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



對王東主別的話李老東主都贊同,但提起商團,他卻搖頭道:“此議老夫不能贊同,無論如何,商會得有商團來護衛,當日之事,還有近日之事,老夫都看的很明白,無論如何,自己手中有槍有人,才能不處處受制於人。”

對李東主的話王東主並不以爲然,他也看的出來,商團有很大用處,但在他看來,這些是很犯忌的事,等朝廷緩過勁來,天下安定時,能允准商人這麼自行其事,建立自己的武裝?

便是以大將軍來說,他人不在城中時,扶掖商團,如果大將軍爲總鎮後,城中尚有異已武裝,大將軍會做如何的反應?

至於有的東主提起臨清也建商會和商團,重要的商業城市都如法炮製時,王東主和一些人覺得都是天方夜潭,匪夷所思。

兩人至此話不投機,閒談幾句後,分別進入巡撫衙門,將所謂的犒勞撫標兵馬的物資送了進去,對倪寵本人,當然也有一份贄敬。

待他們分別離去後,倪寵也是十分高興,捋着自己的鬍鬚,對幾個幕友笑道:“想不到倪某還有翻身的一天?現在朝廷令我查臨清州官被殺一事,張守仁好歹得對我客氣幾分。他是太保也好,大將軍也罷,上頭還有一個天子在呢。”

有一個幕友接話道:“中丞的機會確實到了……此前朝廷對中丞不聞不問是因爲山東沒有什麼強勢的人在,現在大將軍爲山東總鎮,朝廷勢必要加強對中丞的扶持,這樣才能稍稍抑制大將軍的權威!”

“這些大商人就是嗅覺靈敏,看他們都是一個個上門來了,哈哈。”

“總之,”倪寵看向衆人,志得意滿的道:“我們也要招兵買馬,擴大撫標招募勇士,大將軍兵馬精銳不過七千人,這是朝野都知道了,他還有些兵馬,但要守備各地的農莊和登萊根基,在山東鎮這邊沒有辦法放太多。他就算招兵,我們也招兵,總不能我這個巡撫,事事要仰人鼻息!”

“中丞有空也要到王府走一走,上次城中變亂,王府也是忍氣吞聲,現在局面重新演化,中丞去見見德王殿下,理所應當。”

倪寵心領神會,連連點頭,立刻答應下來。

上次濟南變亂之後,王府勢力受挫,倪寵和山東本土的文官和世家勢力,加上張守仁這個武官勢力,大家聯手逼退王府,瓜分分肥,現在看來,張守仁獲利最多,現在張守仁看似強大,但失去了聖眷是明顯的事,山東的事將出現變局,所謂火中取栗,此時圖謀改變,正合其時!

……

……

“什麼狗屁聖眷,老子不聽,也不信,更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濟南城中風雲變幻,身爲利豐行的東主,秦東主當然是一切都瞭若指掌。王東主一夥主張裁撤商團,這使得商團上下人心浮動,高虎等幾個隊官級別的商團武官,也是跑到利豐行來取一個實信。

如果是真的,他們就要另謀出路了。

“商團是護衛商會的武力,不僅不會

取消,還會加強。”思忖了一會兒,秦東主斷然道:“如果別人要撤出,很好,我利豐行一家獨力也會支撐下去。”

“東主既然這麼說,我等就放心多了。”

因爲和浮山關係最深,利豐行獲得的利潤也是最高,有秦東主做這樣的保證,商團上下是可以放心了。

但這件事令高虎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他看着秦東主,沉聲道:“但東主,此事實在是太過噁心了,過橋拆板,令人齒冷。”

“我知道,我知道!”

秦東主安撫道:“不僅是過橋抽板,也是十分短視的行爲。你們要知道,太保胸中有韜略,他的成就,和什麼狗屁聖眷毫無關係,他在浮山的經營,別人不知道,我可是看的十分清楚……商團不僅不會取消,太保還會大力推行開來,使山東各地到處都是商會和商團,廢除所有的牙行,稅關,還利於民,同時取商稅之利養兵,這是太保大人在兩年前曾經和我說過的話,現在看來,事事都是在太保的掌握之中。”

這麼一說,商團中人都是十分信服,當下站起身來,告辭離去。

他們都是浮山軍官團一手訓練出來的,對浮山和張守仁當然是十足的信任,不會有半分的懷疑,秦東主做這樣的保證之後,他們的擔心減輕了很多。

“東主……話說的太滿了啊……”

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對着秦東主道:“兗州和臨清都十分要緊,這兩條商道我們不能放棄,城中現在又是風雲變幻,我們做這樣的承諾,等於是綁死在國華身上了。”

