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



“國華請坐。”

“謝閣老賜坐。”

賓客散去,今晚薛國觀把張守仁帶入自己班底的行動算是成功,一場宴會,申時開宴,起更才散去,薛國觀在宴上也是十分熱忱,以首輔之尊,也是盡到了做主人的本份。

但此時宴會結束,賓客散去,他的眉宇之間,也是掩不住的深深疲憊與憂鬱之色。

“兩個山西佬,找國華是談生意的事吧?”

見張守仁要欠身說話,薛國觀擺一擺手,微笑道:“國華不要太客氣了,老夫癡長几歲,就當是師長與弟子之間的談話,咱們不要講那些官場規矩了。”

“好吧,一切都聽閣老的。”

如此深夜秉燭夜談,對雙方都是很罕有的機會,惺惺作態,就沒有必要了。

“兩位東主,是找浮山談買糧的事……閣老知道,我那裡屯田已經不少了。”

“自嘉靖以降,北部各鎮不僅不能上交子粒糧,每年收成還不能自給自足,土地不少,軍戶數字不少,但收成是一年不如一年,國華的屯田,能成功嗎?聽說你還養了不少雞、豬、羊等大牲口,這個東西,好是好,但也需要不少雜糧來餵它,現在這幾年天時不好,國華,你要慎重啊。”

薛國觀這是真拿張守仁當自己人了,說話直率的很,並沒有隱諱什麼,自己的擔憂之意,盡顯無餘。

“閣老請放心,浮山屯田不僅能成,還會有很大的成就。”

從開懇到用人用工,種子挑選到深耕施肥,水利保有,種種方面,張守仁也是不厭其煩,很細心的對着薛國觀解釋了一遍。

說到最後,薛國觀眉宇舒展,拍了拍張守仁的手,笑道:“老夫一直以爲國華只是在軍務上有長才,經濟之道並不擅長,此前收益,只是因爲私鹽利大,現在看來,老夫是太目中無人了一些。”

這樣的誇讚,張守仁也不能不面露得色,不過還是很謙虛的道:“閣老過獎了。”

這是套話,薛國觀也不理會,只順着自己的思路繼續道:“那麼,國華你打算賣給他們糧食麼?”

“還在考慮。”

“以老夫的意思,能不賣,則最好不賣。就算將來浮山不缺糧了,賣到各處都行,但這幾個山西商人,還是不要打交道的好。”

“閣老,這是爲何呢?”

薛國觀深深看了張守仁一眼,突然大笑道:“國華,你真的不懂麼?”

“閣老是說此輩與遼東的建奴暗中有勾結吧?”

“是的。我想國華不是對天下事默不關心,林文遠在京師,所作所爲,都是十分漂亮,這幾個山西老倌兒要是做什麼國華也詐作不明,也就欺老夫耳目不明瞭。”

晉商做爲一個集團,其中的佼佼者一直在暗中與建州交易,這件事張守仁很是不明白,一個商人集團,怎麼這麼大膽和能量巨大,現在看來,薛國觀這樣的首輔都知道內情而置之不理……

“不是老夫不想管

。”薛國觀苦笑搖頭:“一則他們對老夫也向來敷衍,做生意又有不分敵我之說,東虜一樣給銀子,也不好對商人之流苛責過多。二則,他們在京師經營多年,牽一髮而動全身,老夫自問,也確實沒有這個能耐動他們了。”

這個話,更是聳人聽聞。

堂堂帝國首輔,居然也對幾個商人無能爲力,這是何等驚心之事!

這裡頭,想必牽扯進不少勳戚,公侯伯之家都會不少,加上大大小小的文官武臣,這麼一張巨大的關係網,確實也不是薛國觀這樣的普通官僚能敵。

而薛國觀對商人的這種看法和見解,也是和當時的主流輿論相符合。賣糧向來也算是大明調節對北虜和東虜,也就是蒙古和滿洲的一種手段,歷任薊遼總督,主持賣糧的就很不少,官員尚且如此,更不要提普通的商人了。

總體戰的理論和做法,在這個時代,也就是十分含糊的不能因糧資敵這個說法而已……但在鉅額利潤之下,又有誰會真的在意不成?

“那麼,閣老爲什麼要叫浮山不要售糧呢?”

“國華有此一問,也是把老夫當自己人了,呵呵。”

薛國觀笑容一現即斂,正色道:“這兩年,災荒日異嚴重,偏偏有人還在發夢,要加徵練餉,前日魏藻德同老夫說,未見天下精兵是用折色練出來而不用本色的……這個話,發人深省吶!”

