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



“駕,駕駕!”

張世強騎着一匹菊花青,雖然跑的風馳電掣一般,但還是被他拼命催逼着跑的越來越快。

這馬是剛用六十兩銀子買的好馬,當然好馬的意思是在膠東這裡是上等好馬。

膠東的馬,一般能騎能跑的兒馬,二十兩能買的到,挽馬,也就是拉車套犁的劣馬,十兩左右可以到手。

馬價和牛價差不多,不過相比幾十年前,價格都是漲了接近五成。

這物價其實大有奧妙所在,崇禎年間的物價,相比於萬曆年間是漲了四到五成,所以稅賦看似增加,其實有相當一部份是折損在物價增長上了。

買這匹馬,對張守仁的騎兵計劃簡直是微不足道,利豐行已經接受了他的委託,打算派專門的商隊到口外去買馬。

象這種四五百斤的馬,在膠東算是好馬,一匹賣到六十兩。

要是六百斤以上的上等好馬,在膠東這裡就是天價了,一匹過百兩也不稀奇。

如果是這個馬價,組建一隻三四百人的騎兵隊伍要一千二三百匹戰馬,再配上幾百匹運輸的騾子和挽馬,這個代價就太高了。

從口外買,價格平均也就十來兩到二十兩一匹,這個價格,可以一次買到幾百匹好馬。

只是這個計劃暫且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

張守仁官職太低,而且不是營兵系統。

一個衛所武官買幾百匹馬,沿途根本就不可能通行無阻。

就算把馬買回來,這件事也不是這麼容易好消化的。

在地方上養幾百號鹽丁是一回事,養幾百騎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明現在到處烽煙起,朝廷對地方上的控制也是越來越嚴格。這就叫怕什麼越來什麼,越來什麼越怕什麼,什麼叫死彎,這就是死彎。

“勞駕,請稍等一會兒!”

遠遠的看到一隊營兵正在清理城門,預備關門,張世強在馬上就是一聲聲叫喊。

“這誰啊?”

“不認得,不象是咱登州的人。”

“穿的戰襖是衛所兵的,不是營兵。”

“那就不管他,照關不誤。”

幾個兵先是議論,雖然隔的遠,不過也是瞧出來張世強穿的鴛鴦戰襖是衛所兵的裝扮。現在營兵穿着的戰甲和袍服都是和衛所截然不同。

象是這一夥營兵,穿着就是青布大襖,外罩一層對襟棉甲,上面飾着銅色泡釘。

這當然是有甲的兵,無甲的就是一身大襖,手中拿着一根長槍,這算是營兵中最下等的兵種,每次打仗的炮灰人物。

事實上要是精銳也不會在這裡守城門,每天苦哈哈的吹風,也就是能剋扣鄉下人的一點賣菜錢,所得有限,真正有錢的富商和達官貴人的油他們也不敢卡,反正就是一羣叫花子,還是要不到錢的叫花子。

在城門這裡呆久了,人心也冷漠了,所以就算明明看到張世強差幾十步

就趕到了,這羣兵丁還是決定關門。

張世強是凌晨時分接到張守仁的命令,帶着書信和一些方家集上買的土物,騎着剛買的好馬趕往登州。

從浮山這裡到登州有官道,從即墨縣到登州是二百七十四里,張世強騎着好馬,從早晨天剛亮就出發,沿途休息了兩次,主要是叫馬休息,這樣到了天擦黑的時候,終於是趕到了登州城外。

這座城池,原本是山東半島最緊要的軍事要塞。

從登州水關渡海而東,就是遼東的東江鎮所在。皮島、寬甸、長生島、覺華,這一線的島嶼都仰賴登州過去的給養補充。

除了糧食,軍餉,器械,還有大量的人員補充過去。

在毛文龍爲東江鎮總兵的天啓到崇禎初年,登萊一帶的物資是源源不斷的補充給東江,而東江也是牽制後金的有力力量。

等到袁崇煥斬毛文龍,東江被毀,登州已經失去了東江後勤基地的作用,然後是崇禎六年到七年的孔有德之亂,這一次亂子登州城幾乎被全毀了,所有的民居和衙門都是被摧毀,城中的百姓幾乎死絕,僥倖活下來的真是人不人,鬼不鬼。

因爲在朱大典率祖寬和吳三桂圍登州的一年,孔有德部軍糧斷絕,是把城中的老百姓當軍糧來吃的。

這樣一個城,等朝廷恢復的時候,已經是和鬼城一樣。

就張世強眼前也是,城牆凋敝破壞,圍城時大炮打出來的缺口還有不少沒有補好,角樓也是燒了一半留下一半,城外的羊馬牆到現在也沒恢復,護城河當年被填平了,現在也沒有重新開挖。