說話的人是膠州的李老掌櫃,時間又過了兩年,繁忙的商業往來有損他的健康,因爲是利豐行的老人,秦東主將他接回到濟南,在城中擇善地替老掌櫃買了一棟三進的宅院……一方面是酬功,另一方面當然是做給張守仁看的。當年浮山能起來,李老掌櫃起了不小的作用,如果不是因爲這個,一個東主不可能對自己行裡的老掌櫃這麼照顧,否則人人如此,有多少銀子也不夠使的。

老掌櫃也知道其中關竅,並不推辭,得閒就到東主這裡閒坐聊天,算是發揮餘熱了。

此時他並沒有因爲自己和張守仁的關係而一味偏向浮山,只是按實際的情形來分析,僅是從這一點來說,秦東主厚待於他也不虧了。

“我自然明白此節。”秦東主輕輕拍了拍老掌櫃的手,微笑道:“懷疑的人,是因爲根本不知道浮山的潛力啊……老掌櫃,你也兩年不曾到膠萊一帶了,我卻有人常年在那裡,我和你說吧,不論是財力,物力,人力,或是兵力,太保已經足夠震懾人心,在此之前,太保一直是保存實力,不願叫天下人矚目,現在他已經是如長蛟入水,有了名份之後就得有相應的實力展現,讓我們等着瞧吧。”

秦東主把握十足,老掌櫃當然不好再說什麼,只是喃喃輕語道:“長蛟入水……長蛟入水是不是會化龍……東主這話,說的可是真的太不慎重啦……”

……

在張守仁奉命回師山東,解臨清之圍的消息傳到浮山時,整個浮山,從膠州到萊州,再拐個彎到招遠,再到黃縣,登州,再南下到威海,榮成,所有的府、州、縣都是一派歡騰。

與山東別的地方大大不同,在登萊兩府張守仁的勢力已經是深入到每個州府,每個鎮,每個村落,宗族勢力和士紳勢力被掃蕩和遏制住了……前者是因爲鹽場和招遠礦,萊蕪礦等礦場,還有將作處用的過萬工人,當時登萊兩府的青壯數字一共不過一百二十萬丁,浮山招募的軍人和莊丁就有近十萬人,鹽場和將作處等各處用工,商行僱傭的夥計,在學校學習的學子,各處下用的吏員和書記官等等加起來最少也是十萬以上,光是這些就影響了二十萬個家庭,僱工和學校加上農莊制度,把登萊兩府原本的宗族勢力打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再封閉再愚昧的地方總是要吃飯的,張守仁一手舉着飯碗,一手施以教育,短短几年,已經頗見成效,加上農莊制度根本就是對原本小農經濟形式的顛覆,所以在登萊地方,他在去年表面上只是一個副總兵,但很多人連總兵尤世威的名字都沒聽說過,巡撫和巡按是誰更沒有人關心,在這裡,人人都知道,真正的主事人就是張守仁,除他之外,再無別人。

百姓就是這樣,與他飯吃,你便是萬家生佛了,而以浮山的種種機構,生老病死樣樣皆有人來管,張守仁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早就超過帝王,不少河南流民影響之下,登萊兩府各州、衛、縣均有百姓供奉他的長生牌位,日夜上香,這樣的氛圍之下,喜訊一個個傳來之後,特別是聽說張守仁拜大將軍封伯爵之後,兩府百姓對他的愛戴更是與日俱增。

此番張守仁奉命回鎮山東,登萊地方在此前擔心浮山軍會奉命抽調北上打東虜的擔心終於是平緩下來,一朝天子固然一朝臣,但登萊人更擔心的就是浮山軍心抽調一空後,朝廷派一個強勢的巡撫和總兵官來,眼下的好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所以張守仁就算不到登萊任總兵,任山東總兵也是一樣的。

“再者說,世福將軍調任登州鎮總兵官,還不等於是太保在登州一個樣?”

“沒錯,世福鎮臺是太保的左右手啊,有他在登州鎮守,一切肯定是照舊,吾輩可以高枕無憂矣。”

“我家小二可是在浮山學堂學財稅,後年畢業就能到財稅司,月俸三個月內是四兩,合格轉六兩,每三個月發兩匹布,每個月發一石米,若是能升成司吏,或是爲官……那真是祖上有德,護佑後人!”

“還是你家好,我家那個老大不知發什麼瘋,硬是要去學醫……已經學了兩年,還得數年之後才能畢業行醫,想起來真是……”

“老哥你這話就不對了,醫學院的規矩是老生可以爲醫助,現在已經是有月銀可拿了吧?將來成爲軍醫,一個月十幾兩的俸祿,就算是在各州縣行醫也是在浮山醫館,面子裡子全都有,不是聰明孩子下大苦功,誰敢去學醫!”

(本章完)

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九十四章 刺!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一百章 論政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喻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族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一十四章 求親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十九章 年貨
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九十四章 刺!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一百章 論政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喻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族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一十四章 求親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十九章 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