練餉與捐輸之爭,就是現在朝中爭鬥的兩條主線。未來數年的大明政事和軍務等大政方針的走向,就是在這兩條路線之爭之下來活動,而加餉派的主流領袖就是楊嗣昌,捐輸派則是薛國觀掌總。

現在天平已經漸漸向加餉傾斜,事情是明擺的,加餉是在全天下農民的頭上吸血,捐輸傷害的卻是自己,老薛因爲此事,得罪的人是海了去了。

現在看來,他是有認輸的打算了。

好在去年有張守仁幫忙,多少弄了一些銀子充實國庫,不然的話,薛國觀在皇帝心裡必定是徹底的失敗,首輔就算能當上,現在也是岌岌可危……皇帝那性子,不要說張守仁這個穿越客知道,就是薛國觀自己,也是一清二楚。

當務之爭,是自己辦砸了不打緊,但絕對不能叫政敵也成功。

楊嗣昌的加餉必定會導致北方情形更加緊張,農民進一步流亡,糧食缺口進一步拉大,這個當口,不要說浮山不要賣糧給晉商有資敵的危險,就算是賣給北方普通的糧商,薛國觀的態度肯定也就是否定再否定!

不僅是他,南方江南湖廣一帶,薛國觀肯定也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絕對不會多調糧食至北方,情勢越壞越惡化,給他攻擊楊嗣昌的口實也就越多!

“楊文弱這個人,太過自信,這一兩年內,他會倒大黴。”

薛國觀最大的政敵,也就是楊嗣昌,此人一倒,除了在野蟄伏的周延儒的東林一脈,薛國觀就無所畏懼。

歷史上楊嗣昌的出外,也就是和大局的崩壞有十分緊密關係。

練餉加徵,北方如沸油入水,整個爆炸起來,張獻忠又再反於谷城,引動整個北方局勢大壞,崇禎因此對楊嗣昌有很深的不滿,在沒有事前知會的前提下,突然下旨叫楊嗣昌出外,同時叫各部做好督師出外的一切準備工作,毅宗馭下,這種手段很多,在外臣看來,督師輔臣身份出外,尚方劍,御製詩,聖眷很足,只有楊嗣昌心裡明白,自己聖眷已衰,不然的話,皇帝不會用這種手段叫自己出外來發泄不滿,一旦在外失敗,則性命必定不保,家族亦難保全。

此人在襄王被張獻忠殺害後就在湖北沙市自殺,雖然自身性命不保,但好歹保全了家族,這種選擇,也是因爲與崇禎朝夕相處,對皇帝十分了解的原故。

後事種種,薛國觀並不知道,能夠進行推測,並且判斷出楊嗣昌必將因此而倒黴,這個判斷力也不可謂不強了。

但張守仁對此人有限的尊重,到此也是蕩然無存。

政客與政治家的分別,也在薛國觀身上盡顯無餘。老薛明知局面崩壞,而只知此這種局面來準備攻訐政敵,並且不做任何緩解局面的打算,以帝國首輔之尊,所作所爲,也只是叫人齒冷而已。

要說見解,魏藻德的本色折色之說,倒真的符合他狀元郎的身份,大明朝廷,特別是最高層已經陷入誤區,凡事只在銀子上着眼,卻不曾看出,真正要緊的不是折色銀子,而是本色糧食。

未見有折色而出精兵,無本色則無兵,這個論調,與張守仁這一年多來的作爲十分相符,僅此一事,張守仁便知道這魏藻德也算個角色了。

由此可見,大明中樞不是沒有有見識的人,缺乏的,是有擔當,一心任事而只爲國家的真正的政治家!

“閣老放心,浮山產糧只自用,或是向南方!”

wωw •тт kán •c o

當着薛國觀,張守仁做如此保證,最少在薛國觀在位的這一段時間內,浮山就算有多糧,也不會向北方販賣了。

“老夫亦知晉商開價頗豐……”薛國觀十分欣慰的樣子,拈着鬍鬚,笑道:“容老夫設法,自有補報之處。”

“嘿嘿,那我也不同閣老客氣。”

彼此交談到這種地步,薛國觀的褲叉都露出來底色來了,張守仁要是再客氣,就真的是自外於人了。

“哈哈,這樣纔好,這樣纔好!”

薛國觀十分高興,眼神中也是自信滿滿。他最擔心的,就是楊嗣昌,此人心狠手辣,行事果決,又是世家子,那種風範不是薛國觀這種草根能比的,廷議奏對,十分稱旨,皇帝十分倚重,這麼一個政敵在朝,薛國觀不緊張纔怪。

只要能鬥倒楊嗣昌,或是迫其出外,朝廷之中,薛國觀是自信沒有對手的。捐輸的事,他現在已經不大上心,沒有此事得罪人,他薛國觀的首輔位置是穩如泰山。

眼前這個張守仁,是個好手,最少到目前爲止,和楊嗣昌鬥過幾場,未落下風,又替他薛某人長臉,怎麼看,都是一個十分值得栽培的人物。

(本章完)

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裂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刁難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五百章 圖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事洞明第二十章 分配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
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裂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刁難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五百章 圖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事洞明第二十章 分配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