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



張秉文能到保定任巡撫,濟南一役當然是重要原因,而且當時的張守仁雖然只是一介遊擊,卻是攀上了薛國觀這顆大樹,大樹底下好乘涼,張秉文能得意,小小遊擊出力也不小。

這些事都是昔年舊事了,一晃眼間,彼此的身份天差地遠,而當日受惠者也並沒有顯露出太多的感激之色,在平素的往來中,也是若即若離,根本不可能視張守仁爲恩主。

這自然並不奇怪,張守仁現在的地位也罷了,當日若是張秉文承認是他的恩惠,哪裡還有面目在文官集團中廝混?最多是承老薛的情,別的事,一概不認。

幾年下來,張守仁布的這顆棋子毫無用處,是他爲數不多的失策之一。

“此番領軍,鍾陽公感悟如何?”

在他雙目的逼視之下,張秉文汗出如漿,吃吃答道:“十分困難,行伍之事,實非僕之所長……”

“哈哈。”張守仁仰首一笑,沉聲道:“鍾陽公能識已之短,實屬難得,世家巨族顯宦出身,果非凡俗之輩可比。”

“大將軍過獎了……”

短短兩年功夫,一個青年遊擊成爲伯爵大將軍,已經是十分稀奇,而張守仁此時意態之雄強,顧盼之瀟灑,言談之犀利,已經叫張秉文有招架不住之感,對方一直在若有若無的拉攏自己,張秉文非不知,但他無法下此決心同意,更不好拒絕,已經陷入了兩難的狼狽境地。

以他自己的私心來說,以文就武,就算將來有所成就,後世名聲就不大好聽。

但以家族利益來說,張守仁是一顆閃閃升起的新星,二十來歲有如此成就,將來潛力不可限量,所以也不可直接拒絕,虛與委蛇,是現在最佳選擇。

只是苦了張秉文自己了……

對張守仁來說,桐城張家是不可放過的江南顯宦巨族,拉是一定要拉的,一次不成就十次,反正不能放棄。

桐城張家這樣的家族和江南的清流不同,尚實際,不尚空談,在士風尚容談和遊樂,好詩酒自娛,嬉遊無度的江南來說,桐城張家是一個難得的異數。

正因如此,張秉文自身爲官至佈政,其侄張英在清朝位至大學士,其侄孫張廷玉更是成爲橫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權柄國政數十年,成爲漢人官員中南派的扛鼎人物。

以張守仁布局南方的決心,又怎麼可能放棄張秉文呢?

仗着兩人的“老交情”,張守仁拉着張秉文的手,噓寒問暖,在別人眼中,便是大將軍與保定巡撫交情莫逆,一個是穿着織金蟒服,着玉帶的大將軍,另一個則是紅袍銀帶的朝廷大員,如此交好,真是令人羨慕嫉妒恨……

張秉文的部屬,自是臉上飛金,感覺臉上有光,臨清州的官員們,面色就有點兒難看,感覺也是有點難堪了。

成功守住城池,就算你是大將軍,也總不能如此的目中無人不是?

臨清知州許文,字文明,也是兩榜出身,二甲第三十一名,再上一名,他就可能是翰林,金馬玉堂,散館之後直任京官,

是宰相之路的終南捷徑。

只可惜,名次差了一位,先是在部學習,然後放了老虎班的知縣,三年一轉,考選御史,再三年直升爲臨清這樣的要州知州,雖不能和翰林相比,也遠非普通的進士官,或是鄉貢官能比的。

“鎮臺既然沒空,我們就先起來吧。”

又跪了一陣子,見張守仁始終不過來,許知州臉上十分難看,自顧自的便站起身來,拍了拍膝蓋上的浮塵,露出一臉無所謂的神情。

“你是臨清州?”

數百人跪下又起身,這麼大動靜,張守仁當然不能裝着沒有看到,當下扭過頭去,盯着那個訕訕起身的藍袍知州。

“回鎮臺,正是下官。”

適才還拜見大將軍,稍微被冷落後就是以山東鎮鎮臺的官職相稱,這個臨清州,倒也真不是白給的。

“我正要尋你,你卻自己站起來,好,好的很。”

聽着張守仁語氣不善,許知州也是有點畏怯,當下微微垂首,答話道:“下官禮數週備,未感有得罪鎮臺的地方……”

“你得罪我的是公事,不是私怨。”

張守仁神色冷峻,揮手道:“拿下!”

“啊?”

許知州驚呼出聲,在他身後的臨清州的佐使官員和吏員們都是張大了嘴巴,便是張秉文也是有點兒不敢相信的感覺。

一州的州官是正印親民官,在大明的官員序列裡不是普通的佐雜官可比的。可以說,在省城布政使司任從三品或正四品的參議雜職,在朝官序列裡也比不過一個上州的正印堂官,國朝官員序列是分清流與雜流,地方親民官算是地方官中的清流,地位與普通的官員不同,這麼一個親民正印官,張守仁居然敢下令拿下?

