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



劉子政話到一半,大家都是心頭雪亮。

朝廷又是搞的太急了,這和崇禎向來施政爲政的宗旨是一脈相承的。遇事操切,不做細緻功夫,想幹便幹。

比如在天啓年間被貶落的袁崇煥,上來就被崇禎授給一切大權,重遼而輕薊,埋下被清兵輕鬆入關的危機種子,然後坐視袁殺毛文龍不顧,埋下武將跋扈的種子,裁撤驛站的事也是崇禎腦門一熱就上了,松山之戰也是如此,其實不論是洪承疇還有劉子政都還有第三個辦法,就是一路保持糧道的通暢,然後不與清軍正面決戰,正面相峙,幫着錦州打通往海邊的通道,使糧船能運糧和柴薪到錦州城去。

這樣的打法,算是最穩妥的法子,可惜崇禎和朝中大臣們連穩重緩進都不允許,這樣的計劃勞師費餉,不說別人,急功近利的皇帝第一個不答應。

河南的戰事現在來看,動員很急,兵力雖足而隱憂重重,最關鍵的是隻有左良玉一路核心,其餘的部隊只能是打醬油的命,如果能緩上半年,由北方抽調集結十幾萬人的部隊,兩面包抄過去,效果自然好的多。

“退而求其次,也該是楊嗣昌與左良玉等不打朱仙鎮,而是由陳留直奔禹王臺等開封城東南,打通黃河水道,北邊有源源不斷的接濟,同時可以與洛陽前來的保定軍成鉗勢……這樣的打法其實是先立於不敗之地,不過麼,耗時更久,遲遲而不能見功,皇上嘛,自福王被弒之後日日想的是剿滅李闖,不會允許官兵這麼拖延的。”

“按說皇上也是天天看塘報邸抄,看奏摺題本,爲什麼還是這麼糊塗?”

“題本奏摺上還能有什麼真話不成?”聽了孫良棟的疑問,劉子政微微搖頭,笑道:“大抵是諉過爭功,混淆事非,皇上就算是明察英主,沒準都能叫人給哄了,況且是生長於深宮,除了書本之外,根本不懂世道人心的今上呢。”

“老劉說的是啊。”

張守仁站起身上,試了試腳上踩的新鞋子,雲孃的針腳功夫向來不錯,對他的喜好又清楚,這雙鞋納的不錯,叫他十分歡喜。

雖則兩個夫人都大着肚子,不過在女紅之事上,能親力親爲還是自己動手,光是這一點,也叫張守仁心中十分的歡喜。

外事不管如何,家中能和睦纔是最要緊的。

他踩了踩,極舒適的踱了幾步,才接着道:“皇上深居九重,做事但憑自己的主見爲先,而且有一般大臣根本不知兵事,只知道攻訐爲樂。象楊閣老吧,爲人驕傲自負,在京時得罪不少人,又因爲皇帝寵愛敢於任務,各方勢力都被他踩過,現在他督師在外,下頭的人不說他怎麼不容易,反而拼了命的攻他,大事小事,每常必有奏本上奏,從剋扣糧餉到因循誤事,到膽怯懼戰,或是不能調和將領矛盾,或是驕恣慢下,得罪督撫,罪名反正多,一直攻上去,皇上一時不信,時間久了,自然會想,某人確實是這個脾氣,此本怕是真的……有這樣的想法

,楊嗣昌有什麼不合心意的佈置,皇帝肯定心中不悅,隱隱有猜疑之心。而皇帝有這種心思,最爲恐懼的便是臣子啊……所以楊嗣昌就算有什麼必勝之法也是根本不敢提……因爲必勝就是以穩爲先,以勢博人,可皇上的性子,能容忍楊閣老用這樣損耗國力的法子麼?”

“皇上事功心切,事事都急,結果事事都是事與願違。”

劉子政苦笑一聲,臉上的皺紋如刀刻一般深遠厚重。

“這麼說,此戰官兵毫無機會?”

“倒不一定。”張守仁的判斷倒是和參謀處完全不同,聽到的人,都是精神爲之一振。

雖然大家已經融入山東這個團體之中,但毫無疑問,論起闖逆和朝廷兩邊,肯定多半的人都選擇希望朝廷能夠獲勝。

李自成在河南是扭轉了形象,但以前流寇的形象十分沉遠,在很多人心裡不是短時間能夠消彌的。

這年頭造反闖蕩的人,就算一開始是不得已,時間久了,都是滿手血債,殺官殺士紳時,縱然這其中有不少是該殺的,但肯定也會誤殺好官,更不必提那些被迫一起造反的普通百姓了。