到處還能看到燒燬的民居,到處是斷壁殘垣。記得張世強頭回到登州時着實被嚇了一跳,然後回堡中和張守仁稟報。

當時張守仁聽了半響不語,臉色也是很難看。

因爲很多事情,在書本上看到和現實中看到,那是絕然不同的感受。

張世強所看到的事情也就是發生在幾年之前,也就是發生在騎馬一天能趕到的地方。想到當年城中百姓的遭遇,想到百姓們全家老小被人當豬羊一樣的養着,然後一個個提出來殺了吃掉,不管是耄耋老人還是襁褓中的幼兒,都成爲別人口中的糧食。

打仗死人也就罷了,象吃遍全城這種事,用盡人類的智慧和語言來解釋也是蒼白無力,根本無話可說。

“我們一定要把浮山建好,將來天下再亂,也總有一塊平安的地方可以安身。一家老小,總不能被人當牛馬一樣役使,然後再吃了去。”

當時張守仁也只能這麼說,而且也確實是這麼想。

雖然他在努力,不過以他個人的努力來對抗整個歷史大潮,他有時也是感覺有心無力。

李自成,張獻忠,都是人傑。

皇太極,更是人中翹楚。

特別是女真人,也就是現在的滿洲人已經成了一個大的利益整體,和蒙古旗,漢軍旗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利益集團

他們就如同一塊黑雲,時時刻刻的壓在張守仁的心頭,沉甸甸的,怎麼也是排解不開。

如果能破明末這種亂局,以一身挽救天下,付出多大的代價張守仁也是願意。

畢竟後來的民族融合是後來的事,現在的滿洲人連漢語也不懂,漢字也不識,對中國來說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

文化被壓制,衣冠被改,漢人總是說自己在同化別人,但清初的時候,就是標準的被別人給同化了。

至於揚州的嘉定等地的屠殺,殺害的普通百姓數以十萬百萬計,是漢族百姓的一場浩劫!

身爲一個曾經保家衛國的軍人,張守仁在這等大事上,很難找到置身事外的感覺。

這也是他經常日以繼夜的工作,不講究享樂,只想更進一步掌握更多更大的權力,更多的錢財來訓練更強的軍隊。

他是軍人,必要時持戈而上,哪怕是面對羣狼,也是要儘自己的職責和本份。

否則的話,有違本心!

這件事,事隔不久,張世強還是記的特別清楚!尤其是到最後,張守仁沉聲道:“那個孔有德殺害這麼多的人,喪盡天良,簡直是不知道怎麼說他。現在搖身一變,帶人降了東虜,還封他當了都元帥和封了王,他是要把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賣個好價錢……這樣的人,露到我的手中,凌遲都是太便宜了他。象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這樣的大漢奸,抓到之後,唯有用太祖皇帝的剝皮之刑才能一泄我心頭之怒!”

當時張世強嚇了一跳,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囁嚅着退了下去。

此次他又一次來到登州,眼中再一次見到當初震撼他的那種殘敗景像,而每一棵被火焚燒過的樹木,每一幢倒塌的房舍,城牆上每一處被刀砍劍削過的痕跡,這些東西,沒有一樣不說明當年的慘狀。

想到那些房舍裡頭可能原本生活着雖不富足但安康的一家人,亂兵一起,可能先殺害男子,然後強姦家中的婦人,接着把老人和孩子連婦人養在一起,最終再慢慢吃掉。

想到這個,自是不寒而粟,心中對張守仁的話,立刻又有了新的理解。

“是得剝皮,還得掛在城煌廟裡,千萬代下,還是要叫人知道漢奸的下場。得和孩子們說,小子們看着,這就是叛賣的下場!”

帶着這種沉重的思緒,在趕到登州城門附近時,張世強的速度反而是放緩了。

眼看對面的營兵不曾理會自己,就要關閉城門,張世強也是着了急。他這樣急趕慢趕,自己能不能在城中住下來安頓好了只是一件小事,誤了大人交辦的差事,那就十分該死了!

不管是小旗官還是普通的親丁,所有人對張守仁的崇敬是一樣的。

沒有大人,大家現在還在海邊煮鹽,一個月一兩銀子都賺不到,一家老小都吃的豬狗食,穿的破爛衣。

一切都是大人帶來的,所以大人的事,比自己的事重要一百倍!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三百五十章 追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漂亮的反擊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七十五章 愛心牌衣服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四章 海盜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十九章 收穫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二百章 火炮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零八章 制甲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十六章 開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喻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
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三百五十章 追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漂亮的反擊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七十五章 愛心牌衣服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四章 海盜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十九章 收穫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二百章 火炮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零八章 制甲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十六章 開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喻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