便是張秉文這個巡撫,代天巡狩地方也不可能直接拿下一個州官,最多是上奏彈劾,而撫、巡彈劾地方官,朝廷多半允准,也僅止如此罷了。

想直接拿下文官州、縣,武將參將、遊擊,最少也得是督師一級,再上一層的文武官員,須得事先上奏皇帝知道,方能動手。

張秉文怕張守仁不知規矩,忙勸道:“大將軍請息怒……”

“鍾陽公不必多說,這廝剋扣軍餉,貪污軍需糧草,其行十分卑污,我早就有本帳替他記着,臨清百姓被他糟蹋的厲害,這般狗官,只合拿下,斬下人頭,掛在東門之上,爲來者戒!”

在張守仁說話的同時,已經有一羣親兵擁上前去,見知州的家人伴當有反抗之意,當下就是抽出刀來,或劈斬,或戳刺,頓時就殺了五六個。

如此兇殘血腥,立刻將所有人都震住了,周洪謨想上前求情,卻是兩腿顫抖,根本動彈不得了。

“姓張的,我是兩榜進士……”

眼見自己被拿下,取了烏紗帽,剝了官服,按在地上就要斬首,許知州感覺自己是在一個十分荒誕的惡夢裡頭……一個武將下令將自己拿下,明正典刑,不經皇帝批准和同意,沒有拿問刑部經三法司會審就定了罪執行,這是哪門子的國法

和道理?他此番守住了臨清,沒有失土之責,就算是貪污全城的銀子也沒有問死罪的道理,不然的話,他的那些進士同年非炸了營不可!

有此見識,當然是死也不會服氣,在張守仁親兵按住之後,這個知州還在破口痛罵,身子也扭來扭去。

看到張守仁微微點頭後,執行的親兵便抽出刀來,兩個按人的猛一鬆手,許知州下意識的便想直起腰身,身子往上一挺……就這麼一點時間就足夠了,親兵殺人無數,刀法嫺熟,衆人但見刀光一閃,便看到一顆大好頭顱飛了出去,半響過後,沒了頭顱的軀體才頹然倒地,不停的噴濺出鮮血來。

“將頭顱掛上城門,佐吏之中,士紳之中,有合併聯手貪污糧餉的,一併拿問,當誅則誅,以申明國家法度。”

張守仁下令之後,早就有準備的特務處的人飛撲而出,當場便逮了幾十人,問清之後,殺的殺,關的關,一時間慘叫聲求饒聲不絕於耳,可惜這些浮山兵根本不爲所動,刀光不停揮起落下,幾乎是眨眼之間便殺了幾十人。

這些人要麼是城中的佐雜官員或司吏典吏,要麼就是有名望的士紳,要不然也撈不着出城來參拜大將軍,誰知道參拜之後,戰場上的流寇屍體還沒有搬擡,自己也成了無頭屍體中的一具,臨死之前,怕也是有十分荒誕之感。

“大,大,大將軍這是何意?”

饒是張秉文素有膽識,若不是濟南一役時也不會有守備城池的決心和膽氣,但此時也是牙關咬合不住,不停的打起冷戰來。

以浮山軍的戰力,若是張守仁在這裡舉旗造反,他這幾千兵馬根本就是被人家砍瓜切菜的事兒……

“皇上賜我尚方劍,金令箭,不論是哪一個都夠資格便宜行事,處分三品以下文武官員,既然有此權力,本將當然不會置之不用。”

張守仁神色卻是一派輕鬆,殺眼前這些蠹蟲對他的心理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河南那對母子的死叫他不開心好久,而眼前這些人的死,在他來說,和處死一羣臭蟲沒有任何區別……被圍城時還不忘掊克剝削百姓,這些人渣,處斬算是便宜了。

見張秉文仍然有難以釋然的神色,張守仁呵呵一笑,挽着對方的手,灑然道:“不知道鍾陽公你怕什麼……殺人的是我又不是你,反是比我還害怕?守濟南時,沒叫我覺得你是如此膽小之人哪……皇上賜我的東西,大將軍印和關防我用來征伐不服,令箭寶劍,用來誅除地方不法官員,一徵一誅,乃見臣節,放心,我不是要造反,斷不會拉着你老哥一起幹那種掉腦袋的勾當……”

儘管他說的輕鬆,張秉文等人心裡卻是明白,這位大將軍在河南和湖廣時的恭謹態度恐怕會一去不復返了。

張守仁要的是一個大義名份,還有一個“勢”,所謂形勢比人強,便是他一手營造出來的山東大局。現在的山東,除他之外無人能鎮的住,朝廷調他回來,任爲總兵,已經是放虎歸山,到此時,他在這兩年的隱忍和低調已經沒有意義,一切可以改弦更張,用另外一種做法來做了!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一十八章 簡單任務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章 福利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
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一十八章 簡單任務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章 福利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