人心,永遠都是希望過安定的生活,對這些膽大包天之徒,不會有多少人從心底裡喜歡並認同。

“只要諸文臣不掣肘多事,諸武將肯與左良玉同心協力,不爭功不諉過,勁往一起使的話……”張守仁微笑着道:“官兵打贏的機會還是有的,老左經過我一番調教開了竅,練兵比以前講究的多。你們別小瞧了他,他是從遼東打東虜起的家,對張獻忠也打贏過多次,是個能用兵和找機會的將領,兵練的也不壞,所差的就是他實力不如曹營和闖營聯合的力量,但如果諸將和他一心,配合他一起好好打,這一仗還有機會。其實直插朱仙鎮也是不錯的辦法,打下朱仙鎮,扼住了開封南邊門戶,洛陽那邊李闖又棄守,東南還有歸德,想往山東這邊咱們肯定不讓,所以李闖活動空間有限,官兵再一心狠打,會使得他再度落到崇禎十一年前後的窘況。”

“但太保心裡知道,這是絕無可能的事。”

劉子政苦笑道:“想叫文官不生事,太監不克扣糧餉,武將同心協力,大人說的不是現在的大明,那是我太祖太宗年間的大明啊。”

“哈哈,是啊,所以我等也只能等待結果了。”

“大人不願介入,也是應該的。”

“此等朝廷,唯有等它爛到底了,再有人出來收拾殘局的好。”

“豺狼不除,除掉一個李闖,還有一千一萬個。”

這個話題,也是多次談過,但大家的認識也是越來越趨於一同,看的越多,心裡就越是明白,憑着這樣的朝廷和皇帝,這樣的文官和武將,絕不會有能力致天下於太平!

唯一的希望,便是眼前這位!

“真是天佑我華夏……”

劉子政不願看到大明亡國,但他更加不願看到再有

宋蒙之交那樣亡天下的事了。宋末有十萬書生跳海殉國,明末這德性,劉子政很懷疑有沒有一百個士大夫殉國,再有亡天下之事,華夏的道統就完了。

明末時節,有識之士無不持這樣的憂心,並不是全部懵懂無知,可惜朝野之間,清醒的人太少了。

“松山怕是還能守一陣。”

“亦不會太久了,東虜只是不願折損兵力攻伐一個軍堡,必得之城,何必折損人手?”

“朝廷就是把河南戰場所有的兵馬調去,亦是晚了。”

“松山一完,錦州必降,東虜面前只有一個寧遠和一個關城了。想入關,隨時可以辦到的事。”

“大人就東虜入關之事叫我們參謀處研究過,根據此前我們對東虜歷次入關時間和跡象的分析,崇禎十五年夏初到秋,這一段時間,東虜隨時可能再次入寇。”

“此次入寇搶掠的意思少,入關偵察的用意會深一些。”

“大明好比一顆巨樹,現在他們已經把外圍的強枝砍伐一空,是預備真正放倒樹木的一天了。”

“所以這一次他們會盡可能的南下,多窺探一些我大明南方的虛實,搶掠只是捎帶手的行爲了。”

“真是想不到啊,一個幾萬人的小小異族,野心已經膨脹到如此地步了。”

“幾十年來,大明未嘗一勝,二十年前你和東虜一羣貝勒說他們可以混元天下,怕是他自己就要笑死了,那時他們做夢都想和我大明和談,保有佔據的遼陽和瀋陽等地,成爲我大明的一個藩國,安享富貴就知足了。現在麼……嘿嘿,大明就是想和談,也是叫人家耍弄罷了。”

“當務之急,是要壯大我們自己。”

“這一句最有道理。”張守仁肅容道:“壯大自己,是當務之急。”

鍾顯道:“練兵處已經有新的計劃,現在我數鎮兵力已經有二十一萬九千餘人,還不包括陸巡營的三萬餘人,各農莊的七萬餘人,全部動員,已經有三十餘萬人的兵力。”

“這是遠遠不夠的。”

張守仁道:“農兵只能做一些策應的事,陸巡營其實是治安軍人,不宜算在內。野戰部隊,最少要在崇禎十七年前達到五十萬人的規模,而且得是訓練有素的軍隊,所以,不能再十萬十萬一年的編練了,崇禎十五年,我們浮山的總兵力最少要達到四十萬人的規模!”

在場衆人都是呼吸急促起來……四十萬人,還只是崇禎十五年,到崇禎十七年,二十年呢?難道山東一地,能養的起百萬大軍?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張守仁的計劃也就是到十七年爲止了。

到十七年後,天崩地坼,那時候軍隊規模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否則的話,一切都晚了。

不過,以明末這種水準的戰爭,幾十萬山東鎮兵練出來,怕是能夠橫掃吧?

看着激動的諸人,張守仁的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三百九十一章 流民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五十章 追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一百一十八章 簡單任務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六十章 收益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夢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漂亮的反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六百章 文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八百章 怒吼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三十七章 夜宴
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三百九十一章 流民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五十章 追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一百一十八章 簡單任務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六十章 收益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夢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漂亮的反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六百章 文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八百章 怒吼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三十七章 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