因爲親丁訓練再累也比煮鹽輕鬆,而且供應一日三餐,再加上有衣服鞋子發,還有一個月一兩五的餉銀,對比之下,煮鹽的人就太虧了。

已經有不少人試探了,看看張守仁有沒有再招新人的計劃,但他們都是失望而歸……暫時親丁就是這麼多人,沒有繼續招募的計劃了。

這當然是受制於地盤和財力,沒有真正打下來的地盤和穩定的更多的財源,張守仁養不起更多的兵了。

自己已經出招,對手的反擊卻是顯的偏於軟弱,這樣的情形下,主動去趕盡殺絕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登州那邊還是膠州,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最多就是方家集這邊歸張守仁所有,巡檢司的大部份地盤,仍然是歸馮三寶。

儘管這個九品巡檢已經元氣大傷,失掉了大半的部下,但只要這頂官帽子在頭上,只要馮三寶不出招犯錯,張守仁是不能再繼續出擊了。

蓄力待發,敵人卻不給機會,這種憋屈的勁頭就大了。

當然,張守仁不相信馮三寶是善男信女,對方一定在蓄力,但究竟是以怎樣的形式來還擊,這可就是難說的很了。

“大人,大人!”

就在他觀察着距離海邊最近,也是村口東邊連接海邊的廢墩堡的時候,身後有人氣喘吁吁的趕過來。

“什麼事?一點穩重勁也沒有。”

回頭一看,是小旗官張世強趕了過來。這個小旗官就是等於張

守仁最早的親丁,所以他這一旗,也承擔了一些近衛保衛和貼身的一些工作,算是親丁中的親丁,極爲受信重的。

一見是他來,張守仁就知道必定是有事要自己回去,否則的話,張世強也不至於這麼匆匆忙忙的趕過來了。

“大人,可不關下官的事。”張世強笑嘻嘻的道:“是匠戶那個老林,到官廳找大人沒找着,急的跳腳,下官問他什麼事,他又不說,沒法子,只能小……下官來跑一趟了。”

這人習慣稱在下,小人,是張守仁勒令所有部下,只要有小旗或小旗以上身份的,一律稱下官或卑職,否則要打軍棍,這張世強差點犯禁,說完之後,不禁吐了吐舌頭。

“你這傢伙,跟我這麼久,還是不穩重。”

張守仁瞪了他一眼,說起來張世強比他還大幾歲,不過在他面前,就是一個不穩重的冒失鬼一樣。

事實上不僅是張世強,怕是任何一個小旗官在他面前,都很少能保有自己的特性。

“那就趕過去看看,老林做事穩重,不會給我亂出毛病。”

雖然親丁隊伍不曾擴招,但暗中一直在做着準備工作。

鎧甲是軍國重器,雖然千戶所和百戶都有資格打造,不過一副鎧甲少說是大幾十兩的本錢,現在還真的打不起,但護腕、護脛等小件物什還是打了幾百套,預備將來統一下發。

長槍和直刀也是一直在打,並沒有停過。

生鐵張守仁那邊是不停的買,柴炭是現成的,五家匠戶打了這麼多東西,還給堡裡打了幾十套新犁具,形象已經大好,張守仁也派了十幾個半樁大的男孩去當學徒,這幾個匠戶是寶貝,手藝也是該發揚光大,等將來銀錢湊手,非得一下子培養幾百個鐵匠和皮匠、木匠不可!

一路打馬急行,堡中人見了他,自是連忙避讓開,並且躬身行禮。

這麼暢行無阻,來到東北角的匠戶營時,遠遠就聽到叮叮噹噹的敲鐵塊的聲響,還有呼呼的風爐聲,也是不絕於耳。

“林重貴叩見大人。”

看到張守仁騎馬過來,老林也是帶着人趕過來,就在棚子前頭叩首相迎。

“都說了一百次了,這裡我一天總要過來幾回,次次叩頭請安,多耽擱事。”

林重貴笑道:“禮不可廢,我這個匠戶頭目要是不守禮,怎麼教下頭這些學徒的小子?手藝學不好還不打緊,把人家的孩子交壞了人品,那就該死了。”

“歪理!”

張守仁一笑,也不和這些人多說,這幾家遼東匠戶等於是自己把他們從泥潭裡拉拔出來的,不準行禮也不可能。

當下先是下馬,挨個問十來個學徒的成績如何,拍拍這些小子們的肩膀,捏捏胳膊,把他們弄的哇哇大叫,最

後向老林笑問道:“怎麼樣,有什麼事情急着尋我?”

“是火銃!”

林重貴的模樣也是十分得意,也是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自從年前張守仁就撥給精鐵,發給米糧,供給吃喝穿着,一切都是往好了來,要求的就是他仿造出合格的火銃來。

標準也是下給了他,那種五六斤重的鳥槍就不要了,拼接的銃管也是不要了,就是一根整管用人力慢慢鑿穿打磨,在質量上一定要保證百步左右還能擊穿門板,這也是明軍標準火銃的最基本的要求。

現在時間過了三個來月,看來成品應該是出來了。

“好,好的很!”張守仁聞言,也是精神一振。做爲一個熱兵器時代過來的軍人,對火器有着天然的喜愛和強烈的興趣。

“嘿嘿,大人看了再說好不好。”

老林也是十分的不安,火銃是同時鑽了五杆,五個匠人一人一枝,其實若是熟手,一個來月就應該能鑽出一支來,但除了他之外,別人做這個活計都是生手,中間都鑽廢過,所以時間就耽擱久了。

再下來,應該就很快了。

五支火銃已經全裝好了,上好的核桃木做的銃身,銃管和銃身銜接的十分合密,火銃的銃管打磨的十分光膛,各種零件也是精心打製,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手藝做出來的東西。

張世強也趕了來,拿了一支在手上看,嘖嘖讚道:“不得了,上次千戶大人發來的火銃,在這些傢伙面前,簡直屁也不算。”

工部的匠人吃的是豬食,做的是牛馬活,不曾過一天好日子,這樣的匠人做起事來,肯定不可能出工出力。

再加上剋扣工料,所以工部做出來的火銃簡直就是笑話,拿在手裡一看就是粗劣貨,連地方上做的鳥銃都是遠遠不如,反正不管是工部還是地方,真能達標的火器實在是太少了。

就是因爲在設計思路和質量上都失敗,明朝的火器在騎射面前沒有討的了好處,明末清初,中國的火器發展正好是在張守仁身處的這個時代走進了死衚衕!

清朝統治者一則是不相信火槍,二則是對自己的騎射過於自信,三來是不敢把這種幾天就能上手的武器放在民間,這個小部族以異族的身份統治着龐然大物的華夏,當然不可能去發展火器,不僅不會,反而會百般打擊,在這件事上,聖君康熙就有絕妙的表現。

這樣到了一八四零年時,英軍扛着的雖然只是前裝滑膛槍,但威力和訓練和做戰方式甩了清軍幾十條街,當時的清軍,對火器已經徹底懵懂無知,有限的火槍,居然還是明末時的落後的火繩槍。

現在擺在張守仁眼前的,雖是純手工的出品,但從銃口,膛身,藥池,護木,總觀下來,卻是一支足以叫他滿意點頭的上佳成品了!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七百零八章 制甲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十章 打算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
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七百零八章 制甲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十章 打算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